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提出“三维课程目标”,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师生的知识观、教学观和教学方武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有效性问题”。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入手,聚焦当下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采用课堂“教学误区、理性操作”的分析形武,探索实现语文课堂目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教学目标;误区;理性操作
语文教学中“三个维度”目标应融为一体,共同形成并发展为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语文素养。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误区。
1、病态扫描:理论视野模糊。错把“三类”当“三维”
很多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之后,自觉地从三个维度把握把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但由于理论视野的模糊,简单的把“三类”等同于“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呈现方式就是典型的三个单独分割的部分。例如,某教案如下设计《醉翁亭记》的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章。(2)、进一步体会文言虚词“也”、“而”的作用。(3)、巩固对“骈散结合句”式特点的理解。能力训练点:(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优美的语言,力求熟读成诵。(2)、扣住文眼认真思考,理解文章主旨。(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现美文的意境,由此体会文章所构造的优美意境。情感教学点: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教学目标有很多问题,首先主体含混不清,既有教师,又有学生;其次,三块分类不准确,知识点和能力的分类不准,如背诵属于识记,放在能力训练点不合理。
理性操作:整合三维目标。研究目标适切性
尽管课程目标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但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概念。教师没有必要生硬照搬上位概念的陈述模式,在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中机械的划分为三个豆腐块。三维目标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是形式化的三个部分。实际语文课堂应该把它作为思考教学目标的重要原则,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学生与情景来确定教学重点目标。如有位教师这样陈述最后。目标也不太具体,无法检测也容易落空。上述课例如果改成下列的教学目标就相对合理。(I)、看注释后,能解释文中的几个难词。(环、壑、辄、瞑、觥等)(2)、反复阅读课文之后,能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也”、“而”的作用。(3)、能独立找出“文眼”,并据此说出文章的主旨。(4)、学完课文之后,能说出自己喜欢本文语言的理由。(5)、能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造句。本教案较之前一个教案,行为主题十分明确——学生。要求也非常具体,清楚。(1)、(2)、(3)属于认知领域,(4)属于情感领域,(3)项是技能领域。过程与方法融入其中。如(1)、(2)项中“看注释后”、“反复阅读课文之后”等表述实际上就是一种过程与方法。
2、病态扫描:脱离文本解读,情感目标虚化
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就新课程本身来说,课程目标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规定往往失之于笼统,不好操作,不便实施。在实施上又缺乏有效的办法,当然这也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关。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情景,可以说是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空洞地进行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固守文本表层的情感含义。有的教师一看故事情节,甚至一看课文题目就大而化之地确定了文章情感教育的主题。(2)脱离文本内容,把情感主题拉出文本视线,单独的进行爱国、母爱、爱护大自然、自尊等所谓的情感教育。出现了把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生物课等失去语文味的怪现象。(3)教学方式简单化。例如教学《秋天的怀念》,多数教师会围绕“母爱”展开,为了体现课文中母亲的伟大,往往让学生将自己的母亲和她做对比,或者将课文中的菊花作为母亲的象征。老套的教育方式。学生感到很厌倦。一位教育家说的好:“当学生感到你是在对他进行情感教育,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是能直接教给学生的,所谓润物细无声,是需要深入解读、体会、熏陶、感染的。
理性操作:扎根文本,润物细无声
阅读时间不够,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做深入研究,是很难感受到文本情感的。人文精神不是“水中之花”,它首先是以文本为载体的,以文本为依托的。人文精神不能授予,人文精神只能体悟和感染。一切精神性的东西都是沉淀性的,借用于永正老师的话,是“熏锅屋”给熏得。
这段话不仅是对上课的学生说的,对我们很多教师都有启发,如何引领学生思考并实现有效的情感沉淀?这就是“熏”。语文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智慧的思考,突破标签式的政治口号,跨越肤浅的情感感受,思考文本,思考人生,思考历史,思考生命的价值……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改空化,泛化,伪化的母爱主题。她意识到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没有一定支撑的时候,爱就变得空虚和飘渺。于是,她细细品读文本,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终于。她发现母亲的一句话“好好儿活”如此朴素、简单的话语体现的母爱是那么意味深长,在这里,母亲以自己残缺而悲苦的余生,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她紧紧扎根文本,抓住文中三次出现的“悄悄地”,让学生感受母亲那不张扬的“细心”、“耐心”、“小心”,体会母亲对儿子小心翼翼的关怀。抓住母亲的“挡”、“扑”、“抓”几个动作,深刻感受母亲的“伤心”、“揪心”、“痛心”。但,母亲都“忍”了下来——忍住儿子的抱怨,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已的双重打击,更忍住病人膏肓的实情……所有这一切都是告诉儿子要“好好儿活”。窦桂梅老师就是紧扣文本,带领学生细心品读文本,感受那习以为常却大放光芒的母爱。
李吉林说得好:“在我的教育理念中常常追求这样三个境界,a,教学不仅为了学生学习,还为了学生主动的学习。b,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c,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的未来作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语文教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落实上做得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这方面的讨论与研究工作。
3、病态扫描:过程与方法游离知识、情感之外。成为空中楼阁
