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并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全长55千米,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身处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幼儿园的幼儿们,一直关注着大桥的动工建设与开通运营,在班级的新闻角,连续几天,幼儿们都播报珠港澳大桥开通的小新闻,分享关于大桥的知识,感受祖国创造的又一个伟大奇迹。
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们也一起商讨,想要建造一座港珠澳大桥。大班的幼儿,经过两年的建构游戏,已经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例如,垒高、平铺、架空、围合等,能够使用简单的建构规则,例如,模式、对称。在社会经验方面,大部分幼儿能够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基于此,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探讨需要使用的材料后,就开始了今天的“搭桥”之旅。
二、案例描述
建构活动一开始,瑶瑶小朋友拿来红色纸砖,在地面不断调整纸砖的角度,最终摆成一个圆形,瑶瑶说:“我爸爸开车带我走过一个圆形的桥,转得我都快头晕了。”(图一)
轩轩等人也来帮忙:“桥边的栏杆要建的高一点,保护那些人和车子,我们的桥很高,不要掉下去哦。”(图二)
淇淇每次数出3块纸砖来建起桥墩,然后找来长长的栅栏当做桥面,淇淇用手按压一下桥面觉得不稳,又拿来线轴在桥面下进行加固,另一边知行拿来圆柱、木板,在旁边搭建了一个更高的桥面,淇淇说:“你那里太高了,要加一个木板让车子能够开下来。”说完,便拿起长木板连接桥面和地面,做出一个斜面。(图三)
芃芃在桥边拿来纸砖,铺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说:“汽车太多了,你们的桥都不够走了,我要建一个漂在水面的路,要从这里走,边上都是水,不要掉进去。”(图四)
另外一边两组小朋友都选择搭建多层隧道桥,唯一不同的是桥面的选材,一组用了长木板,另一组用长栅栏。木板比较重,煜煜与泳怡相互合作抬着木板往桥墩上搭建,他们小心翼翼,乐乐提醒到:“慢点放,不要把纸砖碰倒。”(图五、图六)
笔者看到两组搭建的多层高高的桥说:“你们建的桥车怎么通过呢,车和行人怎样才能上到桥上呢?”乐乐思考了一会,拿来一块木板,想要将最高的桥面与地面连接,可是木板似乎不够长,华钰看到乐乐的尝试,很快明白乐乐的意图,说:“你等等,我来帮你。”说着拿来一个装材料的篮子,将篮子倒扣在地面,乐乐将木板搭建在桥面与篮子之间,接着又找来一块短木板,连接篮子与地面。(图七)
两组建好隧道桥之后,因为位置相聚距离不远,幼儿们兴奋地提议,将桥连接在一起。连接处,轩轩拿来不同颜色的线轴,搭建起红绿灯,他说:“两个桥交叉,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哦,这里有红绿灯。”(图八)
还有一组小朋友将木柱子在地上平铺,笔者看到后有些担心,他们是不是理解有误呢?今天商讨是建桥,这一组建的是路么?不一会儿,笔者回头来看,发现幼儿们在道路两边立起等高的圆柱,上面加上木板,建出一个桥,还在桥的一侧加上纸砖做楼梯,另一边用栅栏做斜坡。泽泽说:“这座桥下面是马路,可以通过汽车,上面这里是天桥,可以人通过哦,很安全的。”几个幼儿自己扮演起汽车,排队从马路上通过,轩轩用小手来扮演行人,从过街天桥通过马路。(图九、图十)
三、案例分析
(一)根据幼儿已有经验选择建构主题,激发幼儿探索与建构的兴趣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此次建构游戏主题的选择,结合幼儿身边能够感知、观察、体验到的真实事件,以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为契机,以幼儿已有的建构经验为基础,充分尊重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发挥幼儿想象力与创造性,借助丰富的材料来建构“各种各样的桥”。幼儿在协商、合作、不断尝试探索材料、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过程中完成建构作品,同时将象征游戏融入建构游戏,充分体验建构游戏的乐趣。
(二)建构游戏实现从单一领域发展到五大领域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3-6岁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与成人不同的是,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幼儿,其思维依赖于知觉,幼儿依靠知觉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幼儿在建构游戏过程中,与材料、环境、同伴充分互动交流,在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幼儿社会性、健康、艺术审美等全方位的发展。
