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要把审美教育、能力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内容环节中去。教学结果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美术素养以及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进行表现艺术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学结果应是评估教学的准则之一,美术作业则是检验教学结果的直接因素。所以说,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在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个性评价;多元;课堂作业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按照教学要求用模仿的方式被动学习,教师对于学生作业仅仅依靠“像”与“不像”来进行评价。孩子们的绘画作品线条扭曲、色彩极其艳丽、透视不符合实际、事物是世间没有的,这些种种看似是不正确的,但正是因为小学生没有社会和艺术绘画的经验,才使得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包含着一种成人所没有的童趣。如果在美术课中,教师按照自己的意识来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是评价学生作品的好与坏,可能会无意间消磨掉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失去了这些的儿童作品,不再拥有他原本的魅力。以前的美术课中常常可以看见这么几个不良的现象,它们制约着学生:
1.高高在上的老师。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数落”着:画得像不像,材料使用得熟练不熟练……这么单一的评价标准让学生逐渐失去自信,慢慢对绘画丧失了兴趣。
2.每次仅仅在作业本上打上等级或分数。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只关注自己的分数是否比别人高,不会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自己的作品为什么是这个等级呢?这样评价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3.一味地宽容和鼓励。现在的学生常常重不得轻不得,但是一味地鼓励学生便会觉得这种评价对于他没什么用,会产生轻视、怀疑老师做法的想法。
4.包办评价。教师把所有的评价一口气讲完,不利于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自己作品的反省中来。
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这些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慢慢被打破,美术评价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多维性和多级性发展,以此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和对其进一步地深入完善,便能使学生获得持续发展的兴趣和潜力。为此,我在教学评价上进行了浅显的探索。
一、课内作业评价
案例:《走迷宫》。这是小学美术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课,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运用描绘、设计、制作等多种造型活动,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平面的或者立体的迷宫,借以释放学生对奥秘领域的好奇之心、探索之愿。
经过启发指导和相互探索交流后,进入了创作阶段。要求:①用长短、曲直不同的线条围隔成迷宫。②可以配有相应的背景。它既是一个迷宫,也是一幅漂亮的风景画或者场景画,注意迷宫的特点和趣味性。③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含非绘画工具和绘画工具的组合),注意色彩的搭配,可绘制自己的主题迷宫。
这类绘画的作业我以往常以1~5颗星来给学生定级,这次我要求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请自己的好朋友玩一玩,请他写个评语,打一打星。
学生的作业创意万千,我留下了一些时间让他们自我推荐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1:我的迷宫是树叶迷宫,用的都是直线。虽然不复杂,没有漂亮的背景,但是你走走就知道有多好玩了,不仔细是出不来的。你看,很多同学已经走过了,我很喜欢我的树叶迷宫。(作业1)
生2:我画的闪电鱼有点复杂,鱼鳞的曲线是秘密的所在。我的迷宫色彩漂亮而且很好玩。看鱼妈妈在找她的孩子呢!(虽然没有写评语,但是当场走过她的迷宫后很多同学给了她很高的评价,看她高兴得比我打5颗星还要有成就感)(作业2)
大部分同学都跃跃欲试着,比较自信,展示着作品,参与着评价,但是还是有几位学生脸色紧张,想上来讲讲又不敢的样子。于是我叫了其中的一位学生上来。(作业3)
当她拿上作品时很多学生已经在说这不算迷宫了,这让她很气馁。“谁说过怎样的迷宫才能算迷宫!我打了3个星,她掌握用线围隔成迷宫,所以可以。”她抬头意外地看着我。“你看,她的迷宫还会说故事呢!你们想不想救那只小白兔?”生:“想。”我说:“对啊,虽然设计得有点不一样,但她像一个故事大师一样呢!要不要再加一颗星?”在一片“好”声中我又给她加上了一颗星,“其他同学看了以后,还有别的想说的吗?”生:“老师,她的蓝色和黄色配得很好,还是用水粉的,再加一颗星好不好?”
