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民众信仰方面却陷入了相对边缘化的处境。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从其自身的特性出发,改变原有陈旧的宣传观念和宣传方式,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属性,使之不仅是一种政治观念,而且成为一种价值观念;不仅是一种官方主导意识形态,而且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从而有效地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价值感召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真理性;价值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3-0060-03
一、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宣传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学的问题,鉴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我们必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要解决宣传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就要对马克思主义本身以及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实践性和发展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适应社会观念发展,绝不可固步自封,拘囿于过时的、僵化的、失去生命力的内容和形式。“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范畴,更是其本质特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是世界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重要性不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作出的具体论断,而在于把内含于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元素应用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社会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实际形势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伴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早期由精英知识分子积极推广的民间信仰,建党后成为政党指导思想,建国后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变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继催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而随着其地位的变化以及具体内容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侧重点及其手段、目的和作用都会有所不同。
第二,马克思主义自身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二者兼顾、不可偏废。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关于世界的本质、社会的发展、思维的规律等重大理论问题,并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从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表现出真理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揭示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也描绘了社会发展终极指向的美好图景,表达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主旨,表现出价值性的一面。可以说,真理的一面决定了价值的一面,只有沿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所指出的正确道路前进,才有可能实现关于社会和人的价值追求;反过来,对这些价值的认可、企盼和追求,能够校正社会发展所陷入的误区,清理社会正常运行中的一些干扰因素。对于马克思主义宣传来说,在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都要给予二者同等的重视,否则就会得不偿失,危及到民族发展的未来。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更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我国的官方主导意识形态。然而,官方主导意识形态并不会自动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主导”到“主流”转化的难度、途径、手段并不相同。事实上,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根本任务所在。官方主导意识形态由执政党借助于政治权力,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在全社会推广,力求引导乃至控制民众的思想观念,表现出权威、严肃的特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则是民众所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思想观念,它可能与官方主导意识形态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乃至相对立。“人们接受某种意识形态而不是其他意识形态,并不是随心所欲或者是随机偶然的。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心理上逐渐积淀起某种价值企盼,即对社会的某种应然改革期望,这种价值企盼往往是比较模糊的,可能人们自己都无法清楚地表达。而意识形态正好能够表达人们心中的价值企盼,并且给予人们的价值企盼合法性或者合理性论证。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接受这种思想观念和社会主张。”[2]
因此,官方主导意识形态要想转化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仅要加强控制和引导,更要深入洞察民众合理的“价值企盼”,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富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阐释,以符合民众的心理和精神需要。无疑,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题中之义。
二、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困境
从中国社会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所谓新形势就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进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丰硕的理论成果。也就是说,无论在实践还是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都在当代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疏远、怀疑乃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也在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并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这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面对的现实处境,更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所要应对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却被不断边缘化,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上暴露了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这表明我们没有充分重视乃至漠视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本身的特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内因和外因,也就是从马克思主义宣传本身和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实情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从马克思主义宣传自身来看,我们贯彻落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并进行了理论创新,却在宣传策略、宣传途径、宣传方法上没有明显的改进;我们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观的一面,却没有充分重视其作为价值观的一面;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然而在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剧烈变革中,面对如何将其转化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却缺少强有力的有效措施。事实上,这三个方面都凝结在一个突出的问题上,这就是作为政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作为普通民众情感依托和价值追求的马克思主义却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毫无疑问,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结构失衡、利益冲突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这就是说,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建设,充分发掘马克思主义作为知识体系的实践力量,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首先要强调的。可以说,在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宣传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系列论断已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达成了共识。然而,在社会个体成员的微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宣传依靠党报党刊、主流媒体、学校教育的传统模式没有明显改善,在宣传内容、话语范畴上的“大一统”局面没有完全打破,在价值观念的引导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上未能赢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和自觉追随。 从外部的社会形势来看,造成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因素更为复杂,也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3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形势也明显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宣传也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最初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到学习“南巡讲话”和邓小平理论,再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改革中焕发了旺盛的生命力。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来说,更要密切关注社会形势的细微变化和走向,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作了精准的论断:“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自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所陷入的困境。
