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通过肢体语言,运用形态、神态,进行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需要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演员的二度创作。一位优秀的舞蹈演员必须具备很强的二度创作能力,通过肢体表达,把作品的意象和中心思想传递给观众,产生共鸣,形成生动的人物形象,从而完成角色的塑造。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舞蹈演员在二度创作中需要具备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进行简述。
一、具备一名优秀舞蹈演员的品质。
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通过专业训练,应该具有丰富的表演能力,能独立完成各种技术技巧和控制力。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身体的可塑性,这些是我对一个优秀演员的基本定位。早在二十年前,梁群,刘琦老师创作的双人舞《萋萋·长亭》是演员李超铁、古宛玉共同完成。作品问世后,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是后来通过演员调整,由山翀、汪烈共同完成。結果该作品荣获首届荷花杯金奖,第一届cctv舞蹈大赛表演金奖和第五届桃李杯优秀教学剧目金奖。其影响力瞬间爆棚,得到舞蹈界专家的大力赞扬与认可。所以说,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需要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来完成,作品最后是否成功,跟选择用什么样的演员有直接关系。
二、具备很高的舞蹈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文化素养,不仅仅说是有多高的学历和文凭,这里的文化素养,我觉得应该是指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大自然和事物的感受能力,对人性社会的洞察力和对生命以及生活的热爱等等。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和探索,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世界伟大的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是现代舞的创始人。她就是凭着对舞蹈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探索与追求,对原创性与自由的要求,最终以自己独具一格的舞蹈和创新能力,成为现代舞之母。而艺术修养是多方面的,舞蹈本身是一种以肢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艺术理论上的知识,还要对音乐、文学、诗歌,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舞蹈的艺术修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演员在台上的每一次演出,举手投足间所展示出来的细腻和讲究,由心而发的去诠释作品本身的精神高度!
三、演员在二度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度创作,对于演员的全面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任何一个作品,都离不开编导的创作和演员的主体表演,如果缺少了演员的二度创作这一重要环节,人物形象就不生动,舞蹈作品就会逊色,舞蹈表演也就失去了意义,作品更是达不到原本的高度。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一定是有高质量的二度创作,好的二度创作,不光能激发编导的联想和无限的想象力,还可以丰满作品的人物情感,内容结构,展示演员的舞台魅力,更能达到编导的期望值和提升作品的高度。
在舞剧《徽班》中,青年演员潘永超饰演的“武生”一角,他在舞台上的二度创作,一直给我记忆犹新的印象,我觉得他在剧中的情感表达,个人的技术性和人物角色的塑造,以及表演尺度的分寸感,都掌握得十分到位,通过他的表演和理解,把一个活生生的“武生”形象立在了舞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觉得舞剧《徽班》的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潘永超细腻和高超的二度创作,他使这部舞剧有了重要的“魂”,也为舞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演员二度创作中如何进行角色塑造。
演员在创作中的角色塑造,是整个舞蹈作品的核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和 生动的角色塑造呢?下面我想通过自身经历的舞蹈作品《汉正街的娘子军》,来谈谈我对二度创作中角色塑造的理解和诠释。舞蹈作品《汉正街的娘子军》,讲述的是一群女扁担的日常生活场景,其中一 位母亲靠着挑扁担的微薄收入,供女儿上大学的故事,表现了社会底层的工薪阶层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我在舞蹈作品《汉正街的娘子军》中担任主要演员,饰演一位母亲,里面有很多的情感戏和大幅度的劳动场面,编导要求我们在完成动作的时候,要在很强的力度和控制力下去完成,即要体现女性在劳动中的性格,又要有男性的阳刚。刚开始排练的时候,给了我很大的挑战和困难,可能是从来没有饰演过类似的角色,总是不太注意母亲年龄的问题,在表演当中不是太过就是太年轻,在完成动作的时候,力度也有所欠缺,在人物性格的把握上也抓得不够准确,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我专门走访汉正街去观察,体验了一下“扁担”的生活。当我走进汉正街的那一刻,映入我眼前的是弯曲的背影,湿透的衣衫,匆忙的脚步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的劳动者,就是这一群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瞬间让我脑海里有了一个全新的母亲形象,这个母亲形象,她应该是慈祥的,朴实的,一个看似柔弱却很坚强乐观的母亲,她的行为和体态也应该跟女儿完全不同,在表演当中应该要抓住劳动中的行为特点,既要有朴实的人物形象又不能完全生活化。经过仔细的琢磨和反复的练习,在后来的排练当中,我很快的就进入角色的心理状态,从角色内心出发,去把握情感细节的处理。舞蹈作品《汉正街的娘子军》对我的锤炼,让我重新认识到,一个演员在作品当中角色塑造的重要性和真实性。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舞蹈作品中的生活背景,人物形象,成长经历和人物性格。通过分析与思考,找准角色定位,将自己融入到要塑造的角色当中。其次,是在编导所规定的情景和情境中,把握好时空力的运用,演员要根据剧情的发展来诠释和丰富角色内心的活动。最后,肢体语言应该从心而发,掌握表演中的分寸感挖掘角色内心潜台词,用自己的意念和感觉来进行肢体动作的呈现。
综上所述,舞蹈,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手舞足蹈。它是内心、气韵、神态的完美结合,是美的载体,是对自然和人性的呈现和表达。它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文化信仰。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十个字准确概括了演员职业的深度和难度。作为一名舞蹈人,我们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去思考它带给我们的真正意义,只有更深的去了解舞蹈,读懂舞蹈,才能更好的去把握和驾驭这门艺术
