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口气读完《窗边的小豆豆》。
准确地说,我是花了四个晚上将书读完的。对于阅读速度比较慢的我来说,这是比较快的一次。因为多数时间是坐在床上阅读,有一次不小心,翻书页时竟然把先生的手给划破了,只得愧然地下床给他找创可贴。先生笑我说:“看得这么入迷?小豆豆,一看就是小孩子读的书!当老师的,跟小孩子差不多!”其实,是他自己也悄悄凑过来看书才被划到手的——这是他自己后来承认的。
是的,我们被书中的描述深深地吸引了。
巴学园,一个美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
小豆豆,一个天真可爱而又心怀好奇的孩子。她会在上课时呼唤宣传艺人,会和小草聊天,会对小燕子打招呼;她爱交朋友,无论是漂亮的美代,还是患了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或者是永远也长不高的高桥君,还有她家里的那只叫洛基的小狗。她喜欢他们,他们也喜欢小豆豆,为了美代,她会放弃漂亮的蝴蝶结;为了泰明,她会让他笨重的身体骑在自己的身上爬上自己的树,让他也能看到在树上才可以看到的世界;为了高桥君,她会停下自己飞跑的脚步,陪着他一起走;洛基每天都送小豆豆上学,为了洛基,她会捂着被洛基咬伤的耳朵对妈妈说:“不关它的事,别骂它。”她还会帮聪明的阿泰削铅笔,无论他是否喜欢自己。
时常为小豆豆单纯可爱又勇敢无比的冒险举动而会心一笑——似乎很像小时候的自己。一种久违的感动充盈心间。童年,又那么真切地回到了我眼前。
如果不是书中对所描述内容真实性的一再强调,我会以为那也许是“桃花源”式的教育天堂,人间是难觅其踪的,但这一切就发生在日本“自由之丘”车站附近的巴学园,人间确确实实有过这样的一所学校,只是因为战火,这所学校存在的时间太短暂了,因此留给人们的回忆也就更加珍贵了。
对巴学园,我想套用一句广告词:“读一次,就知道是我想要的!”那样的校园,那样的教育方式,难道不是我们想要追求和拥有的吗?巴学园,一个不大但却充满童话色彩的儿童乐园:小小的校门由矮矮的树长成,写有校名的牌子被风吹得歪到了一边;校园的围墙也是各种各样的树围成的;教室、图书室是用废弃的电车改成的——多么新奇而有趣!比起我们现在的混凝土钢筋建筑,至少要朴拙而有创意得多。她没有让人产生这儿就是学校的感觉,但谁又能否认她给予孩子们的教育弥足珍贵!
巴学园的学习生活是自由自在、身心愉快的,它让孩子们从最喜欢的功课开始学习,学习的顺序和内容由自己确定,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可以去进行散步活动。在图书室里,可以读自己想读的书,只要喜欢,什么时间来图书室都可以。如果有想借的书,也可以带回家去读,读完之后,再把书还回来。孩子们在这里读书是快乐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做到了“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没有诸多的约束,有的只是自然天成。在教室里可以随便坐自己想坐的位子,上学可以穿最差的衣服,这样就可以尽情地没有顾忌地去玩耍而不怕弄脏弄坏了衣服,当然也不会有攀比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由舒展但却并不散漫。细细品味,其中也许能被我们解读出若干条教育理论或信条来,但唯独不能忽略的是小林先生的用心和智慧,他就像柳宗元笔下的种树人郭橐驼一样,是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顺乎其性,不着一痕。他对孩子的了解是那么深彻,他对教育的设计又是多么的独特呀!他让孩子们品尝“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同时既克服了挑食的毛病又学习了生活的知识;他让孩子们在散步的时候认识了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在小豆豆从厕所的掏口掏钱包的时候,他没有一句责备或训斥,只是要她记住“最后把这些东西放回原处”……
小林老师,一个富有教育理想、拥有教育智慧的父亲般亲切慈祥的小学校长。
小林先生常常感慨地说:“现代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语言了,这恐怕会使儿童们的官能衰退的吧?这些官能包括用心灵去观赏自然界,谛听神的细语和触发灵感等等。看到青蛙跳进池塘这种现象的人里,能够写出‘古池塘,青蛙蓦跳入,水声响’这种绝妙佳句的,恐怕只有松尾芭蕉这样的大诗人一个人吧?而看到铁壶盖被里面的蒸汽顶起来的人,看到苹果从树上往地下掉的人,古今中外恐怕也不止瓦特或牛顿一个人吧?”在小林校长的观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让孩子在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也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是教育,学种庄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总之,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让孩子在阳光下、空气中、社会上成长,这是自然的成长、健康的成长。他让孩子们时时处处在学习,又时时处处像是在快乐地游戏,学习和玩乐在巴学园里界线是如此地难以区分,或者说学与玩是相互交融的。
巴学园里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友善的,相互之间是尊重的。你看,小豆豆第一次见到小林校长时,校长就听她讲了四个小时的话!孩子们带来的盒饭如果少了“山的味道”或“海的味道”,校长夫人就会从一个装着鱼丸的锅里和另一个装着煮山芋的锅里拿一样你缺少的给你。在运动会上,小林校长设立的比赛项目,居然让身有残疾的高桥君包揽了全部的第一名!从而使得高桥君在怀有身体上的自卑心理之前,永远“不会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对学生如此,对教师尤甚!一个教师,因为说了“高桥君,你有没有尾巴?”被正在巡课的小林校长听到了,小林校长对这位老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不是在职员室里,而是在谁也看不到的厨房里。这样的处事方式难道不是一种尊重和友善吗?
