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固定乐思”技法是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柏辽兹管弦乐创作的重要技术手段。“固定乐思”是由主题情感、人物特点与文学性表达相结合而成的一条主要音乐旋律线。本文以管弦乐《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为例,从“固定乐思”的结构、与单乐章主题对比、与标题的关系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固定乐思”的特征与它对于后世音乐的影响及意义。
关键词:柏辽兹;《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固定乐思;标题音乐;浪漫主义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倾向于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姊妹艺术相结合,产生了“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柏辽兹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幻想交响曲》开创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道路。《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他第二部标题交响乐,于1834年11月23日首演于巴黎音乐学院。《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柏辽兹受帕格尼尼委托创作,题目借用了拜伦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主人公名字,但音乐内容与诗中人物并无太多关联,实则是他在意大利学习期间对意大利人文风俗和自然风光的切身体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普遍以“人”为中心,以强调创作者个人情感体验为主,内容多源自于作曲家情感的积累与灵感的进发,柏辽兹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将自我情感的表达摆在重心地位,所以这部作品带有自传性。作品的标题对交响曲的音画内容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为了能使主人公的刻画更为形象、生动柏辽兹运用了“固定乐思”。“固定乐思(idle fixe)”是柏辽兹特有的创作技法,它是由主题情感、人物情绪与文学性表达相结合而成的一条主要旋律线,在柏辽兹的交响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纵观柏辽兹的交响乐作品,较为突出的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点是对于音乐内容加以详细的标题叙述;第二点是配器方面独特的创造;第三点是将“固定乐思”作为衔接乐曲内容,贯穿主题思想的情感基础进行演绎。接下来,笔者将从多方面阐释《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
一、《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内容简介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实际上是柏辽兹借管弦乐的手段为听众讲述他在意大利阿布鲁泽地区漫漫跋涉时的回忆。主人公之所以选定“哈罗尔德”的原因,除了柏辽兹本就十分欣赏拜伦的这首长诗②,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柏辽兹找到了他与哈罗尔德的共同点。恰尔德·哈罗尔德是一位为了争取自由与独立而舍弃了贵族称号的旅行家,恰巧柏辽兹也是为了追求音乐、寻求真正自我而舍弃了医学的梦想家,这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加之他游历意大利的经验,所以,“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又可称为“柏辽兹在意大利”。
标题内容设定了乐章的文学情景,“固定乐思”始终代表主人公哈罗尔德,主要由独奏中提琴演绎。从《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标题内容看,四个乐章分别描述了四个不同的场景:
第一乐章是哈罗尔德在山中,悲伤、幸福和欢愉的场景(Harold in the mountains. Scenes of sadness, of happiness and of joy)。开始是由倍低音提琴奏出一段厚重、阴郁的引子。立刻将听众引入到一片凄凉、毫无生气的画面中,营造出恐怖的气氛。随着代表哈罗尔德的“固定乐思”的呈示,故事情节发生了变化,乐曲逐渐变得明朗,主人公情绪稍带忧郁,但看到眼前山中的一片美景,情不自禁地喜悦起来。他幻想着自己可以成为美妙自然的一部分,然而如画的景色没能将他包容其中,反而更加衬托出他的孤独。
第二乐章是唱着晚祷的歌行进的朝圣者的行列(March of the Pilgrims,Singing their Evening Prayer)。此乐章是全曲中最为著名、演出次数最多的一个乐章。整个乐章都散发出浓重的宗教气氛,弦乐组用拨奏模仿朝圣者的步伐。接着,哈罗尔德出现了,他不由自主的加入朝圣者的行列,虔诚的做着祈祷。他希望能得到主的理解与宽恕,然而在这虔诚的宗教仪式中,他仍是一位影单影只的旁观者,祈祷仍在继续,而哈罗尔德早已离去。