案例中,幼儿建构圆形桥面时,通过纸砖的旋转来调整角度,充分体现幼儿对于空间方位的感知与判断;一样高的桥墩,是幼儿对于量的精确计数与比较;逐渐升高的楼梯设计,体现幼儿对于数量递增模式的掌握;一座座稳固的大橋,体现幼儿精心设计的稳定与平衡;纸砖与线轴颜色的选择搭配,是幼儿审美的尝试;建构活动中始终伴随着协商、交流、合作、计划、探究、尝试、反思、调整、专注、坚持等,幼儿的社会性、倾听与表达、问题解决等学习品质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建构游戏融合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目标,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三)教师理解并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教师在建构游戏中,是合作者、支持者也是引领者。教师充分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珍视游戏对幼儿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允许幼儿自由探索,给幼儿犯错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去感知、操作、体验,内化经验。同时,教师通过深入观察,准确地识别幼儿的游戏,恰当的提问与回应,引领幼儿建构游戏发展,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
四、反思
(一)增加计划与回顾环节,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促进幼儿同伴之间学习,总结提升幼儿经验
借鉴美国高瞻课程计划——工作——回顾的组织实施模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帮助幼儿初步形成并表达自己的建构想法与计划,活动结束后及时地交流与分享,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教师总结提升幼儿已有经验,促进幼儿反思,调整计划,为下一次建构活动做好铺垫。此次建构游戏活动由于时间关系匆匆结束,错过最佳交流分享时间,教师可活动后通过回顾照片等形式组织幼儿回顾与反思,计划下一次建构活动。
(二)丰富教师专业知识,通过建构游戏介入指导与评价促进幼儿发展
建构游戏中的指导是基于教师敏锐、深入、全面的观察,准确地识别幼儿的游戏行为及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做出的恰当回应。教师的指导应该带有教育的目的性,以提高幼儿游戏水平、推进幼儿游戏发展为重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工具量表增强观察与指导的有效性。游戏结束后的评价是提升幼儿经验,分享游戏成果的良好途径,教师应丰富关于建构游戏评价的相关知识,以评价促发展。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并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全长55千米,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身处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幼儿园的幼儿们,一直关注着大桥的动工建设与开通运营,在班级的新闻角,连续几天,幼儿们都播报珠港澳大桥开通的小新闻,分享关于大桥的知识,感受祖国创造的又一个伟大奇迹。
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们也一起商讨,想要建造一座港珠澳大桥。大班的幼儿,经过两年的建构游戏,已经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例如,垒高、平铺、架空、围合等,能够使用简单的建构规则,例如,模式、对称。在社会经验方面,大部分幼儿能够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基于此,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探讨需要使用的材料后,就开始了今天的“搭桥”之旅。
二、案例描述
建构活动一开始,瑶瑶小朋友拿来红色纸砖,在地面不断调整纸砖的角度,最终摆成一个圆形,瑶瑶说:“我爸爸开车带我走过一个圆形的桥,转得我都快头晕了。”(图一)
轩轩等人也来帮忙:“桥边的栏杆要建的高一点,保护那些人和车子,我们的桥很高,不要掉下去哦。”(图二)
淇淇每次数出3块纸砖来建起桥墩,然后找来长长的栅栏当做桥面,淇淇用手按压一下桥面觉得不稳,又拿来线轴在桥面下进行加固,另一边知行拿来圆柱、木板,在旁边搭建了一个更高的桥面,淇淇说:“你那里太高了,要加一个木板让车子能够开下来。”说完,便拿起长木板连接桥面和地面,做出一个斜面。(图三)
芃芃在桥边拿来纸砖,铺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说:“汽车太多了,你们的桥都不够走了,我要建一个漂在水面的路,要从这里走,边上都是水,不要掉进去。”(图四)
另外一边两组小朋友都选择搭建多层隧道桥,唯一不同的是桥面的选材,一组用了长木板,另一组用长栅栏。木板比较重,煜煜与泳怡相互合作抬着木板往桥墩上搭建,他们小心翼翼,乐乐提醒到:“慢点放,不要把纸砖碰倒。”(图五、图六)
笔者看到两组搭建的多层高高的桥说:“你们建的桥车怎么通过呢,车和行人怎样才能上到桥上呢?”乐乐思考了一会,拿来一块木板,想要将最高的桥面与地面连接,可是木板似乎不够长,华钰看到乐乐的尝试,很快明白乐乐的意图,说:“你等等,我来帮你。”说着拿来一个装材料的篮子,将篮子倒扣在地面,乐乐将木板搭建在桥面与篮子之间,接着又找来一块短木板,连接篮子与地面。(图七)