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而有些教师虽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空中楼阁”现象,由于过于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突显,忽略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学过程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程与方法目标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1)、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外在形式,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目 标指向。三维目标不是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一个独立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建立在知识技能之上的,目的是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展示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达成教学整体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为过程而过程,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最终教学目的是为什么的现象,有了过程却没有考虑它的教学价值,过程与方法也就失去了意义,最终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达成。
(2)、“过程”仅仅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过程”,没有成为学生真正参与,亲身体验的过程。某位教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确定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充当角色,促进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让预先安排好的角色登台朗读在教师指导下写好的发言稿。这是典型在教学目标中体现了过程,但学生没有在设定的情景中真实体会的课堂。“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强调的是经过,凸显的是亲历,就是要在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亲历过程。
(3)、方法指导缺乏具体性,空头理论往往大于实践操作。很多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科学记忆的方法,不要机械死记硬背。但怎样才能做到科学记忆却没有具体的指导。这和教师自身能力欠缺有直接的关系。还有语文教师时常说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在尊重学生体验、淡化指导技术的新课标理念下,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死角。很多教师找不到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向在哪里,怎么做都唯恐不对,于是缩手缩脚的老师带领着糊里糊涂的学生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路上犹犹豫豫地走着。
在新课程改革的强劲推动下,一些新观念、鲜活的思想应运而生,尤其是广泛流行的一些观念是不可视而不见。如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一时间被教育工作者传为佳话,顾名思义,就是指你给人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观念的一种体现,但对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理性的辨证的分析。对不知“鱼情”,不认识“鱼性”的人,你纯粹教给他捕鱼的方法,他绝对捕不到鱼,这是因为他可能从未吃过鱼,也不知道鱼的美味,你教他方法他可能不会去学,也不会去用。因此,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不是真正的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
理性操作:明确目标指向,落实过程与方法
把过程与方法建立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过程,体验过程。明确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指向,反对把课堂当秀场的形式主义倾向。学习新理论,补充必要的知识,给学生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如在《论语》教学中这样设计: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格言警句当堂背诵,背出韵味来。这既加深了对孔子语录的理解,有培养了学习文言文的语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自然地得以实现。
[关键词]教学目标;误区;理性操作
语文教学中“三个维度”目标应融为一体,共同形成并发展为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语文素养。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误区。
1、病态扫描:理论视野模糊。错把“三类”当“三维”
很多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之后,自觉地从三个维度把握把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但由于理论视野的模糊,简单的把“三类”等同于“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呈现方式就是典型的三个单独分割的部分。例如,某教案如下设计《醉翁亭记》的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章。(2)、进一步体会文言虚词“也”、“而”的作用。(3)、巩固对“骈散结合句”式特点的理解。能力训练点:(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优美的语言,力求熟读成诵。(2)、扣住文眼认真思考,理解文章主旨。(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现美文的意境,由此体会文章所构造的优美意境。情感教学点: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教学目标有很多问题,首先主体含混不清,既有教师,又有学生;其次,三块分类不准确,知识点和能力的分类不准,如背诵属于识记,放在能力训练点不合理。
理性操作:整合三维目标。研究目标适切性
尽管课程目标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但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概念。教师没有必要生硬照搬上位概念的陈述模式,在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中机械的划分为三个豆腐块。三维目标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是形式化的三个部分。实际语文课堂应该把它作为思考教学目标的重要原则,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学生与情景来确定教学重点目标。如有位教师这样陈述最后。目标也不太具体,无法检测也容易落空。上述课例如果改成下列的教学目标就相对合理。(I)、看注释后,能解释文中的几个难词。(环、壑、辄、瞑、觥等)(2)、反复阅读课文之后,能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也”、“而”的作用。(3)、能独立找出“文眼”,并据此说出文章的主旨。(4)、学完课文之后,能说出自己喜欢本文语言的理由。(5)、能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造句。本教案较之前一个教案,行为主题十分明确——学生。要求也非常具体,清楚。(1)、(2)、(3)属于认知领域,(4)属于情感领域,(3)项是技能领域。过程与方法融入其中。如(1)、(2)项中“看注释后”、“反复阅读课文之后”等表述实际上就是一种过程与方法。
2、病态扫描:脱离文本解读,情感目标虚化
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就新课程本身来说,课程目标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规定往往失之于笼统,不好操作,不便实施。在实施上又缺乏有效的办法,当然这也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关。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情景,可以说是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空洞地进行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固守文本表层的情感含义。有的教师一看故事情节,甚至一看课文题目就大而化之地确定了文章情感教育的主题。(2)脱离文本内容,把情感主题拉出文本视线,单独的进行爱国、母爱、爱护大自然、自尊等所谓的情感教育。出现了把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生物课等失去语文味的怪现象。(3)教学方式简单化。例如教学《秋天的怀念》,多数教师会围绕“母爱”展开,为了体现课文中母亲的伟大,往往让学生将自己的母亲和她做对比,或者将课文中的菊花作为母亲的象征。老套的教育方式。学生感到很厌倦。一位教育家说的好:“当学生感到你是在对他进行情感教育,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是能直接教给学生的,所谓润物细无声,是需要深入解读、体会、熏陶、感染的。