第三乐章是阿布鲁泽山民对情人唱的小夜曲(Serenade. Of a mountaineer of the Abbruzes to his Mistress)。此乐章的音乐非常动人,它描述了阿布鲁泽地区小伙子为他心爱姑娘唱情歌的景象,柏辽兹将带有舞蹈性的欢快节奏和模仿当地民间乐器的曲调引入其中。哈罗尔德也为这样的曲调所动容,他体验着爱情带来的美好,情不自禁的哼唱起来,但却无人回应,他的听者又该是谁呢?他越发感到失落,这场爱情中容不下他这样孤独、寂寞的局外人。他渐渐离开,欢快的曲调又响起,他回头顾盼着、留恋着,强大的孤独早已将他吞噬。
第四乐章是强盗们的宴饮,往事的回忆(Orgy of the Brigands,Memories of past scenes)。乐曲的末乐章,主人公哈罗尔德被强盗劫持,强盗们狂欢宴饮,在一旁的他回想起先前发生的事。山中的游历、朝圣者的众赞歌、爱的小夜曲历经这样多美好的事情,他却仍旧未摆脱孤独,他期盼心灵的解脱、渴望灵魂的救赎。在宴饮一次次高潮迭起的时候,他仿佛听到了朝圣者的脚步声靠近他,听到他们祷告的经文,终于,他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在宴饮中选择了毁灭自己。
“固定乐思”与标题内容在乐曲的戏剧情景创设中相辅相成,代表着哈罗尔德的“固定乐思”随着场景的转换,表现也不尽相同,无论是喜悦的、虔诚的、美好的、放纵的都是暂时的,他无法摆脱沉重的孤单,寻求不到释怀的出口,只好在死亡中解脱自我。标题内容从文学的角度用以说明乐曲内容的整体发展,“固定乐思”从音乐的角度主导着剧情细节的创设。能够将标题内容与固定乐思结合的恰到好处,这是柏辽兹的创造性之所在,也是《哈羅尔德在意大利》的亮点之所在。
二、各乐章“固定乐思”的音乐元素对比分析
固定乐思是一条被赋予主人公内心活动的旋律,即使是细微的变化,表现的情感也大有不同。它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共出现过六次,使用独奏中提琴进行呈示有四次,它在横向发展的同时,成为纵向和声赖以展开的基础之一。将“固定乐思”看作是代替主人公的旋律,看作是表达主题思想的旋律,看作是贯穿全曲情节的旋律,但终其本身它是一条音乐旋律,它需要音乐元素的支持构建。每乐章的固定乐思在音高上基本保持一致,通过其他音乐元素的变化而产生对比,加之演奏中细腻化、深情化的处理,它的演绎成为建立形象的关键。 1 动机音程的变化处理
“固定乐思”首次出现在第一乐章,为平行双句体乐段,以G大调进行主题呈示,由两个基本动机构成(谱例1,),柏辽兹运用了丰富了音程组合来表现这段固定乐思(图示1)。第一句动机a为主和弦五音下行小三度到三音,发展到第二小节为下属和弦根音下行小六度到三音,跨小节的两个音mi-fa也是小二度,动机a的展开全部都运用了小音程,色彩暗淡,是哈罗尔德情绪忧郁的表现。其中,还潜藏着一个纯五度音程,就是第一小节mi进行到第二小节la,下行纯五度,它使动机a的结构倾向于稳定,并且预示了动机b大三和弦的出现;动机b是大三和弦的分解上行,sol—do为纯四度接大三和弦分解带有积极向上的情绪,发展至第四小节,又变为暗淡的小三度下行。两个动机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加强了哈罗尔德情绪的矛盾冲突。
谱例1第一乐章中的“固定乐思”首次出现
2 节奏、节拍的变化对比
“固定乐思”每乐章节拍与节奏的变化,与乐曲的戏剧性息息相关。以第二乐章“固定乐思”为例(谱例2)与第一乐章相比,固定乐思的节拍由3/4变为2/4。节拍由不稳定的三拍子变为稳定的二拍子,由于时值的扩大,乐句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但并没破坏乐句的比例,节奏依然为“强弱弱”模式。动机的每一个音几乎都处在强拍上,旋律推进的动力性增强。第一乐章中强拍与弱拍之间的关系在第二乐章中转化为强小节与弱小节的关系,原为优美、抒情旋律在第二乐章变得更加富有律动性,也更加符合朝圣队伍的音画场面。
第三乐章的节拍为6/8,这是一个具有三拍舞曲性质的乐章。它的固定乐思也同二乐章一样运用了时值扩大的手法,来扩充乐句。在固定乐思完整出现之前,先现了一部分,这部分并不完整,仔细观察可看出,小节之间的节拍关系变成了二拍模式,完整出现时又回归到三拍模式(谱例3)。二拍子是带有稳定、坚定、刚健的音乐效果,柏辽兹把它放在这里,体现了哈罗尔德在听到爱的小夜曲之后,想融人其中的即坚定又踌躇心情,靠近人群之后,他还是选择做那个忧郁不安的自己,所以乐句回归到三拍结构。
谱例3第三乐章中的“固定乐思”
3 速度、力度的变化对比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各乐章中的“固定乐思”速度变化基本保持在柔板(图示2,),各乐章的力度的变化基本上以中强(mf)和弱(p)为主。但在乐曲内部,固定乐思的力度对比更为明显,它们的变化是十分细腻、微妙的。
以第四乐章“固定乐思”为例(谱例4,),此乐章的固定乐思并不完整,它将原有的材料进行展开、变化,用以表现人格逐渐趋于畸形的哈罗尔德。这是一篇充满回忆的柔版,在音色本就低沉的独奏中提琴上用弱(p)力度演奏,音符缠绵而出,反而加重了哈罗尔德的回忆描写。当力度渐渐变为极弱(PPP)时,旋律感变得模糊不清,固定乐思几乎快听不到,表示哈罗尔德的生命之光也暗淡了下来,即将灭亡。“固定乐思”首次完整出现时,力度是由中强(mf),在重复时变为极弱(PPP),以此相比较下,一乐章中的哈罗尔德相对积极一些,而历经诸事之后,第四乐章中的哈罗尔德余下的也只有堕落。
谱例4第四乐章中的“固定乐思”
4 配器的变化对比
