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学生学习古诗有着独特的价值。由于这些诗文产生的年代距今较远,語言精炼,意境悠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诗文的意蕴较为困难,再加上教师过于传统的教学体验,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短,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古诗,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古诗学习的动力。所以,为改进古诗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该在教学策略上有所研究,运用“组合”教学方式,以此转变惯性思维,本文就对统编版教材古诗文“组合”教学的实践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古诗文;“组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078
引言
在古诗文“组合”教学中,通过调整教材原先的单元顺序,利用某种形式、某种特点,将教材中具有相似特点、相似形式的古诗文进行重新组合,并利用短时间的教学,让学生快速记忆古诗文,达到古诗文有效教学的目标,实现学生对古诗文的整体把控,提高学习效果。针对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可将古诗文“组合”教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既能利用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助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又能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效果,实现高效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对此,在古诗文“组合”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策略,通过为学生创设请进,既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又能强化学生的古诗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鸟鸣涧》这首诗的时候,由于本首诗是王维所写,所以,教师在开展组合教学的时候,以诗人讲解为主线,从互联网中搜集一些与王维有关的内容,如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喜好等方面,让学生在视频的讲解中,为学生带来最直挂的体验。接着,教师再选择王维的《鹿柴》和《竹星馆》这几首诗,以“以动衬静”为议题进行古诗文组合教学。教师先让学生观看这三首诗的动态视频,当学生看到山水动态后,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以动衬静”的内涵。通过这样的组合学习方式,既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对“以动衬静”这一写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之后学习此类的古诗词就好比较简单,从中还能养成内在的思维方式。
二、比对读议,意义建构
以往的单首古诗文教学,教师按照既定的“工序”对学生进行施教,学生更多的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解,学生被动的在听。而在古诗文“组合”阅读教学中,强调改变教与学的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可组合多首古诗文,利用比较阅读,比较古诗文的内涵、主旨、题材、言语特征等,找到几首古诗词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让学生根据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培育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读,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会和感悟。“议”在“比”“对”“读”基础之上,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通过开展对比读议的古诗文组合教学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对多篇古诗文进行意义构建,将更好地掌握古诗文知识。
三、探讨分享,达成共识
小学古诗文“组合”教学将之前的“个人建构”导向“集体建构”,侧重于共同交流、相互借鉴、达成共识。传统的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关注个人建构,形成一个固定或标准的主旨思想,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就是等待教师“投食”,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以,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极力地鼓励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与策略,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体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最终的目的是学生学会学习。
例如,在古诗文“组合”教学中,教师先按照一定人数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为小组设计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共同探究中,对古诗文进行深度探究。如古诗词中的用典,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就以此为主线,设计问题。同时,教师要多加指导,只有学生知道了典故的来源、背景和意思等等,才能将其放入古诗词中理解,再以此为基础,理解和体会整首古诗词。
总而言之,古诗词蕴含了形式多样的美学,同时还传达了作者高尚豁达的情怀,通过古诗词学习学生获取的不只是文化素养的提升,还有自身品质的提升。在教学中通过古诗文“组合教学”的方式构建高效课堂,能够实现古诗文学习的效果最优化和效率的最大化,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通过古诗文鉴赏,学生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世界,学生就能在鉴赏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的三观。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鉴赏中获得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惠琴.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三步"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J].教师,2020,000(009):25-26.
[2]梁龙飞,宋端凯.中小学古诗词中典型意象及意象组合方式的梳理[J].读与写(教师),2018,000(011):1-1.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古诗文;“组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078
引言
在古诗文“组合”教学中,通过调整教材原先的单元顺序,利用某种形式、某种特点,将教材中具有相似特点、相似形式的古诗文进行重新组合,并利用短时间的教学,让学生快速记忆古诗文,达到古诗文有效教学的目标,实现学生对古诗文的整体把控,提高学习效果。针对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可将古诗文“组合”教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既能利用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助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又能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效果,实现高效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对此,在古诗文“组合”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策略,通过为学生创设请进,既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又能强化学生的古诗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鸟鸣涧》这首诗的时候,由于本首诗是王维所写,所以,教师在开展组合教学的时候,以诗人讲解为主线,从互联网中搜集一些与王维有关的内容,如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喜好等方面,让学生在视频的讲解中,为学生带来最直挂的体验。接着,教师再选择王维的《鹿柴》和《竹星馆》这几首诗,以“以动衬静”为议题进行古诗文组合教学。教师先让学生观看这三首诗的动态视频,当学生看到山水动态后,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以动衬静”的内涵。通过这样的组合学习方式,既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对“以动衬静”这一写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之后学习此类的古诗词就好比较简单,从中还能养成内在的思维方式。
二、比对读议,意义建构
以往的单首古诗文教学,教师按照既定的“工序”对学生进行施教,学生更多的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解,学生被动的在听。而在古诗文“组合”阅读教学中,强调改变教与学的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可组合多首古诗文,利用比较阅读,比较古诗文的内涵、主旨、题材、言语特征等,找到几首古诗词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让学生根据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培育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读,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会和感悟。“议”在“比”“对”“读”基础之上,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通过开展对比读议的古诗文组合教学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对多篇古诗文进行意义构建,将更好地掌握古诗文知识。
三、探讨分享,达成共识
小学古诗文“组合”教学将之前的“个人建构”导向“集体建构”,侧重于共同交流、相互借鉴、达成共识。传统的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关注个人建构,形成一个固定或标准的主旨思想,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就是等待教师“投食”,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以,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极力地鼓励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与策略,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体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最终的目的是学生学会学习。
例如,在古诗文“组合”教学中,教师先按照一定人数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为小组设计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共同探究中,对古诗文进行深度探究。如古诗词中的用典,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就以此为主线,设计问题。同时,教师要多加指导,只有学生知道了典故的来源、背景和意思等等,才能将其放入古诗词中理解,再以此为基础,理解和体会整首古诗词。
总而言之,古诗词蕴含了形式多样的美学,同时还传达了作者高尚豁达的情怀,通过古诗词学习学生获取的不只是文化素养的提升,还有自身品质的提升。在教学中通过古诗文“组合教学”的方式构建高效课堂,能够实现古诗文学习的效果最优化和效率的最大化,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通过古诗文鉴赏,学生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世界,学生就能在鉴赏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的三观。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鉴赏中获得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惠琴.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三步"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J].教师,2020,000(009):25-26.
[2]梁龙飞,宋端凯.中小学古诗词中典型意象及意象组合方式的梳理[J].读与写(教师),2018,00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