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构建之有益性、有效性和有趣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ue3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语文课堂更是精彩纷呈。然而,用心观察细心体会,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似乎将语文带入另一个不伦不类的天地来。
  教师的自我反思作为教师的一种自我提高的行为方式,反思行为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學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笔者听了几节运城市举行的“高中语文优质课堂观摩课”,受益之外,还有一些困惑和不解。高中语文课堂的三性,有益性、有效性、有趣性,三者顺序稍作颠倒,课堂就会变味。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见解偏差,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一、语文课堂的第一要素——有益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改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
  笔者在听课期间,一位王姓高三老师讲解一篇文言文阅读,其中有一段写驴子,他为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竟然一条腿搭在讲桌上,一条腿向后蹬地,两手向前,学起了“驴”叫,声音一出来,我们毛骨悚然,汗毛倒树了。学生的心理亦可想而知。文言文阅读训练本就是工具,本应重言轻文,即重工具性训练,轻语言文字感悟。这位仁兄的课堂,工具没有了,趣味变味,意境全无。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二、语文课堂的第二要素——有效性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要求我们要打破“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的旧观念。“放飞”语文课堂,必将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发展,必将“拓展”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然而语文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
  康杰中学张姓老师做了一节写作指导课。作文中写作技巧,思路开拓,结构布置等都精到准确。尤其是他的PPT更是细致入微。我们听课的老师似乎也在饱餐一场大宴。更厉害的是他在课堂上当场作文,立地成诗。课堂上他竟能让很多同学在十分钟内把构思与大家分享。更可喜的是,每个站起来的同学构思巧妙,如飞絮在天,仙人下凡。课堂气氛一下子鼎沸起来。诸多的听课老师暗自惊诧,自愧弗如。然而我注意到课堂中,他提的最多是——文笔优美,而文笔优美他又强调多应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
  我悄悄问了周边的几个同学,你们语文平时背诵的多吗?
  几个同学窃窃私语:我们几乎不背,背也只是高考重点诗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用大胆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多读 ,多背才能培养语感。任何高效的课堂都应建立在有益上,高效有所支撑,有所凭依,最终归于有益。
  三、语文课堂的第三要素——有趣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文性研究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时尚。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怎样爱护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成了各个老师课堂上的技巧打拼。但是我想:语文课堂的有趣性不是说不直观不形象就无以生动,不是说不讲鬼故事不惊悚就无以吸引人,不是说不时尚不前卫就无以与时代接轨。语文课堂的有趣性应体现在趣高志雅。
  语文课堂应将文学要素挖掘与学生感受体验相交融。如运中刘老师教学《故都的秋》。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叫学生阅读课文并记录5~10条阅读感受。然后老师开始围绕作品意象和意境两个方面来教学,引导学生从关键语句入手初步体察课文。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细读文本,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很好地在文本方面下功夫,琢磨文字的美,感悟文字的魅力,很好地进入了文字营造的情感世界。
  然而,此文是郁达夫答应了别人的约稿,这就引起我的思考:如何选取特殊人物的特殊情感?如何理解用“破屋”“浓茶”“破墙洞”等特殊意象来写独特的内心感受呢?如何扩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如何欣赏“破旧”“秋草”带来的特有美感?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悲凉”比“欢乐”更美些?如何达到“雅俗共赏”,引导学生透过文本去认识人的情感?教师大可不必越俎代庖,急于下结论,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讨论,让他们自己去“说长道短”。其实,最后的评析结论本身并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张扬学生鉴赏个性的教学尝试是“附加值”很高的艺术。
  听课之余,反思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虽注重文学要素的挖掘,却忽视了课堂上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语文课堂失去了很多的趣味。注重教学活动中的良性互动,尝试让学生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提升生命的意义。
  新课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盲点。关键是要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我们的争鸣才更有价值。
其他文献
一、微课进课堂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大多都是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预习、复习左右伴随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的,这也是大家一提起语文课就觉得枯燥、无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这个忙碌而又紧张的时代中,人们逐渐对简短、快捷、高效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越来越感兴趣。现代通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逐渐涌现出一系列的微事物。  那么,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以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
期刊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乘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春风,伴随着它轻盈的脚步,一晃已经十四年了。回首往事,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由人感慨万千: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反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学生的个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彰显。新课改下脱胎换骨的小学语文课堂,究竟都迸发了哪些新的生命火花呢?  —、情感的语文课堂  自2002年,走进
期刊
一、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  不断地根据教学目标从生活中撷取精彩的数学情境,激发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有序的探索,获得相关的数学知识。  (一)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  教师选取的生活情境必须是儿童所熟知的,感兴趣的,反映儿童生活的,而不是成人化的。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一册10以内加法的主题图是三叉路口,主道上有2辆车,叉道上开来1辆车,主题图要揭示的数学思想是:1.求一共有多少辆用加法
期刊
在新课标要求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是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检测手段之一便是全国性的高考,而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而农村高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英语基础知识薄弱,阅读理解始终是个薄弱项目,本文针对农村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一、农村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  农村高中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如词汇量不够、语法知识贫乏,使用英语环境
期刊
作业通常指完成新的教学内容后,为了使学生对当日的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而采取的练习性措施,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语文教学活动而言,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完成语文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和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语言,形成技能,同时又是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创造、综合等能力。那么,该如何布置有效的语文作业呢?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
期刊
一、背景音乐,导入新课  (“十面埋伏”音乐响起。)  导语:同学们,在“十面埋伏”音乐声中,我们再一次走进春秋,走进古战场。走近 “长勺之战”的古战场。(板书:曹刿论战)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完成了战前准备部分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以抢答的方式首先回答我的问题:  1.“长勺之战”是发生在哪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  2.曹刿求见的原因是什么?  3.曹刿和谁论战?谁是主人公?  4.论战的内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日常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们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重现生活、畅谈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  一、激发兴趣点燃写作的热情  众所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习作教学若想激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教者必须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用“童真”“童趣
期刊
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常常利用游戏化的教学策略能让孩子去探索周边的那个有趣的“数”,这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游戏中,让幼儿在各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戏活动中轻松学习数学,从而达到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游戏与幼儿教育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游戏能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为此,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游戏化的教学策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知识
期刊
一则公益广告在我脑海激起千层浪。  “雪化了是……”课堂上,老师出示了这样的问题,一位小女孩怯生生的回答:“雪化了,是…是春天。” 短暂的沉默后,安静的教室顿时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一则公益广告,广告语是:尊重孩子本性,激发孩子创造力。  这则广告让许多人回味许久,触动了人们那根埋藏最深刻的神经,拨乱了人们平静的已稍显麻木的心弦,让我这样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思绪万千,感受复杂,久久不能平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