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远望去,沙丘背后倚靠着葱茏、苍翠的青山,前沿便是淡蓝色的雅鲁藏布江,沙丘连同江中倒影一起,如同两个佛掌在合十祈祷。
虽经历无数风雨,但巴里坤鸣沙山既没有向四周扩散,也没有被周边的植被吞噬,而且不管有多少人爬到沙山顶上,把沙子踩落到山脚,第二天风又会将沙子吹上山坡,使沙山形状“辄复如旧”。
白沙山与白沙湖相伴而生,清澈的湖水就像明镜一般倒映着白沙山,那洁白的沙山和平静的湖泊,是对帕米尔高原圣洁的最好诠释。
沙丘所在之地,属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丹娘乡,它是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江心沙丘岛。黄色的沙海与蓝色的江水及四周绿色的森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远远望去,沙丘背后倚靠着葱茏、苍翠的青山,前沿便是淡蓝色的雅鲁藏布江,沙丘连同江中倒影一起,如同两个佛掌在合十祈祷,这就是“佛掌沙丘”名字的由来。
既然与“佛”有缘,在这片虔诚的土地上,佛掌沙丘自然也就被赋予了浓厚的信仰色彩。当地人常常来到河边膜拜,双掌合十,为自己和亲人祈福,周围飘扬的经幡和斑斓的玛尼堆,无不寄托着他们质朴的心愿。也有许多人不远万里而来,在这里静静思索,寻找内心的安宁。
关于佛掌沙丘的由来,当地有这样一则传说:沙丘下面原来有一个村子,名叫拉岗村,村里有一位打猎能手名叫德多。一次出门打猎时,德多发现一个怪物正在追赶一名女子,出手救下女子后,发现她竟是龙女。为谢救命之恩,龙女赠给德多一面能预见未来的神镜,但他必须保守秘密,不能把见到的未来告诉任何人,否则将会变成一只乌龟石。有一天,德多忽然从镜中看到拉岗村将被沙丘掩埋,他毫不犹豫地把这个消息告知乡亲,劝说村中人离开。果然,当天夜里,一座沙丘不知从何处而来,将整个村庄都掩埋了,德多也化为石头,伫立于村口。死里逃生的村民们在不远处重新安家,将新地方命名为“桑巴村”,意为“秘密村”,以感激德多说出了那个秘密。
充满悲凉色彩的传说给佛掌沙丘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但事实上,佛掌沙丘是大自然的杰作。由于它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被风刮起,就落在此处,年年岁岁,聚沙成丘,扬起的沙子层层叠叠,便构成了波涛起伏的小型“沙海”。其实,雅鲁藏布江中类似的沙丘还有很多,不过佛掌沙丘以面积最大、景色最壮观而成为典型代表,堪称江中的一颗明珠。
新疆巴里坤鸣沙山“沙山藏营”的不屈呐喊
从西藏往北到达新疆,无数胜景、秘境如浮光掠影,在这之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迷你沙漠的身影,例如位于天山深处的巴里坤鸣沙山。
提起鸣沙山,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宁夏的沙坡头或是内蒙古的响沙湾,但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新疆天山腹地,也有一座神奇而迷人的鸣沙山。
不过,听沙山“鸣叫”是最让人兴奋的,沿着陡峭的沙坡向下滑去,沙子会发出接连不断的轰鸣,声音悠远而深长,像是飞机盘旋的声响。“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自然现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摩擦,从而发出嗡嗡的响声。 关于沙鸣的现象,当地流传着“沙山藏营”故事。据说,唐代著名女帅樊梨花挂帅西征,曾有一营女兵在鸣沙山一带遭遇突厥铁骑,终因寡不敌众而全部阵亡。当樊梨花率大军赶来打败敌军后,突然狂风大作,整整刮了七天七夜,风停歇后,草原依旧翠绿,山水溪流依旧潺潺,但这营女兵牺牲的地方却出现了一座沙山,历经百年,这堆松散的沙子风吹不走,雨淋不垮。每当夜深人静,沙山就会传出雷鸣似的声音,那声音犹如战鼓擂擂,铁蹄杂沓,兵戈相击,娇叱阵阵,回荡不绝。
