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如何从主题表现角度脱颖而出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88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考试成败的关键,因此,如何写好考场作文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一次考试的作文题为例,结合自身教学、命题、阅卷的一些经验,针对考场作文如何从表现主题角度脱颖而出谈一些浅显的认识与看法。
  上学期高一语文一次考试的作文题目叫《别了,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学生补出的后半部分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与母校或者故乡的离别;
  2.与某个关系密切的人物的离别;
  3.与某个时代(例如童年、青春)的离别。
  学生选取的离别对象主要有以上三种,而离别主题基本围绕留恋、依依不舍等悲伤情调展开。这样的作文虽然没有走题,但主题比较陈旧而且浅薄,所以得不到高分。
  本次作文中,有部分学生的作文脱颖而出,具有强烈的审美意义。例如某位学生叙写了一条鱼与自己的故乡海洋的离别故事。文中写道,因为海洋遭到了污染,自己的同伴也被人类无情地捕捞殆尽,为了生存,这条鱼不得不与故乡大海告别,去寻找新的适合生存的环境。在故事结尾,小作者十分巧妙地加上了一句话:“然而,我真的能寻找到干净美丽的另一个海洋吗?”发人深思。小作者虽然表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环保主题,但是使用了象征手法之后,这个本身高调的主题顿时又有了新意。又如为了表现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许多学生都会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具体细小的变化中来表现,而某位学生却选择了一个我们十分惊奇的角度来突出中心,他通过叙写社会上钉鞋者这类人的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来反映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一类人反映社会变迁,切入点大胆而独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当然,以上这些主题都是小众而为很难被许多学生想到。那如何在考场上短时间内选出破陈出新、脱颖而出的方法呢?其实,想要出新,除了另换一种别人想不到的主题之外,还可以在原有主题的基础上加一点创新,让主题转个弯来表现。以本次作文为例,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体现:
  1.象征法
  象征是文学作品普遍使用的技巧。在作文中,用甲事物来代表乙事物,而乙事物不出现在作文中,这就是象征的模式。象征手法可以让作文产生一种朦胧而深刻的韵味。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作品采用了象征手法。例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一中戴望舒的《雨巷》,将自己的理想、未来、希望等等比作丁香般的姑娘,赋予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意境。写离别作文时,可以把离别的对象换一种物体,比如童年可以换成我的好朋友,家乡可以换成养育我的母亲等等。从学过的课文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写作手法,让自己的文章熠熠生辉,不再与人雷同。
  2.错位法
  错位法是情节的组合与读者的情感期待产生错位的一种写法,这种写法适合离别这样的悲剧主题。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错位法用运很广泛。例如《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设想对方此时此刻也在远方思念自己,虚实错位,将两个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痛苦表现得更浓烈。面对离别,我们的想法都是不要分别,但现实与我们的期待是相反的,虽然不愿离别但不得不离别。此时如果在作文中,把想象到的离别后双方不如意的境况抓住细节具体描述出来,就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定会产生不一般的效果。
  3.圆形结构
  在作文的素材组合中,圆形结构是一种独特新颖的方法,而在主题的传达上同样也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当离别的对象选定为地点时,对表现主题将更有力。
  散文《荷塘月色》可以说是圆形结构运用的典范。朱自清叙述了独自行进途中的所见所感,而其中行进的路线:出門——小径——荷塘——回到家中,文章按地点变换描绘了一次夏日游,外结构呈现出圆形;情感的轨迹:不宁静——求静——得静——出静,内结构也呈现出圆形。在本次作文中,许多学生都是从离别的地点中随机选取几个用以表现自己的离别之情,但这样的搭配使文章结构显得凌乱,思路不清晰,读者很难快速把握写作内容。而如果沿着行进的路线去记录自己的情感经历,文章的结构会更紧凑。这类作文的结尾虽然人物又走回到原点,但不会给人重复的感觉,这是因为主人公的情感是不能再回到起初离别的原点了。所以用地点的重复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对于最后情感的升华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能将主题表现地更自然、深刻。