如上所述,固定乐思在曲中共出现过六次,的使用独奏中提琴进行呈示有四次,即每乐章的初次呈示。柏辽兹将“固定乐思”的展示定在特有的乐器上,“它(中提琴)的低弦发出一种特有的、粗涩的音响,而高音却表现悲伤与热情。它的音响特性一般接近深刻的忧郁,和其他拉弦乐器有明显区别。”柏辽兹认为中提琴的音色是悲伤情绪的表现,虽然《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独奏中提琴的运用契机,源自帕格尼尼,对于柏辽兹来说,中提琴比其他任何乐器都当得起哈罗尔德的演绎。《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独奏中提琴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与乐队构成了既协作又竞争的关系,所以也有学者将此曲归为协奏曲。原因是前三章独奏中提琴乐队之间的抗衡表现较为明显,它们之间一唱一和、一搭一档,彼此遥相呼应,但此曲中独奏中提琴并没有突出的华彩段演绎,而是通过“固定乐思”音乐要素的改变,将其表现的更为戏剧化与抒情化,从而实现了交响性的发展。
另外两次由独奏中提琴以外的乐器演奏。一次是出现在第一乐章固定乐思再现时(第73小节),由管弦乐队齐奏,与独奏中提琴构成模仿复调。厚实的管弦乐队成為中提琴独奏的背景,反衬出中提琴的音色,使音画感变得充沛饱满,刻画了哈罗尔德在山中欢愉的内心感受。另一次是在第三乐章再现部分(第167小节),由长笛独奏固定乐思,独奏中提琴用以表现三乐章的主题,两条旋律交织进行,构成对比复调(后有详述)。
关于“固定乐思”每次出现时的具体变化,有如下图表:
从此表即可看出,“固定乐思”本身的变化非常丰富。每乐章的固定乐思在构成方面各有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塑造出的哈罗尔德也各不相同,通过这些变化使“固定乐思”的表现更贴切于情节的发展需要。
三、各乐章主题旋律与“固定乐思”的逻辑关系阐释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是一条音乐旋律,它作为主人公哈罗尔德的象征穿插在情节发展中。构成固定乐思表现力丰富多彩的原因,除了它本身的变化以外,还需要其他因素的衬托。柏辽兹独具匠心的为每乐章写作了一些应情应景的主题旋律,这些旋律不仅衬托出固定乐思的表现力,且巧妙的将“固定乐思”与乐章内容结合在一起。这些旋律有时与固定乐思先后出现,有时与固定乐思在不同声部同时出现,时而相互对比时而相互补充,使音乐内容的表达更为贴切,音画感更加深刻。主题旋律对于乐章情节的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固定乐思是乐曲中的主人公,主题旋律就是乐曲中的背景画,伴随着场景的转换,主题旋律也多种多样。
1 为“固定乐思”做补充的主题旋律
作为补充的主题旋律位置通常在固定乐思之前或之后,用以说明乐曲情节,完善戏剧性。最典型的就是第一乐章。第一乐章中有两条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 第一条(谱例5),此主题出现在乐曲开始的引子部分,首先由巴松在小调上以低音缓慢的呈示,随后在管乐器组交替出现。这条旋律主要用以描绘山中阴森之景,表现惶恐不安的情绪。
谱例5 第一乐章 引子主题
第二条(谱例6),此主题出现在“固定乐思”之后,由独奏中提琴演绎,描绘了忧郁的哈罗尔德受到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感染在山中欢愉的新心情。
谱例6 第一乐章 主题
这两条主题旋律都是固定乐思的补充,第一条旋律作为引子为即将出现的固定乐思做准备,第二条旋律在情绪上对固定乐思进行补充。它们的衔接方式为“引子主题——固定乐思——主题”,乐曲情绪也由最开始的阴骘,过渡到忧郁,进而变得明朗,使代表哈罗尔德的固定乐思更为突出,乐曲的戏剧性也逐步完整,并与标题内容相呼应。
2 与“固定乐思”作对比的主题旋律
作为对比的主题旋律通常与固定乐思同时出现或以复调形式出现,《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这样的主题旋律多以表现场景为主。典型的对比主题旋律出现在第三乐章(谱例7)。
这条主题旋律在引子之后出现,由英国管奏出,旋律十分优美,带有安慰性质,它展现了阿布鲁泽山民所唱小夜曲的旋律。当固定乐思出现之后,主题并没有停下的迹象,反而变得更加活泼,在管乐组之间以对比复调手法来回自由穿梭,与固定乐思产生明显对比。突显了作为局外人的哈罗尔德,面对这样盛大的爱情场面时内心的孤独。再现时换成主奏中提琴来演绎主题旋律,长笛吹奏固定乐思(谱例8)。
谱例8 第三乐章 主题与“固定乐思”
这段由主题与固定乐思构成的对比复调,影射了两种状态的哈罗尔德。独奏中提琴表示爱的小夜曲带给哈罗尔德的短暂慰藉,而长笛吹奏出的固定乐思表示哈罗尔德那埋藏在内心深沉的孤寂从未褪色。
3 其他的主题旋律与“固定乐思”
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谱例9)即为“固定乐思”做补充,又与其作对比。它在乐章开始便由第一小提琴组奏出,这条旋律在低音提琴组的伴奏下,仿似朝圣者所唱的众赞歌。固定乐思出现之后,这条旋律发生了变化,它用最初的材料变化展开与固定乐思以对比复调的方式进行,伴随着弦乐组类似进行曲节奏的拨弦,描绘出朝圣者的队伍从哈罗尔德面前经过的场景。
谱例9 第二乐章 主题
第四乐章的的主题开门见山,一段描写群魔宴饮嘈杂的音响直接闯入,接着,前三乐章的主题旋律逐个再现,此乐章综合了之前所有的主题旋律,用来描绘哈罗尔德的回忆。