现代有学者考证,“沙山藏营”的故事并不完全是杜撰而成的。清道光八年(1828),清军将领方士淦途经巴里坤的时候,在他的《东归日记》中就有记录:“对面山脚下,有沙坡一段,独无青草,横长数十里,相传唐时营盘为沙所压,至今常闻金鼓声。”《巴里坤地名志》可查到的“沙山藏营”也有相关记录:“史载,东汉元嘉一年(151),汉王朝驻伊吾(哈密)司马毛恺为维护蒲类和伊吾的安全,率骑兵500与北匈奴呼衍王大战于蒲类海东,在沙处全军覆没,当地人多次捡到箭锨、兵器。”
对于许多摄影师而言,白沙山和白沙湖可谓帕米尔高原摄影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他们看来,那洁白的沙山和平静的湖泊,是对帕米尔高原圣洁的最好诠释。不过,对于在海拔3300多米的高原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座白色的沙山,许多人对此充满了疑问。有解释说这些沙是从康西瓦河上游带下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这一带独特的地形结构,从塔里木盆地顺着气流而飘来的浮尘在这里受到阻滞,从而沉降下来,再加上白沙山正对着盖孜河谷口,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上有热力环流存在,白天的谷风会把塔里木盆地的沙粒沿着盖孜峡谷带上帕米尔高原,风携带的沙粒出了峡谷,风力分散、减小,携带的沙粒就因此沉积下来。曾有人形象地说,这里有道“过滤网”,为了让帕米尔高原保持纯净的天空,而把空气中的沙尘都过滤了下来,形成了白沙山。
其实,不管白沙山是如何而來,我们只管尽情地欣赏这天赐的美景就好。而在饱享眼福之后,再来一次爬山,又将是另一番独特的体验。爬白沙山似逆水行舟,进一步退半步,沙流人自坠,人坠沙更流,人在沙海中沉浮、游动,惬意而又轻松。更绝妙的是,登上白沙山之顶,向下滑动,便会像阿拉伯传说中描绘的一样,能听见沙子奏起不同音效的交响乐,或清脆或窃窃,或优雅或浑厚,或如潮退或如松涛,其声莫测,极具神秘色彩……
虽经历无数风雨,但巴里坤鸣沙山既没有向四周扩散,也没有被周边的植被吞噬,而且不管有多少人爬到沙山顶上,把沙子踩落到山脚,第二天风又会将沙子吹上山坡,使沙山形状“辄复如旧”。
白沙山与白沙湖相伴而生,清澈的湖水就像明镜一般倒映着白沙山,那洁白的沙山和平静的湖泊,是对帕米尔高原圣洁的最好诠释。
沙丘所在之地,属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丹娘乡,它是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江心沙丘岛。黄色的沙海与蓝色的江水及四周绿色的森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远远望去,沙丘背后倚靠着葱茏、苍翠的青山,前沿便是淡蓝色的雅鲁藏布江,沙丘连同江中倒影一起,如同两个佛掌在合十祈祷,这就是“佛掌沙丘”名字的由来。
既然与“佛”有缘,在这片虔诚的土地上,佛掌沙丘自然也就被赋予了浓厚的信仰色彩。当地人常常来到河边膜拜,双掌合十,为自己和亲人祈福,周围飘扬的经幡和斑斓的玛尼堆,无不寄托着他们质朴的心愿。也有许多人不远万里而来,在这里静静思索,寻找内心的安宁。
关于佛掌沙丘的由来,当地有这样一则传说:沙丘下面原来有一个村子,名叫拉岗村,村里有一位打猎能手名叫德多。一次出门打猎时,德多发现一个怪物正在追赶一名女子,出手救下女子后,发现她竟是龙女。为谢救命之恩,龙女赠给德多一面能预见未来的神镜,但他必须保守秘密,不能把见到的未来告诉任何人,否则将会变成一只乌龟石。有一天,德多忽然从镜中看到拉岗村将被沙丘掩埋,他毫不犹豫地把这个消息告知乡亲,劝说村中人离开。果然,当天夜里,一座沙丘不知从何处而来,将整个村庄都掩埋了,德多也化为石头,伫立于村口。死里逃生的村民们在不远处重新安家,将新地方命名为“桑巴村”,意为“秘密村”,以感激德多说出了那个秘密。
