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国的秋来得寂静,悄然无声。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果不其然,经受了雨水的洗刷气温骤然下降。我才知道,南国的秋该到了。烟雨朦胧下,笼罩着安静祥和的小镇。边境的小镇,最深处的记忆便是满眼的桂花。杨万里曾有诗:“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忽如一夜秋风起,满树丹桂上枝头。桂花开得竟如此之迅速,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你便收获了满满的秋桂。或许你不知道,南国的秋景生机盎然不若北国那般萧瑟。不信你看,那丛丛桂花下藏着翠绿的枝叶,暗含着隐约的生机与活力,不似北方般暗黄。阵阵扑鼻丹桂芳香,沁入我心。走近抬头一看,那小小的花朵熙熙攘攘,一朵挨着一朵爬满了枝头。你不禁惊讶,它小小的身姿竟能散发出十里的芳香。这场秋雨吹散了枝头的绿意,打落了满枝的金黄;黄灿灿的花朵躺满了一地,极像铺上了一层柔软的薄纱。最喜欢爬上树头,紧抓枝丫摇晃,不一会儿便稀稀疏疏地下起了“桂花雨”。那摇落而下的不是花,是往事随风而去天真烂漫的童年。
龙潭河畔、宾山脚下的学校,正是我就读的中学。校门口,人群涌动,学生纷纷踏出校门,撑开手中的雨伞,五彩斑斓的像春日盛开的花朵。推开人群我想要一探母校的究竟。宽阔的操场、高耸的教学楼不是我的目标地。那映入眼帘绿意蔓蔓的便是宾山了。宾山的秋意正浓,纷至而下的秋叶,青苔石阶凉意渐发,掉落的树枝尽显萧条。山上的夫子庙此刻香火缭绕,曲径通幽的小路覆满了被雨打湿的落叶,我要拾阶而上,抓住宾山的秋意。落叶在脚下簌簌作响。抬眼一望,参天古树隐罩着红砖绿瓦的凉亭。雨滴打落在我的伞上,也打湿了我的裙摆,我却不甚在意。折下一片树叶,置于掌中,凉凉的秋意在掌心扩散。沾满了水珠的秋叶更添一份娇翠欲滴的模样。我向往金色落叶铺满大道的场景,但我更爱在冷意浓浓的秋天里看那青葱翠绿的秋景。它像一个顽强的战士般击不倒也压不垮,呈现的是满满的生机盎然与活力四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而此刻既没有青竹,也没有禅房。有的是参天的古树,香火萦绕的夫子庙。记得那年与友携伴,手持庙中香,朝孔夫子跪拜。只盼来年考取理想之校,不求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秋日的雨,不若春日“天街小雨润如酥”那般温和绵长,不似夏天倾盆那般的狂风骤雨,更不及冬季那般寒气直达人心。它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有细致的凉意。淅淅沥沥的细雨飘然而下,犹如尘埃般的烟霭缓缓升起。居民区周围飘来了丝丝缕缕的烟火味。暮色时分,掌灯了,昏黄的灯光将小路照得透亮。暮色沉沉,漆黑的天空一片苍茫;丝丝的冷风吹在身上,竟让人不自觉地打颤。街上的行人渐渐少去,暮色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些回到家中。我裹紧衣服,急忙跑回家。
家中暖黄色的灯光阻隔了企图要钻进房内的冷意,玻璃上蒙着雾气,朦朦胧胧的,看不清屋外的世界,我用手在上面画了个心,尽管歪扭,却也挡不住我对它的喜爱。厨房里父亲早已做好了饭菜,端上桌来,热腾腾地冒着香味,让我禁不住一品其香。所谓“食色性也”,皎白的豆腐,嫩绿的青菜,红彤彤的辣椒,无一不引诱着我去品其色。由此观之,我亦乃爱色之人也!一碗下肚,凉意渐渐而去,而此刻道不尽的是家的温暖。与母亲同椅而坐,共同观看喜爱的连续剧,时不时跟父亲搭上几句话闲谈,欢声笑语中,满满都是家的温暖,真是妙极!
