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底子的熟人见面打招呼,一般都是问“吃了没?”现在似乎吃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于是寒暄语一般是这样几句话了,第一句“你最近忙不忙?”第二句是“你最近在忙什么?”第三句是为我本人定制的:“你最近在看什么?”
这三个问题都很好回答,也都很难回答。为什么,因为职业的原因,又加上习惯的不同,忙和不忙,实在是一个没标准不靠谱的问题。人人朝九晚五,也说明不了到底是忙还是闲,而且付出和得到也并不是一回事情,有的甚至有天壤之别。起早摸黑的,比如说我们的中小学生,看上去当然很忙,但这个忙有意义和价值吗?这很难说。
至于个别的朋友会问我的第三个“你最近在看什么?”这个问题是我乐意回答的,因为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看什么书和影碟不仅跟职业有关,也反映了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决定了我将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如果我习字时读的是王羲之临的也是王羲之,那十年之后,我的书写可能会带有一点点的“王气”,这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约是一个道理。当然人毕竟不是奶牛,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并不一定是奶。同样是奶,有人生产奶茶,有人出品豆奶,而有人干脆是搞饮料罐装,或有人干脆卖白开水,这跟一个人“看什么”好像还是有关系的。
但是我发现,从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根本就没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有一则寓言叫《杞人忧天》,当时我们都把杞人解释成是可笑的、他是没有必要去顾虑天会塌下来的,直白地说杞人是精神有毛病的,或者他一天到晚在想引力波和外星人这样的问题。因此生活中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大概他们本身也很少在想什么,或者说“想什么”是属于很私人的、很形而上的问题,没必要拿出来说给人听的,它不像“忙不忙”这种比较形而下的问题,比如开会忙带孩子忙,这大概人人都有同感,而至于你在想什么,这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操了也白操,所以就不花那个心思了。
如果能让我把时空稍微转换一下,比如回到学生时代。作业做不出或闯了祸被叫去办公室,那除了用沉默来装孙子外是没什么好办法的,这时候老师常问的一个问题(也基本就是这么个问题)就是——你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老师也是人,有时也会说出一些很接地气的话,诸如“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脑子是不是破掉了?”
嗨嗨,脑子里在想隔壁班的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校门口的地摊上有没有新到的漫画,我的QQ邮箱里有没有她给我发来的新邮件……这样的问题当然不能告诉我的老师,就是把我家长叫来,我也是不会说的。这也等于说老师问的“你脑子里在想什么?”基本就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一个否定句,就是说你脑子里是不能想什么的,想了也白想!
我写这一段话没有想怀旧致青春的意思,我是指大概只有中小学时代,老师认为我们会东想西想想开去,想那些跟功课无关的事情。而一到社会上,特别是人到中年之后,大概没有人再来关心我们在想些什么,包括我这样的文字工作者,大家也认为你只要写就是了,你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想”这档事情了,好像脑袋搁在肩膀上就是个装饰品。人家让你写什么,你就写到让人家满意就是了,至于你的个人风格和腔调,对不起,一切要由甲方说了算的。是啊是啊,从一句顶一万句的时代一下子跨入到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眼睛都离不开屏幕,手指离不开键盘,好像我们也真的很少再想什么问题了,最多也只是今天晚上吃什么,吃好之后的散步走哪一条路,哪一条的灰尘和雾霾会少一些?
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不代表我不想,只是东想西想还基本处于混混沌沌当中,不会去梳理和归整,也没有去清零,因为现在我们的生存已经到了一个碎片化的状态,本来我一天做自己的事情,最多也就几个电话的联系。现在电话也还有,但都是陌生人打进来的。还有就是你时不时要去关注一下微博啊微信啊,那上面有没有好玩的文字和图片。也就是说我们为了这“好玩”而牺牲掉了不少无聊的无所事事的时间,包括一个人发呆的时间。殊不知,一个人在发呆的时候,真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好像人进入了一个真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才会有思想的火花和灵感迸发出来。
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这不是我朋友的错,更不是这个时代的错,而是我自己也常常忽视了这种“想”。在忙和碎片化的借口下,冷静和清醒少了,跟风和随大流多了;坚持和专注少了,滑到哪里算哪里多了;更可怕的是,我们的理想少了,我们跟现实讨价还价多了;同样的,我们的思想家在渐渐消少,我们的策略家攻略家增多,当然忧虑和焦躁也在增多,只是很少有人会涉足这一块,我们在朋友圈里东看西说,但最终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世界看似开放,实则还是封闭的,因为没有更深入地去想……
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这是我碰到的问题。我想借此反省,我是不是真的想得少了,没有敢在黑暗的隧道里顶着矿灯前行;我是不是沉迷于浮光掠影,而没有沉下心来认真地写一篇文章哪怕是千字文;我是不是不敢也不想突破自己,而只是停留在对朝花夕拾的迷恋之中?
