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年级组的一位同事执教了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课。该教师在课前制作了“预习单”,课堂围绕着“预习单”展开教学。整节课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很多,教师提问,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提问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然后答疑。接着,教师让学生将理解带入文中朗读,读出感受。如此反复,整节课就在教师的问、学生的答中度过了。综观整节课,听课教师的一致感受是听起来有些枯燥,学生的表现平平,课堂气氛较沉闷。在课后议课环节,听课教师普遍提到了课堂提问琐碎的问题,这也是许多教師经常犯的一个错误。那么课堂需不需要问?问多少?如何问?本文以《丁香结》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语文课堂“问”的策略。
一、疑而有问,问在答疑中
宋代学者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贵有疑,疑而有问,问是学习的开始。如教学《丁香结》一文前,教师先让学生欣赏诗歌《雨巷》,舒缓的配乐朗诵中将学生引入到蒙蒙细雨的情境中,感受雨巷的幽深与丁香的愁绪与思念。接着,导入所学的课文《丁香结》,齐读课题,谈谈读完课题后有什么想问的。同学们问道:什么是丁香结?丁香与丁香结是什么关系?丁香与丁香花是一样的吗?听了《雨巷》后,为什么感觉丁香带着淡淡的愁绪呢?这里的问,源自学生的问,而非教师提出一个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里的问,更贴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更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因疑生问,问给一节课开个好头,让课堂充满神秘与挑战,激发起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二、问而后学,问在自学中
带着自己或同学的疑问去读课文,每个人在朗读课文时目标是清晰的。所以,问而后学,学便有了指向性。课堂上,孩子们在通读《丁香结》后,自然地解决课前提出的一些问题。比如: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丁香是什么样的?丁香与丁香花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联系上下文便可以理解了。还有一些内容,学生理解是有难度的,如:什么是丁香结?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作者想通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些问题不是初读课文一遍两遍就可以理解或领悟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问与学中慢慢品悟、自主探究、层层剥笋。例如,理解“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品读感悟。教学时,教师课件呈现文中描写雨中丁香的段落,学生反复品读、交流感受,抓住了“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如同印象派的画”等语句,再结合“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描写,从而感受到微雨中的丁香更有一番韵味。学生在问中的思考是语文学习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能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问的学是无源之水。
三、学而后读,问在品读中
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少了读的课堂便少了语文的味道。《丁香结》这样的美文,唯有反复品读才能感受到文字的醇厚和感情的美好。学生一遍一遍读,可以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但如果是没有指导的读,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可以自悟到一些情感,语文素养一般或差一点的学生充其量也只能做到朗读流利的目标。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带着学生品读,在品读中引发学生想象、思考、提问。如:“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学生在初读时可能并不在意“积雪”二字,但当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时,就有学生问:“老师,这檐前积雪是不是就指丁香花啊?”接着,立即有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从“每到春来”知道作者描写的是春天,从“香气直透毫端”可以看出就是丁香花。所以,如果只停留在粗略地读,不去品,就不会有问,也不会有之后的恍然大悟。学习《丁香结》一文,除了学习丁香结的由来和丁香结给人们带来的启示,还要花一点时间在品丁香的美上,毕竟丁香的美才是真正吸引作者,让作者想去写丁香的关键因素。那么丁香的美体现在哪儿呢?带着这个疑问再次回到文章中去寻、去品、去悟。通过再品可知,丁香花的茂盛、丁香花的雪白、丁香花的香气,都是吸引作者的地方。除了感受到丁香的美,还能读出它的美。比如,要通过朗读感受丁香花的白,不妨将文中写丁香花雪白的文字呈现在课件上,一起赏读。“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三处都是写丁香花白色的文字放在一起品读,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
四、读而后思,问在思考中
