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一直是国家所关注的,要进行发展必须进行农业科技的创新。从瑶族聚居地区的勐腊县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发展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而为瑶族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促进瑶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农业 科技创新 研究 勐腊县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07-02
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技比较落后,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还不能很好地接受,特别是我国瑶族聚居区,因其大多居住在山区,科技创新工作更是落后。因此借助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来改变落后的状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瑶族地区的发展就变得非常必要。
1 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勐腊县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东南部,人口总数20万,面积7056 km2,勐腊县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72%。
2008—2012年,勐腊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防御自然灾害、促进农业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五年来勐腊县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投入,认真组织实施了勐腊县中低产田地改造、稳农田建设、勐腊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勐腊县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中央财政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生猪产业项目、勐腊县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中央财政扶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以及勐腊县有害生物预警控制站、农技推广基础服务体系建设等数十个重大项目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从而使得农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5年来,由于国家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农户购买机器积极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迅速。农业机械的合理利用以及设施农业的发展,大大改进了农业生产基础,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因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来促进勐腊县现代农业的发展。
1.2 通过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活动,使得产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加
(1)开展各种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提高农民整体的科技意识。
(2)认真组织实施良种工程,农产品质量逐年提高。
(3)先进农业技术推广速度加快。勐腊县根据当地实际,科学地规划制定了勐腊“十一五”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计划,根据计划派遣了农业科技人员帮助组织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1.3 农业信息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全县农业各个环节信息化,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十一五”期间开启了农业信息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同时获得省农业厅批准,建立勐腊农业信息网络站,更好地与其他县市和专业协会进行信息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2 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推广中的不足之处
尽管在“十一五”期间,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难,形势依然严峻。
2.1 农业科研创新和推广协调机制还不完善
勐腊县瑶族地区在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各机构协调不力。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分别属于不同的业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缺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和协作,农业科技创新过程所需要的科研、教育、推广缺乏联系,发挥不了整体作用。而且由于农业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缺乏适应性,导致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发展所需的生产力速度较慢。
2.2 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
勐腊县瑶族地区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仍然不足,农业科研、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的基础条件薄弱。从短期来看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政府的科研行为应以反映当地公共利益为目标,促进该地区整体的科技发展。
2.3 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方式不全面,人才短缺
农业技术缺乏有效的推广手段,农民发挥不出理想的效果。瑶族地区的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导致新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速度缓慢。目前,基层科技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农机队伍中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也逐年下降,知识层次和知识构成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2.4 科研人员脱离实际,研发不注重实用性
农业科研队伍很难走进农村、农田,他们的研发缺乏实用性调查,忽视了“实验——示范——推广”整个流程,使得瑶族地区农民对农业新科技缺乏信心,短时间内很难接受、消化、吸收。有些研究成果虽然能够参与评奖、获奖,但由于脱离实际,不切合市场需求,仍然不能转化为现实所需的生产力。
2.5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农业和科技系统机构庞大,县财政困难,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加上思想观念僵化落后,遇到问题习惯于凭经验凭感觉,加之信息服务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原因,造成全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低和服务落后的现状。
3 保障瑶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当前制约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为此勐腊县瑶族地区必须将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采取措施保证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
3.1 加快農业科教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加深农业科研机制革新,按照有益于农业科技创新,有益于技术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发展的方针,建立起分别担负公益性作用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无偿和有偿服务相配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云南省重要的农科院校—— 云南农业大学,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以促进农村、农业、农民发展为服务目的,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队伍建设,为推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所以勐腊县瑶族地区在今后的农业科技创新中一定好好利用这一资源,同时云南农业大学也要积极的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整个云南的发展。
3.2 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加强投入
因勐腊县瑶族地区财政经费十分匮乏,仅有财政收入及上级补助才能保证机构运转,无钱投入农业体系建设,因此上级政府应对边疆贫困县在财政投资上重点倾斜,把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摆上政府的重要议程,加大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和技术装备。