充满悲凉色彩的传说给佛掌沙丘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但事实上,佛掌沙丘是大自然的杰作。由于它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被风刮起,就落在此处,年年岁岁,聚沙成丘,扬起的沙子层层叠叠,便构成了波涛起伏的小型“沙海”。其实,雅鲁藏布江中类似的沙丘还有很多,不过佛掌沙丘以面积最大、景色最壮观而成为典型代表,堪称江中的一颗明珠。
新疆巴里坤鸣沙山“沙山藏营”的不屈呐喊
从西藏往北到达新疆,无数胜景、秘境如浮光掠影,在这之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迷你沙漠的身影,例如位于天山深处的巴里坤鸣沙山。
提起鸣沙山,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宁夏的沙坡头或是内蒙古的响沙湾,但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新疆天山腹地,也有一座神奇而迷人的鸣沙山。
不过,听沙山“鸣叫”是最让人兴奋的,沿着陡峭的沙坡向下滑去,沙子会发出接连不断的轰鸣,声音悠远而深长,像是飞机盘旋的声响。“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自然现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摩擦,从而发出嗡嗡的响声。 关于沙鸣的现象,当地流传着“沙山藏营”故事。据说,唐代著名女帅樊梨花挂帅西征,曾有一营女兵在鸣沙山一带遭遇突厥铁骑,终因寡不敌众而全部阵亡。当樊梨花率大军赶来打败敌军后,突然狂风大作,整整刮了七天七夜,风停歇后,草原依旧翠绿,山水溪流依旧潺潺,但这营女兵牺牲的地方却出现了一座沙山,历经百年,这堆松散的沙子风吹不走,雨淋不垮。每当夜深人静,沙山就会传出雷鸣似的声音,那声音犹如战鼓擂擂,铁蹄杂沓,兵戈相击,娇叱阵阵,回荡不绝。
现代有学者考证,“沙山藏营”的故事并不完全是杜撰而成的。清道光八年(1828),清军将领方士淦途经巴里坤的时候,在他的《东归日记》中就有记录:“对面山脚下,有沙坡一段,独无青草,横长数十里,相传唐时营盘为沙所压,至今常闻金鼓声。”《巴里坤地名志》可查到的“沙山藏营”也有相关记录:“史载,东汉元嘉一年(151),汉王朝驻伊吾(哈密)司马毛恺为维护蒲类和伊吾的安全,率骑兵500与北匈奴呼衍王大战于蒲类海东,在沙处全军覆没,当地人多次捡到箭锨、兵器。”
对于许多摄影师而言,白沙山和白沙湖可谓帕米尔高原摄影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他们看来,那洁白的沙山和平静的湖泊,是对帕米尔高原圣洁的最好诠释。不过,对于在海拔3300多米的高原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座白色的沙山,许多人对此充满了疑问。有解释说这些沙是从康西瓦河上游带下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这一带独特的地形结构,从塔里木盆地顺着气流而飘来的浮尘在这里受到阻滞,从而沉降下来,再加上白沙山正对着盖孜河谷口,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上有热力环流存在,白天的谷风会把塔里木盆地的沙粒沿着盖孜峡谷带上帕米尔高原,风携带的沙粒出了峡谷,风力分散、减小,携带的沙粒就因此沉积下来。曾有人形象地说,这里有道“过滤网”,为了让帕米尔高原保持纯净的天空,而把空气中的沙尘都过滤了下来,形成了白沙山。
其实,不管白沙山是如何而來,我们只管尽情地欣赏这天赐的美景就好。而在饱享眼福之后,再来一次爬山,又将是另一番独特的体验。爬白沙山似逆水行舟,进一步退半步,沙流人自坠,人坠沙更流,人在沙海中沉浮、游动,惬意而又轻松。更绝妙的是,登上白沙山之顶,向下滑动,便会像阿拉伯传说中描绘的一样,能听见沙子奏起不同音效的交响乐,或清脆或窃窃,或优雅或浑厚,或如潮退或如松涛,其声莫测,极具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