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萨小说中荒诞意识观照下变形手法的运用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he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荒诞意识的关照下,略萨采用变形的方式来表现社会困境,用文学作武器去揭露和批判现实中的丑陋现像,同小说的内容相辅相成,进一步展现了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略萨;荒诞意识;变形
  略萨的小说创作多以近现代拉丁美洲的秘鲁为故事背景,他用充满时代气息的艺术笔触,为读者再现了一个专制腐朽、荒谬怪诞的非理性世界。为了多角度的表现荒诞主题,略萨用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挖掘现实背后更深刻的东西。其中变形手法造成了形式上的混乱松散、逻辑上的破碎矛盾,这样的形式恰恰进一步证明了内容的荒诞,使内容和形式达到真正的有机统一。
  一、形象的变形
  1.反英雄的人物形象
  “反英雄”的人物形象是变形手法在小说中的极端化体现。它被赋予了极具代表性的丰富内涵:性格单纯、具有类型化特色;性格有新的展示但无实质的发展;傀儡或工具性质;嘲讽效果。笔者整理出一个很长的略萨式“反英雄”人物形象名单:《城市与狗》中的奴隶既是社会的玩物,又是对人类悲观的嘲弄;《潘达莱昂上尉与劳军女郎》中的潘达莱昂,是一个让人欲笑无声的反讽角色,一个腐败军政的祭品和穿着军装的堂吉诃德;《绿房子》中的伏屋,是一个仇恨的制造因子;《公羊的节日》当中特鲁希略周围充斥着一群奴性十足的人,他们是军事独裁体制“僵固”性质的象征;《坏女孩的恶作剧》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为了金钱的当代女性马基雅维利……信仰的缺失使他们已经无法充当英雄,也不再相信英雄的存在,他们丧失了往日的美好品格和生活目标,只能以放荡不羁来与这个荒诞世界对抗,使自己成为荒诞世界的“反英雄”。他们身上,深刻地隐匿着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作者充分灌注着对荒诞世界的反讽意味,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痛切关注。
  2.象征手法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蕴含着多种意义阐发的可能性。略萨的小说正是蕴含着这种真谛,他用象征、隐喻的手法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多面体的文字世界。《城市与狗》中,作者把“城市”和“狗”两个毫不相关的名词放在一起,是因为赋予了它们深刻的象征含义。“城市”既象征着秘鲁,也象征着专制。在人类居住环境的发展史上,城市的出现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略萨笔下的这个城市,专制统治像一幅巨大无边的黑幕压迫着它的臣民,让人绝望。略萨写狗,借象征将独裁者的仗势欺人和狗仗人势连结在一起,写出了军事独裁专制对人的美好天性无情地压抑,却将人的兽性无限地激发。这种失衡的世界不仅让作品中的人们感到卑微和压抑,同样也戳中了现实中人们的痛处。
  《绿房子》中“绿房子”是一所妓院,“Verde(绿)”在拉美语境中的意义就相当于中文语境中的“黄”,是淫秽、暴力和腐朽的代表。它得不到“文明世界”的认可,幽幽地立在文明世界的对立面,仿佛在向“文明”发出讽刺的笑声,我们从这种放肆而又无奈的笑声中读出了无声的质疑:绿房子中的妓女们是被生活所迫才沦落到依靠出卖自己的身体度日,她们都是不公正体制下的牺牲品,而那些所谓的文明人士呢?軍队、天主教和世俗三方正沆瀣一气,磨刀霍霍地向着这些“鲜有廉耻”的弱者们。绿房子虽不是圣洁的天堂,却也并不是恶之谷,恶俗的反而是外面的“文明世界”。
  此外,《公羊的节日》中的公羊,《天堂在另外一个街角》中的天堂等形象,都在各自的故事语言中担当着能指与所指,指向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二、情节的变形
  小说情节经过漫长的发展,已形成一套内在规约,包括几个特性:戏剧性,逻辑性或“合理性”和封闭性。但在略萨的许多作品中,情节的设置大胆,对上述规约进行了变形,通过叙事视角和叙事人称的多重转换而造成情节隐匿和神秘化,让作品带上了浓厚的非理性色彩。
  1.全知叙事与第三人称有限叙事之间的视角转换
  略萨的小说很大一部分采用第三人称“他”叙事,略萨笔下“他”的讲述是完全客观的,这个看似全知全能的叙事者关于每个人物的叙述,都限制在被叙述人有限的视角之内。《绿房子》中,利杜马警长和鲍妮法西娅初见时的情景由全知叙事视角转入了利杜马的有限叙事视角,“娇小”是利杜马对鲍妮法西娅的第一印象。这个转换可能会让读者的阅读产生一定的障碍,但也可以设置片刻的悬念,读者只能跟随利杜马的视点去探寻从门槛上出来的到底是什么人,让故事更具有戏剧性。
  在《世界末日之战》中,这种视角艺术表现得更加突出。整部小说频繁的视角转换让全知全能叙事和限知视角叙事合而为一,使原本连贯的情节变得零碎,更凸显了小说形式的非理性。