对生命的敬畏,对每个自然人的尊重,对爱的教育的理想诠释,使得巴学园在我的心中成了一块教育的“圣地”,也让小豆豆们这群巴学园里的孩子由衷地唱出了“巴学园,好学校,走进去一看,还是好学校!”
巴学园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它奠定了黑柳彻子(小豆豆)辉煌人生的基础,后来她成了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也使得高桥君、美代、朔子、阿泰、大荣君等“巴学子”学有所成,甚至成为顶尖人才!巴学园的教育是真正的对人的教育!
人,作为生命的高级主体,是有情感、有灵性、有智慧的。你看小豆豆,她和宣传艺人打招呼也好,戴蝴蝶结也好,扎上小辫也好,每一次都伴随着生动的、富有儿童特点的心理活动,甚至于野炊时也要模仿一下妈妈端锅之后摸一下耳垂的动作,小豆豆觉得这个动作很有大人味儿。她对自己理想的设定也在不停地变化着,由当个宣传艺人到做间谍,再到做售票员,最后又想到巴学园去做一名老师!外部的教育和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不是善变,而是一个真切生命个体丰富内心世界的生动写照,在这种自然的变化中,孩子也悄然长大。教育者便是在这过程中去“润物无声”。
将生命当作生命去敬畏,让儿童回归儿童本真,让教育去正确担当教育,才是动人而震撼的,如果无意中将儿童蜕化为“机器”或“工具”,教育者将不慎滑入“罪人”的沟壑之中,作为教师,我将慎而又慎!
一个决定:将《窗边的小豆豆》永远珍藏!
一个心愿:为美好的巴学园静静守望!
(熊开玉,句容市实验小学,212400)
准确地说,我是花了四个晚上将书读完的。对于阅读速度比较慢的我来说,这是比较快的一次。因为多数时间是坐在床上阅读,有一次不小心,翻书页时竟然把先生的手给划破了,只得愧然地下床给他找创可贴。先生笑我说:“看得这么入迷?小豆豆,一看就是小孩子读的书!当老师的,跟小孩子差不多!”其实,是他自己也悄悄凑过来看书才被划到手的——这是他自己后来承认的。
是的,我们被书中的描述深深地吸引了。
巴学园,一个美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
小豆豆,一个天真可爱而又心怀好奇的孩子。她会在上课时呼唤宣传艺人,会和小草聊天,会对小燕子打招呼;她爱交朋友,无论是漂亮的美代,还是患了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或者是永远也长不高的高桥君,还有她家里的那只叫洛基的小狗。她喜欢他们,他们也喜欢小豆豆,为了美代,她会放弃漂亮的蝴蝶结;为了泰明,她会让他笨重的身体骑在自己的身上爬上自己的树,让他也能看到在树上才可以看到的世界;为了高桥君,她会停下自己飞跑的脚步,陪着他一起走;洛基每天都送小豆豆上学,为了洛基,她会捂着被洛基咬伤的耳朵对妈妈说:“不关它的事,别骂它。”她还会帮聪明的阿泰削铅笔,无论他是否喜欢自己。
时常为小豆豆单纯可爱又勇敢无比的冒险举动而会心一笑——似乎很像小时候的自己。一种久违的感动充盈心间。童年,又那么真切地回到了我眼前。
如果不是书中对所描述内容真实性的一再强调,我会以为那也许是“桃花源”式的教育天堂,人间是难觅其踪的,但这一切就发生在日本“自由之丘”车站附近的巴学园,人间确确实实有过这样的一所学校,只是因为战火,这所学校存在的时间太短暂了,因此留给人们的回忆也就更加珍贵了。
对巴学园,我想套用一句广告词:“读一次,就知道是我想要的!”那样的校园,那样的教育方式,难道不是我们想要追求和拥有的吗?巴学园,一个不大但却充满童话色彩的儿童乐园:小小的校门由矮矮的树长成,写有校名的牌子被风吹得歪到了一边;校园的围墙也是各种各样的树围成的;教室、图书室是用废弃的电车改成的——多么新奇而有趣!比起我们现在的混凝土钢筋建筑,至少要朴拙而有创意得多。她没有让人产生这儿就是学校的感觉,但谁又能否认她给予孩子们的教育弥足珍贵!
