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意关注变成一种自觉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眼已经把这批孩子带到了六年级,本以为五年的相处,我已经对孩子们了如指掌,跟家长们相处融洽,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我们一定会互相珍惜,互相配合,顺利地迎来毕业。没想到开学不久,一个孩子就出了状况——他不想读书了。
  是学习任务加重而厌学?对老师有意见?与同学相处不顺?家庭原因?还是其他?
  一、认识这个孩子
  洋洋(化名),男,12岁,六年级,头脑尚好用,学习不费力,也不够努力,成绩中上,书写端正;性格极其内向,从不主动发言或与老师交谈,同学关系一般,个性倔强,有时会与同学发生冲突,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是很难从他口中得知什么情况的。
  造成其内向、倔强的原因,与他一岁左右被开水烫伤头顶皮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直到去年暑假植皮前,他这块头皮都不曾长头发,伤痕明显,虽然留着比同学长很多的头发,也很容易被人瞧见,因此他一直很在意别人多看他的头几眼。
  为了鼓励他变得大方一些,我选他当了语文组长,想借此机会与他多交流,希望能打开他的心扉。五年来,我们相处倒也相安无事,但我感觉始终没有走进这个孩子的内心。
  再来说说他的家庭:父母工作较忙——妈妈是我们当地一家公立医院的护士,爸爸在一家食品公司上班,近日可能面临失业,有创业的打算。孩子小时候上学都是奶奶接送,有什么情况也是奶奶与我们交流。年级升高后,就自己乘车回家了。
  二、到底发生了什么
  9月17日早上7:41
  接到洋洋妈妈的电话,她带着哭声,说他们夫妻闹离婚,孩子情绪极差,不肯上学。我劝慰了一番,希望家长能够把家事处理好,以免影响孩子,毕竟已经到毕业的关口了。是日,孩子未来上学,我心里有点隐隐的不安。
  后来,孩子来上学了,不怎么看得出他的变化,我也不敢多提及,怕他多心。本以为他家里情况已经好转了,没想到9月底,家长连续给孩子请了两天病假,说孩子拉肚子。我的心又悬起来了,不由得推断,孩子因为父母离婚的压力,身体代谢系统开始紊乱了。
  国庆长假后
  孩子又不来上学,打电话联系,家长却说问不出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孩子内向到连他父母都不肯告诉,难怪他父亲也说他隐藏得很深,不愿意表露心声。在电话里,我建议他父亲多与孩子沟通,实在不行可以去咨询一下心理医生。当天中午,他们真去找了个心理老师,与孩子交谈了一个中午,说聊得挺愉快的,孩子表示愿意上学。晚上,我又给孩子在电话里做了一番思想工作,他也答应次日上学。
  第二天,即10月9日上午
  孩子仍未上学,家长却未告知原因(电话、短信都没有),我赶紧联系家长,才知孩子今日突然变卦,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如何劝说,都不肯上学。家长表示要带孩子去华西看心理医生。
  我联络了一下科任教师,了解到并非老师的原因,学校里也并未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同学之间也没有矛盾,我猜这孩子多半是受了家庭的影响。虽不了解其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但可得知孩子内心十分脆弱与敏感,越敏感就包裹得越紧,大人就越无法窥见。其实这十分危险,于是当日约见孩子父母,以探虚实。
  10月9日下午4:40,放学后
  孩子父亲到校,说孩子妈妈上班较忙,不能到场。从父亲口中得知一条新信息:孩子酷爱打游戏,从暑假里开始,父母因忙着上班,疏于管理,孩子就沉迷于“三国杀”及其他网络游戏,渐渐开始偷拿家长的钱,先后大约拿了1000元钱。因前几次家长只是晓之以理,并未责罚,不料导致了越发严重的后果。这次,家长大动肝火,新账旧账一起算,狠狠捶了他一顿。据父亲讲,打得较厉害,细节不得而知。可能妈妈气急了,说了一些狠话,大意是孩子若还是这样屡教不改,就不要他了,叫他滚。
  三、我的分析与介入
  这个孩子本来就比较孤僻封闭,脆弱敏感,而今,父亲的责打,妈妈的气话,加之前几日父母吵架闹离婚,也许孩子就开始担惊受怕了,怕父母真的不要他了,怕去上了学,回家就看不到父母了……他的内心如此不安,怎么可能愿意上学?
