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课中的现实问题教学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un72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实现知识、能力、责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应关注现实问题。在地理课中,引入现实问题教学,适应新课标课改的要求,符合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现实材料 地理课堂
  
  地理课是一门实用性和时代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教学仅拘泥于教材知识,就会脱离实际,使学生既不能深刻地领会课本理论,又缺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实现知识、能力、责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中应关注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它可以是地理科学方面的成就,当前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可以是人口、资源、环境的最新发展状况,甚或是学生周围的生活实际。在地理课中,引入现实问题教学,适应新课标课改的要求,符合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
  几年来,我不断地进行着把现实材料带回地理课堂辅助教学的实践探索,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对用现实材料辅助地理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教学方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能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落到实处
  
  地理科学的时代性特征决定了《地理》教材的编写永远滞后于飞速发展的实际。例如我在高二的选修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教学过程中,就大量引用了地理热点辅助教学。在地质灾害教学中,引入“汶川地震”这一实例,通过一些受灾人群的照片投影,新闻播报录音,在学生极度关注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汶川地震的原因;引发灾害;地震的危害;地震灾害的世界分布规律,自救措施,社会责任等等。学生不仅充分地掌握了相关知识,更激发了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在气象灾害教学中引入“2008年春节的雪灾”等。在教学中补充这些与教材相关的现实材料,不仅能强化教材的实效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地理国情,关心社会生活,注重研究现实生活的能力;也使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得以落实。
  
  二、能帮助学生及时、全面地掌握地理国情,树立忧患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的地理教学,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知识,通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我在讲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时,引入中国的能源安全措施,可以引入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输油管,也可以引入中国对非洲苏丹国油井的投资开发,告诉学生,进口能源的前提应该是立足于本国的能源节约和利用率的提高,就此引出《中国燃料油消费税》的提出,以此促进能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这样把国家的国情客观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引用最新现实材料结合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讲解,则能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能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建立人类与环境的协调观,正确理解和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懂得从不同侧面和知识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同一问题,或者从同一角度去分析和解决不同的问题,区域地理的学习正是需要这样的能力,也是高考命题者所追求的目标。因为这是考察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凭借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是不够的,必须把现实问题同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地理思维结合他们对生产、生活、社会的体验去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发展的诸多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中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
  地理《必修3》里,讲了“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详细分析了东北农业的可持续之路,我在学习完这部分内容之后,接着给出标题“西南农业的可持续之路”让学生以同样的方法分析和讨论西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问题,给出提示:西南农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土地荒漠化。联系《必修1》的“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岩溶地貌的各种形态,接着举出实际例子:云南石林、桂林山水等著名风景区和云南、贵州、广西境内众多的石山,并展示照片,指出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危害。再结合框格填空练习,边填边讲,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领悟:含CO2 的水的溶蚀作用,只是石漠化的直接原因,人为的破坏才是根本原因。让学生通过知识联系,因果推理,自己找出要治理石漠化,要在岩溶地区走农业可持续道路的措施和途径。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中学生思维活跃,狭小的课堂束缚了他们的思维,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地理教师要积极搜集现实材料,带回课堂上,并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多侧面分析,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便是创新之路。
  由此可见,地理课堂中重视引用现实问题教学,使教学课堂充满活力,也使抽象化了的地理理论充实了学生的心灵,唤起求知欲望。关注现实问题是时代发展对地理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社会实际的飞速变化和发展,现实问题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引用现实问题时,应把现实材料与课堂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避免游离于教材之外的牵强附会,坚持适当、适度的原则,不能太材料化,以免冲淡教材的理论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让学习活动更具挑战性和现实意义,让学生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改革 小组合作 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学生不善于和他人合作,不能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将不利于他们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
初中是整个中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墨守陈规。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将是怎样的社会人才。面临这种局面,我们  的作文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在这里我仅就多年来在初中作文教学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一、高考阅读对学生的要求    高考英语各种试题类型中,阅读理解方面是分值最高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对于英语总分而言,至关重要。  高考阅读通过不同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通过不同题材,如科普知识﹑人物传记﹑历史文化﹑新闻报道等, 从领会文章主旨大意,到查找具体细节;从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即从文章字面和深层内涵的不同角度来考察学生判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情感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语文教学的突出特征。许多教育家都特别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他们把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通过中外古今的优秀名篇引导学生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文章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
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超高速单片FFT处理器TMC2310,并且详细讨论了我们所研制的开发系统。该系统采用计算机和TMC2310构成的主从结构,具有良好的编程控制能力。存贮器采用乒乓
摘 要: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尤其受 “应试教育”的左右,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
期刊
摘 要: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对意义建构有重要作用。问题情景能够引发认知冲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脚手架”。文章用典型的教学案例,从演示实验、发散性问题、联系实际、多媒体技术等四个方面说明了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及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教学
当今,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使环境污染成为可能。一些著名的环境事件多数与化学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绿色化学是应对挑战的必然。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