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悲剧和力量

来源 :教育·读写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i9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图书信息
  类型:现实 / 家庭 / 剧情
  导演: 桑弧
  主演: 白杨
  内容提要:辛亥革命前后,居住在山村里的祥林嫂(白杨饰)命运凄惨。丈夫祥林早年去世,他死后的棺材帐越滚越大,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婆婆走投无路,为了还清债务,给二儿子阿根娶亲,在中人卫老二(管宗祥饰)的怂恿下不惜偷偷将媳妇卖给贺老六。阿根将此事告于嫂子。祥林嫂得知此事,便连夜逃走到了鲁镇。在阮大嫂的介绍下,到鲁四老爷(李景波饰)家当了女佣。可没过多长时间,祥林嫂还是被抓了回去,带到山坳里成亲。在拜堂时,祥林嫂一头撞在了香案上,昏了过去,但她醒来时,被新丈夫贺老六(魏鹤龄饰)的老实、真诚打动,便留了下来,一年后生下儿子阿毛。
  可好景不长,两年后的冬天,卫老二来逼债,但贺老六因为卧病在床,所以无力还债,卫老二乘机唆使贺老大霸占老六的几间破房,并商量等老六死后,再把祥林嫂转卖,为此,老六与卫老二发生了口角,被打得奄奄一息。这时,外面又有人高喊“狼来了”,祥林嫂赶紧冲了出去找阿毛,但最后在山上只找到了一只小鞋。祥林嫂哭得死去活来,被搀回家后,老六早已断气。她走投无路,只得又到鲁四老爷家帮佣。但鲁四老爷等人认为祥林嫂克夫克子,是个有罪的晦气女人,每逢祭礼拜神时,都不让她沾手,只让她在厨房里干些粗活。祥林嫂由于受到重重打击,变得很木讷,经常向人念叨阿毛的事,人们经常讥笑她,祥林嫂内心越发悲苦。
  后听人说在庙里捐条门槛供万人踏便可以洗脱罪过,祥林嫂以为见到了希望,便拿出所有积蓄10吊钱捐了一条门槛。但事后大家依然歧视她,鲁四老爷还因她碰了供品而横加责骂,并将她赶了出去。祥林嫂从此疯疯癫癫、乞讨为生。又一个年夜,可怜的祥林嫂在一片看似欢庆祝福的气氛中悲惨地死去。(“内容提要”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三、两者异同
  或许是因为时代的不同,《祝福》电影和鲁迅先生的原著有比较多的不同。
  (一)主题的不同
  《祝福》是鲁迅先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的特点,自然而然《祝福》也毫不例外地带有启蒙的色彩。在小说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群众的启蒙、国民性的改造的重要性。那些和祥林嫂一样在经济上处于被压迫、被剥削地位的人,比如柳妈,也像那些统治阶级一样,对自己的同胞没有丝毫的恻隐之心。鲁迅先生采用的是清醒而严酷的现实主义,真正做到了毫不掩饰地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夏衍编剧的电影《祝福》则不同于原著的启蒙立场。虽然夏衍采用了鲁迅小说的主要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但是电影《祝福》则完全是另外一套话语体系。电影中很明显地分成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这两个阶级,并且赋予了两个阶级不同的阶级本性。统治阶级残忍、乘人之危,过着寄生的生活。祥林嫂所有的悲剧元凶,就是当时万恶的统治阶级。而祥林嫂和贺老六等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则都是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
  (二)表现手法的改变
  在小说中,祥林嫂主要的生活地点集中于鲁镇,而祥林嫂在卫家山的前夫祥林家和贺家坳的后夫贺老六家的生活片段,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回忆来展开的。而电影中,叙事视点则一分为三,分别是卫家山、鲁镇和贺家坳。以时间的分配来看,电影把祥林嫂在卫家山和贺家坳的活动时间大约分配了有整部影片的三分之二的时间,而贺家坳的时间更多一些。
  (三)细节的不同
  为了为主题服务,电影在编剧的时候进行创编和改造,自然与原著有很多的不同。电影《祝福》给祥林嫂的活动增加了大量的情节和细节,将小说中卫老婆子的讲述用镜头变为由祥林嫂本人经历展现在观众面前。人物的道德品貌也在电影里发生了改变,以祥林嫂的小叔子为例,他的母亲是把祥林嫂卖掉的主谋,他是最大的受益者,从简单的道理划分来讲,他是反面人物。而在电影中他成了正面人物。再例如,为表现祥林嫂的反抗性格,在电影中加入了祥林嫂去“砍”土地庙门槛这一细节,有的人认为这样改编是“违背人物性格的发展规律”的。
  四、精彩片段
  精彩原著片段
  她就只是反复地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我真傻,真的,”她开首说。
  “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她张着口怔怔地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但她还妄想,希图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倘一看见两三岁的小孩子,她就说:
  “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
  孩子看见她的眼光就吃惊,牵着母亲的衣襟催她走。于是又只剩下她一个,终于没趣地也走了,后来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地先问她,道:
  “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点评:
  故事中的祥林嫂是悲苦的,她死了两任丈夫,自己两岁大的孩子也被狼叼走了,这些打击放到谁的身上,都是致命的。很多人如果遭遇到这样的悲苦就可能放弃自己的生命了,但是祥林嫂选择了生存,从这一点上来讲,她是坚强的。但是,她希望她的悲苦,别人能感受,能同情她。但是鲁镇上的人们对祥林嫂的遭遇没有任何的同情,他们一开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剧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等到厌倦了,便对之嘲笑唾弃,表现出一种冷漠厌烦的态度。他们也是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正是他们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
  精彩台词片段
  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
  点评:
  这是祥林嫂死前最后的一句话。是对世人的追问。是世人对祥林嫂的折磨,即使祥林嫂临死之前,还要煎受精神对她的折磨。她带着对死后的恐惧终于死去了。
  五、探讨赏析
  悲剧中的悲剧
  《祝福》这个故事的悲剧在于整个社会的悲剧性。而这个悲剧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单独造出的,而是整个封建制度和礼教造成的。从某个意义上讲,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悲剧。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按照正常的社会规则——封建思想的教条在做事,从当时的社会角度来看,没有一个人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是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不容的。这些正确的行为的结果却使一个人痛苦麻木并最终死亡,这是一个不能让人接受的结果。所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又都是错误的。错得无可救要,所有人的行为都是在害人,却又是被社会所许可的。
  書中的人物形象
  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启蒙主义者,他的小说也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的特点。并且,他把自己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祝福》也毫不例外地带有启蒙的色彩。鲁迅先生把矛头指向了每一个人,像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婆婆等等封建的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的代表,自然是鲁迅批判的对象。而那些和祥林嫂一样在经济上处于被压迫、被剥削地位的人,例如柳妈对自己的同胞,也没有丝毫的恻隐之心。他们也是鲁迅批判的对象。甚至包括祥林嫂本人在内都是鲁迅先生批判的对象。鲁迅先生采用的是清醒而严酷的现实主义,真正做到了毫不掩饰地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揭示病苦,活化出那些沉默的活的灵魂。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电影《祝福》则基本颠覆了鲁迅先生的启蒙立场。电影《祝福》的编剧夏衍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文人的代表,电影的编剧是有其政治意义的。在电影中,他把人物分成了两个阶级,以贺家坳的杨七太爷和鲁镇的鲁四老爷为代表统治阶级,他们通过放高利贷掠夺和剥削劳动人民。祥林嫂所有的悲剧元凶,就是当时万恶的统治阶级。而以祥林嫂和贺老六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则都是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他们受着统治阶级的压迫,过着悲惨的生活。
  六、共鸣共行
  请你问一问孩子:
  你看到故事中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有什么感受?
  如果你也生活在祥林嫂那个时代,你会如何做呢?
  在我们这个时代你也会看到生活悲惨的人,你会怎样做?
  请你问一问自己:
  祥林嫂是可悲的,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祥林嫂那样过着悲惨生活的人,你所做的只是“看客”,还是什么?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挫折困苦,你是如何做的?