3.3 加强农业科技引进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方面,把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先进技术作为重点;另一方面,把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加速农业工业化作为发展目标。
在瑶族地区专门组织一批县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创办一批科技型的企业和农业组织,建设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区,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种产业化来发展。
3.4 实施人才战略,提高科技队伍素质与农民整体素质
在勐腊县瑶族地区,现有农业服务队伍知识老化,文化程度偏低,难以为新时期现代农业服务。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素质,增强科技服务的能力。
3.5 大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通过宣扬勐腊县瑶族地区的民族、区位、资源等优势,引导更多的工商企业向本地区投资,特别是为农业科技发展注入资金。在本地区建立若干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
3.6 立足当地进行农业科研创新
农业科技必须为农业发展服务,要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真正的为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力,就必须摆脱传统的农业科研与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勐腊县瑶族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开发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农业产品。
3.6.1 开发特色经济作物
根据“把橡胶产业做强、把普洱茶产业做优、把养殖产业做大、把新兴产业做特”的方向,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还是做好橡胶、茶叶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香蕉、石斛、版纳印奇果等优势新兴产业;大力开展以冬早蔬菜瓜果、特色小糯玉米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
3.6.2 发展特色牧业
坚持“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茶花鸡、滇南小耳猪产业,使得养殖朝规模化、小区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把茶花鸡、滇南小耳猪产业做大做强,取得竞争优势。
3.6.3 促進开放农业发展
充分发挥勐腊县热区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全县农业向开放农业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农业与国内、国外的交流互动,从而扩充农业内涵,拓展农业领域,提高农业收益,引领开放农业可持续发展。
3.7 认真做好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培训工作
3.7.1 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力度
以实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三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3.7.2 推广良种良法
要加大优良品种引进、实验、示范推广的工作力度,从中筛选适合勐腊县生产实际及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以此实现全县农业生产良种良法推广工作的新跨越。
4 结语
勐腊县瑶族聚居区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的关键时期,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显得至关重要。面对农业新技术革新的潮流,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时机,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同时政府应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大力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村进户”工作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结合,从而促进瑶族地区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发展,让广大的农民一起共享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为整个中国少数民族的科技创新树立榜样。
参考文献
[1] 杨春华.农业政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2] 任秀梅.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3(5).
[3] 谢元.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9):8-10.
[4] 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农业 科技创新 研究 勐腊县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07-02
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技比较落后,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还不能很好地接受,特别是我国瑶族聚居区,因其大多居住在山区,科技创新工作更是落后。因此借助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来改变落后的状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瑶族地区的发展就变得非常必要。
1 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勐腊县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东南部,人口总数20万,面积7056 km2,勐腊县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72%。
2008—2012年,勐腊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防御自然灾害、促进农业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五年来勐腊县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投入,认真组织实施了勐腊县中低产田地改造、稳农田建设、勐腊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勐腊县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中央财政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生猪产业项目、勐腊县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中央财政扶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以及勐腊县有害生物预警控制站、农技推广基础服务体系建设等数十个重大项目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从而使得农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5年来,由于国家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农户购买机器积极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迅速。农业机械的合理利用以及设施农业的发展,大大改进了农业生产基础,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因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来促进勐腊县现代农业的发展。
1.2 通过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活动,使得产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加
(1)开展各种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提高农民整体的科技意识。
(2)认真组织实施良种工程,农产品质量逐年提高。
(3)先进农业技术推广速度加快。勐腊县根据当地实际,科学地规划制定了勐腊“十一五”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计划,根据计划派遣了农业科技人员帮助组织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1.3 农业信息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全县农业各个环节信息化,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十一五”期间开启了农业信息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同时获得省农业厅批准,建立勐腊农业信息网络站,更好地与其他县市和专业协会进行信息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2 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推广中的不足之处
尽管在“十一五”期间,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难,形势依然严峻。
2.1 农业科研创新和推广协调机制还不完善