  后来其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纷纷向孩子表态,他们已经和好,不会离婚,而且将结婚证、户口本一并交到孩子手中。可是我分析,孩子这么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未必就相信父母,所以他的内心仍不安定,仍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父亲不耐烦了,说让孩子退学,不必读书,孩子又不肯,紧紧抱着书包不放,令人费解。
  其父言谈之间,流露出对其母的诸多不满,说她脾气火爆,一点就着,没有什么朋友,说话刺激孩子,孩子不肯上学的根源似乎都在妈妈身上,他们夫妻二人感情亦存在问题。作为老师,对于他们的家事不便多言,我只能建议其父多包容其母,多担待,还要多沟通、多交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定温馨的家庭氛围。
  其次,我亦在班上物色了一两个与孩子交好的同学,晚上打电话劝慰他,其父也表示感谢。
  当晚,王同学打了电话,询问了原因,他只说“不想读书”,后其母在一旁劝说,才答应次日来上学。
  10月10日早上8:45
  接其父一条短信,说已预约了华西的号,预备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再请一天假。当日无话。
  10月11日早上第一节课前
  其母送孩子来上学,交流了几句。我问及去华西看病的结果,才说没有挂着号,我略惊,忙问:那不是白跑一趟了吗?她说:没有去,就在家。“那为何又不来上学?不是都答应了吗?”我甚为不解。其母答曰:今天仍不想上学,好不容易劝来了,在校门口、楼梯口两处又几欲反悔,最终其母好言相劝,才进了教室。
  交谈中得知:孩子要求其母办理休学,不想读书了。这又让我一惊:其父不是这样说的。那么,这中间是谁成了两面派?看样子,这一家三口必须同时与我面对面交流,方能知道原委。
  10月12日
  与家长约好晚上7点到他家中家访,查访结果:父母吵架闹离婚波及孩子,使其情绪受到波动,不愿上学,似乎想以此作为要挟,以表示内心的抗议。   经调解,父母表态愿意改正,我又给其父母布置了作业——阅读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童年的秘密》,并写下读后感。孩子听到这一作业,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当晚交谈轻松愉快,孩子表示愿意上学。
  10月13 16日
  照常上学。
  10月17日
  家长预约了华西心理医生,遂请假一天至华西看病,医生诊断为情绪障碍,暂时可以不服药。
  10月20日
  又一周开始,孩子又没来上学,家长发短信,说孩子情绪又波动了,不肯来上学。
  10月21日
  在父母的陪同下,孩子来到学校,我和数学老师好言相劝,晓之以理——应该读书的数条理由,动之以情——不读书,老师和家长都会很伤心。最终孩子说不出不来上学的理由,勉为其难答应来上学,我趁热打铁,让他写了一份保证书:
  我保证从今天开始按时上学,按时回家,完成作业。
  洋洋
  2014年10月21日
  我将保证书郑重地收好,鼓励他说到做到。
  四、初见成效,未来仍感迷茫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除了偶尔生病以外,洋洋都能坚持来上学,一直到期末考试的前一周,又出现了一些波动,家长也没有说具体原因,只是短信请假。连续两天如此,我就请了家长到学校交流,得知家长因为下班较晚,无法监督孩子放学回家的情况。因孩子的作业没完成,家长推断孩子在偷偷打游戏,很是生气,收拾了孩子一顿,造成孩子很晚都没有完成作业,影响了休息,所以没有精神来上学。
  听到这里,我不得不对孩子父母诉说了自己的不满——孩子不想上学,家长就纵容吗?孩子在家里到底做了什么,家长真问不出来吗?马上就毕业了,要一直这样下去吗?老师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迎接各项检查,处理班级那么多事务,哪里有时间天天打电话、发短信,催你孩子上学?家长连一个小孩都搞不定,老师面对班级四十多个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个性的孩子,该如何是好?
  没几天就期末考试了,这学期就算结束了,可是还有一个学期,怎么办?未来还有初中、高中、大学,以至整个人生,他该如何自处?他是不是对生活已经失去了希望?作业不想做,学不想上,话不想说——可是他却喜欢玩游戏呢!在学校的午休时间,不是常见他与同学们玩“三国杀”卡片吗?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能否顺利地毕业?还会发生什么故事?我该做些什么努力?
