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平顶山市教体局坚持提认识、定思路,抓创新、求实效,固成效、补短板,全面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
一、提认识,定思路,推动“双减”政策落实
平顶山市(含汝州)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940所,在校生130.01万人。“双减”政策出台后,市教体局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学习、讨论,坚持从源头治理,提出“三提高”举措,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牢固树立“一切围绕教育质量的提升、一切服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一切保障教育质量的提升”的理念,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科学编排课程,按规定公布课程安排表。市、县教育行政机关干部全部下沉教育教学一线,局班子成员带领科室人员到分包联系的县(市、区)、学校,不打招呼、随机选校、推门听课。所有教研员全部到学校一线视导,跟课教研,指导教学。分层次召开县(市、区)教体局局长、局属学校高中校长、初中校长座谈会,强力推进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大整治活动,全市教体系统所有人员全部参与,抓学习、查不足、谈思路、话感受、提素质。举办全市中小学教师基本功评比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二是提高作业安排质量。严格落实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严禁教师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合理选择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规范教学计划制订、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学反思和评价等常规教学环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从深度研讨作业辅导、转变作业布置观念、建立作业公示制度等方面着手,逐步实现当天作业在校“消化”,让书包“轻”起来。同时,每周安排一天“无作业日”。推动家校联动,通过学校开放日、家访、网络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指导,形成家校共建合力。
三是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截至2021年9月,全市77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村小学及教学点、寄宿制学校不纳入校数统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其中,宝丰县以学生和家长“双自愿”为原则,以本校教师为主,同时招聘学生家长、退休教师、民间艺人和社会爱心人士等组成志愿服务队,开办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200余门,包括曲艺、魔术、陶瓷、足球、剪纸、腰鼓、管弦等。郏县在广泛收集意见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开展了非洲鼓、围棋、花样跳绳、武术、机器人、趣味手工、轮滑、观影、名著阅读等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活动,受到孩子们和家长的欢迎。
二、抓创新,求实效,全面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平顶山市的校外培训机构主要面向中小学生,有一半以上从事学科类培训,其中有证照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有438家,占比54.8%。平顶山市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创新治理的思路,全面推进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整治效果。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多部门共同参与,不定期督导、检查,着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化发展。在整治工作中,压实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的属地主体责任,积极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的作用,对其所在区域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核查登记,建立台账。联合公安、民政、人社、住建、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小组,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通报、以案促改,迅速遏制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乱象。
二是创新治理举措,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学员预缴费资金监管,严防机构“卷钱跑路”。推进智慧教培监管平台上线使用,强化学员预缴资金的监管。目前,市智慧教培监管平台累计上线458家,上线率为63.7%。创新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建立健全由校外培训机构自主申请,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议,对规章制度、机构管理、教学育人质量、学生及家长满意度等多项指标进行赋分、评级,给予不同级别的培训机构相应的星级待遇。强化对应公开事项的公示要求,增加培训事项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制定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更好地维护培训机构和学员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宣传引导,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凡举必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7月以来全市反映问题16件,已全部妥善处理。
三是坚持疏堵并重,整治学科类培训。拉满“长线”,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周报告”“月报告”制度,各县(市、区)定时上报整治情况,随时向社会公布最新的整治效果。亮明“底线”,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划定“红线”,学科类培训机构严格按照“双减”要求,只能在周一至周五组织学生校外培训,结束时间不能超过20:30,严禁超前超纲培训,严禁虚假宣传。转变“战线”,指导学科类培训机构向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对因经营不善申请退出市场的培训机构,对其资产、退费情况进行审核通过后允许停办。
三、固成效,补短板,确保“双减”政策见效
下一步,平顶山市将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抓改革、抓公平、抓安全、抓质量、抓稳定,建强师资队伍,增强保障能力,巩固治理成效,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落实、长期见效。
一是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开发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坚持“五育”并举,加强“五项管理”,不断丰富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推进全市第二批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区)建设,逐步打造省、市、县、乡、校五级网格化教科研模式。
二是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大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在职教师管理,对顶风违纪、有偿补课、参加校外培训活动的在职教师严肃处理。抓好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创建工作,每个县(市、区)创建2~3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完善农村地区教师补充机制,落实好2021年“国培”“省培”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培训项目,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落实好教师待遇,让教师安心、乐心、静心从教。
三是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改革,深化集团化办学,修订出台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方案。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将“双减”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之中,严格落实政策,全面推行课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依法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好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营造健康有序的校外培訓环境,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提认识,定思路,推动“双减”政策落实