巴学园的学习生活是自由自在、身心愉快的,它让孩子们从最喜欢的功课开始学习,学习的顺序和内容由自己确定,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可以去进行散步活动。在图书室里,可以读自己想读的书,只要喜欢,什么时间来图书室都可以。如果有想借的书,也可以带回家去读,读完之后,再把书还回来。孩子们在这里读书是快乐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做到了“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没有诸多的约束,有的只是自然天成。在教室里可以随便坐自己想坐的位子,上学可以穿最差的衣服,这样就可以尽情地没有顾忌地去玩耍而不怕弄脏弄坏了衣服,当然也不会有攀比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由舒展但却并不散漫。细细品味,其中也许能被我们解读出若干条教育理论或信条来,但唯独不能忽略的是小林先生的用心和智慧,他就像柳宗元笔下的种树人郭橐驼一样,是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顺乎其性,不着一痕。他对孩子的了解是那么深彻,他对教育的设计又是多么的独特呀!他让孩子们品尝“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同时既克服了挑食的毛病又学习了生活的知识;他让孩子们在散步的时候认识了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在小豆豆从厕所的掏口掏钱包的时候,他没有一句责备或训斥,只是要她记住“最后把这些东西放回原处”……
小林老师,一个富有教育理想、拥有教育智慧的父亲般亲切慈祥的小学校长。
小林先生常常感慨地说:“现代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语言了,这恐怕会使儿童们的官能衰退的吧?这些官能包括用心灵去观赏自然界,谛听神的细语和触发灵感等等。看到青蛙跳进池塘这种现象的人里,能够写出‘古池塘,青蛙蓦跳入,水声响’这种绝妙佳句的,恐怕只有松尾芭蕉这样的大诗人一个人吧?而看到铁壶盖被里面的蒸汽顶起来的人,看到苹果从树上往地下掉的人,古今中外恐怕也不止瓦特或牛顿一个人吧?”在小林校长的观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让孩子在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也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是教育,学种庄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总之,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让孩子在阳光下、空气中、社会上成长,这是自然的成长、健康的成长。他让孩子们时时处处在学习,又时时处处像是在快乐地游戏,学习和玩乐在巴学园里界线是如此地难以区分,或者说学与玩是相互交融的。
巴学园里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友善的,相互之间是尊重的。你看,小豆豆第一次见到小林校长时,校长就听她讲了四个小时的话!孩子们带来的盒饭如果少了“山的味道”或“海的味道”,校长夫人就会从一个装着鱼丸的锅里和另一个装着煮山芋的锅里拿一样你缺少的给你。在运动会上,小林校长设立的比赛项目,居然让身有残疾的高桥君包揽了全部的第一名!从而使得高桥君在怀有身体上的自卑心理之前,永远“不会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对学生如此,对教师尤甚!一个教师,因为说了“高桥君,你有没有尾巴?”被正在巡课的小林校长听到了,小林校长对这位老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不是在职员室里,而是在谁也看不到的厨房里。这样的处事方式难道不是一种尊重和友善吗?
对生命的敬畏,对每个自然人的尊重,对爱的教育的理想诠释,使得巴学园在我的心中成了一块教育的“圣地”,也让小豆豆们这群巴学园里的孩子由衷地唱出了“巴学园,好学校,走进去一看,还是好学校!”
巴学园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它奠定了黑柳彻子(小豆豆)辉煌人生的基础,后来她成了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也使得高桥君、美代、朔子、阿泰、大荣君等“巴学子”学有所成,甚至成为顶尖人才!巴学园的教育是真正的对人的教育!
人,作为生命的高级主体,是有情感、有灵性、有智慧的。你看小豆豆,她和宣传艺人打招呼也好,戴蝴蝶结也好,扎上小辫也好,每一次都伴随着生动的、富有儿童特点的心理活动,甚至于野炊时也要模仿一下妈妈端锅之后摸一下耳垂的动作,小豆豆觉得这个动作很有大人味儿。她对自己理想的设定也在不停地变化着,由当个宣传艺人到做间谍,再到做售票员,最后又想到巴学园去做一名老师!外部的教育和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不是善变,而是一个真切生命个体丰富内心世界的生动写照,在这种自然的变化中,孩子也悄然长大。教育者便是在这过程中去“润物无声”。
将生命当作生命去敬畏,让儿童回归儿童本真,让教育去正确担当教育,才是动人而震撼的,如果无意中将儿童蜕化为“机器”或“工具”,教育者将不慎滑入“罪人”的沟壑之中,作为教师,我将慎而又慎!
一个决定:将《窗边的小豆豆》永远珍藏!
一个心愿:为美好的巴学园静静守望!
(熊开玉,句容市实验小学,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