  ……
  一连串的疑问困扰着我,希望高人能指点迷津。
  (四川成都温江区东大街第一小学校 朱 红)
  王晓春点评:
  这个案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矛盾现象:洋洋不想上学,可是当他父亲要他退学的时候,他“又不肯,紧紧抱着书包不放”。或许这个矛盾里面就有解读洋洋心灵的密钥。也就是说,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矛盾现象猜测这个孩子究竟想要什么。他是想以不上学作为要挟,抗议父母闹离婚吗?我觉得不大像。因为当父母向他表示不离婚,而且把户口簿、结婚证都交到他手里之后,他还是不想上学,可见他另有目的,反对父母离婚也许只是一个借口,虽然父母闹离婚确实让他烦恼。他是愿意上学却不喜欢这所学校吗?有这种可能。验证的办法是建议他转学。如果他欣然同意,那可能就是这么回事;如果他并不愿意转学,那就说明他不是不喜欢某个学校,而是对“上学”这件事本身不喜欢。那么他所谓的“不想上学”,逃避的是学校的什么呢?躲避老师?不像。没有严重的师生冲突。躲避同学?有这个可能。我建议朱老师到学生中去调查一下,他在同学中是否受到有意无意的歧视和冷落,尤其是他头上有伤疤,这种孩子到了前青春期,有可能出现“自我形象危机”,老怀疑他人看不起自己,人际交往过敏,巴不得宅回家里去。如果有这种现象,教师当然首先要做周围同学的工作,给他提供更好的人文环境。他是否在逃避学习?这也不是不可能,尤其在面临毕业升中学的时候。如果他近期感觉自己学习越来越吃力,成绩在下滑,预计升学前景不妙,又无力扭转此种趋势,他也可能用“不想上学”来逃避。如果是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学习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耐人寻味的是:既然他如此不愿上学,为什么还要“紧紧抱着书包不放”?我想这至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虽然在情感上不愿上学,但在理智上明白,不上学没有出路,上学固然讨厌,真不上学更可怕。我想这也是他愿意写上学保证书的原因。第二种可能性是,他明白上学是一个筹码,他可以用这个筹码与父母讨价还价,他只要扬言不上学,就可以迫使父母让步,答应他的一些要求。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智慧,他们很会使这一套。具体到洋洋,可能跟网络游戏有关。建议朱老师向家长调查一下,如果发现每次洋洋不上学都可以得到更多上网玩游戏的好处,那问题的机关可能就在这里,洋洋就属于网童了。总而言之,仅据朱老师提供的现有材料,我无法判断这个孩子究竟问题的症结在何处,我不过提供一些思路给朱老师参考。朱老师很爱学生,也很敬业,值得学习。
  从细节入手
  看了整个记叙,个人认为作者作为班主任是比较细致的,但是也会觉得,班主任对于这个孩子的恐惧是非常强烈的(不管孩子厌学对其个人有什么影响,作为班主任,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焦虑是需要注意和警惕的)。
  反映教师焦虑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整个案例中,教师的主观判断较多。
  1.造成其内向、倔强的原因,与他一岁左右被开水烫伤头顶皮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直到去年暑假植皮前,他这块头皮都不曾长头发,伤痕明显,虽然留着比同学长很多的头发,也很容易被人瞧见,因此他一直很在意别人多看他的头几眼。
  性格会对孩子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常态和变态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遇事就往性格缺陷上靠,这很容易让它模糊我们的焦点,进而二次伤害孩子的内心。
  具体来说,文章开头就说了,孩子不是一开始就不上学的,或者说这一现象是刚刚出现的,而且孩子的学习状态也不是那么的差,以此判断,孩子上学是常态,不上学是变态,与孩子的性格缺陷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此文中,我们不应该过分关注孩子的内向性格。相反,如果我们反复去诱导孩子表达我们认为对的事情,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或者出现其他情况,对孩子的内心造成二次伤害。例如:孩子会想:你说得根本就不对,我懒得跟你说等等。这种想法一旦产生也会造成孩子不愿沟通的情况。   2.为了鼓励他变得大方一些,我选他当了语文组长,想借此机会与他多交流,希望能打开他的心扉。五年来,我们相处倒也相安无事,但我感觉始终没有走进这个孩子的内心。
  这段文字的表达更多的是作者的期望,而不是客观表述,孩子不善表达和不愿表达,都不能直接反映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在意的也不应该是更多地走进孩子内心,而是做出具体详实的帮助孩子的行为,这就足够了。正是基于这种表达,我才判断作者对孩子是比较焦虑的,或者说对孩子的改变是比较着急的。教育是慢的艺术。
  3.家长预约了华西心理医生,遂请假一天至华西看病,医生诊断为情绪障碍,暂时可以不服药。
  先说下我的判断:既然孩子去做了检查,并且有准确的诊断结论,那么我认为孩子在这件事上与心理缺陷的关联度不大。从病理的角度来说,心理疾病的界定是有明确标准的,其中自动求医以及是否影响正常生活,病程长短都是考评标准,医院医生给予“暂时可以不服药”的诊断,说明孩子的情况是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的,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孩子只是有些心理不正常,而不是心理疾病。那么是什么引起了孩子的这种行为异常呢?行动的主体当然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的主体就是洋洋,他不上学,也不想学习,这跟情绪有关,也和他怎样看待这个世界有关,他根据自己的思想去做选择,自然也会根据这种选择做出相应的行为,这是他人无法驾驭的、改变的。这不是心理疾病层面的问题,说大点这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如何调节家庭矛盾,如何缓解离异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如何帮扶单亲家庭子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横在当下教育面前的大山。