首先,多种所有制的并存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而经济利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这就使得民众在价值取向和情感倾向上具有了多样性、多变性,从而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少人丧失了道德和精神的追求,片面追求物质生活,陷入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对于这部分人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价值追求的一面也因此失去了吸引力。
其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国外的各种思想体系和社会思潮也在国内找到了一批信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构成了威胁。而渗透着西方价值观念的各种文化商品,对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客观上压缩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生长空间。
再次,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平台的海量信息,网络传播和交流的迅捷,网络监督和管理的困难,给马克思主义宣传带来了机遇也造成了挑战。网络上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和说教甚嚣尘上,各种庸俗、低俗的信息也在污染着整个社会的精神环境,而马克思主义宣传却局限于一些主流网站,且同质化严重,难以引起受众的兴趣。
最后,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人公,90后一代已经开始进入大学、走上社会舞台,但作为改革开放受益者的一代人,90后通常自我意识极强,不喜欢受到约束,且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偏向于功利性。与之相关,受功利思维的驱使,大学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未受到重视。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思政课枯燥乏味,为了获取学分不得已才上;对于教师来说,思政课也是费力不讨好,唯恐避之而不及,这就使培养90后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着重重困难。
整体来看,这些问题是制约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障碍性因素,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未能及时自我更新所带来的后果。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宣传在特定时代、特定背景下则要侧重于这些更具体、更丰富的理论成果,但仅仅做到这一步还算不上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经典著作,也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得到新的阐释,否则就容易造成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和理论创新、时代发展之间的脱节,由此便影响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全面和深入理解。
此外,在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操作层面,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能贴近社会民众心理,则后果更为严重。无视民众的感受方式和心理需求,马克思主义就会被当做与己无关的陈旧学说而束之高阁。前面已经论述过,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不可偏废,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的困境恰恰集中在价值方面,无论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主义盛行,还是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低俗文化蔓延,都在将马克思主义推向越来越边缘化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官方主导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就只能在工具理性的维度被认可,无法在价值理性的维度树立权威,从而很难转化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举措
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树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特性出发,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扭转时风,防微杜渐,从而打开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全新局面。
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成功地指导了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切实的利益。同时,这些具有时代色彩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得到了民众的理解和认可。这是由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宣传要牢牢抓住的基点。也就是说,与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有关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将极大地凝聚人心和社会力量,促使改革开放更加顺畅和顺利。更为迫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宣传的观念和举措上,要将马克思主义从政治话语转化为民间话语,从突出其真理性到真理性与价值性并重,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贴近民众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和落实。
第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著作的解读,在新的视角下充分阐释其全面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现在人们所了解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其实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功能,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旨。马克思主义的主旨是人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体现了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和终极关怀。事实上,绝大多数精神寄托和价值追求的问题多可以归结到这些范畴上,而与其他意识形态不同,马克思主义是在真理性的基础上同时论证了这些价值追求的本质、可能性与实现途径。同时,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表述形式上有所创新,也就是要打破其单一、僵化的体系和结构模式。众所周知,从中学到大学,从任何一所学校到任何一家书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和著作数十年来可谓大同小异。这并不是否定其价值,而是说要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具有针对性、丰富性和时代性,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受众、不同的传媒和特定的目的、特定的功能,采取更为恰当、更具个性的形式。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为两个方面,从内容来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际并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表述来看,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渗透到中国人的思维和语言中,用民众熟悉的方式来解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前一个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后一个方面我们则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根深蒂固,博大精深,并且熔铸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要妥善处理的理解“前见”。“中国文化历史传统中的一些优秀的因子本身带有模糊、猜测、玄想等非科学的成分,而且又与传统文化中封建宗法的、封闭狭隘的小农意识等因素混杂在一起,如果不是在外来的先进文化的改造和烛引下,它本身不具有从封建文化传统中剥离出来自觉地转换为科学的、理性的、现代化的因子以推动、改造和引导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变革和跃迁。”[3]为了实现这种“改造和烛引”,马克思主义从学理上要积极地介入中国文化传统的骨髓,也要在表述上获得一种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相貌。“实事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的精练命题,当然必不可少。但是,以此而想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传统之间实现“视域融合”,则还远远不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侧重点始终围绕着指导实践的理论功效,要想从民族心理获得真正的认同,还需要在学理和表述上作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第三,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是改革开放所不可避免的结果。但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4]这些价值观念和思潮的产生,并非源于哪种力量的强制,必然有其生存的现实土壤;而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通过政治权力和强制手段就会使某个个体去接受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给马克思主义宣传带来重要的启示:一方面,面对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要具备足够的包容性和建构能力,去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另一方面,作为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不能在这些价值观和思潮面前退步,更要坚决地与它们进行论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各种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出现和冲突难以避免,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宣传不断提高其韧性和战斗力,从社会全局的层面强化其引导力和控制力。
第四,针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要着重解决高校和网络马克思主义宣传所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来说,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关键是要培养起优秀的教师队伍,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从而带动90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网络传播来说,首先要加强监管力度,培育网络社会的良好风气;其次,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宣传形式化、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建设起一批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品牌网站,通过设置一些民众喜闻乐见的栏目实现传播、交流和引导的目的;最后,要密切关注网络热点话题,及时了解民情民意,让马克思主义贴近大众,走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2]朱兆中. 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接受问题研究——兼论中国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接受[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
(7).