她有点意外有那么高分,显得很兴奋,有点感动说:“不过,老师,我颜色还能涂得更好一点的。”
美术评价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自主评价,这一点课堂内尤其重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生自主上来评价自己是对学生的尊重,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教学质量。当发现那些学习上不是那么出色或不投入的学生,可以真正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到美术评价中,一起帮助寻找他的优点。这样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自主反思。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相互关怀,相互鼓励;课堂内的评价只有让全体学生自主地投入其中,效果才能真正地充分显示,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我们用表格来表示美术作业要求以及课程评价,简洁而清晰。(表1)
《走迷宫》正是有了(1)、(2)两点针对性的评价标准,才使学生有了针对性的评价指标,有了关于迷宫的设置和所用的线条、色彩搭配的共同话题。第(3)点比较自由些,让学生有了自主的空间,评价需要具体的目的,不能纯粹围绕“哪件作品最漂亮”之类泛泛而谈,虽然热闹对学生的发展却没有任何帮助。课内的评价对于学生巩固所学习的内容、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优点都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二、课后作业评价
1.单独面批。案例:在一次想象画“杜卓成历险记”中,黄智洋同学没有按照我所说的环节去画,他画了一个3亿年后的大自然,那里有很多生物,充满新鲜和危险。他的作品虽然不是那么成熟,但是可以看见他对大自然的那种热爱。在一年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分化、想象夸张的画偏多情况下,他的风格吸引了我。
我找他来和我面对面,问他怎么会想到画这个3亿年后的大自然。他说他很喜欢看动物世界,最喜欢蛇了,他觉得大自然是最神秘、最值得历险的。我说:“黄智洋,你的动物画得不错,想象中有写实的味道,说明你在平时肯定有仔细观察他们。但是细节部分还是有待加強啊,我期待你更精彩的作品。”后来我找了一些蛇和大自然的摄影作品和学生作品给他看,推荐了几本书,比如《昆虫记》。他神采奕奕的眼神让我特别开心。这种面对面“偏爱”式的评价交流给了他一个强有力的鼓励,提高了他的美术兴趣,在后面的绘画学习中他画了很多自然界的生物。他们班也刮起了一股“动物世界”的研究热。
单独面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深切关怀,可以有针对性地问一些问题,作一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引导得好还可以由个人到班级、由班级到学校的辐射性效果。只是单独面批有着时间上的局限性,所以在选择上有很多针对性。
2.背批。课后作业评价还有常见的“背批”。结合小组和个人,我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表格,这样可以使评价更加全面,表格从学习内容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分栏,一目了然,很是清晰。(表格略)
3.其他形式,如:展览。在外小我们天天有画展,处处有展览,教学楼的走廊、橱窗、教室其实都是画廊。一学期结束后,又把小组合作的大作品拿到校外的画廊进行展览,目的是接受家长、社会对我们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因为我们评价的主体需要多元化。“新课标”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这样的结合增加了生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更客观,更多元。
但是,在小学美术评价中我们个性化的评价同样需要注意几点:
1.美术教学同样需要“可持续”。美术作业的评价目的是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习,让学生肯定自己,克服自己的不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个别学困生要多加以关注引导,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得到进步和发展,把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
2.作业的基本要求和多元的评价相整合。美术作业的评价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多元的评价应该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既让学生达到基础要求,又促进学生获得各自的个性特色发展。只有这样美术评价才不会天马行空。
3.灵活运用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那么多的评价方式如果一起用上去会怎么样呢?我想不单单是时间不够用,而且会造成很多重复低效的劳动,不再是“以生为本”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要以趣味性的活动为主,而高年级的就比较适合思考性的评价方式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根据班级学生不同的基础制订个性化评价方案。灵活个性的评价方式必将高效促进学生美术作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孙琳.善待学生的美术作业[J].中国美术教育,2000,(6).
关键词:个性评价;多元;课堂作业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按照教学要求用模仿的方式被动学习,教师对于学生作业仅仅依靠“像”与“不像”来进行评价。孩子们的绘画作品线条扭曲、色彩极其艳丽、透视不符合实际、事物是世间没有的,这些种种看似是不正确的,但正是因为小学生没有社会和艺术绘画的经验,才使得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包含着一种成人所没有的童趣。如果在美术课中,教师按照自己的意识来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是评价学生作品的好与坏,可能会无意间消磨掉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失去了这些的儿童作品,不再拥有他原本的魅力。以前的美术课中常常可以看见这么几个不良的现象,它们制约着学生:
1.高高在上的老师。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数落”着:画得像不像,材料使用得熟练不熟练……这么单一的评价标准让学生逐渐失去自信,慢慢对绘画丧失了兴趣。
2.每次仅仅在作业本上打上等级或分数。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只关注自己的分数是否比别人高,不会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自己的作品为什么是这个等级呢?这样评价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3.一味地宽容和鼓励。现在的学生常常重不得轻不得,但是一味地鼓励学生便会觉得这种评价对于他没什么用,会产生轻视、怀疑老师做法的想法。
4.包办评价。教师把所有的评价一口气讲完,不利于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自己作品的反省中来。
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这些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慢慢被打破,美术评价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多维性和多级性发展,以此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和对其进一步地深入完善,便能使学生获得持续发展的兴趣和潜力。为此,我在教学评价上进行了浅显的探索。
一、课内作业评价
案例:《走迷宫》。这是小学美术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课,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运用描绘、设计、制作等多种造型活动,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平面的或者立体的迷宫,借以释放学生对奥秘领域的好奇之心、探索之愿。
经过启发指导和相互探索交流后,进入了创作阶段。要求:①用长短、曲直不同的线条围隔成迷宫。②可以配有相应的背景。它既是一个迷宫,也是一幅漂亮的风景画或者场景画,注意迷宫的特点和趣味性。③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含非绘画工具和绘画工具的组合),注意色彩的搭配,可绘制自己的主题迷宫。
这类绘画的作业我以往常以1~5颗星来给学生定级,这次我要求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请自己的好朋友玩一玩,请他写个评语,打一打星。
学生的作业创意万千,我留下了一些时间让他们自我推荐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1:我的迷宫是树叶迷宫,用的都是直线。虽然不复杂,没有漂亮的背景,但是你走走就知道有多好玩了,不仔细是出不来的。你看,很多同学已经走过了,我很喜欢我的树叶迷宫。(作业1)
生2:我画的闪电鱼有点复杂,鱼鳞的曲线是秘密的所在。我的迷宫色彩漂亮而且很好玩。看鱼妈妈在找她的孩子呢!(虽然没有写评语,但是当场走过她的迷宫后很多同学给了她很高的评价,看她高兴得比我打5颗星还要有成就感)(作业2)
大部分同学都跃跃欲试着,比较自信,展示着作品,参与着评价,但是还是有几位学生脸色紧张,想上来讲讲又不敢的样子。于是我叫了其中的一位学生上来。(作业3)
当她拿上作品时很多学生已经在说这不算迷宫了,这让她很气馁。“谁说过怎样的迷宫才能算迷宫!我打了3个星,她掌握用线围隔成迷宫,所以可以。”她抬头意外地看着我。“你看,她的迷宫还会说故事呢!你们想不想救那只小白兔?”生:“想。”我说:“对啊,虽然设计得有点不一样,但她像一个故事大师一样呢!要不要再加一颗星?”在一片“好”声中我又给她加上了一颗星,“其他同学看了以后,还有别的想说的吗?”生:“老师,她的蓝色和黄色配得很好,还是用水粉的,再加一颗星好不好?”