  4.洋洋(化名),男,12岁,六年级,头脑尚好用,学习不费力,也不够努力,成绩中上,书写端正。
  六年级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很多班主任可能很少想这个问题,六年级的孩子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青春期的大门,意味着他们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意味着他们不再用别人的视角看待身边的每件事、每个人,不再听老师、家长们的说教,老师的地位逐渐边缘化,不再是他们模仿的榜样,不再是崇拜的对象,老师安慰他们、批评他们,除了培养他们应付说教的能力,不会有任何意义,这就是为什么老师和洋洋聊天总是得不到回应的主要原因。相反他们愿意冒险,愿意标新立异、寻找不同,而他们讨厌按照老师、家长的指示做事情是他们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因此检讨、保证都无法让孩子重新回到教室。这时候的他们内心十分渴望被人关注,害怕没人爱、没人管(父母闹离婚才是这个问题的症结,害怕失去爱才是本质,教师是替代不了的)。真正能影响他们的不再是“好同学”,是时尚明星、游戏达人、大众情人和一些身边的“社会人士”,这些人的行为、价值观才是影响他们行为、价值观发展的根源。而在短文中很少看到班主任对孩子这方面的介绍,因此我只能推断,孩子现在所接触的事物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才会让孩子做出不上学的选择。要做到帮助他们,教师要先了解这些孩子他们交流什么、玩什么、和什么人接触,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去重新认识他们,去影响他们的行为,然后才是改变他们的思想。
  5.其父言谈之间,流露出对其母的诸多不满,说她脾气火爆,一点就着,没有什么朋友,说话刺激孩子,孩子不肯上学的根源似乎都在妈妈身上,他们夫妻二人感情亦存在问题。作为老师,对于他们的家事不便多言,我只能建议其父多包容其母,多担待,还要多沟通、多交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定温馨的家庭氛围。
  上面说了孩子叛逆了,那为什么要用不上学的方式来表达叛逆呢?这个问题很好说,叛逆就是你越想他做什么,他就越不做,你越让他不做什么,他就越做——只要你难受就行。或者说,孩子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家人和他感同身受,这点上教师是很难帮得上忙的,因为我们的职责并没有赋予我们干涉他人选择的权利,而孩子有选择他人生的权利。
  6.没几天就期末考试了,这学期就算结束了,可是还有一个学期,怎么办?未来还有初中、高中、大学,以至整个人生,他该如何自处?他是不是对生活已经失去了希望?作业不想做,学不想上,话不想说——可是他却喜欢玩游戏呢!在学校的午休时间,不是常见他与同学们玩“三国杀”卡片吗?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能否顺利地毕业?还会发生什么故事?我该作些什么努力?
  也许这个孩子不会回来上学了,这可能是因为他自己的选择,也可能是他家庭的选择,也可能是这个社会的选择,但是我们作为老师是尽量让来到学校的孩子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教育,让更多选择在学校教育路上走下去的孩子走得更远。
  (湖北武昌实验小学 孙智辉)
  让无意关注变成一种自觉
  洋洋从学期初开始便屡次表示“不想读书”,这让朱红老师很是关切,她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进行了试探性的归因,主动协同家长做了孩子不少工作,甚至发动洋洋的同学劝说洋洋……效果是有的。作为读者的我,为朱红老师的付出由衷地表示敬意。
  家长在老师的建议下,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甚至数次带孩子向心理老师求助。应该说,家长也在就自身所能而尽力改变孩子,但也时常会表现出无力、无助和无奈。
  洋洋呢?无论他是否情愿,总体上还是比较配合老师和家长,虽然他“不想读书”的想法一直都有,行为上也经常出现令人挠头的反复,但在老师或家长做了一番工作之后,还是能来到学校上课。而老师担心的是,孩子不能总是在老师的不断“关切”和家长的恳求或陪护下才上学读书吧?于是在文末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期待能获得一些答案。
  很多老师关注某些孩子——比如像洋洋这样的中等生——往往只是在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这些孩子平时没什么问题,“关注”似乎也不是一种必须了。这种有“目的”的关注成为了一些师生交流的常态,造成一些孩子平时在班级中都是静悄悄地成长,当他们遇到了一些挫折后,老师便适时出现,对他们予以呵护关爱。因这种有目的的关注而去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从而实现对某种思想或行为的矫正,这个案例比较典型地表达了这一常见做法,即发现学生问题、尝试归因、提出矫正策略并实施。这种做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目的性强,所有操作都是为了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案例中的朱红老师更多地就是在运用这种思路关注着洋洋的问题,这的确非常有必要,她的目的在于改变洋洋“不想读书”的想法和行为,并联动家长迫使孩子转变想法,或者发动同学劝说洋洋来校读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洋洋是一个被动“受助者”的角色。