平顶山市(含汝州)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940所,在校生130.01万人。“双减”政策出台后,市教体局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学习、讨论,坚持从源头治理,提出“三提高”举措,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牢固树立“一切围绕教育质量的提升、一切服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一切保障教育质量的提升”的理念,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科学编排课程,按规定公布课程安排表。市、县教育行政机关干部全部下沉教育教学一线,局班子成员带领科室人员到分包联系的县(市、区)、学校,不打招呼、随机选校、推门听课。所有教研员全部到学校一线视导,跟课教研,指导教学。分层次召开县(市、区)教体局局长、局属学校高中校长、初中校长座谈会,强力推进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大整治活动,全市教体系统所有人员全部参与,抓学习、查不足、谈思路、话感受、提素质。举办全市中小学教师基本功评比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二是提高作业安排质量。严格落实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严禁教师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合理选择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规范教学计划制订、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学反思和评价等常规教学环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从深度研讨作业辅导、转变作业布置观念、建立作业公示制度等方面着手,逐步实现当天作业在校“消化”,让书包“轻”起来。同时,每周安排一天“无作业日”。推动家校联动,通过学校开放日、家访、网络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指导,形成家校共建合力。
三是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截至2021年9月,全市77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村小学及教学点、寄宿制学校不纳入校数统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其中,宝丰县以学生和家长“双自愿”为原则,以本校教师为主,同时招聘学生家长、退休教师、民间艺人和社会爱心人士等组成志愿服务队,开办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200余门,包括曲艺、魔术、陶瓷、足球、剪纸、腰鼓、管弦等。郏县在广泛收集意见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开展了非洲鼓、围棋、花样跳绳、武术、机器人、趣味手工、轮滑、观影、名著阅读等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活动,受到孩子们和家长的欢迎。
二、抓创新,求实效,全面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平顶山市的校外培训机构主要面向中小学生,有一半以上从事学科类培训,其中有证照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有438家,占比54.8%。平顶山市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创新治理的思路,全面推进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整治效果。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多部门共同参与,不定期督导、检查,着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化发展。在整治工作中,压实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的属地主体责任,积极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的作用,对其所在区域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核查登记,建立台账。联合公安、民政、人社、住建、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小组,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通报、以案促改,迅速遏制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乱象。
二是创新治理举措,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学员预缴费资金监管,严防机构“卷钱跑路”。推进智慧教培监管平台上线使用,强化学员预缴资金的监管。目前,市智慧教培监管平台累计上线458家,上线率为63.7%。创新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建立健全由校外培训机构自主申请,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议,对规章制度、机构管理、教学育人质量、学生及家长满意度等多项指标进行赋分、评级,给予不同级别的培训机构相应的星级待遇。强化对应公开事项的公示要求,增加培训事项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制定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更好地维护培训机构和学员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宣传引导,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凡举必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7月以来全市反映问题16件,已全部妥善处理。
三是坚持疏堵并重,整治学科类培训。拉满“长线”,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周报告”“月报告”制度,各县(市、区)定时上报整治情况,随时向社会公布最新的整治效果。亮明“底线”,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划定“红线”,学科类培训机构严格按照“双减”要求,只能在周一至周五组织学生校外培训,结束时间不能超过20:30,严禁超前超纲培训,严禁虚假宣传。转变“战线”,指导学科类培训机构向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对因经营不善申请退出市场的培训机构,对其资产、退费情况进行审核通过后允许停办。
三、固成效,补短板,确保“双减”政策见效
下一步,平顶山市将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抓改革、抓公平、抓安全、抓质量、抓稳定,建强师资队伍,增强保障能力,巩固治理成效,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落实、长期见效。
一是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开发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坚持“五育”并举,加强“五项管理”,不断丰富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推进全市第二批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区)建设,逐步打造省、市、县、乡、校五级网格化教科研模式。
二是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大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在职教师管理,对顶风违纪、有偿补课、参加校外培训活动的在职教师严肃处理。抓好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创建工作,每个县(市、区)创建2~3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完善农村地区教师补充机制,落实好2021年“国培”“省培”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培训项目,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落实好教师待遇,让教师安心、乐心、静心从教。
三是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改革,深化集团化办学,修订出台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方案。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将“双减”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之中,严格落实政策,全面推行课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依法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好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营造健康有序的校外培訓环境,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