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信息知识学习、信息素养的发展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未来信息素养提升空间的拓展意义重大。教师应当重视对高中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师教学经验,从丰富教学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拓展教学途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立足项目教学,锻练学生计算思维;创设应用需求,培养创新应用能力;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六个方面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养培养;素质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各界对新一代人才的信息素养期待不断提高。同时,这意味着社会各界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因此,教师为了实现对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对于信息核心素养的认识。同时,在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积累过程中,应总结规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实现对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持续、有效地培养。
一、丰富教学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作为信息核心素养的基础部分,是学生发展自身信息核心素养的先导。信息意识是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即学生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能利用现有信息资料去寻求答案。这中意识的有无,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专心致志地持续学习信息知识,深入思考等。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出发,通过丰富教学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一课时,就通过丰富课堂上的资料,对学生的信息意识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如教师首先通过利用多媒体信息展示工具为学生展示了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人们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工人通过信息工具的操作,实现对机械的控制。教师利用信息工具,为学生制作课件和展示新课知识等。这些视图形式资料的展示,让学生在深入理解了本课知识内容的同时,其信息意识也得到的发展。
二、拓展教学途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任何受教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核心素养中隐性的部分,但是不影响它对于学生发展其他信息素养的重要作用的展现。学生通过獨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是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当下学习途径众多,教师应当通过拓展教学途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鼓励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发展助力。
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及早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在课堂上实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课堂作品竞赛等,同时,在课外学习环节,也充分进行了教学途径的拓展。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制作并发放了微课视频,同时准备了与练习知识对应的操作短视频资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短视频资料的观看,来帮助自己进行有效的练习。最后,教师将微课资料、课堂教学剪辑视频资料,作为学生的复习资料,发送给学生、或者上传到校园学习网络平台。教师对于教学途径的有效拓展,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结合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信息能力也被称作信息实践能力、信息操作能力等,它是信息核心素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信息技术属于实践性强的学科,高中学生要实现信息知识的理解,以及信息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通过频繁实践,来实现信息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结合自身对信息核心素养的正确认识,鼓励学生实践学习,通过提升学生信息能力,来实现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选修中关于VB编程知识中的“程序的循环结构”单元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循环语句知识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解,注重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学生首先在教师对于循环语句语法讲解观看的过程中,对循环语句的应用进行理解。然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循环语句的实践练习。最后通过自拟主题的形式,完成自己对于循环语句语法应用的小程序编写。学生始终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了信息知识的学习,有效发展了其自身的信息能力,使得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立足项目教学,锻练学生计算思维
严格意义上来说,计算思维属于计算机算法实现方面的机制,但是对信息知识学习者来讲,可以将其对应到运用信息知识来解决实际信息系统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这是运用信息能力发展学生信息核心素养中的极其重要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通过对计算思维要求较高的项目开展教学,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教师常利用结合了新课知识的项目开展教学,让学生在项目分析、编码实现的过程中,发展计算思维能力。如教师在教学“局域网组建的实施”一课时,就为每个学习小组发布了课堂学习任务:“每个学习小组要通过实践,完成小组局域网的搭建。”各小组成员通过操作步骤的分析,以及应用的各个学习知识点的分析,对局域网的搭建步骤有了整体的认识,然后进行了局域网的搭建。学生的计算思维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五、创设应用需求,培养创新应用能力
现实中对于信息知识运用的问题的存在不是固定的,因此,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创新应用的能力,也应随着教师的针对性培养,得到有效发展。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与自己所需进行联系,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促进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通常将新课知识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进行联系。如“我们学习的局域网搭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假期中通过搭建局域网,实现与好朋友的连线游戏。”再如,“我们对循环语句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编写循环语句,解决数学难题,大家可以试一试。”此外,学生还有其他创新应用需求,通过实践,其信息创新应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六、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学生也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如此。“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利于学生在运用信息知识的过程中,不超出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和相关律法要求限度,这对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VB编程相关知识时,常为学生们讲解有关信息犯罪的相关法律,同时教导学生们无论学习到任何程度,在应用编程知识时,都要遵纪守法。而在教学其他信息基础知识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辅助资料的选择,也尤其慎重。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信息知识的同时,也要促进自身知识面的拓展,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实现了有效发展,促进了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对高中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以核心素养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核心素养内容为培养目标,以信息技术课堂为载体,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新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师灵活运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信息意识、自主学习、操作能力、计算思维、应用能力、责任意识均得到针对性的培养,以此实现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尧.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01.