  2.全知叙事与第一人称有限叙事之间的视角转换
  在一部分小说中,略萨还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来叙事。这也是一种限知视角。“我”的讲述和全知叙事自由的转换衔接着整个故事的内容。《城市与狗》从两个层面来展开故事,一是小说正在讲述的故事,即由偷试卷引发的后事;二是阿尔贝托对其父母的零散回忆以及“奴隶”、“美洲豹”等人物对自己童年的记忆。第一个层面采用全知全能视角,而第二个层面则分别用各自的口吻回忆与自己有关的过去。我们从全知全能的叙述中,认识了一个恃强凌弱的“美洲豹”,对他的残暴深恶痛绝,而当“美洲豹”用自己的口吻回忆起他童年的故事,我们又为他那贫穷坎坷的身世而扼腕叹息,他只是一个误入歧途的少年,通过视角转换,使个体发出了与全知叙述视角充满矛盾的声音,我们发觉这些可怜或可恨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成长在残缺的家庭中,他们不幸的生活背景衬托着整个社会的脱序和荒诞,正是人性扭曲的源头。
  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视角转换方向,在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为主的叙述中插入全知全能叙事。在《叙事人》中,略萨把叙述故事的任务交到了“巴尔加斯”的身上,“巴尔加斯”通过自己的观察带领读者了解萨乌尔从一个人类学家变成玛奇根加部族发言人的过程,不断地出现一些巴尔加斯并未在场的事件,“我”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不时地被全知全能叙事视角所替换,这种叙事视角的切换,和叙述者在文本中打破正常叙事模式的现身,让人看上去不知所云,不得不费尽心力去寻找小说那隐蔽的中心。于是,这种叙事本身的非理性时刻挑战着读者对话语赋予的承载意义的使命,构成了叙事话语和故事情节的荒诞性。
  略萨将变形手法运用在小说的形象塑造和情节处理中,不仅表现了荒诞的主题,还使荒诞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由此,小说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完美融合,这正是其小说的艺术性和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李云.巴尔加斯·略萨小说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2]梁丽英.“客观”叙事中的视角艺术——从《城市与狗》谈开去.镇江高专学报[J].2002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梦入江南烟水路,阅北宋仪方,踏尽微霜,那一袭青衫携着行至末途的酒香,猝不及防,撞入眼中。  人说你是当朝宰相贵公子,轻袍缓带佩紫簪黄;人说你是孤高清介落魄郎,搬家类乞儿搬漆碗。你的挚友黄庭坚评你“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陈匪石称你为北宋小令“砥柱中流”。历练千年,你的光辉透过芜杂纷扰,酿成月色溶溶的秋水千觞。  晏——叔——原  为什么呢?父子二人的词风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  晏殊写“昨日西风
期刊
摘 要: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核心理论,其主要内容由德国著名翻译学家威密尔提出,它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和连贯法则。本文主要用这三个原则对《长生殿》的两个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许渊冲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此来证明目的论比其他译本更适合指导文学翻译。  关键词:目的论法则;杨宪益;戴乃迭译本;许渊冲译本  一、前言  《长生殿》 是我国清代时期戏曲大师洪昇的代表性作品,生动地
期刊
摘 要:我国高校历经多年探索,已形成多种典型的创业实践教育模式,但当前我国高校创业实践教育仍然存在创业实践活动形式化、创业实践活动覆盖面有限、创业实践平台不足、创业配套措施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创业教育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模式研究,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拓宽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期刊
