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走向生活,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精心设计新课导语,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使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点出发,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引入对数的概念时可用“一张纸对折20次能否比珠穆朗玛峰高?”;引入排列的概念时可用“五个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早就被不懂数学的木工师傅在弹墨线时应用;房屋屋顶支架、自行车三角架、三角板等都是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教会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互与链接中加强整合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水池有一进水管,单独进水需10小时把空水池注满,有一出水管,单独放水需12小时放完整池水。问:同时打开进水管和放水管,几小时可以把水放满?
有观点认为,像这样的数学内容无法联系实际教学,因为这一问题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采用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来把水池放满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没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同时打开的情形呢?当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他们发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同时打开进水管与出水管”的现象:
①排队候场。不断来排队的人和不断进场的人,来排队的人多于进场的人,就会有等候的人。
②草场。不断生长的草和不断被吃掉的草。
③社会人口的增减。不断出生的人和不断死亡的人,出生的人多于死亡的人时,人口就增加;反之则减少。
……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在学生的理解里,进、出水管同时打开是表示有进有出的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对动态平衡意识的感悟,是一种多么有价值的数学体验。
数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现实的生活并不等于现实的数学,现实中的数学原形要经过概括,提炼才能上升为数学模型。现实生活要走进数学,在生活和数学的交互与链接中必须加强整合,使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的道理。
三、结合实际生活,提高探究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作为数学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在设计“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这一节课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并评选出设计独特且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的设计方案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再由设计者对自己的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这一过程对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四、用数学体验生活,用活动实践数学
学生不仅要会把生活带进课堂,还要懂得把数学知识带入生活,走向社会。如,布置学生写数学“周记”的作业,让学生更留心周边的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在发现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生活的体验。把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点点滴滴用“周记”的形式记下来,培养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影子的意识。课堂教学要缩短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距离,才能让学生感到数学离他们很近。
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大应用”中,实实在在体验到数学的利用价值。从问题中挖掘同学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抓住这份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教材中的找数学规律题,笔者让学生开展了这样一个课外活动:回家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如课本图示:请问照这样搭下去,第8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第100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第n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这次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高涨,学习因此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充满活力。
五、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题
“生活中的数学题”是中考题型之一,此类题主要考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结合已有数学知识与生活经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工程应用题”时,我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展示例题,而是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改变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充分演示了工程问题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示例:国庆期间,学校教学楼至食堂一带要修一条路。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进行竞标,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15天完成。假如你是校长,你认为该怎样招标?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生活经验,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有的学生认为请甲队修得较好,因为甲队修得快;有的学生认为给乙队修,甲队贪快会影响施工质量;有的学生认为请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更合理,因为国庆假期只有7天,修路应抓紧完成,以免影响教学……本例取材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事例,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精心设计新课导语,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使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点出发,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引入对数的概念时可用“一张纸对折20次能否比珠穆朗玛峰高?”;引入排列的概念时可用“五个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早就被不懂数学的木工师傅在弹墨线时应用;房屋屋顶支架、自行车三角架、三角板等都是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教会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互与链接中加强整合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水池有一进水管,单独进水需10小时把空水池注满,有一出水管,单独放水需12小时放完整池水。问:同时打开进水管和放水管,几小时可以把水放满?
有观点认为,像这样的数学内容无法联系实际教学,因为这一问题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采用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来把水池放满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没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同时打开的情形呢?当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他们发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同时打开进水管与出水管”的现象:
①排队候场。不断来排队的人和不断进场的人,来排队的人多于进场的人,就会有等候的人。
②草场。不断生长的草和不断被吃掉的草。
③社会人口的增减。不断出生的人和不断死亡的人,出生的人多于死亡的人时,人口就增加;反之则减少。
……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在学生的理解里,进、出水管同时打开是表示有进有出的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对动态平衡意识的感悟,是一种多么有价值的数学体验。
数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现实的生活并不等于现实的数学,现实中的数学原形要经过概括,提炼才能上升为数学模型。现实生活要走进数学,在生活和数学的交互与链接中必须加强整合,使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的道理。
三、结合实际生活,提高探究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作为数学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在设计“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这一节课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并评选出设计独特且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的设计方案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再由设计者对自己的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这一过程对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四、用数学体验生活,用活动实践数学
学生不仅要会把生活带进课堂,还要懂得把数学知识带入生活,走向社会。如,布置学生写数学“周记”的作业,让学生更留心周边的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在发现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生活的体验。把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点点滴滴用“周记”的形式记下来,培养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影子的意识。课堂教学要缩短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距离,才能让学生感到数学离他们很近。
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大应用”中,实实在在体验到数学的利用价值。从问题中挖掘同学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抓住这份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教材中的找数学规律题,笔者让学生开展了这样一个课外活动:回家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如课本图示:请问照这样搭下去,第8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第100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第n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这次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高涨,学习因此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充满活力。
五、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题
“生活中的数学题”是中考题型之一,此类题主要考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结合已有数学知识与生活经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工程应用题”时,我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展示例题,而是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改变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充分演示了工程问题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示例:国庆期间,学校教学楼至食堂一带要修一条路。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进行竞标,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15天完成。假如你是校长,你认为该怎样招标?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生活经验,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有的学生认为请甲队修得较好,因为甲队修得快;有的学生认为给乙队修,甲队贪快会影响施工质量;有的学生认为请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更合理,因为国庆假期只有7天,修路应抓紧完成,以免影响教学……本例取材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事例,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