有目的的关注如果太多、太持久,会让学生在内心不断“强化”自己的受助者角色,并因此感到压力,或者产生依赖,长此以往,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其实,还可以辅助另外一种做法,我们称之为“无意关注”。“无意关注”可改变学生的这种角色,让学生在问题行为转化的过程中获得更积极的心理体验。比如随口的一句“你又长高了”“你今天真帅”或者“你的笑很美啊”的交流,并不期待学生给老师什么承诺或改变,只是一种随时应景的交流而已。这种貌似缺乏目的的碎片式无意交流一般都会增进师生感情,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乐意来上学,并非仅仅源于喜欢学习,而是对班级有一种幸福的牵挂。因此,我的建议是,教师可以尝试在平时工作中辅以一些“无意关注”的做法,并使之变成一种习惯性的自觉行为。
  类似的,家长在这方面的做法也有欠缺,因夫妻关系导致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绝非偶然,这种行为问题的出现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累积,在这段时间中,家长对孩子的忽视是一个直接原因。当孩子平时“看起来很好”的时候,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无意关注,问题出现了、严重了,逼得家长不得不关心孩子,这种关心同样是目的性很强的关注,同样是“发现问题、进行归因、提出策略并实施”的思路,在这种有目的的关注驱使下,家长主动做了一些事,甚至在教师的建议下求助于心理老师,期待他人能够帮助甚至代替家长解决孩子问题。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存在两个误区:
  一个是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本质原因还在家长身上,朱红老师在文中也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这一点,而家长着力于做孩子的工作,却几乎没有深入地进行自我反思——其实,他们比孩子更需要求助于心理老师,至少他们在带孩子找心理援助之前,他们自己就应该针对夫妻问题进行心理援助。病根在家长身上,却着力给孩子开方子,这是方向性的错误。
  另一个误区是家长的有目的关注。他们的爱心更多的是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表现出来,他们的焦虑、恐慌或者急躁,大都是因为看到了孩子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在孩子平时“看上去很好”的时候,可不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无意关注”,在无意关注中培养亲子情感、融洽亲子关系呢?教师是否需要在这方面予以必要的具体的指导呢?朱红老师给了这方面的建议,比如“建议其父多包容其母,多担待,还要多沟通、多交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定温馨的家庭氛围”等等,但显得有些粗糙,其实按照朱红老师的能力,给家长做必要的指导,是没问题的。
  无意关注是一个大课题,限于篇幅仅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育策略给朱红老师做一些提示,这个提示强调的是“抓住问题不放”有时候并非是一种主动的积极教育策略,而是被问题羁绊住的无奈之举。抓住问题不放,往往是一种短效的、救急的、功利性的做法。尝试运用一种长期的、持续的、潜移默化的无意关注技巧,可能会让教师及家长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的学生在这种无意关注中获得更多、更积极的体验,或许,改变就会在这种无意关注中悄然发生了。
  (北京大兴教师进修学校德育研究室 韩景贵)
  用勇气和规则助推孩子的成长
  读了《他不想读书》,有三点想法。
  第一,既已发生的事情没有必要遮着掩着,大人首先要有勇气面对,然后教会孩子面对。
  话说起来似乎残酷,但人人都知道的事情,遮遮掩掩算什么呢?长痛不如短痛,索性戳破了这个脓包才好。就算留再长的头发,不仅遮不牢头顶的疤痕,也还凭空生出重重的敏感和猜忌。所以,我就觉得,这个故事一开始,我们大人就做错了。这本不是孩子的错,你倒费尽心机为他遮掩,反倒不自在,造成莫名的心理压力。
  正因为大人们不恰当的在意,造成了洋洋也很在意自己头上的那块伤疤,这直接导致他的敏感。但他越是躲避,负面的情绪就累积得越多。虽然家里父母都在积极为他治疗,并且有了进展,但由于始终没能彻底解决这件事,所以,头顶伤疤就始终是一块阴影,让洋洋的小学生活少了一分天真烂漫。
  我知道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孩子的脸上有一块红色的胎记,这块胎记不小,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增大。不过幸运的是,孩子的父母极有智慧,他们从小的时候就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这是上帝赠予的礼物,没有必要因此自卑。父母不以为意,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也对此不以为意,周围的人也不以为意。大家都习惯了这个有着红色胎记的男孩子。这孩子慢慢长大,身材魁梧,自信阳光,老远就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所有跟他接触的人都认为,这块胎记跟他极为般配,而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回到洋洋的故事当中来。如果洋洋打小的时候就坦然接受了自己头顶的伤疤,并不刻意用留长发的办法来遮掩,那么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呢?毕竟一个人的长相并不能真正决定他给大家的印象。见多不怪,习以为常。将来植皮成功了固然好,不成功又有何妨?既来之则安之。事已至此,顺其自然的好。也不需要举多少什么丑人成功的事例,你不认为它丑,它就是自然的,甚至于会因为你自身的优秀一并可爱起来。——但事已至此,洋洋同学还可以重新开始吗?坦率地说,做正确的事情,永远不会晚。怕的是在错误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以至于无法自拔。——父母老师干脆勇敢地戳破这个心理上的脓包,剪掉长发,就把这块伤疤暴露出来,这或许就会迎来洋洋多年累积的心理压力的大释放,进而获得精神上的脱胎换骨。