这些主题充分体现了柏辽兹对于旋律控制游刃有余的高超技巧。“固定乐思”与主题旋律在材料上形成强烈对比,使固定乐思的表现力扩大,巧妙地描绘出哈罗尔德游历的经历,从侧面烘托出他内心世界的孤独。“固定乐思”与主题旋律一个代表主人公,一个创设音乐情节,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四、“固定乐思”的创作意义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柏辽兹将音乐的文学性抬高到内容构架中,不但促使他写作了标题音乐,由此衍生出“固定乐思”创作技法。他将高度的文学性凝聚于这条旋律上,成为支持交响曲内部结构的旋律。柏辽兹的交响乐中,《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固定乐思”最为典型,因为它运用了一个“主导音色”使固定乐思清晰明了。并且,此曲的固定乐思未作过多的变奏与展开,每乐章基本保持同样的形态,旋律简洁。李斯特曾评论说《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最具有革新意义的便是“诗意的标题和性格化的旋律”@,他认为《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各种思想的联系是由标题和性格化旋律通过一系列的音乐画面体现的当固定乐思运用到特定的人物哈罗尔德身上时,它便不再是一条单纯的音乐旋律,它承载了主人公历经世事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感怀。
1 “固定乐思”的特性解读
为了能把哈罗尔德这样一个寡欢厌世的角色,描写到极致,“固定乐思”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柏辽兹独出心裁的将固定乐思放在交响乐中,使它具有了一般旋律没有的特性。(1)独立性。《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在乐章主题的烘托下,穿梭在交响曲中。它是一条单薄的旋律却与管弦乐队产生了力量上的抗衡,这种抗衡是促使它在管弦乐队嘈杂的和声中独立而出的重要原因。(2)歌唱性。“固定乐思”是一条带有性格化的旋律,一条具有文学语言的旋律,更是一条表达情感的旋律线。且《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旋律简洁明晰,放在具有故事情节的乐曲中,就好比歌剧中的咏叹调,是器乐化的声乐语言。(3)戏剧性。《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代表主人公的“固定乐思”本身就具有了情节创设的作用,加之与管弦乐队营造的外部环境交织在一起,和乐章主题之间的逻辑冲突造成了“固定乐思”强烈的戏剧性。
2 “固定乐思”的旋律创造力
柏辽兹的“固定乐思”技法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创作中极富代表性的旋律发展手法之一。《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在音乐线条方面的创造简洁鲜明,始终保持忧郁、悲伤的音乐色彩,作为主人公的化身,无论“固定乐思”这条旋律出现的时间或长或短,为了能将标题音乐的文学性表现的更为透彻,它在乐队中始终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结构上,它也未作过多变化,这种将单一的音乐形象放人多元的交响曲中,突出旋律特性的创造,是柏辽兹为了解决了章节之间衔接困顿的手法之一。也就是说,若将“固定乐思”旋律创造力发挥到淋漓尽致,那么,它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一是乐曲必须是具有戏剧性标题的音乐,其二是大型管弦乐,所以,柏辽兹的管弦乐作品又称作“标题交响乐”和“戏剧传奇”。
3 浪漫主义音乐对“固定乐思”的袭承
柏辽兹创作《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于自己作品的反思与袭承。他在1830年创作的《幻想交響曲》称得上是标题音乐的里程碑,其中首次运用“固定乐思”技法,更是开创了管弦乐中主题乐思创造的新模式。时隔四年后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延用了《幻想交响曲》中的某些技法,但在变形上却不如《幻想交响曲》丰富多彩,“哈罗尔德”的固定乐思重在强调旋律的抒情性与乐曲的戏剧性表现。这两首曲子中的“固定乐思”无论是代表病态的青年音乐家的恋人,还是代表孤独的哈罗尔德,都透露了柏辽兹对于19世纪社会现状报以的不满态度和对于艺术家孤立无援这个悲剧性主题的宣泄。
另外,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作曲家对于“固定乐思”技法也有一定的袭承与发展。与柏辽兹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李斯特与瓦格纳,他们三人集中体现了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的巨大改变。较早发起改革的柏辽兹对于后两者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李斯特与瓦格纳不但在创作方面对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继承,并且所作出的革新在西方近代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李斯特作品中重要的创作技法“主题变形”延续了《幻想交响曲》中“固定乐思”具有的丰富变奏手法,将乐思基于一个短小的动机,进行速度、节奏、调式、和声等要素进行变形处理。瓦格纳的“主导动机”创作技法是将乐思与音乐中某一人物的情感、思想与一条主要旋律相结合,更多的延续了《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固定乐思”的抒情性表现。“主题变形”与“主导动机”创作技法都运用在管弦乐作品中,并且在此基础上李斯特发展处“交响诗”,瓦格纳创作出“乐剧”。