我最近就在想以上这些问题。
这三个问题都很好回答,也都很难回答。为什么,因为职业的原因,又加上习惯的不同,忙和不忙,实在是一个没标准不靠谱的问题。人人朝九晚五,也说明不了到底是忙还是闲,而且付出和得到也并不是一回事情,有的甚至有天壤之别。起早摸黑的,比如说我们的中小学生,看上去当然很忙,但这个忙有意义和价值吗?这很难说。
至于个别的朋友会问我的第三个“你最近在看什么?”这个问题是我乐意回答的,因为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看什么书和影碟不仅跟职业有关,也反映了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决定了我将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如果我习字时读的是王羲之临的也是王羲之,那十年之后,我的书写可能会带有一点点的“王气”,这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约是一个道理。当然人毕竟不是奶牛,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并不一定是奶。同样是奶,有人生产奶茶,有人出品豆奶,而有人干脆是搞饮料罐装,或有人干脆卖白开水,这跟一个人“看什么”好像还是有关系的。
但是我发现,从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根本就没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有一则寓言叫《杞人忧天》,当时我们都把杞人解释成是可笑的、他是没有必要去顾虑天会塌下来的,直白地说杞人是精神有毛病的,或者他一天到晚在想引力波和外星人这样的问题。因此生活中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大概他们本身也很少在想什么,或者说“想什么”是属于很私人的、很形而上的问题,没必要拿出来说给人听的,它不像“忙不忙”这种比较形而下的问题,比如开会忙带孩子忙,这大概人人都有同感,而至于你在想什么,这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操了也白操,所以就不花那个心思了。
如果能让我把时空稍微转换一下,比如回到学生时代。作业做不出或闯了祸被叫去办公室,那除了用沉默来装孙子外是没什么好办法的,这时候老师常问的一个问题(也基本就是这么个问题)就是——你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老师也是人,有时也会说出一些很接地气的话,诸如“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脑子是不是破掉了?”
嗨嗨,脑子里在想隔壁班的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校门口的地摊上有没有新到的漫画,我的QQ邮箱里有没有她给我发来的新邮件……这样的问题当然不能告诉我的老师,就是把我家长叫来,我也是不会说的。这也等于说老师问的“你脑子里在想什么?”基本就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一个否定句,就是说你脑子里是不能想什么的,想了也白想!
我写这一段话没有想怀旧致青春的意思,我是指大概只有中小学时代,老师认为我们会东想西想想开去,想那些跟功课无关的事情。而一到社会上,特别是人到中年之后,大概没有人再来关心我们在想些什么,包括我这样的文字工作者,大家也认为你只要写就是了,你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想”这档事情了,好像脑袋搁在肩膀上就是个装饰品。人家让你写什么,你就写到让人家满意就是了,至于你的个人风格和腔调,对不起,一切要由甲方说了算的。是啊是啊,从一句顶一万句的时代一下子跨入到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眼睛都离不开屏幕,手指离不开键盘,好像我们也真的很少再想什么问题了,最多也只是今天晚上吃什么,吃好之后的散步走哪一条路,哪一条的灰尘和雾霾会少一些?
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不代表我不想,只是东想西想还基本处于混混沌沌当中,不会去梳理和归整,也没有去清零,因为现在我们的生存已经到了一个碎片化的状态,本来我一天做自己的事情,最多也就几个电话的联系。现在电话也还有,但都是陌生人打进来的。还有就是你时不时要去关注一下微博啊微信啊,那上面有没有好玩的文字和图片。也就是说我们为了这“好玩”而牺牲掉了不少无聊的无所事事的时间,包括一个人发呆的时间。殊不知,一个人在发呆的时候,真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好像人进入了一个真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才会有思想的火花和灵感迸发出来。
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这不是我朋友的错,更不是这个时代的错,而是我自己也常常忽视了这种“想”。在忙和碎片化的借口下,冷静和清醒少了,跟风和随大流多了;坚持和专注少了,滑到哪里算哪里多了;更可怕的是,我们的理想少了,我们跟现实讨价还价多了;同样的,我们的思想家在渐渐消少,我们的策略家攻略家增多,当然忧虑和焦躁也在增多,只是很少有人会涉足这一块,我们在朋友圈里东看西说,但最终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世界看似开放,实则还是封闭的,因为没有更深入地去想……
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这是我碰到的问题。我想借此反省,我是不是真的想得少了,没有敢在黑暗的隧道里顶着矿灯前行;我是不是沉迷于浮光掠影,而没有沉下心来认真地写一篇文章哪怕是千字文;我是不是不敢也不想突破自己,而只是停留在对朝花夕拾的迷恋之中?
我最近就在想以上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