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d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小学而言,如何有效进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我校以项目学习为主线,致力于构建立德树人背景下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一、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设计主题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我校规划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从不同的年龄段入手,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低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设计了整理书包、书桌和打扫班级卫生等课程;中年级重在养成学生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设计了“变废为宝”“绿植宝贝”等课程;高年级重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设计了探寻茶文化、小麦成长过程体验等课程。
  二、以驱动问题为依据设计内容
  项目化学习是持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我们从小处着手,逐步将“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思考。
  从右上表格可以看出,课程主题和《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所提出的劳动教育应在“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五个方面中有机融入的精神是相吻合的,所选主题及项目任务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规划的。我们发放电子问卷、召开家校座谈会,让家长和学生来共同设计项目内容,让學生在劳动中学习与成长。
  三、课程的实施:立足实践,学科融合
  我们在课程实施中注重劳动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联系生活,动手实践。如“巧手绘生活”主题主要鼓励低年级学生通过清洁、归纳整理、洗衣物等任务,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又如开展“变废为宝”的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生活中不用的物品,对它们进行改造,体验到劳动能让生活变得不同。这些活动旨在让劳动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生,以劳动育人。同时,课程实施注重学科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
  目前,课程体系的实施还在探索中,我们本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以创造性的态度继续深入研究,力争让师生都能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升能力,让劳动教育课程助力学校整体课程体系构建,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本文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2021年立项研究项目《育人指向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CJYC212401095)
其他文献
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平顶山市教体局坚持提认识、定思路,抓创新、求实效,固成效、补短板,全面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  一、提认识,定思路,推动“双减”政策落实  平顶山市(含汝州)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940所,在校生130.01万人。“双减”政策出台后,市教体局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学习、讨论,坚持从源头治理,提出“三提高”举措,充分发挥学
期刊
主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统整课程是以跨学科教学为基础,打通各学科的内容和学习情境,重新建构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跨学科、多维度的实践,使文本学习与现实生活发生关联,通过实践培养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期刊
7月19日至22日,2021年度全省高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南水北调干部学院举办。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委员何秀敏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南阳理工学院、河南省教育厅思政处、河南教育新闻中心、河南省教育舆情监测中心 、河南省教育融媒体运营中心、南水北调干部学院等单位相关同志和全省149所高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参加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委员何秀敏指出,举办202
期刊
培训归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路径选择、工作状态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这次培训班的烙印,愈发觉得这次培训不愧是一堂“坚持问题导向,内容解渴解馋;创新方式方法,效果入脑入心;构建真实场景,实战增识增才”的能力素养提升大课。  坚持问题导向,内容解渴解馋。意识形态责任制如何贯彻落实?主动宣传如何“声入人心”?突发事件如何化解危机?网络育人如何扎实推进?四天来,带着四个问题,我在领导讲话中思,
期刊
“大数学”的建构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线性数理逻辑思维方面,它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学以致用的本源;二是形式逻辑,它是用理性、思辨来把握个体与社会中人、事、物的关系;三是哲学观,即认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三观”。  洛龙区未来小学在区教体局的指导下,积极贯彻实施分层作业,设计出丰富的数学作业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
期刊
紧张又充实的培训结束了,我代表第二组学员汇报,概括起来有5个关键词。  一是“感动”。本次培训选择在南阳市淅川县的南水北调干部学院举行,得益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精心谋划、科学选址,这是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培训过程中,学员们认真聆听了南水北调干部学院郭度老师所做的《南水北调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报告;学员们泛舟碧波万顷的丹江水库,实地感受伟大的世纪工程,深深地被伟大的
期刊
当前,全国大多数中小学校已经实现了网络接入,“三通两平台”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笔者在支教活动中体会到,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给农村学生提供与外界交流、切磋的机会,是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快速提升信息素养的好途径。笔者以今年开展的第22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为契机,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信息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农
期刊
7月的淅川空气清新、山青水碧。作為培训班的一员,我不禁为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思政处的精心策划喝彩,为南阳理工学院和省教育融媒体运营中心的倾心服务点赞,为149位部长学员乐学不怠的精神骄傲。培训中我有三点感受:  一是守正创新固灵魂。宣传工作的灵魂在于守正创新。培训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拉开序幕,在讨论交流中加深对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的认识,树立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