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北宋一代名相王安石,不仅是政治革新的旗手、思想深邃的大家,更是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因还家路过仲永家乡,在舅父家听说“世隶耕”的仲永家有5岁神童仲永之趣事,便记挂胸间,并常作探听。当得知仲永“泯然众人”的消息后,作为相天下之事、匡帝业之兴、选贤任能的高官显贵,不禁对天长叹,欣然秉笔,将仲永由神童到众人的变化过程记于字间,传于后世,成为后人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鉴石,谓之意味深长,警示作用不绝于天地间矣。
短文虽百字有余,但仲永的“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的奇异举动不禁使人大为惊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仲永父于邻家借来笔纸,目不识丁的五岁小男孩居然“指物作诗立就”,传乡中秀才观之,称为奇文,便一举成名。于是有了仲永父亲的“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到处卖弄诗文赚钱的发家之道,便有了“不使学”,只图眼前利益不想将来的短期利益行为,于是有了“泯然众人”的惨局。
小故事大道理在此文中一览无遗。社会要发展,人类必须进步,这是王安石的革新观点,也是其系于一身的政治历史使命。关注仲永的成败就是关注社会的发展,王安石的胸襟通过此则短文可见一斑。王安石之改革结局亦是仲永的结局,都是周边环境对人对事对物的不成熟举动而导致的。假若仲永父有较为清醒的“使学”头脑,有为国为民培养人才的举措,谅不至于仲永在灵光闪过之后而泯灭;假使北宋朝野上下能有革新发展的眼光,在王安石变法之后,谅不至于很快走向灭亡;假使仲永周围的人能时刻提醒或帮助仲永继续学习,而不是赶时髦、猎奇争宠、吹之捧之,使仲永父子整日沉浸在欢呼声中,使其有居安思危之感,也许该神童在成年后会成为王安石的革新助手,成为北宋朝野的才人。可叹的是恭敬吹捧的优越环境阻碍了仲永的前进,进而导致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下场。“泯然众人”的结果是必然的。拓展而言之,北宋朝野的衰败,正是一帮政客“不幸”、“不争”、不革新的必然结果。王安石之心、之意可露于此文中也。
文章框架:
仲永少时:神童(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指物作诗立就)→渐长:(随父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众人→结果:哀(以失败而告终)
文章结论:追名逐利的和平环境毁灭了仲永。
木兰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成为传诵千古的佳事。郭茂倩也是根据民间的传说,录成《木兰诗》一篇,作为正式版本流芳后世,成为人们品鉴赏析的佳作。与《伤仲永》中的仲永相比,木兰的落脚点可为风景这边独好——起初,木兰是织女(农妇),竟因父老弟幼之故而代父从军,成为封建社会行伍中的一员兵丁。想必是那个时代只数人头不体检,否则只有男丁的行伍怎么到数十载战争凯旋后,会忽然冒出一个女将军呢!而且木兰将军的思想境界高于现世之人多多——“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此情此景也许是世人景仰木兰人品的一个缘由,也许是木兰形象更伟大、其故事不绝于后世的因由吧!正因为女儿身的独特,才有了“梁祝”的悲壮,亦才有了木兰的不凡。
梁祝同窗苦读三载,因梁山伯大人的粗心而没有识破祝英台小女子的灵动—— 一男一女好对付!木兰征战十数载(壮士十年归),同行皆男身,一块生活,一同爬战壕,一同跨马飞枪;班师还朝,封赏不要,最后荣归故里,居然能让“送儿还故乡”的将士惊到最后才识其身(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真叫人有些想不明白。木兰甚幸,她完“璧”归“赵”了,且是戴来了一顶闪闪发光的桂冠。单说木兰初入兵营,未建功勋时肯定不是独居,难道同行都是马大傻、都是色盲吗?即使有了功勋,身边亦不离属下,难道都不识上司的举动吗?百万军中能“洁身自好”不被识破,真是木兰第一大幸。如此看来,古代的女扮男装,扮技之高令人称奇!古代男子的色盲程度令人怀疑!一个梁山伯大人让一个祝英台小女子糊弄了三年,不识其身,就够叫人琢磨的了;一个英勇善战、骁勇无比的木兰女将军居然隐身行伍数十年、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将军百战死),出生入死,竟然无人知晓其女身,而且战功赫赫,地位逐日上升,真有云里雾里的感觉。说到底,木兰成功了,将军桂冠戴上了,不过成功的有点玄乎。这是木兰的第二大幸。两幸相加叫甚幸!
抛开疑问不谈,单说木兰形象的塑造,一个整日与织机相伴的乡村妇女,在数十年的战争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战功卓著、披甲带兵的英雄,正是艰苦的战争环境成就了她,是血雨腥风荡涤了她的灵魂,使其思想境界达到了理想化的程度,才有了郭茂倩笔下“木兰不用尚书郎”的圆满结局。
该乐府诗采用民歌形式,文笔行云流水,内容耐人寻味,结局光照千秋,实属仲永的镜子一面。
文章框架:
村姑木兰(织机声、织女)→征战木兰(买马备鞍到将军百战死再到壮士十年归)→将军木兰(虽未登尚书郎之位,实有尚书郎之衔)→结果:幸(荣幸成为将军、荣幸完璧归赵、荣归故里)
文章结论: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成就了木兰。
两则短文对比学习,可得出如下结论:仲永——哀之极谓之甚哀:人之哀、社会之哀;木兰——幸之极谓之甚幸:人之幸、社会之幸。
可见,环境毁灭了神童仲永;环境成就了村姑木兰。所以,环境塑造人!