  第二,人固然是感情的动物,但处理事情却往往不可以感情用事,教师尤其应有专业的思维态度,有意识地把规则纳入到师生的交往过程中。
  12岁的六年级学生应当有明确的规则意识,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能做到哪一步,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没有商量的余地。比如说,小孩子上学读书接受教育,这不仅是我们国家义务教育法赋予未成年学生的权益,同时也是未成年孩子作为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这是不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决定上学还是不上学的。再比如说,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教科书里面也都是有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洋洋白纸黑字,亲口承诺的事情怎么可以说反悔就反悔呢?可遗憾的是,洋洋同学并没有这样一个规则意识,他不认为上学读书是自己的事,是必须的事,也不认为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所以就出现了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了就不上的怪现象。洋洋一任性,父母老师就挠头。   产生这样的怪现象,表面看责任在洋洋,但追究下去,家长老师难辞其咎。作为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是第一任教师,老师是直接的教育责任人。必要的做人、做事规则必须讲明白,必要时必须采用灌输的方式讲到位。在《他不想读书》里,洋洋同学总是陷入于上不上学的漩涡里。但家长没有,老师也没有,把这样一种规则意识向洋洋同学开诚相见。这就直接导致洋洋同学屡次出现不上学、长时间不上学、屡次爽约的行为。
  朱红老师很尽责,为了孩子上学的事里里外外奔波忙碌,耗尽了心血,按道理说,孩子这么大了,他应当有所触动,并且反省。但洋洋没有。所以这里面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必须理清楚:是老师和爸妈要洋洋上学,还是洋洋同学自己必须上学。这个问题讲清楚了,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按照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的观点,洋洋的年龄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11 12岁及以后),在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按理说,洋洋这样的学生心理上非常敏感,智力发展不会差,情商也不会低。——是凡敏感的,大都也是比较多情的。故事的第一部分关于洋洋同学情况的介绍也能初步印证到这一点。——那么,读书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体谅父母老师一片苦心的意识,就是很有可能获得洋洋认同的。这样的认同,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把这件事里面对立各方的位置彻底置换,原先隐藏着的洋洋的主体地位一下就突显出来。——是的,洋洋同学,这是你自己的事,你没有理由逃避,我们父母和老师只能帮你,而不能替代你。何去何从,你自己看着办!
  洋洋果真会辍学吗?根本不会!毕竟还只是孩子,他表面上待人不冷不热,但骨子里还是喜欢玩耍、渴望友情的,他的老爸让孩子退学,孩子不肯,他紧紧抱着不放的书包传达给我们的是孩子对学校生活的眷恋——说不上学仅仅就是另有曲折:头顶的那块疤,父母不稳定的婚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此而已。但也许洋洋会选择暂时的辍学,那就索性先冷处理,辍学就辍学吧,但电视不许看,电脑不许摸,还得干家务。不然谁来哄着你?供着你呢?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适当的策略还是要有的。待到条件合适了,再来个父母动之以情,老师晓之以理,小伙伴们再一劝,借坡下驴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所以,首先在大道理上叫孩子口服,然后在情感和方法上让孩子心服,才能有好的效果。
  第三,为人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准。
  案例里的洋洋父母工作不顺心,婚姻不遂心,教育孩子方法简单粗暴,武断一点说,洋洋成为问题学生,父母要负大部分责任。洋洋玩网游,发展到偷拿家里的钱,这难道是三两天就这样了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洋洋同学的父母平时不管不问,问了不是骂就是打,这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呢?所以有专家说,问题学生的背后大多有一个问题家庭。班主任老师在教好一个班学生同时也还要教好一个班的家长。这是对班主任老师的一个严峻考验。