  七、拓展活动
  (一)鲁迅先生作品接龙。拓展阅读,看看哪些同学阅读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多。
  (二)阅读品味。找到电影中自己认为最动人的情节,从原著中找到对应的片段,认真读一读。
  (三)排练演出同名舞台剧。邀请阅读伙伴共同排练和演出。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梁邹小学)
其他文献
“关键在于要循序渐进,每次延长一点时间,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习惯。”  ——儿童发展研究专家Claire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为了妈妈行动的指南针。只有当宝宝睡着之后,妈妈才有那么一小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所以,妈妈们无一例外都在盼着宝宝长大,盼着有一天他能够独自去面对这个世界。可是,习惯了在妈妈的陪伴下成长的宝宝,该从哪里迈出这独立的第一步呢?  我们都知道亲子游戏在婴幼儿的发展中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在此前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计划的实施,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如何加强和提升新时代新形势下国企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本文结合特
常言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遇。听大家说了好多次那个能够把阅读带到孩子心里,能用这么长的时间坚持下来,并且把一项事业做得那么细致,那么认真的人,2018年11月26日下午终于有幸见到了这个人——童喜喜老师,感觉她不仅仅是一个种植玫瑰的人,而且还是一直把玫瑰送给别人的人。  童老师的说写课程七大武器:共情生活、艺术观察、智慧倾听、逻辑阅读、哲学思考、精准表达、优美书写。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程
在以往开展探索性主题时,由于科学教育的严谨性、广泛性,所以开展探索性活动存在着一定难度。例如,渗透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对严谨,设计时只考虑集体教学或者个别化区域操作材料环节中的科学教育渗透。针对这个困惑,我们尝试用“微项目”的方法开展科学探索课程,运用科学游戏化教学融合科学探索内容。在此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微项目”的方式开展科学探索主题,幼儿学习科学更具严谨性、趣味性与情境性。在这样的“
卢锋,1981年出生,江苏张家港人,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中学一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翔宇教育集团研究院主任,翔宇新生命教育馆负责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参与完成国家重点课题1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副主编著作2部,公开发表于期刊的文章15篇,其中CSSCI核心2篇;主持出版《新生命教育》实验用书(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绘本是一种艺术形式,结合了语言和图画两种艺术表现形式来讲述故事。本文以幼儿园绘本教学为基础,初步探索教师利用绘本进行教学的策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在绘本教学活动中,绘本其实是一种教学载体,教师要引导幼儿了解绘本中讲述的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并引导幼儿欣赏绘本中画面的艺术感和美感,从而开展相关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学龄前阶段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倾听和
近日,年级组的一位同事执教了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课。该教师在课前制作了“预习单”,课堂围绕着“预习单”展开教学。整节课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很多,教师提问,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提问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然后答疑。接着,教师让学生将理解带入文中朗读,读出感受。如此反复,整节课就在教师的问、学生的答中度过了。综观整节课,听课教师的一致感受是听起来有些枯燥,学生的表现平平,课堂气氛较沉闷。在课后议
面对百年之未有大变局,我国作为大国经济体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和经济韧性,使“黑天鹅”对中国经济的创伤正在逐步痊愈,特别是面临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两大循环系统的持续健康运行,制造型企业的营商环境正在良性优化,使制造业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在技术、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削弱的趋势下,制造业企业要想持续经营效益水平,就需要寻求财务战略的改善和创新,以提升企业内部治理效果。  一、新经济背景
作为保加利亚的一名作家,我和学生们交流最多的,当然是写作问题。  我在保加利亚教创造性写作。在一所高中,我教了5年英语,我教过非常出色的学生,我也为这些学生感到自豪。我的很多学生成为了数学与物理教授的助手。他们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从事工作。他们的语言学习得非常好,而他们的英语知识是我帮助他们建立起来的,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我帮助他们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杰出专家。  我有不少学生来过中国很多次,参加过
上清丸是常用的清热去火中成药,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上清丸:对感冒所致的轻度发热、咽喉肿痛效果较好。同时由于方中含有大黄等药物,又可清下焦之热,故对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疗效显著。  黄连上清丸:在上清丸的基础上加黄连、石膏、蔓荆子、旋覆花等,前两者清热能力较强;蔓荆子可疏风、散热、止痛;旋覆花可清痰降气。故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中重度发热,咽喉、口腔炎症疼痛较甚,且有咳嗽痰多症状者。  牛黄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