[3]林默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释义——一种解释学的视界
[J]. 东南学术, 2003,(1).
[4]恩格斯. 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5:426-427.
[责任编辑:黎 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真理性;价值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3-0060-03
一、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宣传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学的问题,鉴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我们必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要解决宣传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就要对马克思主义本身以及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实践性和发展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适应社会观念发展,绝不可固步自封,拘囿于过时的、僵化的、失去生命力的内容和形式。“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范畴,更是其本质特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是世界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重要性不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作出的具体论断,而在于把内含于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元素应用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社会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实际形势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伴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早期由精英知识分子积极推广的民间信仰,建党后成为政党指导思想,建国后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变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继催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而随着其地位的变化以及具体内容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侧重点及其手段、目的和作用都会有所不同。
第二,马克思主义自身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二者兼顾、不可偏废。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关于世界的本质、社会的发展、思维的规律等重大理论问题,并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从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表现出真理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揭示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也描绘了社会发展终极指向的美好图景,表达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主旨,表现出价值性的一面。可以说,真理的一面决定了价值的一面,只有沿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所指出的正确道路前进,才有可能实现关于社会和人的价值追求;反过来,对这些价值的认可、企盼和追求,能够校正社会发展所陷入的误区,清理社会正常运行中的一些干扰因素。对于马克思主义宣传来说,在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都要给予二者同等的重视,否则就会得不偿失,危及到民族发展的未来。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更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我国的官方主导意识形态。然而,官方主导意识形态并不会自动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主导”到“主流”转化的难度、途径、手段并不相同。事实上,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根本任务所在。官方主导意识形态由执政党借助于政治权力,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在全社会推广,力求引导乃至控制民众的思想观念,表现出权威、严肃的特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则是民众所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思想观念,它可能与官方主导意识形态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乃至相对立。“人们接受某种意识形态而不是其他意识形态,并不是随心所欲或者是随机偶然的。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心理上逐渐积淀起某种价值企盼,即对社会的某种应然改革期望,这种价值企盼往往是比较模糊的,可能人们自己都无法清楚地表达。而意识形态正好能够表达人们心中的价值企盼,并且给予人们的价值企盼合法性或者合理性论证。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接受这种思想观念和社会主张。”[2]
因此,官方主导意识形态要想转化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仅要加强控制和引导,更要深入洞察民众合理的“价值企盼”,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富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阐释,以符合民众的心理和精神需要。无疑,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题中之义。
二、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困境
从中国社会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所谓新形势就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进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丰硕的理论成果。也就是说,无论在实践还是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都在当代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疏远、怀疑乃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也在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并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这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面对的现实处境,更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所要应对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却被不断边缘化,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上暴露了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这表明我们没有充分重视乃至漠视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本身的特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内因和外因,也就是从马克思主义宣传本身和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实情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从马克思主义宣传自身来看,我们贯彻落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并进行了理论创新,却在宣传策略、宣传途径、宣传方法上没有明显的改进;我们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观的一面,却没有充分重视其作为价值观的一面;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然而在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剧烈变革中,面对如何将其转化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却缺少强有力的有效措施。事实上,这三个方面都凝结在一个突出的问题上,这就是作为政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作为普通民众情感依托和价值追求的马克思主义却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毫无疑问,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结构失衡、利益冲突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这就是说,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建设,充分发掘马克思主义作为知识体系的实践力量,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首先要强调的。可以说,在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宣传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系列论断已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达成了共识。然而,在社会个体成员的微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宣传依靠党报党刊、主流媒体、学校教育的传统模式没有明显改善,在宣传内容、话语范畴上的“大一统”局面没有完全打破,在价值观念的引导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上未能赢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和自觉追随。 从外部的社会形势来看,造成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因素更为复杂,也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3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形势也明显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宣传也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最初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到学习“南巡讲话”和邓小平理论,再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改革中焕发了旺盛的生命力。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来说,更要密切关注社会形势的细微变化和走向,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作了精准的论断:“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自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所陷入的困境。
首先,多种所有制的并存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而经济利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这就使得民众在价值取向和情感倾向上具有了多样性、多变性,从而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少人丧失了道德和精神的追求,片面追求物质生活,陷入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对于这部分人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价值追求的一面也因此失去了吸引力。