摘 要:在《大唐开元礼》撰写的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到开元二十年(732年),大射礼已经被废除,然而《开元礼》还是将其纳入。本文认为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对于古礼的因袭,更体现了《开元礼》试图以保存古礼的形式继承《礼记》的思想,反映了‘爱礼存羊’的撰写原则  关键词:礼记;开元礼;射礼;爱礼存羊  开元年间决定修撰礼典的时候,改撰《礼记》的建议被率先提出。虽然这一提议由于执行上的困难而没有被采纳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从语言要素方面对《你是人间四月天》的英译本进行分析,根据赵彦春教授和黄新渠教授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两个英译本综合翻译策略进行批评与赏析,并且试图通过分析找到译文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从而使得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  关键词:翻译批评;语言要素;《你是人间四月天》  1 引言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写作时间不详。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选取《牡丹亭》的第一出《标目》的英译本,对汪榕培英译本和许渊冲和许明英译本进行翻译批评与赏析,一次来探讨戏曲的翻译理论。  关键词:《牡丹亭》;《标目》;翻译批评与赏析  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富魅力的艺术表演形式历来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牡丹亭》是16世纪中国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该戏曲共五十五出,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热情歌颂
期刊
中国画的空间表现,常常会出现用“透视”一词解释的。“透视”是西方绘画的概念,西学东渐,几十年来常用西方绘画概念解释中国画。但是“透视”是无法确切解释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处理的。中西方的艺术思维方式就有本质的差异,西方是二分思维,中国是综合思维。西方的艺术概念多数只可以用来分析中国艺术而解释不了中国艺术。  “透视”是用眼睛看对象,用科学的方法在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中国山水画家不仅需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
期刊
摘 要:本论文从《元嵩墓志》的形制、志文的内容及书法风格入手,结合北魏时期的时代背景、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史料对该墓志进行专项研究。此碑结体形态方健浑朴。圆朗恣肆,笔饱意浓,柔和含蓄,笔致刀法和谐一致,仿若墨迹原稿的再现。通过对该墓志的创作实践以及书风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学习墓志书法、研究北魏楷书、开阔楷书技法创作视野,同时也为今后的楷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北魏;元嵩;墓志;书法风格  
期刊
摘 要:《李济墓志并盖》是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出土的一方墓志,石现藏西安市长安区文物管理处,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藏拓。本论文从《李济墓志并盖》的形制、题铭、志文及书法风格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历史文化、丧葬礼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李济家族世系、生平的研究;墓志的形制、纹饰及墓志文体的分析;墓志书法风格的分析。此碑楷法成熟,章法俊逸疏朗,用笔笔潇洒飘逸,笔画方润整齐,结体扁方含动势,笔势舒展。通过创作实践以及
期刊
摘 要:文化艺术展馆这一高级艺术形态,必须有强劲的硬件设备进行支撑,另外更需要有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展示地域性文化。苏州地区经济发达,但是其文化艺术展馆却无法与当地优秀的文化资源相匹配,更满足不了人们的文化需求,严重缺乏地域性的特色。本文探讨了苏州文化艺术展馆空间设计的地域性要素以及设计手法,可以为未来文化艺术展馆的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文化艺术展馆;空间设计;地域性  引言  苏州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