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往的化学新教学由于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使得学生的化学学习往往是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探究的少,机械地做题、练题,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发展观强调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生活世界;自我发展;积极互动;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11
实施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是所有改革中难度最大的改变,就是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转变,也是师生交流与合作机制的建立。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的“思”迸出火花,增强了学生钻研的兴趣。基于此,本文拟从教学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对化学教学新观念做一探讨。
一、新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新的教学观念,其核心之一就是以人为本。本次课程改革是在知识经济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以及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酝酿和展开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发展需要,强调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然而放眼课堂,仍然可见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人的多种需要与整体人格成长;教学过程忽略人的丰富多样的生命内涵,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情感与灵性的自然流露;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缺少创新性、情境性和灵活性;教学形式过于讲究常规与模式,约束了个体生命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偏重于灌输与说教,缺少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达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教学中如此这般的问题聚集到一点,就是我们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价值取向的缺失。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究竟需要明确一种怎样的价值取向呢?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明确要求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笔者认为我们可以这样来明确新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1. 新课程教学应改变单一注重知识传授的价值理念,致力于通过教书实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通过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培养成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活动工具”。
2. 新课程教学应不断引领学生寻求个体、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应不断引领学生追求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3. 新课程教学应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激励生命的创造性,不断使学生成长为精力充沛、个性充盈、热爱生命、善于学习、不断创新的人。
二、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化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目标体系”;指出应“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感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化学教学要落实这一课程基本理念,就要抛弃“为考试而教”的教育价值观,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力、增长学生的学力,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就要致力于把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沟通,使知识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化在一起,进而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及能力,使他们能够产生对科学态度的持续兴趣,能用科学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关心社会问题,不断用科学和技术来丰富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社会决策,从科学与社会的角度主动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付诸于实践行动。
三、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传统教育把科学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使学生固定在单一的“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里,致使学生忘却了自己,远离了“生活世界”,于是教育丧失了鲜活的生命,不断陷入危机之中。然而,我们从以上两点可知:新课程及其化学教育具有回归生活的重要趋势。这实际上昭示着新课程的教育应该挣脱“唯科学主义”的樊篱,整合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摆脱工具价值的地位,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其真正的“主体教育观”。
1. 学生主题性的构建,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和动力,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体现,在活动中确证。人的活动与人的生活是统一的,人怎样活动,也就怎样生活。因此,构建人的主体性就必须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实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促进其主题性建构、发展和完善的课堂生活,以充分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释放人的主体精神。
2. 传统教育忽视学生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认为教育仅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在这样的教育观影响下,课程当然脱离了生活实际,教育必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转而片面强调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以期能使学生掌握所为适应未来生活的本能。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程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课程的变革起因于人们对生活高质量的追求;认为教育应当不断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提升意义,进而不断地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真实感受到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转第18页)(上接第11页)从根本上激发起他们在教育中主动创造精神与开拓意识,并进一步为未来生活提供一种积极地切入自己生活方式。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传授的,知识也不是对现实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说。学习者只有基于一定的经验,并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获得知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儿童、青少年构建知识的基础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致力于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全面、真实、高效低建构知识,激活知识的生存与应用状态,做知识和生活的主人。
总之,教育是一项严肃的工程,改革与创新是必须而且是必然的,但改革必须慎重,要设计周密,要预测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有相应的对策,教育改革的步伐要加快,但不能搞“大跃进”;教育不是快餐,不能像“麦当劳”那样大量引进;教师可以试验,积累经验,失败了再来,但对于学生,永远不能喊“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一个人每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只有一次,学生的每一节课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何才能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这仍是我们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县白龙江林管局中学746010)
关键词:以人为本;生活世界;自我发展;积极互动;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11
实施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是所有改革中难度最大的改变,就是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转变,也是师生交流与合作机制的建立。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的“思”迸出火花,增强了学生钻研的兴趣。基于此,本文拟从教学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对化学教学新观念做一探讨。
一、新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新的教学观念,其核心之一就是以人为本。本次课程改革是在知识经济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以及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酝酿和展开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发展需要,强调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然而放眼课堂,仍然可见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人的多种需要与整体人格成长;教学过程忽略人的丰富多样的生命内涵,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情感与灵性的自然流露;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缺少创新性、情境性和灵活性;教学形式过于讲究常规与模式,约束了个体生命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偏重于灌输与说教,缺少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达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教学中如此这般的问题聚集到一点,就是我们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价值取向的缺失。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究竟需要明确一种怎样的价值取向呢?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明确要求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笔者认为我们可以这样来明确新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1. 新课程教学应改变单一注重知识传授的价值理念,致力于通过教书实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通过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培养成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活动工具”。
2. 新课程教学应不断引领学生寻求个体、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应不断引领学生追求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3. 新课程教学应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激励生命的创造性,不断使学生成长为精力充沛、个性充盈、热爱生命、善于学习、不断创新的人。
二、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化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目标体系”;指出应“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感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化学教学要落实这一课程基本理念,就要抛弃“为考试而教”的教育价值观,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力、增长学生的学力,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就要致力于把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沟通,使知识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化在一起,进而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及能力,使他们能够产生对科学态度的持续兴趣,能用科学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关心社会问题,不断用科学和技术来丰富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社会决策,从科学与社会的角度主动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付诸于实践行动。
三、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传统教育把科学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使学生固定在单一的“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里,致使学生忘却了自己,远离了“生活世界”,于是教育丧失了鲜活的生命,不断陷入危机之中。然而,我们从以上两点可知:新课程及其化学教育具有回归生活的重要趋势。这实际上昭示着新课程的教育应该挣脱“唯科学主义”的樊篱,整合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摆脱工具价值的地位,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其真正的“主体教育观”。
1. 学生主题性的构建,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和动力,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体现,在活动中确证。人的活动与人的生活是统一的,人怎样活动,也就怎样生活。因此,构建人的主体性就必须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实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促进其主题性建构、发展和完善的课堂生活,以充分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释放人的主体精神。
2. 传统教育忽视学生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认为教育仅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在这样的教育观影响下,课程当然脱离了生活实际,教育必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转而片面强调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以期能使学生掌握所为适应未来生活的本能。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程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课程的变革起因于人们对生活高质量的追求;认为教育应当不断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提升意义,进而不断地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真实感受到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转第18页)(上接第11页)从根本上激发起他们在教育中主动创造精神与开拓意识,并进一步为未来生活提供一种积极地切入自己生活方式。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传授的,知识也不是对现实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说。学习者只有基于一定的经验,并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获得知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儿童、青少年构建知识的基础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致力于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全面、真实、高效低建构知识,激活知识的生存与应用状态,做知识和生活的主人。
总之,教育是一项严肃的工程,改革与创新是必须而且是必然的,但改革必须慎重,要设计周密,要预测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有相应的对策,教育改革的步伐要加快,但不能搞“大跃进”;教育不是快餐,不能像“麦当劳”那样大量引进;教师可以试验,积累经验,失败了再来,但对于学生,永远不能喊“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一个人每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只有一次,学生的每一节课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何才能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这仍是我们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县白龙江林管局中学74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