两组建好隧道桥之后,因为位置相聚距离不远,幼儿们兴奋地提议,将桥连接在一起。连接处,轩轩拿来不同颜色的线轴,搭建起红绿灯,他说:“两个桥交叉,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哦,这里有红绿灯。”(图八)
还有一组小朋友将木柱子在地上平铺,笔者看到后有些担心,他们是不是理解有误呢?今天商讨是建桥,这一组建的是路么?不一会儿,笔者回头来看,发现幼儿们在道路两边立起等高的圆柱,上面加上木板,建出一个桥,还在桥的一侧加上纸砖做楼梯,另一边用栅栏做斜坡。泽泽说:“这座桥下面是马路,可以通过汽车,上面这里是天桥,可以人通过哦,很安全的。”几个幼儿自己扮演起汽车,排队从马路上通过,轩轩用小手来扮演行人,从过街天桥通过马路。(图九、图十)
三、案例分析
(一)根据幼儿已有经验选择建构主题,激发幼儿探索与建构的兴趣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此次建构游戏主题的选择,结合幼儿身边能够感知、观察、体验到的真实事件,以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为契机,以幼儿已有的建构经验为基础,充分尊重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发挥幼儿想象力与创造性,借助丰富的材料来建构“各种各样的桥”。幼儿在协商、合作、不断尝试探索材料、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过程中完成建构作品,同时将象征游戏融入建构游戏,充分体验建构游戏的乐趣。
(二)建构游戏实现从单一领域发展到五大领域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3-6岁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与成人不同的是,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幼儿,其思维依赖于知觉,幼儿依靠知觉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幼儿在建构游戏过程中,与材料、环境、同伴充分互动交流,在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幼儿社会性、健康、艺术审美等全方位的发展。
案例中,幼儿建构圆形桥面时,通过纸砖的旋转来调整角度,充分体现幼儿对于空间方位的感知与判断;一样高的桥墩,是幼儿对于量的精确计数与比较;逐渐升高的楼梯设计,体现幼儿对于数量递增模式的掌握;一座座稳固的大橋,体现幼儿精心设计的稳定与平衡;纸砖与线轴颜色的选择搭配,是幼儿审美的尝试;建构活动中始终伴随着协商、交流、合作、计划、探究、尝试、反思、调整、专注、坚持等,幼儿的社会性、倾听与表达、问题解决等学习品质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建构游戏融合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目标,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三)教师理解并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教师在建构游戏中,是合作者、支持者也是引领者。教师充分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珍视游戏对幼儿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允许幼儿自由探索,给幼儿犯错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去感知、操作、体验,内化经验。同时,教师通过深入观察,准确地识别幼儿的游戏,恰当的提问与回应,引领幼儿建构游戏发展,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
四、反思
(一)增加计划与回顾环节,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促进幼儿同伴之间学习,总结提升幼儿经验
借鉴美国高瞻课程计划——工作——回顾的组织实施模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帮助幼儿初步形成并表达自己的建构想法与计划,活动结束后及时地交流与分享,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教师总结提升幼儿已有经验,促进幼儿反思,调整计划,为下一次建构活动做好铺垫。此次建构游戏活动由于时间关系匆匆结束,错过最佳交流分享时间,教师可活动后通过回顾照片等形式组织幼儿回顾与反思,计划下一次建构活动。
(二)丰富教师专业知识,通过建构游戏介入指导与评价促进幼儿发展
建构游戏中的指导是基于教师敏锐、深入、全面的观察,准确地识别幼儿的游戏行为及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做出的恰当回应。教师的指导应该带有教育的目的性,以提高幼儿游戏水平、推进幼儿游戏发展为重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工具量表增强观察与指导的有效性。游戏结束后的评价是提升幼儿经验,分享游戏成果的良好途径,教师应丰富关于建构游戏评价的相关知识,以评价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