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Ⅲ度踝关节骨折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6.4±3.2 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7±3.5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踝关节骨折,其中手术切开复位Ⅲ度骨折的效果更好,但是对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对Ⅳ度骨折无明显优势,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法复位外固定踝关节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99-01踝关节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踝部扭伤后发生,其中旋后/外旋型骨折最为常见,是由于足处于旋后位置时,距骨受到外旋力或小腿内旋时距骨受到相对外旋的外力导致的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前者能够进行有效解剖复位,及时解除患者痛苦;而手法复位保守可以避免手术创伤,保护骨折部位血运,利于骨折愈合[1-2]。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探讨保守治疗及手术切开复位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均为Ⅲ、Ⅳ度旋后/外旋型骨折;全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平均41.6±4.8岁;Ⅲ度骨折25例,Ⅳ度骨折15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扭伤16例,摔伤1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平均42.8±5.7岁;Ⅲ度骨折27例,Ⅳ度骨折13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4例,扭伤17例,摔伤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暴露骨折行解剖复位后在踝外侧植入钢板并固定,对于合并后踝骨折者,后外侧入路切开,牵开肌腱,暴露腓骨骨折端,后侧植入防滑板,并采用可吸收钉固定后踝。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患者取平卧位,由助手握患肢足前部及跟部,另一位助手向上牵患肢小腿近端,以牵开内踝骨折块,医师分别按住胫骨内侧内踝骨折线及外踝处,复合外踝处,纠正胫腓骨下端移位、分离,然后背伸踝关节,复位距骨,复位成功后,行石膏托外固定。
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止痛、抗感染,术后3天于床上被动活动膝、髋关节,术后2周进行下地不负重行走,并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逐步负重行走训练。保守治疗患者根据消肿情况调节石膏松紧度,适时拆除石膏。
1.3 疗效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4周评价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踝关节肿胀消失,步态正常,关节活动度正常;良:步态无明显异常,关节轻度肿胀,关节活动轻度障碍;可:关节活动明显障碍并且有疼痛情况;差:关节活动重度障碍,并且疼痛明显,有静息痛[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6.4±3.2 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7±3.5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畸形、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
Ⅲ度踝关节骨折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Ⅲ度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3讨论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踝部骨折临床较为多见,调查显示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韧带损伤,占全身损伤的4%~5%[4]。 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折。1950Lange-Hansen提出踝关节骨折分类,主要包括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和旋前/外旋型,该分类方法对于踝关节不稳定骨折的闭合复位有指导意义[5]。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多为骨与韧带的合并伤,应给予重视和处理。在全部踝关节骨折中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约占50%左右[6],尤其Ⅲ、Ⅳ度骨折,伤情较重,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或择期手术治疗。
但是目前临床关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并无统一标准,多由骨科医师根据自身经验选择择期手术或保守复位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在直视下复位,准确度高于闭合复位,可在尽量接近或达到解剖复位,并且手术的同时能够修复韧带、软组织损伤及其他合并症,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Ⅲ度踝关节骨折,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手术复位治疗的效果较好,要优于传统手法复位内固定。而对于Ⅳ度踝关节骨折,由于踝部骨结构复杂,重度暴力导致骨折病情较重时,手术复杂处理难度较大,同时手术本身又导致患者发生二次创伤,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8-9]。本文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择期手术切开复位治疗,结果显示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与传统手法复位治疗并无明显差异。因此笔者认为对于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避免了二次创伤,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踝关节骨折,其中手术切开复位Ⅲ度骨折的效果更好,但是对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对Ⅳ度骨折无明显优势,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王鹏举,齐尚锋,赵忠磊.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938-939.
[2]徐叶青,占蓓蕾,何飞熊,等.旋前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伤,2008,21(4):300-301.
[3]俞光荣,李兵,陈大伟,等.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1):6-9
[4]王自力 丁韶龙 郭志敦.手术治疗旋前外旋、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5):53-54.
[5]徐叶青,占蓓蕾,何飞熊,魏宏达.旋前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伤,2008,21(4):300-301.
[6]邱永敏,秦惠敏.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47例治疗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00,6(2):81-82.