  尽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当下高中生作文主题生成上出现的问题,也想出了一些对策。但对于接受了十年以上传统作文教育的高中生来说,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作文主题从固有的主题模式变成独特的主题模式,特别是考场作文,是很难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一点思维的指引,将学生引进作文审美的大门,让学生在考场中,抓住审题时瞬间出现的灵光,有意识地变换写作角度,大胆道出人之所未道,让作文的主题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展示,从而使考场作文能先声夺人。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师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新课标、新课改必然会带来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但更新、纳新、创新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上“革故鼎新”这个词是非常准确的,但我们一些老师有时的理解往往会有偏差。首先这个“革”,是改革、革新,而不是革命。几年前东北育才中学的特级教师孙永和说得非常好,他认为“课堂教学革命”这个说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所以语文课堂学习的“根”就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现在语文的教学在奠定“工具性”地位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人文性”的渗透。但是极端的突出“人文性”,改革也就偏离了方向。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统一,相辅相成才有效果。根据我校语文课堂改革现状,总结出如下几点比较有成效的策略。  一、贯彻“尊重个体,学为中心”的教改理念  “学”是课堂的中心,无论老师课堂表现多
【摘 要】逆向思维就是我们作文创新的一条捷径,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写作中怎样运用逆向思维呢?第一、在文章立意上运用逆向思维;第二、在文章的选材上运用逆向思维;第三、在文章的构思上运用逆向思维。  【关键词】逆向思维 作文创新 捷径  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人们的普遍心态,而对文学而言,更忌平淡无奇,陈陈相因。文学必须要创新,作文必须
“再一次为平凡人喝彩”系高二段考原创材料作文题。针对此次作文最突出的主题不明确,中心不突出的问题,笔者拟从审题分析,规范片段作文思路两方面进行作文评改和升格训练。  一、审题分析  1.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①生活没有彩排/人生也没有裁判/总会有些时候满心期待换来的是失望/或者是不体谅……然而,每当这个时候/你都能在心中听到一个声音/清晰而坚定/再来一
《礼记·乐记》中有一个音乐审美的例子:“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钱钟书先生认为这是一段“美妙的文章,把听觉和视觉连通。”歌唱应是一种听觉,但作者在表现歌声的变化时却并用了视觉:歌声上扬时给人激昂慷慨的感觉,歌声下探时给人低沉压抑的感觉,歌声转折时给人有似折断的感觉,歌声停止时如同枯槁的树木断然矗立,戛然而止,歌声婉转变化时都符合乐理规律,歌声连续
【背景描述】  在《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断中,作家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活蹦乱跳的、争强好胜的、富于心计的小嘎子和敦厚老实、以实力取胜的胖墩儿。怎样“取其一点”,凸显人物形象呢?经过不断思考,我决定把人物的动作描写作为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点”,通过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片断回放】  (捕捉战机,招法有趣)  
朱耷(1626—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字雪个,号八大山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宗,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画,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  作为大明遗老,八大山人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他那晦涩难解的题画诗和那种奇怪的变形画来表现。例如他所画
2013年4月,我十分幸运地在“中语会2013年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上执教《清塘荷韵》一课。专家评课时给了我许多鼓励,认为这节语文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在交流中探讨,动静结合、驾驭自如,课堂灵动而富有语文味。然而作为执教者本人,我十分清楚地知道本课的不足之处,也由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他通过平实、质朴的语言赞美了荷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平静地面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的本性、灵魂、最高境界皆是诗意。语文教学在诗意光辉的笼罩下,可以令人流连忘返,品味无穷;可以使人心灵净化,意会情蕴;还可以唤起情感,引发审美体验,怡情冶性。  一、诗意课堂和其特征  什么是诗意?诗意指诗的意境,它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强烈的抒情意味。诗人用一种艺术的方式,来描述现实或想象,借以表达自我的感受。诗意的课堂,即是建立在诗意基础上的课堂,它在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
一、创新从模仿起步?摇模仿可激发创新  一个作家在未成为“家”之前,几乎都是从模仿起步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中,曾经有很多通过模仿创新写诗作文的典范。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脱胎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借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