  显而易见的是,班主任老师并没有经历过教好家长的专业培训,如何跟家长打交道也基本就是在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的。这个方面,我们的《班主任之友》做了很好的培训工作(《班主任之友》曾于2013年1、2期合刊推出“班主任与家长”专题,系统阐述了班主任与各类家长打交道的策略与技巧),我们所有的老班主任也应耳提面命为年轻班主任提供帮助。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介入到学生家庭事务当中时需要把握好分寸。像故事中的朱红老师做的就是比较好的。首先要了解清楚情况,避免盲目介入。介入后也是想方法保护孩子,把家长往前推,甚至还布置了温馨的作业: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童年的秘密》,还要写读后感。姑且不论究竟有多大效果,朱老师这样做还是有相当的专业范儿的。
  教育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师的力量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归根结底,问题学生的彻底转变,不单是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也有赖于孩子家庭环境的改善。但显然,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能力。
  总归来说,故事中的我们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了太多,却始终没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是谁的责任谁就负担起来。为什么一到五年级都能相安无事,到了六年级却一下子爆发出来呢?洋洋父母的婚姻出了状况,是一个原因。他们平时对孩子疏于教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又是一个原因。家长和老师未能认识到孩子主体性地位,未能培养他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教师要从专业的视角看待和处理所面对的事件,努力把握住学生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根本,用勇气和规则助推孩子的成长,这才能谈得上问题的最终解决。
  (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孙大武)
  关于异态教育反应中的有效策略
  所谓异态教育,相对于常态教育提出。一般而言,异态教育反应有两种情况:一是,接受教育一方,具备教育的正向反应与高度自觉,不需施教者额外给予教育帮助。换句话说,这个学生的表现很好,并不需要教师给予特别关注。二是,教育对象出现思想和行为偏差,或者出现发展中的滞后现象,施教一方给予分外的关注与超额的帮助,可是对方采取排斥的态度,造成效果不彰。
  本案例的情况,与第二种情况吻合。学生出现了厌学反应,不去上学。就施教一方,教师与家长,甚至同学也参与到对他的教育帮助中来,也没有很好解决其行为反复问题。
  言其教育反应是异态的,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该学生行为反应与心理异常相关,也多次联系到心理医生做矫正。即其心理的病态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其二,该学生的境遇与所处生活环境,也呈现出异态特点:头部烫伤,造成其审美心理中的遗憾;父母关系不睦,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觉得自己在同学老师面前颜面尽失;本人学习成绩一般,又加上教师刻意不去触动他的自尊,采取了小心翼翼回避的策略,客观上让该学生感觉属于不被关注的大多数,存在感丧失。其三,对于该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干预是多方面的,可是收效甚微,可知学生对于施加的教育采取了排斥态度。
  异态教育,其效果不显著,并且出现行为反复,和施教与受教双方所建立的教育反应,存在不对应、不适应有关。也可以说,施教并不对症。此时,必须要说明的是,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尤其在异态教育反应中,能够扭转学生负面行为,实现所谓后进转化的几率是较小的。在本案例中,教师倾注的心血与采取的措施,都无可厚非。然而,这一切教育付出,与赢得的正面反应比较,让教师陷入矛盾与疑惑之中。   异态教育反应中,教育的无奈与行为的不对症,即教与学之间的隔膜是造成学生异常反应的主要原因。
  就此谈谈看法。无论医生,还是教师、家长,从各自视角,普遍看到学生厌学与其心理异常有关系。我们知道,某人形成一种特定心理机制,一定是他在生活里,相当长时间,接受的心理影响与塑造的结果。学生与外部环境和外在的人群,表现为冷漠特征,他的内心长期感受到的是孤独,采取的是封闭的做法。首先反映在学校生活里,自我感觉被边缘化,他不理人,人也不理他。头发掩饰这个举措,折射出他的自卑心理。而不说话,更表达出他的不与人合作,不接受外在关怀的强烈的排斥态度。当家庭中父母关系问题爆发出来的时候,他的家庭存在感也丧失了。所以,他从学校逃避到家里,再逃避,选择了更为独立存在的一种行为方式——玩游戏。
  当这种心理机制已经形成,要破坏这个建构起来的反应模式,无疑需要普遍关怀和缓慢修复。这包括,心理医生的专业疗救,教师、同学、家长的长期关怀。不能寄希望这个案例中的针对性教育可以短期迅速见效。
  当前,这个学生心理存在价值缺失,即他需要找回存在感。当他习惯于在学校生活里被视为可有可无,在家庭生活里也被父母因为关系不睦所遗忘,而他表现出来的逃学、玩游戏等非常态行为,暂时赢得了各方面对他的关注,并在这个时间段里,让他的生活里,增加了温暖和关爱。这种特殊状态下构建的行为反应模型,是以叛逆的表现换回了他渴望得到的东西。在强化这个模型之后,也会让学生不断选择行为反复。
  若教师不接受这种反复性行为表现,也需要在稳定和持续关注学生的同时,与他之间,重建新的刺激反应关系。比如,引导学生在某种学习行为或活动行为中,获得成就感。逐步引导他找到自己潜在的发展能力和生活价值,当这种正面性的刺激反应关系建立起来,自然可以冲淡不良反应模型给他带来的兴奋感。
  所以,作为这个教育环境里的家长和老师,最迫切需要的是,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并且发现他教育发展的一个增值点。
