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然而,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口、资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
关键词:城市人文主义;传统建筑
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然而,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口、资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就我国来说,城市发展普遍存在建设失控和“建设性破坏”现象。城镇化对人性需求的忽视导致城市个性的丧失,城市形态单一、混乱。西方国家在50年代后就意识到这些问题,城市人文主义理念的兴起与这一背景有关。其根本宗旨是为了使环境形态与人的行为活动和生理、心理的支持互动创造高质量、高情感的城市环境。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混乱与冷漠,促使人们对城市特色、个性和情感的回归,追求高质量、高情感的生活,重新成为城市的发展目标。
1.城市人文主义内涵概述
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而道德应当是人生追求的中心目的。文艺复兴运动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而启蒙运动后期的人文主义则通过对生命的体验,改变了以往“人神”完全对立的局面,同时也使人文主义走向完成。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从“田园城市”理论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城市人文主义逐渐从兴起走向成熟。城市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但仔细研究人文主义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可知,城市人文主义并不是狭义地指以人为中心,至少包括三个特别重要的方面:一是以人为本强调空间的改善,包括对物质生活空间的改善和对精神空间与场所的营造;二是注重城市的文化内涵,尊重、保护并发扬传统文化;三是关注发展,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吸纳时代发展的新文化,解决民生问题,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传统建筑的人文精神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文精神, 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教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合一 。正是由于精神生活与日常生活的深度交融,使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人文特征 。在建筑方面,道家所起的作用同样明显。道家讲究“物我两忘”的境界,儒家则推崇“以现世为生命修为”的人生目标,在这两者的共同影响下,建筑只作为承载精神生活的一种工具。因此,人的精神生活及体验都与建筑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由可知,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建筑是精神生活的载体,是生命中的一种工具,一种让人们在某一时间、空间中赖以遮风避雨、过和谐的社会生活并满足心灵需要的器具。时间、空间改变了,占主导作用的人改变了,建筑状况也就随之转变,因此,人们对建筑本身的关注遠不如西方。于是不难理解,中国古代建筑历经数千年而建筑形式大体不变的原因。
此外,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中的院落,则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和道德观。院落即天地,它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与建筑实体一道,为人们提供内省的空间。人们端坐在屋内,面对庭院,心灵的与世俗的活动都集中于院落,大自然的四季变迁、晨昏交替以及家人的活动,都可一一收入眼底,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通过院落对建筑的组织,又可实践中国独有的伦理观念,尊卑有序、主从分明。这也是院落之所以在中国古代居住建筑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的原因。
3.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3.1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第一,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原则。当代建筑生于当代,服务于当代,面向未来,其地域性却是根植于“人——地”关系的环境中。就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而言,如何与地域建立恰当的场所关联和生态关联这是城市发展与建筑设计的核心策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大部分现代建筑强行霸占着绿色生态,建筑的存在,显得十分不协调,撕裂了、破坏了原有的和平。而现在我们需要一个更加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就需要我们学会利用自然环境的利与弊。如今,传统建筑完美的解决了,建筑如何与环境更好的融合、协调,并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其中的山水风光,为建筑增色。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第二,文化语境的传承性原则。建筑文化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改变了人们对城市和城市文化的理解。中国建筑创作从传统走向未来,离不开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发展、探索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传承更离不开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本土文化的人文弘扬。中国地域文化及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人文的地域性与多元性,将催生出建筑文化创作的繁荣。
第三,技术策略的创新性原则。改革开放后,千篇一律的欧式建筑占领着大街小巷,日渐回升的民族文化自信使得更多的设计师开始走向传统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方式呈现出追求“形似”到“神似”的趋势,建筑师们以保留和完善传统技术的方式或以当代技术汲取和表现传统元素的技术策略,让传统建筑在新的时期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3.2传承与发展的方式
第一,整体布局,适应当代。需综合考虑山形、水势、地质等条件,从建筑采光和通风上的也要考虑有利因素等,并参照传统民居街道的肌理,带给人一种亲切的步行街的尺度空间,空间丰富、纵横交错。
第二,空间布局,当代转变。现代建筑仍然会沿用传统建筑形式,但是往往其空间使用功能会有所改变,但其中的古典特色会让人一眼就有亲切感。
第三,建筑材料与构造,当代更新。建筑材料对于建筑而言,不仅仅是它的一部分,其中也包含了历史的流传和文化的体现。触及到建筑的不同肌理,便触及到了传统建筑走过的岁月与沧桑。但传统建材已不再作为主要承重作用,一般仅仅起到建筑的装饰性效果。但传统建筑材料的独具特色以及传承方式诠释了对传统建筑最好的尊重。 总之,建筑师可以从材料、色彩、空间秩序、光影、细部处理、尺度等许多角度将传统文化进行还原与重构。通过不同的策略应对,将已存在的现实和现代的需求、审美、生活样式结合,完成一种传统建筑的蜕变与更新。对传统建筑基于良好的研究分析选择性地修复,不仅仅是解决当下的矛盾,更是留住人们原本的记忆与感情,成为联结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参考文献:
[1]于泳,黎志涛.“开放街区”规划理念及其对中国城市住宅建设的启示[J].规划师.2006.02.
[2]姜妍,徐永战,陆磊.历史街区开放空间形态的再生研究——以南通寺街—西南营街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6.