作者简介
文艳,性别:女,出生:1984年,籍贯:湖北宜昌,职称:二级演员,学历:大专
(作者单位:武汉歌舞剧院)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舞蹈演员在二度创作中需要具备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进行简述。
一、具备一名优秀舞蹈演员的品质。
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通过专业训练,应该具有丰富的表演能力,能独立完成各种技术技巧和控制力。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身体的可塑性,这些是我对一个优秀演员的基本定位。早在二十年前,梁群,刘琦老师创作的双人舞《萋萋·长亭》是演员李超铁、古宛玉共同完成。作品问世后,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是后来通过演员调整,由山翀、汪烈共同完成。結果该作品荣获首届荷花杯金奖,第一届cctv舞蹈大赛表演金奖和第五届桃李杯优秀教学剧目金奖。其影响力瞬间爆棚,得到舞蹈界专家的大力赞扬与认可。所以说,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需要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来完成,作品最后是否成功,跟选择用什么样的演员有直接关系。
二、具备很高的舞蹈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文化素养,不仅仅说是有多高的学历和文凭,这里的文化素养,我觉得应该是指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大自然和事物的感受能力,对人性社会的洞察力和对生命以及生活的热爱等等。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和探索,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世界伟大的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是现代舞的创始人。她就是凭着对舞蹈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探索与追求,对原创性与自由的要求,最终以自己独具一格的舞蹈和创新能力,成为现代舞之母。而艺术修养是多方面的,舞蹈本身是一种以肢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艺术理论上的知识,还要对音乐、文学、诗歌,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舞蹈的艺术修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演员在台上的每一次演出,举手投足间所展示出来的细腻和讲究,由心而发的去诠释作品本身的精神高度!
三、演员在二度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度创作,对于演员的全面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任何一个作品,都离不开编导的创作和演员的主体表演,如果缺少了演员的二度创作这一重要环节,人物形象就不生动,舞蹈作品就会逊色,舞蹈表演也就失去了意义,作品更是达不到原本的高度。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一定是有高质量的二度创作,好的二度创作,不光能激发编导的联想和无限的想象力,还可以丰满作品的人物情感,内容结构,展示演员的舞台魅力,更能达到编导的期望值和提升作品的高度。
在舞剧《徽班》中,青年演员潘永超饰演的“武生”一角,他在舞台上的二度创作,一直给我记忆犹新的印象,我觉得他在剧中的情感表达,个人的技术性和人物角色的塑造,以及表演尺度的分寸感,都掌握得十分到位,通过他的表演和理解,把一个活生生的“武生”形象立在了舞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觉得舞剧《徽班》的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潘永超细腻和高超的二度创作,他使这部舞剧有了重要的“魂”,也为舞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演员二度创作中如何进行角色塑造。
演员在创作中的角色塑造,是整个舞蹈作品的核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和 生动的角色塑造呢?下面我想通过自身经历的舞蹈作品《汉正街的娘子军》,来谈谈我对二度创作中角色塑造的理解和诠释。舞蹈作品《汉正街的娘子军》,讲述的是一群女扁担的日常生活场景,其中一 位母亲靠着挑扁担的微薄收入,供女儿上大学的故事,表现了社会底层的工薪阶层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我在舞蹈作品《汉正街的娘子军》中担任主要演员,饰演一位母亲,里面有很多的情感戏和大幅度的劳动场面,编导要求我们在完成动作的时候,要在很强的力度和控制力下去完成,即要体现女性在劳动中的性格,又要有男性的阳刚。刚开始排练的时候,给了我很大的挑战和困难,可能是从来没有饰演过类似的角色,总是不太注意母亲年龄的问题,在表演当中不是太过就是太年轻,在完成动作的时候,力度也有所欠缺,在人物性格的把握上也抓得不够准确,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我专门走访汉正街去观察,体验了一下“扁担”的生活。当我走进汉正街的那一刻,映入我眼前的是弯曲的背影,湿透的衣衫,匆忙的脚步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的劳动者,就是这一群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瞬间让我脑海里有了一个全新的母亲形象,这个母亲形象,她应该是慈祥的,朴实的,一个看似柔弱却很坚强乐观的母亲,她的行为和体态也应该跟女儿完全不同,在表演当中应该要抓住劳动中的行为特点,既要有朴实的人物形象又不能完全生活化。经过仔细的琢磨和反复的练习,在后来的排练当中,我很快的就进入角色的心理状态,从角色内心出发,去把握情感细节的处理。舞蹈作品《汉正街的娘子军》对我的锤炼,让我重新认识到,一个演员在作品当中角色塑造的重要性和真实性。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舞蹈作品中的生活背景,人物形象,成长经历和人物性格。通过分析与思考,找准角色定位,将自己融入到要塑造的角色当中。其次,是在编导所规定的情景和情境中,把握好时空力的运用,演员要根据剧情的发展来诠释和丰富角色内心的活动。最后,肢体语言应该从心而发,掌握表演中的分寸感挖掘角色内心潜台词,用自己的意念和感觉来进行肢体动作的呈现。
综上所述,舞蹈,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手舞足蹈。它是内心、气韵、神态的完美结合,是美的载体,是对自然和人性的呈现和表达。它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文化信仰。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十个字准确概括了演员职业的深度和难度。作为一名舞蹈人,我们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去思考它带给我们的真正意义,只有更深的去了解舞蹈,读懂舞蹈,才能更好的去把握和驾驭这门艺术
作者简介
文艳,性别:女,出生:1984年,籍贯:湖北宜昌,职称:二级演员,学历:大专
(作者单位:武汉歌舞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