作者简介:张伟 性别:男 出生:19790413 籍贯:湖南 通迅地址:朱良桥卫生院外科 研究方向:西医骨科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法复位外固定踝关节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99-01踝关节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踝部扭伤后发生,其中旋后/外旋型骨折最为常见,是由于足处于旋后位置时,距骨受到外旋力或小腿内旋时距骨受到相对外旋的外力导致的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前者能够进行有效解剖复位,及时解除患者痛苦;而手法复位保守可以避免手术创伤,保护骨折部位血运,利于骨折愈合[1-2]。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探讨保守治疗及手术切开复位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均为Ⅲ、Ⅳ度旋后/外旋型骨折;全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平均41.6±4.8岁;Ⅲ度骨折25例,Ⅳ度骨折15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扭伤16例,摔伤1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平均42.8±5.7岁;Ⅲ度骨折27例,Ⅳ度骨折13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4例,扭伤17例,摔伤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暴露骨折行解剖复位后在踝外侧植入钢板并固定,对于合并后踝骨折者,后外侧入路切开,牵开肌腱,暴露腓骨骨折端,后侧植入防滑板,并采用可吸收钉固定后踝。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患者取平卧位,由助手握患肢足前部及跟部,另一位助手向上牵患肢小腿近端,以牵开内踝骨折块,医师分别按住胫骨内侧内踝骨折线及外踝处,复合外踝处,纠正胫腓骨下端移位、分离,然后背伸踝关节,复位距骨,复位成功后,行石膏托外固定。
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止痛、抗感染,术后3天于床上被动活动膝、髋关节,术后2周进行下地不负重行走,并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逐步负重行走训练。保守治疗患者根据消肿情况调节石膏松紧度,适时拆除石膏。
1.3 疗效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4周评价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踝关节肿胀消失,步态正常,关节活动度正常;良:步态无明显异常,关节轻度肿胀,关节活动轻度障碍;可:关节活动明显障碍并且有疼痛情况;差:关节活动重度障碍,并且疼痛明显,有静息痛[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6.4±3.2 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7±3.5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畸形、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
Ⅲ度踝关节骨折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Ⅲ度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3讨论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踝部骨折临床较为多见,调查显示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韧带损伤,占全身损伤的4%~5%[4]。 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折。1950Lange-Hansen提出踝关节骨折分类,主要包括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和旋前/外旋型,该分类方法对于踝关节不稳定骨折的闭合复位有指导意义[5]。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多为骨与韧带的合并伤,应给予重视和处理。在全部踝关节骨折中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约占50%左右[6],尤其Ⅲ、Ⅳ度骨折,伤情较重,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或择期手术治疗。
但是目前临床关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并无统一标准,多由骨科医师根据自身经验选择择期手术或保守复位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在直视下复位,准确度高于闭合复位,可在尽量接近或达到解剖复位,并且手术的同时能够修复韧带、软组织损伤及其他合并症,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Ⅲ度踝关节骨折,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手术复位治疗的效果较好,要优于传统手法复位内固定。而对于Ⅳ度踝关节骨折,由于踝部骨结构复杂,重度暴力导致骨折病情较重时,手术复杂处理难度较大,同时手术本身又导致患者发生二次创伤,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8-9]。本文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择期手术切开复位治疗,结果显示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与传统手法复位治疗并无明显差异。因此笔者认为对于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避免了二次创伤,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踝关节骨折,其中手术切开复位Ⅲ度骨折的效果更好,但是对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对Ⅳ度骨折无明显优势,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王鹏举,齐尚锋,赵忠磊.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938-939.
[2]徐叶青,占蓓蕾,何飞熊,等.旋前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伤,2008,21(4):300-301.
[3]俞光荣,李兵,陈大伟,等.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1):6-9
[4]王自力 丁韶龙 郭志敦.手术治疗旋前外旋、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5):53-54.
[5]徐叶青,占蓓蕾,何飞熊,魏宏达.旋前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伤,2008,21(4):300-301.
[6]邱永敏,秦惠敏.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47例治疗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00,6(2):81-82.
作者简介:张伟 性别:男 出生:19790413 籍贯:湖南 通迅地址:朱良桥卫生院外科 研究方向:西医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