关键词:城市人文主义;传统建筑
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然而,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口、资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就我国来说,城市发展普遍存在建设失控和“建设性破坏”现象。城镇化对人性需求的忽视导致城市个性的丧失,城市形态单一、混乱。西方国家在50年代后就意识到这些问题,城市人文主义理念的兴起与这一背景有关。其根本宗旨是为了使环境形态与人的行为活动和生理、心理的支持互动创造高质量、高情感的城市环境。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混乱与冷漠,促使人们对城市特色、个性和情感的回归,追求高质量、高情感的生活,重新成为城市的发展目标。
1.城市人文主义内涵概述
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而道德应当是人生追求的中心目的。文艺复兴运动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而启蒙运动后期的人文主义则通过对生命的体验,改变了以往“人神”完全对立的局面,同时也使人文主义走向完成。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从“田园城市”理论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城市人文主义逐渐从兴起走向成熟。城市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但仔细研究人文主义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可知,城市人文主义并不是狭义地指以人为中心,至少包括三个特别重要的方面:一是以人为本强调空间的改善,包括对物质生活空间的改善和对精神空间与场所的营造;二是注重城市的文化内涵,尊重、保护并发扬传统文化;三是关注发展,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吸纳时代发展的新文化,解决民生问题,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传统建筑的人文精神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文精神, 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教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合一 。正是由于精神生活与日常生活的深度交融,使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人文特征 。在建筑方面,道家所起的作用同样明显。道家讲究“物我两忘”的境界,儒家则推崇“以现世为生命修为”的人生目标,在这两者的共同影响下,建筑只作为承载精神生活的一种工具。因此,人的精神生活及体验都与建筑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由可知,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建筑是精神生活的载体,是生命中的一种工具,一种让人们在某一时间、空间中赖以遮风避雨、过和谐的社会生活并满足心灵需要的器具。时间、空间改变了,占主导作用的人改变了,建筑状况也就随之转变,因此,人们对建筑本身的关注遠不如西方。于是不难理解,中国古代建筑历经数千年而建筑形式大体不变的原因。
此外,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中的院落,则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和道德观。院落即天地,它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与建筑实体一道,为人们提供内省的空间。人们端坐在屋内,面对庭院,心灵的与世俗的活动都集中于院落,大自然的四季变迁、晨昏交替以及家人的活动,都可一一收入眼底,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通过院落对建筑的组织,又可实践中国独有的伦理观念,尊卑有序、主从分明。这也是院落之所以在中国古代居住建筑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的原因。
3.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3.1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第一,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原则。当代建筑生于当代,服务于当代,面向未来,其地域性却是根植于“人——地”关系的环境中。就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而言,如何与地域建立恰当的场所关联和生态关联这是城市发展与建筑设计的核心策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大部分现代建筑强行霸占着绿色生态,建筑的存在,显得十分不协调,撕裂了、破坏了原有的和平。而现在我们需要一个更加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就需要我们学会利用自然环境的利与弊。如今,传统建筑完美的解决了,建筑如何与环境更好的融合、协调,并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其中的山水风光,为建筑增色。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第二,文化语境的传承性原则。建筑文化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改变了人们对城市和城市文化的理解。中国建筑创作从传统走向未来,离不开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发展、探索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传承更离不开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本土文化的人文弘扬。中国地域文化及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人文的地域性与多元性,将催生出建筑文化创作的繁荣。
第三,技术策略的创新性原则。改革开放后,千篇一律的欧式建筑占领着大街小巷,日渐回升的民族文化自信使得更多的设计师开始走向传统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方式呈现出追求“形似”到“神似”的趋势,建筑师们以保留和完善传统技术的方式或以当代技术汲取和表现传统元素的技术策略,让传统建筑在新的时期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3.2传承与发展的方式
第一,整体布局,适应当代。需综合考虑山形、水势、地质等条件,从建筑采光和通风上的也要考虑有利因素等,并参照传统民居街道的肌理,带给人一种亲切的步行街的尺度空间,空间丰富、纵横交错。
第二,空间布局,当代转变。现代建筑仍然会沿用传统建筑形式,但是往往其空间使用功能会有所改变,但其中的古典特色会让人一眼就有亲切感。
第三,建筑材料与构造,当代更新。建筑材料对于建筑而言,不仅仅是它的一部分,其中也包含了历史的流传和文化的体现。触及到建筑的不同肌理,便触及到了传统建筑走过的岁月与沧桑。但传统建材已不再作为主要承重作用,一般仅仅起到建筑的装饰性效果。但传统建筑材料的独具特色以及传承方式诠释了对传统建筑最好的尊重。 总之,建筑师可以从材料、色彩、空间秩序、光影、细部处理、尺度等许多角度将传统文化进行还原与重构。通过不同的策略应对,将已存在的现实和现代的需求、审美、生活样式结合,完成一种传统建筑的蜕变与更新。对传统建筑基于良好的研究分析选择性地修复,不仅仅是解决当下的矛盾,更是留住人们原本的记忆与感情,成为联结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参考文献:
[1]于泳,黎志涛.“开放街区”规划理念及其对中国城市住宅建设的启示[J].规划师.2006.02.
[2]姜妍,徐永战,陆磊.历史街区开放空间形态的再生研究——以南通寺街—西南营街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