  案例中,教育的行为主要采用的是说教。一般的说教,包含规劝、情理分析、批评等内容。最短缺的则是理解,宽容,以及对于他本身优势与价值的肯定。我们看到,学生在接受医生的心理矫正之后,会有明显的改变。这是因为,心理治疗采取的主要语言策略是倾听、表达对于学生想法的理解,这显然是对症的教育措施。
  这对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也有启发意义。要延续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也需要多一些理解和认同。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赵福楼)
其他文献
张老师班上学生间的“租书事件”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发展到渐成气候,形成“租书热”,可谓给孩子们平静的班级生活投下了一颗“喜石”,在教室里掀起了一层层涟漪。先是由学生自发开始,渐渐演变为班里的一场“主流”活动——“租书热”:招揽生意,书屋遍地;热门书籍,新潮阅读;“天价”租书,个别“奸商”……再是引起班主任张老师和科任老师们的关注并引发了诸多活动:从发现“租书热”后“先放放再说,且看事态发展”的默许及静
期刊
一天,老师来布置作业,她放下作业本问学生:“我们应该把作业看成像什么一样重要呢?”  同学们开始猜起来,有人说:“作业像书包一样重要。”老师摆摆手说:“不对,也有人带来书包没有带作业的呀!”还有的说作业像眼睛、鼻子、耳朵、红领巾的,老师都说不太恰当。这时吴寅飞高高举起手来说:“作业像衣服一样重要。”大家一愣,老师接着说:“我从没看见有人不穿衣服来上学的。”大家开怀大笑,有的同学竟笑得捂着肚子直不起
期刊
今天你们张老师没来,这节数学课由我来代一次。  下面,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5页,看第一题。  甲乙二人共拿了10个苹果,甲比乙多拿4个。这位同学,你来答一下,这句话的主谓宾是什么?  (摘自网络)
期刊
那一次,路程实在遥远。纸条要从最后一排的我传到靠近老师的第一座。我机智地选了老师在黑板上抄一道大题的时刻,让那张纸条启程了。  我的前排是个聪慧的女孩,我只是在她后背轻轻地点那么一小下,她就机敏地回过头迅速地接过去,然后用和我同样的速度,轻触了前面同学的肩头。  这是一个迟钝的家伙,好半天才转过身,见伸过来的那只拿着纸条的手,狠狠地皱了下眉头,极不情愿地、慢吞吞地接下,又用比蜗牛快不了多少的速度让
期刊
妈妈,你太天真了  早晨,我照例问孩子,“今天中午想吃点什么呀?”  儿子一本正经地说,“妈妈,吃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吃芹菜!”  “为什么?”我问。  儿子郑重其事地回答:“因为吃芹菜能杀死我的精子!”  “?”我直接目瞪口呆,犹如石化!正在喝汤的老公也“噗嗤”一声,把到嘴的汤喷了出来。  我笑问,你怎么知道的?  儿子说,他从小广告上看到的。原来,集市上散发的小广告入了儿子的法眼。  我无语。 
期刊
思维是人类最高级、最难把握的心理过程之一。中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教师在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之一《我们如何思维》详细阐述了人们进行思维时的习惯和过程,给教师运用科学训练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根据思维发展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以重要启发。此外,也提醒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努力避免对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勿轻易给学生
期刊
今天班上的午餐煮了海带龙骨汤,可孩子们都不大爱吃海带。于是,我就开始做工作了,“海带里有一种对人体非常好的元素叫‘碘’,身体里有这种元素的话,就不容易得大脖子病,多吃对身体好!”在我的说服下,孩子们夹起海带吃起来,边吃边说:“难怪刚刚我吃的时候看到海带上面很多‘点’,你们看,这一块海带上面也有好多‘点’啊!”我晕!  (赵雯婷 广东深圳宝安区西湾小学)
期刊
是的,世界不会为一个人改变。可是,我们,可以帮助一个人转变。就像一朵花,虽影响不了整个花圃,却能定义了人们眼中的春天。  那一次,是孩子们给我上了一课。  刚接手这个班级,对孩子们还不很了解的情况下,我随意叫到一个女孩子来朗读课文。女生迟疑了几秒钟,然后缓缓地站起来,像是一只不给力的氢气球慢吞吞地升了起来。可是她起身后竟没有急着张开嘴巴,而是用双手把书抱在怀里,将头垂成了一棵成熟的稻穗。  “老师
期刊
忘不了,1988年春天,由于种种原因,我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屡遭挫折,跌入低谷,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回丹阳老家探亲的陈南村先生给我送来一本《班主任之友》,我翻开了《班主任之友》,读着,读着……《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究》《班主任手记》栏目里的文章使我的心渐渐热起来,《班队活动》《思想品德教学》栏目里的经验使我的眼睛慢慢亮起来,于是,我按照文章里说的,调节心理、摆正心态、
期刊
指导背景  曾经在小学各个学段做过调查:什么样的家长最受孩子的欢迎?将近80%的孩子填的是“有事情好好说,不要打和骂”以及“有空陪我玩”。可见,亲子沟通和陪伴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而这,正是当下众多家长最容易忽略的。  在任教的二年级这个班里,我从开学就向家长提出了“三个一工程”的倡议,具体内容是:一席话(每天和孩子说说话,聊聊天,倾听孩子);一盏灯(每天抽十五分钟左右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一段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