结语
19世纪是一个追求人格解放的时代,浪漫主义文学潮流影响了音乐、戏剧、绘画等多个艺术领域。柏辽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革新者,他提倡“标题音乐”,创作中为了能够使音乐更加符合标题内容创作了“固定乐思”技法。“固定乐思”的运用是他对于旧的音乐模式的突破,对“未来音乐”的致敬。他的创作给带给浪漫主义初期音乐以强力的冲击,为之后产生的大量新的音乐形式做了铺垫。“固定乐思”无论从旋律的创造上、剧情的衔接上、创作的手法上都向后世传达了一种超越技术本身的内涵意义,这种内涵体现了孤独和叛逆的浪漫主义精神,它也促成了柏辽兹在浪漫主义音乐中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成为最具有这种浪漫主义精神的作曲家之一。
关键词:柏辽兹;《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固定乐思;标题音乐;浪漫主义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倾向于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姊妹艺术相结合,产生了“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柏辽兹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幻想交响曲》开创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道路。《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纵观柏辽兹的交响乐作品,较为突出的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点是对于音乐内容加以详细的标题叙述;第二点是配器方面独特的创造;第三点是将“固定乐思”作为衔接乐曲内容,贯穿主题思想的情感基础进行演绎。接下来,笔者将从多方面阐释《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
一、《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内容简介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实际上是柏辽兹借管弦乐的手段为听众讲述他在意大利阿布鲁泽地区漫漫跋涉时的回忆。主人公之所以选定“哈罗尔德”的原因,除了柏辽兹本就十分欣赏拜伦的这首长诗②,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柏辽兹找到了他与哈罗尔德的共同点。恰尔德·哈罗尔德是一位为了争取自由与独立而舍弃了贵族称号的旅行家,恰巧柏辽兹也是为了追求音乐、寻求真正自我而舍弃了医学的梦想家,这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加之他游历意大利的经验,所以,“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又可称为“柏辽兹在意大利”。
标题内容设定了乐章的文学情景,“固定乐思”始终代表主人公哈罗尔德,主要由独奏中提琴演绎。从《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标题内容看,四个乐章分别描述了四个不同的场景:
第一乐章是哈罗尔德在山中,悲伤、幸福和欢愉的场景(Harold in the mountains. Scenes of sadness, of happiness and of joy)。开始是由倍低音提琴奏出一段厚重、阴郁的引子。立刻将听众引入到一片凄凉、毫无生气的画面中,营造出恐怖的气氛。随着代表哈罗尔德的“固定乐思”的呈示,故事情节发生了变化,乐曲逐渐变得明朗,主人公情绪稍带忧郁,但看到眼前山中的一片美景,情不自禁地喜悦起来。他幻想着自己可以成为美妙自然的一部分,然而如画的景色没能将他包容其中,反而更加衬托出他的孤独。
第二乐章是唱着晚祷的歌行进的朝圣者的行列(March of the Pilgrims,Singing their Evening Prayer)。此乐章是全曲中最为著名、演出次数最多的一个乐章。整个乐章都散发出浓重的宗教气氛,弦乐组用拨奏模仿朝圣者的步伐。接着,哈罗尔德出现了,他不由自主的加入朝圣者的行列,虔诚的做着祈祷。他希望能得到主的理解与宽恕,然而在这虔诚的宗教仪式中,他仍是一位影单影只的旁观者,祈祷仍在继续,而哈罗尔德早已离去。
第三乐章是阿布鲁泽山民对情人唱的小夜曲(Serenade. Of a mountaineer of the Abbruzes to his Mistress)。此乐章的音乐非常动人,它描述了阿布鲁泽地区小伙子为他心爱姑娘唱情歌的景象,柏辽兹将带有舞蹈性的欢快节奏和模仿当地民间乐器的曲调引入其中。哈罗尔德也为这样的曲调所动容,他体验着爱情带来的美好,情不自禁的哼唱起来,但却无人回应,他的听者又该是谁呢?他越发感到失落,这场爱情中容不下他这样孤独、寂寞的局外人。他渐渐离开,欢快的曲调又响起,他回头顾盼着、留恋着,强大的孤独早已将他吞噬。
第四乐章是强盗们的宴饮,往事的回忆(Orgy of the Brigands,Memories of past scenes)。乐曲的末乐章,主人公哈罗尔德被强盗劫持,强盗们狂欢宴饮,在一旁的他回想起先前发生的事。山中的游历、朝圣者的众赞歌、爱的小夜曲历经这样多美好的事情,他却仍旧未摆脱孤独,他期盼心灵的解脱、渴望灵魂的救赎。在宴饮一次次高潮迭起的时候,他仿佛听到了朝圣者的脚步声靠近他,听到他们祷告的经文,终于,他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在宴饮中选择了毁灭自己。