王宁教授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是第一大素养,里头就有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跟语言建构与运用,一个是外化的,一个是内在的,现在的教学只看到语言训练,看不到那个‘想’,所以第一要‘入脑’。”那个“想”指的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伴随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在语文实践中发展形成的,经历着语言实践—疑问思考—思维发展—语言再实践的过程。品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学生品读后,便能从“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感受到雨中丁香妩媚迷人的样子,但对于丁香“如同印象派的画”学生心中就有了疑问。于是,学生会进一步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呢?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此时,教师可以呈现几幅印象派的画,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描写,边读边想象雨中丁香的朦胧与抽象的画面。“哦,原来两株紫色的丁香花,身影映在白色的花墙上,一紫一白的颜色,加上雨的朦胧,通过窗的模糊,看起来不就是一幅给人无尽遐思的画吗?”一个学生这样回答。此语一出,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理解了“雨中的丁香如同印象派的画”的文字表达。
五、思而后启,问在启发中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真情表达,都有一种情感在文字之间涌动;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编者的选择意图,都有一种主旨想让学生品读感悟。《丁香结》告诉我们一种人生哲理:“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道理摆在文末很明白,但要学生真正理解并内化于心却是教学的难点。那么就需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融会贯通后思考、追问,方能真正领悟文章带给我们的启发。教学时,学生在读完课文第6自然段后,心中有了这样的疑问:丁香结和人生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作者为什么由丁香结的“结”想到了“人生中的问题”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联系第5自然段,理解什么是丁香结。出示“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丁香花的插图,联系生活中看到的汉服或旗袍上的盘花扣,板书“丁香结”“盘花扣”,讲解汉字中“结”与“扣”的意思,一下子便理清了学生的思绪。明白了什么是丁香结,再回到第6自然段学习中,引导学生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与“丁香结年年都有”做对比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最终明白丁香结带给人们的启发:世间万物都是一样,无论是人还是花的生长生活规律都是相似的。人不顺心的事就是人生一个个结,花和人一样也有结;花的结年年都有,人生中的问题也会不断出现;丁香花的结圆圆的,鼓鼓的,像美丽的盘花扣,人生出现的问题虽然疙疙瘩瘩、磕磕绊绊,但这些经历都会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学生思考,产生疑问,最终结合生活体验,经历思、问、答的过程,从而真正地领悟丁香结带给人们的启示。
学生课堂的学习经历了疑、问、学、读、思、启等六个环节,在这六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还通过品读、表达、创造、文化理解等语文学习的手段关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问代讲,以生为本,真正实践了“学生站在课中央”的理念,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疑而有问,问在答疑中
宋代学者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贵有疑,疑而有问,问是学习的开始。如教学《丁香结》一文前,教师先让学生欣赏诗歌《雨巷》,舒缓的配乐朗诵中将学生引入到蒙蒙细雨的情境中,感受雨巷的幽深与丁香的愁绪与思念。接着,导入所学的课文《丁香结》,齐读课题,谈谈读完课题后有什么想问的。同学们问道:什么是丁香结?丁香与丁香结是什么关系?丁香与丁香花是一样的吗?听了《雨巷》后,为什么感觉丁香带着淡淡的愁绪呢?这里的问,源自学生的问,而非教师提出一个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里的问,更贴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更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因疑生问,问给一节课开个好头,让课堂充满神秘与挑战,激发起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二、问而后学,问在自学中
带着自己或同学的疑问去读课文,每个人在朗读课文时目标是清晰的。所以,问而后学,学便有了指向性。课堂上,孩子们在通读《丁香结》后,自然地解决课前提出的一些问题。比如: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丁香是什么样的?丁香与丁香花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联系上下文便可以理解了。还有一些内容,学生理解是有难度的,如:什么是丁香结?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作者想通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些问题不是初读课文一遍两遍就可以理解或领悟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问与学中慢慢品悟、自主探究、层层剥笋。例如,理解“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品读感悟。教学时,教师课件呈现文中描写雨中丁香的段落,学生反复品读、交流感受,抓住了“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如同印象派的画”等语句,再结合“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描写,从而感受到微雨中的丁香更有一番韵味。学生在问中的思考是语文学习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能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问的学是无源之水。