秋是女诗人李清照笔下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是辛弃疾愁绪中的“却道天凉好个秋”,但秋更是“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南国的秋是道不尽的回忆,说不清的记忆时光,是品不尽的双亲关怀。那是伴我成长的边境小镇,我所喜爱的南国的秋景,我梦里寻寻觅觅的温柔之所。凉风吹落叶,微雨寄相思。折一片秋叶,微雨当信使,带着这片秋意寄托我的思念。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那古老的南国小城,带着这份秋山秋水秋意的,是靖邊小镇,是诗般的美卷。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果不其然,经受了雨水的洗刷气温骤然下降。我才知道,南国的秋该到了。烟雨朦胧下,笼罩着安静祥和的小镇。边境的小镇,最深处的记忆便是满眼的桂花。杨万里曾有诗:“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忽如一夜秋风起,满树丹桂上枝头。桂花开得竟如此之迅速,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你便收获了满满的秋桂。或许你不知道,南国的秋景生机盎然不若北国那般萧瑟。不信你看,那丛丛桂花下藏着翠绿的枝叶,暗含着隐约的生机与活力,不似北方般暗黄。阵阵扑鼻丹桂芳香,沁入我心。走近抬头一看,那小小的花朵熙熙攘攘,一朵挨着一朵爬满了枝头。你不禁惊讶,它小小的身姿竟能散发出十里的芳香。这场秋雨吹散了枝头的绿意,打落了满枝的金黄;黄灿灿的花朵躺满了一地,极像铺上了一层柔软的薄纱。最喜欢爬上树头,紧抓枝丫摇晃,不一会儿便稀稀疏疏地下起了“桂花雨”。那摇落而下的不是花,是往事随风而去天真烂漫的童年。
龙潭河畔、宾山脚下的学校,正是我就读的中学。校门口,人群涌动,学生纷纷踏出校门,撑开手中的雨伞,五彩斑斓的像春日盛开的花朵。推开人群我想要一探母校的究竟。宽阔的操场、高耸的教学楼不是我的目标地。那映入眼帘绿意蔓蔓的便是宾山了。宾山的秋意正浓,纷至而下的秋叶,青苔石阶凉意渐发,掉落的树枝尽显萧条。山上的夫子庙此刻香火缭绕,曲径通幽的小路覆满了被雨打湿的落叶,我要拾阶而上,抓住宾山的秋意。落叶在脚下簌簌作响。抬眼一望,参天古树隐罩着红砖绿瓦的凉亭。雨滴打落在我的伞上,也打湿了我的裙摆,我却不甚在意。折下一片树叶,置于掌中,凉凉的秋意在掌心扩散。沾满了水珠的秋叶更添一份娇翠欲滴的模样。我向往金色落叶铺满大道的场景,但我更爱在冷意浓浓的秋天里看那青葱翠绿的秋景。它像一个顽强的战士般击不倒也压不垮,呈现的是满满的生机盎然与活力四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而此刻既没有青竹,也没有禅房。有的是参天的古树,香火萦绕的夫子庙。记得那年与友携伴,手持庙中香,朝孔夫子跪拜。只盼来年考取理想之校,不求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秋日的雨,不若春日“天街小雨润如酥”那般温和绵长,不似夏天倾盆那般的狂风骤雨,更不及冬季那般寒气直达人心。它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有细致的凉意。淅淅沥沥的细雨飘然而下,犹如尘埃般的烟霭缓缓升起。居民区周围飘来了丝丝缕缕的烟火味。暮色时分,掌灯了,昏黄的灯光将小路照得透亮。暮色沉沉,漆黑的天空一片苍茫;丝丝的冷风吹在身上,竟让人不自觉地打颤。街上的行人渐渐少去,暮色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些回到家中。我裹紧衣服,急忙跑回家。
家中暖黄色的灯光阻隔了企图要钻进房内的冷意,玻璃上蒙着雾气,朦朦胧胧的,看不清屋外的世界,我用手在上面画了个心,尽管歪扭,却也挡不住我对它的喜爱。厨房里父亲早已做好了饭菜,端上桌来,热腾腾地冒着香味,让我禁不住一品其香。所谓“食色性也”,皎白的豆腐,嫩绿的青菜,红彤彤的辣椒,无一不引诱着我去品其色。由此观之,我亦乃爱色之人也!一碗下肚,凉意渐渐而去,而此刻道不尽的是家的温暖。与母亲同椅而坐,共同观看喜爱的连续剧,时不时跟父亲搭上几句话闲谈,欢声笑语中,满满都是家的温暖,真是妙极!
秋是女诗人李清照笔下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是辛弃疾愁绪中的“却道天凉好个秋”,但秋更是“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南国的秋是道不尽的回忆,说不清的记忆时光,是品不尽的双亲关怀。那是伴我成长的边境小镇,我所喜爱的南国的秋景,我梦里寻寻觅觅的温柔之所。凉风吹落叶,微雨寄相思。折一片秋叶,微雨当信使,带着这片秋意寄托我的思念。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那古老的南国小城,带着这份秋山秋水秋意的,是靖邊小镇,是诗般的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