她有点意外有那么高分,显得很兴奋,有点感动说:“不过,老师,我颜色还能涂得更好一点的。”
美术评价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自主评价,这一点课堂内尤其重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生自主上来评价自己是对学生的尊重,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教学质量。当发现那些学习上不是那么出色或不投入的学生,可以真正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到美术评价中,一起帮助寻找他的优点。这样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自主反思。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相互关怀,相互鼓励;课堂内的评价只有让全体学生自主地投入其中,效果才能真正地充分显示,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我们用表格来表示美术作业要求以及课程评价,简洁而清晰。(表1)
《走迷宫》正是有了(1)、(2)两点针对性的评价标准,才使学生有了针对性的评价指标,有了关于迷宫的设置和所用的线条、色彩搭配的共同话题。第(3)点比较自由些,让学生有了自主的空间,评价需要具体的目的,不能纯粹围绕“哪件作品最漂亮”之类泛泛而谈,虽然热闹对学生的发展却没有任何帮助。课内的评价对于学生巩固所学习的内容、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优点都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二、课后作业评价
1.单独面批。案例:在一次想象画“杜卓成历险记”中,黄智洋同学没有按照我所说的环节去画,他画了一个3亿年后的大自然,那里有很多生物,充满新鲜和危险。他的作品虽然不是那么成熟,但是可以看见他对大自然的那种热爱。在一年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分化、想象夸张的画偏多情况下,他的风格吸引了我。
我找他来和我面对面,问他怎么会想到画这个3亿年后的大自然。他说他很喜欢看动物世界,最喜欢蛇了,他觉得大自然是最神秘、最值得历险的。我说:“黄智洋,你的动物画得不错,想象中有写实的味道,说明你在平时肯定有仔细观察他们。但是细节部分还是有待加強啊,我期待你更精彩的作品。”后来我找了一些蛇和大自然的摄影作品和学生作品给他看,推荐了几本书,比如《昆虫记》。他神采奕奕的眼神让我特别开心。这种面对面“偏爱”式的评价交流给了他一个强有力的鼓励,提高了他的美术兴趣,在后面的绘画学习中他画了很多自然界的生物。他们班也刮起了一股“动物世界”的研究热。
单独面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深切关怀,可以有针对性地问一些问题,作一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引导得好还可以由个人到班级、由班级到学校的辐射性效果。只是单独面批有着时间上的局限性,所以在选择上有很多针对性。
2.背批。课后作业评价还有常见的“背批”。结合小组和个人,我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表格,这样可以使评价更加全面,表格从学习内容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分栏,一目了然,很是清晰。(表格略)
3.其他形式,如:展览。在外小我们天天有画展,处处有展览,教学楼的走廊、橱窗、教室其实都是画廊。一学期结束后,又把小组合作的大作品拿到校外的画廊进行展览,目的是接受家长、社会对我们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因为我们评价的主体需要多元化。“新课标”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这样的结合增加了生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更客观,更多元。
但是,在小学美术评价中我们个性化的评价同样需要注意几点:
1.美术教学同样需要“可持续”。美术作业的评价目的是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习,让学生肯定自己,克服自己的不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个别学困生要多加以关注引导,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得到进步和发展,把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
2.作业的基本要求和多元的评价相整合。美术作业的评价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多元的评价应该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既让学生达到基础要求,又促进学生获得各自的个性特色发展。只有这样美术评价才不会天马行空。
3.灵活运用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那么多的评价方式如果一起用上去会怎么样呢?我想不单单是时间不够用,而且会造成很多重复低效的劳动,不再是“以生为本”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要以趣味性的活动为主,而高年级的就比较适合思考性的评价方式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根据班级学生不同的基础制订个性化评价方案。灵活个性的评价方式必将高效促进学生美术作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孙琳.善待学生的美术作业[J].中国美术教育,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