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组织讨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我们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策略,由于讨论教学改变了讲授式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交流,在当前教改中很受教师青睐,但在教学实践中对组织讨论教学的效果的把握上还有待加强和提高。
关键词:教学 讨论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3.053
讨论教学在我国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与喜爱。因为讨论教学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表现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讨论教学实现了课堂范围内的真正平等对话,有助于教学相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能力,是学生认知、理解、把握教材的好助手。在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讨论才能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呢?
一、充分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一)精心设计问题
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有一定探索空间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方法要多样化,从不同角度去考虑,使思考在讨论冲突中成长。设计的问题還应有梯度,梯度不能太大或太小,设计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努力思考、讨论、分析能够解决,这样才能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二)合理分组
在分组时要从分体现“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思想,将不同品质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内,能产生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见解,得到更全面的分析,是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的学习水平。还要尽量减小小组间的差距,平衡力量,形成竞争。
(三)交给学生讨论的方法
讨论的重点不仅仅是讨论的结果如何,而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讨论
(一)设置情境进行讨论
教师要有意识创设有感染力的特定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索心理,然后组织学习,引导学生讨论。我在讲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出示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图形,让他们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在讨论中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单位测量,有的用割补法,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然后我又提出:要想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学生感到要想知道操场的面积这些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开始用新的方法探求新知识。
(二)设置对话讨论
使用对话式讨论,要求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交流环节,使学生敢大胆的与教师进行讨论,师生之间相互问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大脑积极思考,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辩论式讨论
有些数学问题是一题多解,有些问题用常规的方法很容易出错,教师可以巧设一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出现矛盾时,开始让学生辩论,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四)运用咨询讨论和调查讨论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课外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调查、咨询、研究、讨论,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分析,把各个角度不同的观点集中起来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三、把握时机,有张有弛,突出重点
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一定要做到重点突出,对课程的重点应多角度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对重点问题的讨论,深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要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但学生在一节课中并非处在亢奋状态,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可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推向高潮,以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教学节奏,同时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偏差、错误,教师可以利用它引发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无从回答或茫然时,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达到茅塞顿开的目的。
四、讨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控作用
如果是讨论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就要转变角色,一定要当好学生的参谋、听众,要起到指导和引路的作用,同时要为学生服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全程参与,要及时指导,出现问题或者遇到疑问、障碍,教师一定要积极参与进来,防止停滞不前、冷场,甚至走题等等,这个关键时刻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也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过程。在组织课堂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机械的随教案走,要灵活,应变能力强,随时随地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提出的主题,不要让学生纠结在不休止的争论中,发现问题一定要了解其原因,并及时纠正。另外,教师要运用教学艺术,尽可能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对少数人垄断讨论,排斥他人的局面要严格制止,同时鼓励被动发言的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五、总结讨论
讨论课一定要及时总结,分析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向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教师要归纳学生解决了的问题,获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表扬,包括大家讨论时运用的创新方法。总结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包括观点上的失误,方法的局限性,要从观点方法的统一中概括本次讨论的内容,指明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组织讨论的确是教师中常用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不是“灵丹妙药”,不是万能的,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实效性,若单独使用会浪费教学时间,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讨论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认清利弊,发挥各自是优势,才能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友兴.关于问题情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
[2]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3]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教学 讨论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3.053
讨论教学在我国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与喜爱。因为讨论教学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表现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讨论教学实现了课堂范围内的真正平等对话,有助于教学相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能力,是学生认知、理解、把握教材的好助手。在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讨论才能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呢?
一、充分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一)精心设计问题
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有一定探索空间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方法要多样化,从不同角度去考虑,使思考在讨论冲突中成长。设计的问题還应有梯度,梯度不能太大或太小,设计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努力思考、讨论、分析能够解决,这样才能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二)合理分组
在分组时要从分体现“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思想,将不同品质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内,能产生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见解,得到更全面的分析,是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的学习水平。还要尽量减小小组间的差距,平衡力量,形成竞争。
(三)交给学生讨论的方法
讨论的重点不仅仅是讨论的结果如何,而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讨论
(一)设置情境进行讨论
教师要有意识创设有感染力的特定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索心理,然后组织学习,引导学生讨论。我在讲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出示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图形,让他们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在讨论中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单位测量,有的用割补法,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然后我又提出:要想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学生感到要想知道操场的面积这些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开始用新的方法探求新知识。
(二)设置对话讨论
使用对话式讨论,要求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交流环节,使学生敢大胆的与教师进行讨论,师生之间相互问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大脑积极思考,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辩论式讨论
有些数学问题是一题多解,有些问题用常规的方法很容易出错,教师可以巧设一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出现矛盾时,开始让学生辩论,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四)运用咨询讨论和调查讨论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课外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调查、咨询、研究、讨论,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分析,把各个角度不同的观点集中起来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三、把握时机,有张有弛,突出重点
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一定要做到重点突出,对课程的重点应多角度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对重点问题的讨论,深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要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但学生在一节课中并非处在亢奋状态,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可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推向高潮,以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教学节奏,同时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偏差、错误,教师可以利用它引发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无从回答或茫然时,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达到茅塞顿开的目的。
四、讨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控作用
如果是讨论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就要转变角色,一定要当好学生的参谋、听众,要起到指导和引路的作用,同时要为学生服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全程参与,要及时指导,出现问题或者遇到疑问、障碍,教师一定要积极参与进来,防止停滞不前、冷场,甚至走题等等,这个关键时刻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也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过程。在组织课堂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机械的随教案走,要灵活,应变能力强,随时随地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提出的主题,不要让学生纠结在不休止的争论中,发现问题一定要了解其原因,并及时纠正。另外,教师要运用教学艺术,尽可能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对少数人垄断讨论,排斥他人的局面要严格制止,同时鼓励被动发言的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五、总结讨论
讨论课一定要及时总结,分析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向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教师要归纳学生解决了的问题,获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表扬,包括大家讨论时运用的创新方法。总结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包括观点上的失误,方法的局限性,要从观点方法的统一中概括本次讨论的内容,指明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组织讨论的确是教师中常用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不是“灵丹妙药”,不是万能的,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实效性,若单独使用会浪费教学时间,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讨论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认清利弊,发挥各自是优势,才能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友兴.关于问题情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
[2]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3]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