(作者单位:华亭县马峡初中)
短文虽百字有余,但仲永的“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的奇异举动不禁使人大为惊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仲永父于邻家借来笔纸,目不识丁的五岁小男孩居然“指物作诗立就”,传乡中秀才观之,称为奇文,便一举成名。于是有了仲永父亲的“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到处卖弄诗文赚钱的发家之道,便有了“不使学”,只图眼前利益不想将来的短期利益行为,于是有了“泯然众人”的惨局。
小故事大道理在此文中一览无遗。社会要发展,人类必须进步,这是王安石的革新观点,也是其系于一身的政治历史使命。关注仲永的成败就是关注社会的发展,王安石的胸襟通过此则短文可见一斑。王安石之改革结局亦是仲永的结局,都是周边环境对人对事对物的不成熟举动而导致的。假若仲永父有较为清醒的“使学”头脑,有为国为民培养人才的举措,谅不至于仲永在灵光闪过之后而泯灭;假使北宋朝野上下能有革新发展的眼光,在王安石变法之后,谅不至于很快走向灭亡;假使仲永周围的人能时刻提醒或帮助仲永继续学习,而不是赶时髦、猎奇争宠、吹之捧之,使仲永父子整日沉浸在欢呼声中,使其有居安思危之感,也许该神童在成年后会成为王安石的革新助手,成为北宋朝野的才人。可叹的是恭敬吹捧的优越环境阻碍了仲永的前进,进而导致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下场。“泯然众人”的结果是必然的。拓展而言之,北宋朝野的衰败,正是一帮政客“不幸”、“不争”、不革新的必然结果。王安石之心、之意可露于此文中也。
文章框架:
仲永少时:神童(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指物作诗立就)→渐长:(随父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众人→结果:哀(以失败而告终)
文章结论:追名逐利的和平环境毁灭了仲永。
木兰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成为传诵千古的佳事。郭茂倩也是根据民间的传说,录成《木兰诗》一篇,作为正式版本流芳后世,成为人们品鉴赏析的佳作。与《伤仲永》中的仲永相比,木兰的落脚点可为风景这边独好——起初,木兰是织女(农妇),竟因父老弟幼之故而代父从军,成为封建社会行伍中的一员兵丁。想必是那个时代只数人头不体检,否则只有男丁的行伍怎么到数十载战争凯旋后,会忽然冒出一个女将军呢!而且木兰将军的思想境界高于现世之人多多——“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此情此景也许是世人景仰木兰人品的一个缘由,也许是木兰形象更伟大、其故事不绝于后世的因由吧!正因为女儿身的独特,才有了“梁祝”的悲壮,亦才有了木兰的不凡。
梁祝同窗苦读三载,因梁山伯大人的粗心而没有识破祝英台小女子的灵动—— 一男一女好对付!木兰征战十数载(壮士十年归),同行皆男身,一块生活,一同爬战壕,一同跨马飞枪;班师还朝,封赏不要,最后荣归故里,居然能让“送儿还故乡”的将士惊到最后才识其身(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真叫人有些想不明白。木兰甚幸,她完“璧”归“赵”了,且是戴来了一顶闪闪发光的桂冠。单说木兰初入兵营,未建功勋时肯定不是独居,难道同行都是马大傻、都是色盲吗?即使有了功勋,身边亦不离属下,难道都不识上司的举动吗?百万军中能“洁身自好”不被识破,真是木兰第一大幸。如此看来,古代的女扮男装,扮技之高令人称奇!古代男子的色盲程度令人怀疑!一个梁山伯大人让一个祝英台小女子糊弄了三年,不识其身,就够叫人琢磨的了;一个英勇善战、骁勇无比的木兰女将军居然隐身行伍数十年、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将军百战死),出生入死,竟然无人知晓其女身,而且战功赫赫,地位逐日上升,真有云里雾里的感觉。说到底,木兰成功了,将军桂冠戴上了,不过成功的有点玄乎。这是木兰的第二大幸。两幸相加叫甚幸!
抛开疑问不谈,单说木兰形象的塑造,一个整日与织机相伴的乡村妇女,在数十年的战争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战功卓著、披甲带兵的英雄,正是艰苦的战争环境成就了她,是血雨腥风荡涤了她的灵魂,使其思想境界达到了理想化的程度,才有了郭茂倩笔下“木兰不用尚书郎”的圆满结局。
该乐府诗采用民歌形式,文笔行云流水,内容耐人寻味,结局光照千秋,实属仲永的镜子一面。
文章框架:
村姑木兰(织机声、织女)→征战木兰(买马备鞍到将军百战死再到壮士十年归)→将军木兰(虽未登尚书郎之位,实有尚书郎之衔)→结果:幸(荣幸成为将军、荣幸完璧归赵、荣归故里)
文章结论: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成就了木兰。
两则短文对比学习,可得出如下结论:仲永——哀之极谓之甚哀:人之哀、社会之哀;木兰——幸之极谓之甚幸:人之幸、社会之幸。
可见,环境毁灭了神童仲永;环境成就了村姑木兰。所以,环境塑造人!
(作者单位:华亭县马峡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