[2]姜佳言,王觅,龙海侠.面向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8(12):33-35.
[3]唐晶晶,王海燕.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J].中小学电教,2017(09):67-69.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养培养;素质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各界对新一代人才的信息素养期待不断提高。同时,这意味着社会各界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因此,教师为了实现对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对于信息核心素养的认识。同时,在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积累过程中,应总结规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实现对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持续、有效地培养。
一、丰富教学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作为信息核心素养的基础部分,是学生发展自身信息核心素养的先导。信息意识是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即学生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能利用现有信息资料去寻求答案。这中意识的有无,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专心致志地持续学习信息知识,深入思考等。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出发,通过丰富教学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一课时,就通过丰富课堂上的资料,对学生的信息意识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如教师首先通过利用多媒体信息展示工具为学生展示了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人们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工人通过信息工具的操作,实现对机械的控制。教师利用信息工具,为学生制作课件和展示新课知识等。这些视图形式资料的展示,让学生在深入理解了本课知识内容的同时,其信息意识也得到的发展。
二、拓展教学途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任何受教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核心素养中隐性的部分,但是不影响它对于学生发展其他信息素养的重要作用的展现。学生通过獨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是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当下学习途径众多,教师应当通过拓展教学途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鼓励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发展助力。
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及早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在课堂上实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课堂作品竞赛等,同时,在课外学习环节,也充分进行了教学途径的拓展。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制作并发放了微课视频,同时准备了与练习知识对应的操作短视频资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短视频资料的观看,来帮助自己进行有效的练习。最后,教师将微课资料、课堂教学剪辑视频资料,作为学生的复习资料,发送给学生、或者上传到校园学习网络平台。教师对于教学途径的有效拓展,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结合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信息能力也被称作信息实践能力、信息操作能力等,它是信息核心素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信息技术属于实践性强的学科,高中学生要实现信息知识的理解,以及信息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通过频繁实践,来实现信息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结合自身对信息核心素养的正确认识,鼓励学生实践学习,通过提升学生信息能力,来实现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选修中关于VB编程知识中的“程序的循环结构”单元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循环语句知识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解,注重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学生首先在教师对于循环语句语法讲解观看的过程中,对循环语句的应用进行理解。然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循环语句的实践练习。最后通过自拟主题的形式,完成自己对于循环语句语法应用的小程序编写。学生始终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了信息知识的学习,有效发展了其自身的信息能力,使得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立足项目教学,锻练学生计算思维
严格意义上来说,计算思维属于计算机算法实现方面的机制,但是对信息知识学习者来讲,可以将其对应到运用信息知识来解决实际信息系统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这是运用信息能力发展学生信息核心素养中的极其重要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通过对计算思维要求较高的项目开展教学,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教师常利用结合了新课知识的项目开展教学,让学生在项目分析、编码实现的过程中,发展计算思维能力。如教师在教学“局域网组建的实施”一课时,就为每个学习小组发布了课堂学习任务:“每个学习小组要通过实践,完成小组局域网的搭建。”各小组成员通过操作步骤的分析,以及应用的各个学习知识点的分析,对局域网的搭建步骤有了整体的认识,然后进行了局域网的搭建。学生的计算思维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五、创设应用需求,培养创新应用能力
现实中对于信息知识运用的问题的存在不是固定的,因此,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创新应用的能力,也应随着教师的针对性培养,得到有效发展。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与自己所需进行联系,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促进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通常将新课知识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进行联系。如“我们学习的局域网搭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假期中通过搭建局域网,实现与好朋友的连线游戏。”再如,“我们对循环语句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编写循环语句,解决数学难题,大家可以试一试。”此外,学生还有其他创新应用需求,通过实践,其信息创新应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六、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学生也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如此。“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利于学生在运用信息知识的过程中,不超出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和相关律法要求限度,这对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VB编程相关知识时,常为学生们讲解有关信息犯罪的相关法律,同时教导学生们无论学习到任何程度,在应用编程知识时,都要遵纪守法。而在教学其他信息基础知识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辅助资料的选择,也尤其慎重。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信息知识的同时,也要促进自身知识面的拓展,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实现了有效发展,促进了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对高中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以核心素养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核心素养内容为培养目标,以信息技术课堂为载体,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新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师灵活运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信息意识、自主学习、操作能力、计算思维、应用能力、责任意识均得到针对性的培养,以此实现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尧.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01.
[2]姜佳言,王觅,龙海侠.面向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8(12):33-35.
[3]唐晶晶,王海燕.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J].中小学电教,2017(09):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