其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国外的各种思想体系和社会思潮也在国内找到了一批信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构成了威胁。而渗透着西方价值观念的各种文化商品,对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客观上压缩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生长空间。
再次,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平台的海量信息,网络传播和交流的迅捷,网络监督和管理的困难,给马克思主义宣传带来了机遇也造成了挑战。网络上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和说教甚嚣尘上,各种庸俗、低俗的信息也在污染着整个社会的精神环境,而马克思主义宣传却局限于一些主流网站,且同质化严重,难以引起受众的兴趣。
最后,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人公,90后一代已经开始进入大学、走上社会舞台,但作为改革开放受益者的一代人,90后通常自我意识极强,不喜欢受到约束,且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偏向于功利性。与之相关,受功利思维的驱使,大学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未受到重视。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思政课枯燥乏味,为了获取学分不得已才上;对于教师来说,思政课也是费力不讨好,唯恐避之而不及,这就使培养90后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着重重困难。
整体来看,这些问题是制约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障碍性因素,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未能及时自我更新所带来的后果。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宣传在特定时代、特定背景下则要侧重于这些更具体、更丰富的理论成果,但仅仅做到这一步还算不上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经典著作,也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得到新的阐释,否则就容易造成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和理论创新、时代发展之间的脱节,由此便影响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全面和深入理解。
此外,在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操作层面,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能贴近社会民众心理,则后果更为严重。无视民众的感受方式和心理需求,马克思主义就会被当做与己无关的陈旧学说而束之高阁。前面已经论述过,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不可偏废,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的困境恰恰集中在价值方面,无论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主义盛行,还是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低俗文化蔓延,都在将马克思主义推向越来越边缘化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官方主导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就只能在工具理性的维度被认可,无法在价值理性的维度树立权威,从而很难转化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举措
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树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特性出发,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扭转时风,防微杜渐,从而打开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全新局面。
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成功地指导了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给人民群众带来切实的利益。同时,这些具有时代色彩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得到了民众的理解和认可。这是由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宣传要牢牢抓住的基点。也就是说,与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有关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将极大地凝聚人心和社会力量,促使改革开放更加顺畅和顺利。更为迫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宣传的观念和举措上,要将马克思主义从政治话语转化为民间话语,从突出其真理性到真理性与价值性并重,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贴近民众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和落实。
第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著作的解读,在新的视角下充分阐释其全面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现在人们所了解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其实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功能,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旨。马克思主义的主旨是人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体现了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和终极关怀。事实上,绝大多数精神寄托和价值追求的问题多可以归结到这些范畴上,而与其他意识形态不同,马克思主义是在真理性的基础上同时论证了这些价值追求的本质、可能性与实现途径。同时,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表述形式上有所创新,也就是要打破其单一、僵化的体系和结构模式。众所周知,从中学到大学,从任何一所学校到任何一家书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和著作数十年来可谓大同小异。这并不是否定其价值,而是说要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具有针对性、丰富性和时代性,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受众、不同的传媒和特定的目的、特定的功能,采取更为恰当、更具个性的形式。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为两个方面,从内容来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际并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表述来看,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渗透到中国人的思维和语言中,用民众熟悉的方式来解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前一个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后一个方面我们则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根深蒂固,博大精深,并且熔铸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必须要妥善处理的理解“前见”。“中国文化历史传统中的一些优秀的因子本身带有模糊、猜测、玄想等非科学的成分,而且又与传统文化中封建宗法的、封闭狭隘的小农意识等因素混杂在一起,如果不是在外来的先进文化的改造和烛引下,它本身不具有从封建文化传统中剥离出来自觉地转换为科学的、理性的、现代化的因子以推动、改造和引导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变革和跃迁。”[3]为了实现这种“改造和烛引”,马克思主义从学理上要积极地介入中国文化传统的骨髓,也要在表述上获得一种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相貌。“实事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的精练命题,当然必不可少。但是,以此而想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传统之间实现“视域融合”,则还远远不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侧重点始终围绕着指导实践的理论功效,要想从民族心理获得真正的认同,还需要在学理和表述上作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第三,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是改革开放所不可避免的结果。但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4]这些价值观念和思潮的产生,并非源于哪种力量的强制,必然有其生存的现实土壤;而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通过政治权力和强制手段就会使某个个体去接受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给马克思主义宣传带来重要的启示:一方面,面对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要具备足够的包容性和建构能力,去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另一方面,作为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不能在这些价值观和思潮面前退步,更要坚决地与它们进行论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各种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出现和冲突难以避免,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宣传不断提高其韧性和战斗力,从社会全局的层面强化其引导力和控制力。
第四,针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要着重解决高校和网络马克思主义宣传所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来说,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关键是要培养起优秀的教师队伍,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从而带动90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网络传播来说,首先要加强监管力度,培育网络社会的良好风气;其次,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宣传形式化、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建设起一批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品牌网站,通过设置一些民众喜闻乐见的栏目实现传播、交流和引导的目的;最后,要密切关注网络热点话题,及时了解民情民意,让马克思主义贴近大众,走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2]朱兆中. 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接受问题研究——兼论中国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接受[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
(7).
[3]林默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释义——一种解释学的视界
[J]. 东南学术, 2003,(1).
[4]恩格斯. 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5:426-427.
[责任编辑: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