三、学而后读,问在品读中
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少了读的课堂便少了语文的味道。《丁香结》这样的美文,唯有反复品读才能感受到文字的醇厚和感情的美好。学生一遍一遍读,可以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但如果是没有指导的读,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可以自悟到一些情感,语文素养一般或差一点的学生充其量也只能做到朗读流利的目标。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带着学生品读,在品读中引发学生想象、思考、提问。如:“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学生在初读时可能并不在意“积雪”二字,但当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时,就有学生问:“老师,这檐前积雪是不是就指丁香花啊?”接着,立即有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从“每到春来”知道作者描写的是春天,从“香气直透毫端”可以看出就是丁香花。所以,如果只停留在粗略地读,不去品,就不会有问,也不会有之后的恍然大悟。学习《丁香结》一文,除了学习丁香结的由来和丁香结给人们带来的启示,还要花一点时间在品丁香的美上,毕竟丁香的美才是真正吸引作者,让作者想去写丁香的关键因素。那么丁香的美体现在哪儿呢?带着这个疑问再次回到文章中去寻、去品、去悟。通过再品可知,丁香花的茂盛、丁香花的雪白、丁香花的香气,都是吸引作者的地方。除了感受到丁香的美,还能读出它的美。比如,要通过朗读感受丁香花的白,不妨将文中写丁香花雪白的文字呈现在课件上,一起赏读。“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三处都是写丁香花白色的文字放在一起品读,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
四、读而后思,问在思考中
王宁教授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是第一大素养,里头就有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跟语言建构与运用,一个是外化的,一个是内在的,现在的教学只看到语言训练,看不到那个‘想’,所以第一要‘入脑’。”那个“想”指的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伴随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在语文实践中发展形成的,经历着语言实践—疑问思考—思维发展—语言再实践的过程。品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学生品读后,便能从“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感受到雨中丁香妩媚迷人的样子,但对于丁香“如同印象派的画”学生心中就有了疑问。于是,学生会进一步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呢?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此时,教师可以呈现几幅印象派的画,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描写,边读边想象雨中丁香的朦胧与抽象的画面。“哦,原来两株紫色的丁香花,身影映在白色的花墙上,一紫一白的颜色,加上雨的朦胧,通过窗的模糊,看起来不就是一幅给人无尽遐思的画吗?”一个学生这样回答。此语一出,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理解了“雨中的丁香如同印象派的画”的文字表达。
五、思而后启,问在启发中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真情表达,都有一种情感在文字之间涌动;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编者的选择意图,都有一种主旨想让学生品读感悟。《丁香结》告诉我们一种人生哲理:“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道理摆在文末很明白,但要学生真正理解并内化于心却是教学的难点。那么就需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融会贯通后思考、追问,方能真正领悟文章带给我们的启发。教学时,学生在读完课文第6自然段后,心中有了这样的疑问:丁香结和人生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作者为什么由丁香结的“结”想到了“人生中的问题”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联系第5自然段,理解什么是丁香结。出示“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丁香花的插图,联系生活中看到的汉服或旗袍上的盘花扣,板书“丁香结”“盘花扣”,讲解汉字中“结”与“扣”的意思,一下子便理清了学生的思绪。明白了什么是丁香结,再回到第6自然段学习中,引导学生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与“丁香结年年都有”做对比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最终明白丁香结带给人们的启发:世间万物都是一样,无论是人还是花的生长生活规律都是相似的。人不顺心的事就是人生一个个结,花和人一样也有结;花的结年年都有,人生中的问题也会不断出现;丁香花的结圆圆的,鼓鼓的,像美丽的盘花扣,人生出现的问题虽然疙疙瘩瘩、磕磕绊绊,但这些经历都会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学生思考,产生疑问,最终结合生活体验,经历思、问、答的过程,从而真正地领悟丁香结带给人们的启示。
学生课堂的学习经历了疑、问、学、读、思、启等六个环节,在这六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还通过品读、表达、创造、文化理解等语文学习的手段关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问代讲,以生为本,真正实践了“学生站在课中央”的理念,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