“固定乐思”与标题内容在乐曲的戏剧情景创设中相辅相成,代表着哈罗尔德的“固定乐思”随着场景的转换,表现也不尽相同,无论是喜悦的、虔诚的、美好的、放纵的都是暂时的,他无法摆脱沉重的孤单,寻求不到释怀的出口,只好在死亡中解脱自我。标题内容从文学的角度用以说明乐曲内容的整体发展,“固定乐思”从音乐的角度主导着剧情细节的创设。能够将标题内容与固定乐思结合的恰到好处,这是柏辽兹的创造性之所在,也是《哈羅尔德在意大利》的亮点之所在。
二、各乐章“固定乐思”的音乐元素对比分析
固定乐思是一条被赋予主人公内心活动的旋律,即使是细微的变化,表现的情感也大有不同。它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共出现过六次,使用独奏中提琴进行呈示有四次,它在横向发展的同时,成为纵向和声赖以展开的基础之一。将“固定乐思”看作是代替主人公的旋律,看作是表达主题思想的旋律,看作是贯穿全曲情节的旋律,但终其本身它是一条音乐旋律,它需要音乐元素的支持构建。每乐章的固定乐思在音高上基本保持一致,通过其他音乐元素的变化而产生对比,加之演奏中细腻化、深情化的处理,它的演绎成为建立形象的关键。 1 动机音程的变化处理
“固定乐思”首次出现在第一乐章,为平行双句体乐段,以G大调进行主题呈示,由两个基本动机构成(谱例1,),柏辽兹运用了丰富了音程组合来表现这段固定乐思(图示1)。第一句动机a为主和弦五音下行小三度到三音,发展到第二小节为下属和弦根音下行小六度到三音,跨小节的两个音mi-fa也是小二度,动机a的展开全部都运用了小音程,色彩暗淡,是哈罗尔德情绪忧郁的表现。其中,还潜藏着一个纯五度音程,就是第一小节mi进行到第二小节la,下行纯五度,它使动机a的结构倾向于稳定,并且预示了动机b大三和弦的出现;动机b是大三和弦的分解上行,sol—do为纯四度接大三和弦分解带有积极向上的情绪,发展至第四小节,又变为暗淡的小三度下行。两个动机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加强了哈罗尔德情绪的矛盾冲突。
谱例1第一乐章中的“固定乐思”首次出现
2 节奏、节拍的变化对比
“固定乐思”每乐章节拍与节奏的变化,与乐曲的戏剧性息息相关。以第二乐章“固定乐思”为例(谱例2)与第一乐章相比,固定乐思的节拍由3/4变为2/4。节拍由不稳定的三拍子变为稳定的二拍子,由于时值的扩大,乐句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但并没破坏乐句的比例,节奏依然为“强弱弱”模式。动机的每一个音几乎都处在强拍上,旋律推进的动力性增强。第一乐章中强拍与弱拍之间的关系在第二乐章中转化为强小节与弱小节的关系,原为优美、抒情旋律在第二乐章变得更加富有律动性,也更加符合朝圣队伍的音画场面。
第三乐章的节拍为6/8,这是一个具有三拍舞曲性质的乐章。它的固定乐思也同二乐章一样运用了时值扩大的手法,来扩充乐句。在固定乐思完整出现之前,先现了一部分,这部分并不完整,仔细观察可看出,小节之间的节拍关系变成了二拍模式,完整出现时又回归到三拍模式(谱例3)。二拍子是带有稳定、坚定、刚健的音乐效果,柏辽兹把它放在这里,体现了哈罗尔德在听到爱的小夜曲之后,想融人其中的即坚定又踌躇心情,靠近人群之后,他还是选择做那个忧郁不安的自己,所以乐句回归到三拍结构。
谱例3第三乐章中的“固定乐思”
3 速度、力度的变化对比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各乐章中的“固定乐思”速度变化基本保持在柔板(图示2,),各乐章的力度的变化基本上以中强(mf)和弱(p)为主。但在乐曲内部,固定乐思的力度对比更为明显,它们的变化是十分细腻、微妙的。
以第四乐章“固定乐思”为例(谱例4,),此乐章的固定乐思并不完整,它将原有的材料进行展开、变化,用以表现人格逐渐趋于畸形的哈罗尔德。这是一篇充满回忆的柔版,在音色本就低沉的独奏中提琴上用弱(p)力度演奏,音符缠绵而出,反而加重了哈罗尔德的回忆描写。当力度渐渐变为极弱(PPP)时,旋律感变得模糊不清,固定乐思几乎快听不到,表示哈罗尔德的生命之光也暗淡了下来,即将灭亡。“固定乐思”首次完整出现时,力度是由中强(mf),在重复时变为极弱(PPP),以此相比较下,一乐章中的哈罗尔德相对积极一些,而历经诸事之后,第四乐章中的哈罗尔德余下的也只有堕落。
谱例4第四乐章中的“固定乐思”
4 配器的变化对比
如上所述,固定乐思在曲中共出现过六次,的使用独奏中提琴进行呈示有四次,即每乐章的初次呈示。柏辽兹将“固定乐思”的展示定在特有的乐器上,“它(中提琴)的低弦发出一种特有的、粗涩的音响,而高音却表现悲伤与热情。它的音响特性一般接近深刻的忧郁,和其他拉弦乐器有明显区别。”柏辽兹认为中提琴的音色是悲伤情绪的表现,虽然《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独奏中提琴的运用契机,源自帕格尼尼,对于柏辽兹来说,中提琴比其他任何乐器都当得起哈罗尔德的演绎。《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独奏中提琴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与乐队构成了既协作又竞争的关系,所以也有学者将此曲归为协奏曲。原因是前三章独奏中提琴乐队之间的抗衡表现较为明显,它们之间一唱一和、一搭一档,彼此遥相呼应,但此曲中独奏中提琴并没有突出的华彩段演绎,而是通过“固定乐思”音乐要素的改变,将其表现的更为戏剧化与抒情化,从而实现了交响性的发展。
