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来源 :教育·读写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z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锋,1981年出生,江苏张家港人,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中学一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翔宇教育集团研究院主任,翔宇新生命教育馆负责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参与完成国家重点课题1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副主编著作2部,公开发表于期刊的文章15篇,其中CSSCI核心2篇;主持出版《新生命教育》实验用书(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贯穿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套共22册)。
  让教育看见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是教育的常识,常识也是最大的共识。显然,生命教育是凝聚教育共识的契机,也是疗愈当前教育危机的希望与努力,是一条让教育共同体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现实性道路。
  生命教育作为一股清新的教育理念与潮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工作者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的在生命教育的内容上做努力,比如朱永新教授提出“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即在自然生命方面强调“安全和健康”主题,拓展生命的长度;在社会生命方面强调“养成和交往”主题,拓展生命的宽度;在精神生命方面强调“生涯与信仰”主题,拓展生命的高度。有的在生命教育的形式上做努力,比如叶澜教授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强调师生要冲破纯粹知识获取的束缚,从生命的角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去看课堂教学,师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相互作用、彼此成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所有的教育应该是,也当然是为了生命的。对于形式上的努力,笔者将此归为生命教育的广义理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顾明远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命化教育。对于内容上的努力,笔者将此界定为生命教育的一般理解,即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的教育(如安全急救、身体健康、习惯养成、人际交往、生涯发展、价值信仰、生死智慧等)。前者给教育带来了生命的气息,后者推动了生命教育的课程建设,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都让每个生命绽放精彩。
  对生命教育做不同理解上的归类,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在不同层面自觉、有序地开展生命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成果。可以看到,很多学校虽然无生命教育之名,但却早有生命教育之实。各种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形态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有学科渗透式课程(如语文、生物、道德与法治、音乐等)、专题式课程(如安全、心理健康、自然、防艾滋病等)、主题课程(如晨诵、绘本、电影、戏剧等)、综合实践课程(如班团队活动、礼仪、研学、社团等)。更为可喜的是,已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探索生命教育专设课程,如以《生命教育》《新生命教育》《让生命高飞》《成长列车》《正面成长》等为名称开设的专门课程,并有专门教师、专门课时保证。
  本期新生命教育专栏文章就充分体现出目前生命教育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有的用生命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把生命教育提高到学校教育“全员、全人、全局”的高度;有的从培养、培训新生命教育种子教师的角度,谈了生命教育种子教师培训应该培训什么,怎么培训;有的从广义生命教育的角度,谈了如何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给到学生尊重、关爱、信任等;有的从生命教育渗透课程的角度,探索在国家必修课程中如何开展生命教育;也有结合具体校情(偏远农村)、学情(后进生)開展生命教育的独特思考和分享;有的从专设课程、主题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家校合作共育等途径,分析了如何让生命教育全面落地、开花结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视野。
  生命教育,是教育走向常识的努力,是凝聚教育共识的路径,是教育不忘初心的追求。在此,向所有参与投入生命教育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表示敬意,我们也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生命教育的伟大事业中来,正如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所言,“教育就是生命的事业”。
  (作者单位: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
其他文献
HPS教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对历史、哲学、社会学科的知识整合,达到提升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本质的教学目的。采用HPS教学思想完成物理学科教学任务,可以分别从课程规划、史料采选、科学研发过程等视角,进行学科知识融合,采取史料展示、知识讲解、学生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比如,采用HPS教学思想完成“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知识点的课堂设计,就顺应了
《新教育的一年级》作者是童喜喜。朱永新教授这样评价这本书,一年级新孩子的入学必读书,一年级新父母的亲子家教书,一年级新教师的课程指导书。它收录了十四年新教育的真实故事。故事讲述了花儿老师、牛妞、安熊、雷天龙等同学在萤火虫班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从幼儿园一下子进入小学,肯定会有不适应的地方,会焦躁不安,甚至哭闹着不肯上学。我们作为教师和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去安慰他们,关注他们,给他们适当的引导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其崇高是因为对每一个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  读书,会让每位师生拥有独特的风骨;书香,会让每所学校拥有独特的神韵,成就一所学校持久的竞争力。校园、教育、教师、学生、读书、写作,是校园永恒的热词。  朱永新老师说,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就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师生应该在教
单元整体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次尝试,在尝试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整体教学”理论基础上的,要求教师结合教學的实际需求,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以此整体把控教材,完成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从当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出发,整体考虑,重构符合教学实际的知识系统,做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新年前夕,记者在陕钢集团见到陕西省冶金专业技能鉴定站站长李阳,就最近举行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以及陕西省冶金行业近年来通过专业技能鉴定、加快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冶金企业职工技能水平提高,以适应我国“十四五”规划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行了认真的交流。  李阳告诉记者:“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实现‘十四五’规划蓝图和重任,我们必须尽快解决缺少
本刊讯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官方网站公布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参评作品目录,经审核,初步认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所规定的参评条件。其中,16部由陕西作家创作的作品获得参评资格。  记者发现,本届“茅奖”的参评作品相比4年前的252部略有减少,其中不乏知名作家作品,如冯骥才的《单筒望远镜》、贾平凹的《山本》、梁晓声的《人世间》、馬原的《姑娘寨》、叶兆言的《刻骨铭心》等。陕西著名作家
“关键在于要循序渐进,每次延长一点时间,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习惯。”  ——儿童发展研究专家Claire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为了妈妈行动的指南针。只有当宝宝睡着之后,妈妈才有那么一小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所以,妈妈们无一例外都在盼着宝宝长大,盼着有一天他能够独自去面对这个世界。可是,习惯了在妈妈的陪伴下成长的宝宝,该从哪里迈出这独立的第一步呢?  我们都知道亲子游戏在婴幼儿的发展中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在此前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计划的实施,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如何加强和提升新时代新形势下国企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本文结合特
常言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遇。听大家说了好多次那个能够把阅读带到孩子心里,能用这么长的时间坚持下来,并且把一项事业做得那么细致,那么认真的人,2018年11月26日下午终于有幸见到了这个人——童喜喜老师,感觉她不仅仅是一个种植玫瑰的人,而且还是一直把玫瑰送给别人的人。  童老师的说写课程七大武器:共情生活、艺术观察、智慧倾听、逻辑阅读、哲学思考、精准表达、优美书写。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程
在以往开展探索性主题时,由于科学教育的严谨性、广泛性,所以开展探索性活动存在着一定难度。例如,渗透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对严谨,设计时只考虑集体教学或者个别化区域操作材料环节中的科学教育渗透。针对这个困惑,我们尝试用“微项目”的方法开展科学探索课程,运用科学游戏化教学融合科学探索内容。在此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微项目”的方式开展科学探索主题,幼儿学习科学更具严谨性、趣味性与情境性。在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