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网络教研的思考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南近两年为了放大中等职业教育开展常规教研活动的成效,进行了中职网络教研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阐述了海南中职网络教研的现状、开展中职网络教研取得的成效以及对中职网络教研的思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网络教研;思考
  网络教研是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是传统教研方式或常规教研方式有益的补充。近年来普通教育开展网络教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网络教研方式成为了一些地区开展教研常用的方式。相对来说,职业教育开展网络教研比较滞后,各省市开展网络教研的情况并不多。海南省近两年在中职领域进行了网络教研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形成了自己的经验。
  一、海南中职网络教研的现状
  海南目前有96所中职学校,5000多名教师,17万学生。2007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后,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轨。2009年成立了省级中职教科研部门,2010年起开展了一系列教科研工作,并在常规教研的基础上尝试开展了网络教研活动。2011年至今,海南中职教科研部门在开展了中职德育、数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以及新任教师培训等常规教研活动后,将部分获奖教案课件、课堂视频和专家点评、专家教课资料等资源在海南省职业教育科研网(http://my.hersp.com/9018)发布,随后开展了相应的在线网络研讨活动。
  二、中职网络教研取得的成效
  1.放大了常规教研活动的效能
  教科研部门提前两周将常规教研活动的资料上传到网上,使得网络在线研讨活动开始后氛围良好,研讨针对性较强。活动聘请的在线专家和广大教师比较熟悉,他们的参与活跃了在线研讨气氛,有效解决了学科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同时专家们针对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课例做了深度分析及研讨,使常规课堂评比活动得以延续,放大了活动的效能。
  2.积极推动了中职教研活动的开展
  长期以来,中职教科研一直处于弱势,常态教科研活动极少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从未开展。通过近两年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和在线研讨活动,激发了广大中职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度,引领了中职教研的方向。在线研讨过程中,不是本学科的中职教师甚至中小学教师也积极参与到研讨中来,在线关注研讨内容,并发表了评论、感言。在线研讨活动同时也引起其他职教人士的关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扩大了中职教科研的影响,积极推动了中职教研活动的开展。
  3.为中职网络教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网络研讨活动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组织,得以顺利完成,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如在选择研讨活动交流平台、课堂实录视频处理及存放平台上较为谨慎,最终选择了成熟的海南教育服务平台(Hersp)作为交流平台,优酷平台为视频存放平台,保证了网络畅通。在宣传发动中职教师参与时,由于中职教师不习惯网络研讨的方式,对Hersp平台也不熟悉,最后选择了短信平台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积极引导。聘请在线专家时要考虑专家对一线课堂及对网络应用的熟悉程度。
  三、中职网络教研的进一步思考
  1.加大网络教研宣传力度
  网络教研,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有助于实现教师与专家、骨干间的互动。今后应继续通过多种渠道向中职学校的教师宣传网络教研的重要意义,更新中职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引导中职学校养成利用网络开展研修的习惯。使他们更积极地利用网络教研放大教育资源效能,推进中职教研的深入。
  2.充分发挥专家在网络教研中的引领作用
  2010年海南组建了15个中职学科教科研中心组,开展的网络研讨活动正是聘请了学科组的部分专家参与了互动及专业引导,活动才取得预期效果。今后应充分调动各学科中心组及学科组外专家的积极性,邀请更多的专家参与到网络教研活动中来,让专家凭借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广大教师答惑解疑,引领网络教研方向,增加网络教研的魅力,使之形成习惯。
  3.继续完善网络教研网站的建设
  目前我们的网络资源或话题不足以吸引多数教师,缺少吸引教师持续参与的魅力。应充分利用海南省教育服务平台(Hersp)架构优势,继续建设“海南省职业教育科研网”。在开展调研及征求中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增加修改相应服务栏目,使之更合理化,更方便资源共享,更利于网络教研。同时丰富教育资源,吸收部分一线热心教师参与网站建设。
其他文献
提供出了一种烧结块成分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解决了铅锌冶炼烧结过程的建模难度问题.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如竞赛课、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教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每节公开课老师们都会花数倍于平时备课的时间,极尽所能地准备好各种资料
所谓主动学习,指的是一种在学习目标驱动下体现出来的想学、肯学、好学的积极态度。学习动机是制约学习态度的最直接因素,学习动机的发展会引起学习态度的改变。从动机行为的基本过程看,动机行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①原因性。从学习的动力来源来划分,有内在动机(内在原因)和外在动机(外在原因);从学习动机来源的远近和起作用的持久程度来划分,有直接远景性动机与间接远景性动机。②目标性或方向性。人的任何动机都伴随着一
近几年来随着高考的改革、社会的需求、大量STS问题的出现、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得很多学生越来越感到不适应地理的学习。究其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学生地理阅读能力差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它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系统性等特点。它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特殊功能。数学学习归根结底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产物,因此,数学课的根本任务在于教予学生如何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数学思想。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些认识。  一、重视概念教学,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