另外两次由独奏中提琴以外的乐器演奏。一次是出现在第一乐章固定乐思再现时(第73小节),由管弦乐队齐奏,与独奏中提琴构成模仿复调。厚实的管弦乐队成為中提琴独奏的背景,反衬出中提琴的音色,使音画感变得充沛饱满,刻画了哈罗尔德在山中欢愉的内心感受。另一次是在第三乐章再现部分(第167小节),由长笛独奏固定乐思,独奏中提琴用以表现三乐章的主题,两条旋律交织进行,构成对比复调(后有详述)。
关于“固定乐思”每次出现时的具体变化,有如下图表:
从此表即可看出,“固定乐思”本身的变化非常丰富。每乐章的固定乐思在构成方面各有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塑造出的哈罗尔德也各不相同,通过这些变化使“固定乐思”的表现更贴切于情节的发展需要。
三、各乐章主题旋律与“固定乐思”的逻辑关系阐释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是一条音乐旋律,它作为主人公哈罗尔德的象征穿插在情节发展中。构成固定乐思表现力丰富多彩的原因,除了它本身的变化以外,还需要其他因素的衬托。柏辽兹独具匠心的为每乐章写作了一些应情应景的主题旋律,这些旋律不仅衬托出固定乐思的表现力,且巧妙的将“固定乐思”与乐章内容结合在一起。这些旋律有时与固定乐思先后出现,有时与固定乐思在不同声部同时出现,时而相互对比时而相互补充,使音乐内容的表达更为贴切,音画感更加深刻。主题旋律对于乐章情节的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固定乐思是乐曲中的主人公,主题旋律就是乐曲中的背景画,伴随着场景的转换,主题旋律也多种多样。
1 为“固定乐思”做补充的主题旋律
作为补充的主题旋律位置通常在固定乐思之前或之后,用以说明乐曲情节,完善戏剧性。最典型的就是第一乐章。第一乐章中有两条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 第一条(谱例5),此主题出现在乐曲开始的引子部分,首先由巴松在小调上以低音缓慢的呈示,随后在管乐器组交替出现。这条旋律主要用以描绘山中阴森之景,表现惶恐不安的情绪。
谱例5 第一乐章 引子主题
第二条(谱例6),此主题出现在“固定乐思”之后,由独奏中提琴演绎,描绘了忧郁的哈罗尔德受到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感染在山中欢愉的新心情。
谱例6 第一乐章 主题
这两条主题旋律都是固定乐思的补充,第一条旋律作为引子为即将出现的固定乐思做准备,第二条旋律在情绪上对固定乐思进行补充。它们的衔接方式为“引子主题——固定乐思——主题”,乐曲情绪也由最开始的阴骘,过渡到忧郁,进而变得明朗,使代表哈罗尔德的固定乐思更为突出,乐曲的戏剧性也逐步完整,并与标题内容相呼应。
2 与“固定乐思”作对比的主题旋律
作为对比的主题旋律通常与固定乐思同时出现或以复调形式出现,《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这样的主题旋律多以表现场景为主。典型的对比主题旋律出现在第三乐章(谱例7)。
这条主题旋律在引子之后出现,由英国管奏出,旋律十分优美,带有安慰性质,它展现了阿布鲁泽山民所唱小夜曲的旋律。当固定乐思出现之后,主题并没有停下的迹象,反而变得更加活泼,在管乐组之间以对比复调手法来回自由穿梭,与固定乐思产生明显对比。突显了作为局外人的哈罗尔德,面对这样盛大的爱情场面时内心的孤独。再现时换成主奏中提琴来演绎主题旋律,长笛吹奏固定乐思(谱例8)。
谱例8 第三乐章 主题与“固定乐思”
这段由主题与固定乐思构成的对比复调,影射了两种状态的哈罗尔德。独奏中提琴表示爱的小夜曲带给哈罗尔德的短暂慰藉,而长笛吹奏出的固定乐思表示哈罗尔德那埋藏在内心深沉的孤寂从未褪色。
3 其他的主题旋律与“固定乐思”
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谱例9)即为“固定乐思”做补充,又与其作对比。它在乐章开始便由第一小提琴组奏出,这条旋律在低音提琴组的伴奏下,仿似朝圣者所唱的众赞歌。固定乐思出现之后,这条旋律发生了变化,它用最初的材料变化展开与固定乐思以对比复调的方式进行,伴随着弦乐组类似进行曲节奏的拨弦,描绘出朝圣者的队伍从哈罗尔德面前经过的场景。
谱例9 第二乐章 主题
第四乐章的的主题开门见山,一段描写群魔宴饮嘈杂的音响直接闯入,接着,前三乐章的主题旋律逐个再现,此乐章综合了之前所有的主题旋律,用来描绘哈罗尔德的回忆。
这些主题充分体现了柏辽兹对于旋律控制游刃有余的高超技巧。“固定乐思”与主题旋律在材料上形成强烈对比,使固定乐思的表现力扩大,巧妙地描绘出哈罗尔德游历的经历,从侧面烘托出他内心世界的孤独。“固定乐思”与主题旋律一个代表主人公,一个创设音乐情节,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四、“固定乐思”的创作意义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柏辽兹将音乐的文学性抬高到内容构架中,不但促使他写作了标题音乐,由此衍生出“固定乐思”创作技法。他将高度的文学性凝聚于这条旋律上,成为支持交响曲内部结构的旋律。柏辽兹的交响乐中,《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固定乐思”最为典型,因为它运用了一个“主导音色”使固定乐思清晰明了。并且,此曲的固定乐思未作过多的变奏与展开,每乐章基本保持同样的形态,旋律简洁。李斯特曾评论说《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最具有革新意义的便是“诗意的标题和性格化的旋律”@,他认为《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各种思想的联系是由标题和性格化旋律通过一系列的音乐画面体现的当固定乐思运用到特定的人物哈罗尔德身上时,它便不再是一条单纯的音乐旋律,它承载了主人公历经世事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感怀。