理性操作:扎根文本,润物细无声
阅读时间不够,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做深入研究,是很难感受到文本情感的。人文精神不是“水中之花”,它首先是以文本为载体的,以文本为依托的。人文精神不能授予,人文精神只能体悟和感染。一切精神性的东西都是沉淀性的,借用于永正老师的话,是“熏锅屋”给熏得。
这段话不仅是对上课的学生说的,对我们很多教师都有启发,如何引领学生思考并实现有效的情感沉淀?这就是“熏”。语文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智慧的思考,突破标签式的政治口号,跨越肤浅的情感感受,思考文本,思考人生,思考历史,思考生命的价值……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改空化,泛化,伪化的母爱主题。她意识到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没有一定支撑的时候,爱就变得空虚和飘渺。于是,她细细品读文本,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终于。她发现母亲的一句话“好好儿活”如此朴素、简单的话语体现的母爱是那么意味深长,在这里,母亲以自己残缺而悲苦的余生,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她紧紧扎根文本,抓住文中三次出现的“悄悄地”,让学生感受母亲那不张扬的“细心”、“耐心”、“小心”,体会母亲对儿子小心翼翼的关怀。抓住母亲的“挡”、“扑”、“抓”几个动作,深刻感受母亲的“伤心”、“揪心”、“痛心”。但,母亲都“忍”了下来——忍住儿子的抱怨,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已的双重打击,更忍住病人膏肓的实情……所有这一切都是告诉儿子要“好好儿活”。窦桂梅老师就是紧扣文本,带领学生细心品读文本,感受那习以为常却大放光芒的母爱。
李吉林说得好:“在我的教育理念中常常追求这样三个境界,a,教学不仅为了学生学习,还为了学生主动的学习。b,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c,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的未来作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语文教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落实上做得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这方面的讨论与研究工作。
3、病态扫描:过程与方法游离知识、情感之外。成为空中楼阁
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而有些教师虽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空中楼阁”现象,由于过于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突显,忽略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学过程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程与方法目标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1)、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外在形式,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目 标指向。三维目标不是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一个独立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建立在知识技能之上的,目的是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展示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达成教学整体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为过程而过程,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最终教学目的是为什么的现象,有了过程却没有考虑它的教学价值,过程与方法也就失去了意义,最终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达成。
(2)、“过程”仅仅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过程”,没有成为学生真正参与,亲身体验的过程。某位教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确定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充当角色,促进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让预先安排好的角色登台朗读在教师指导下写好的发言稿。这是典型在教学目标中体现了过程,但学生没有在设定的情景中真实体会的课堂。“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强调的是经过,凸显的是亲历,就是要在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亲历过程。
(3)、方法指导缺乏具体性,空头理论往往大于实践操作。很多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科学记忆的方法,不要机械死记硬背。但怎样才能做到科学记忆却没有具体的指导。这和教师自身能力欠缺有直接的关系。还有语文教师时常说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在尊重学生体验、淡化指导技术的新课标理念下,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死角。很多教师找不到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向在哪里,怎么做都唯恐不对,于是缩手缩脚的老师带领着糊里糊涂的学生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路上犹犹豫豫地走着。
在新课程改革的强劲推动下,一些新观念、鲜活的思想应运而生,尤其是广泛流行的一些观念是不可视而不见。如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一时间被教育工作者传为佳话,顾名思义,就是指你给人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观念的一种体现,但对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理性的辨证的分析。对不知“鱼情”,不认识“鱼性”的人,你纯粹教给他捕鱼的方法,他绝对捕不到鱼,这是因为他可能从未吃过鱼,也不知道鱼的美味,你教他方法他可能不会去学,也不会去用。因此,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不是真正的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
理性操作:明确目标指向,落实过程与方法
把过程与方法建立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过程,体验过程。明确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指向,反对把课堂当秀场的形式主义倾向。学习新理论,补充必要的知识,给学生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如在《论语》教学中这样设计: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格言警句当堂背诵,背出韵味来。这既加深了对孔子语录的理解,有培养了学习文言文的语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自然地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