1 “固定乐思”的特性解读
为了能把哈罗尔德这样一个寡欢厌世的角色,描写到极致,“固定乐思”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柏辽兹独出心裁的将固定乐思放在交响乐中,使它具有了一般旋律没有的特性。(1)独立性。《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在乐章主题的烘托下,穿梭在交响曲中。它是一条单薄的旋律却与管弦乐队产生了力量上的抗衡,这种抗衡是促使它在管弦乐队嘈杂的和声中独立而出的重要原因。(2)歌唱性。“固定乐思”是一条带有性格化的旋律,一条具有文学语言的旋律,更是一条表达情感的旋律线。且《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旋律简洁明晰,放在具有故事情节的乐曲中,就好比歌剧中的咏叹调,是器乐化的声乐语言。(3)戏剧性。《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代表主人公的“固定乐思”本身就具有了情节创设的作用,加之与管弦乐队营造的外部环境交织在一起,和乐章主题之间的逻辑冲突造成了“固定乐思”强烈的戏剧性。
2 “固定乐思”的旋律创造力
柏辽兹的“固定乐思”技法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创作中极富代表性的旋律发展手法之一。《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在音乐线条方面的创造简洁鲜明,始终保持忧郁、悲伤的音乐色彩,作为主人公的化身,无论“固定乐思”这条旋律出现的时间或长或短,为了能将标题音乐的文学性表现的更为透彻,它在乐队中始终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结构上,它也未作过多变化,这种将单一的音乐形象放人多元的交响曲中,突出旋律特性的创造,是柏辽兹为了解决了章节之间衔接困顿的手法之一。也就是说,若将“固定乐思”旋律创造力发挥到淋漓尽致,那么,它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一是乐曲必须是具有戏剧性标题的音乐,其二是大型管弦乐,所以,柏辽兹的管弦乐作品又称作“标题交响乐”和“戏剧传奇”。
3 浪漫主义音乐对“固定乐思”的袭承
柏辽兹创作《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于自己作品的反思与袭承。他在1830年创作的《幻想交響曲》称得上是标题音乐的里程碑,其中首次运用“固定乐思”技法,更是开创了管弦乐中主题乐思创造的新模式。时隔四年后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的“固定乐思”延用了《幻想交响曲》中的某些技法,但在变形上却不如《幻想交响曲》丰富多彩,“哈罗尔德”的固定乐思重在强调旋律的抒情性与乐曲的戏剧性表现。这两首曲子中的“固定乐思”无论是代表病态的青年音乐家的恋人,还是代表孤独的哈罗尔德,都透露了柏辽兹对于19世纪社会现状报以的不满态度和对于艺术家孤立无援这个悲剧性主题的宣泄。
另外,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作曲家对于“固定乐思”技法也有一定的袭承与发展。与柏辽兹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李斯特与瓦格纳,他们三人集中体现了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的巨大改变。较早发起改革的柏辽兹对于后两者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李斯特与瓦格纳不但在创作方面对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继承,并且所作出的革新在西方近代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李斯特作品中重要的创作技法“主题变形”延续了《幻想交响曲》中“固定乐思”具有的丰富变奏手法,将乐思基于一个短小的动机,进行速度、节奏、调式、和声等要素进行变形处理。瓦格纳的“主导动机”创作技法是将乐思与音乐中某一人物的情感、思想与一条主要旋律相结合,更多的延续了《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固定乐思”的抒情性表现。“主题变形”与“主导动机”创作技法都运用在管弦乐作品中,并且在此基础上李斯特发展处“交响诗”,瓦格纳创作出“乐剧”。
结语
19世纪是一个追求人格解放的时代,浪漫主义文学潮流影响了音乐、戏剧、绘画等多个艺术领域。柏辽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革新者,他提倡“标题音乐”,创作中为了能够使音乐更加符合标题内容创作了“固定乐思”技法。“固定乐思”的运用是他对于旧的音乐模式的突破,对“未来音乐”的致敬。他的创作给带给浪漫主义初期音乐以强力的冲击,为之后产生的大量新的音乐形式做了铺垫。“固定乐思”无论从旋律的创造上、剧情的衔接上、创作的手法上都向后世传达了一种超越技术本身的内涵意义,这种内涵体现了孤独和叛逆的浪漫主义精神,它也促成了柏辽兹在浪漫主义音乐中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成为最具有这种浪漫主义精神的作曲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