勐腊县瑶族地区在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各机构协调不力。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分别属于不同的业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缺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和协作,农业科技创新过程所需要的科研、教育、推广缺乏联系,发挥不了整体作用。而且由于农业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缺乏适应性,导致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发展所需的生产力速度较慢。
2.2 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
勐腊县瑶族地区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仍然不足,农业科研、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的基础条件薄弱。从短期来看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政府的科研行为应以反映当地公共利益为目标,促进该地区整体的科技发展。
2.3 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方式不全面,人才短缺
农业技术缺乏有效的推广手段,农民发挥不出理想的效果。瑶族地区的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导致新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速度缓慢。目前,基层科技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农机队伍中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也逐年下降,知识层次和知识构成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2.4 科研人员脱离实际,研发不注重实用性
农业科研队伍很难走进农村、农田,他们的研发缺乏实用性调查,忽视了“实验——示范——推广”整个流程,使得瑶族地区农民对农业新科技缺乏信心,短时间内很难接受、消化、吸收。有些研究成果虽然能够参与评奖、获奖,但由于脱离实际,不切合市场需求,仍然不能转化为现实所需的生产力。
2.5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农业和科技系统机构庞大,县财政困难,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加上思想观念僵化落后,遇到问题习惯于凭经验凭感觉,加之信息服务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原因,造成全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低和服务落后的现状。
3 保障瑶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当前制约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为此勐腊县瑶族地区必须将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采取措施保证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
3.1 加快農业科教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加深农业科研机制革新,按照有益于农业科技创新,有益于技术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发展的方针,建立起分别担负公益性作用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无偿和有偿服务相配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云南省重要的农科院校—— 云南农业大学,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以促进农村、农业、农民发展为服务目的,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队伍建设,为推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所以勐腊县瑶族地区在今后的农业科技创新中一定好好利用这一资源,同时云南农业大学也要积极的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整个云南的发展。
3.2 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加强投入
因勐腊县瑶族地区财政经费十分匮乏,仅有财政收入及上级补助才能保证机构运转,无钱投入农业体系建设,因此上级政府应对边疆贫困县在财政投资上重点倾斜,把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摆上政府的重要议程,加大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和技术装备。
3.3 加强农业科技引进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方面,把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先进技术作为重点;另一方面,把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加速农业工业化作为发展目标。
在瑶族地区专门组织一批县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创办一批科技型的企业和农业组织,建设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区,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种产业化来发展。
3.4 实施人才战略,提高科技队伍素质与农民整体素质
在勐腊县瑶族地区,现有农业服务队伍知识老化,文化程度偏低,难以为新时期现代农业服务。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勐腊县瑶族地区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素质,增强科技服务的能力。
3.5 大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通过宣扬勐腊县瑶族地区的民族、区位、资源等优势,引导更多的工商企业向本地区投资,特别是为农业科技发展注入资金。在本地区建立若干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
3.6 立足当地进行农业科研创新
农业科技必须为农业发展服务,要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真正的为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力,就必须摆脱传统的农业科研与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勐腊县瑶族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开发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农业产品。
3.6.1 开发特色经济作物
根据“把橡胶产业做强、把普洱茶产业做优、把养殖产业做大、把新兴产业做特”的方向,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还是做好橡胶、茶叶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香蕉、石斛、版纳印奇果等优势新兴产业;大力开展以冬早蔬菜瓜果、特色小糯玉米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
3.6.2 发展特色牧业
坚持“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茶花鸡、滇南小耳猪产业,使得养殖朝规模化、小区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把茶花鸡、滇南小耳猪产业做大做强,取得竞争优势。
3.6.3 促進开放农业发展
充分发挥勐腊县热区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全县农业向开放农业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农业与国内、国外的交流互动,从而扩充农业内涵,拓展农业领域,提高农业收益,引领开放农业可持续发展。
3.7 认真做好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培训工作
3.7.1 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力度
以实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三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3.7.2 推广良种良法
要加大优良品种引进、实验、示范推广的工作力度,从中筛选适合勐腊县生产实际及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以此实现全县农业生产良种良法推广工作的新跨越。
4 结语
勐腊县瑶族聚居区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的关键时期,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显得至关重要。面对农业新技术革新的潮流,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时机,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同时政府应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大力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村进户”工作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结合,从而促进瑶族地区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发展,让广大的农民一起共享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为整个中国少数民族的科技创新树立榜样。
参考文献
[1] 杨春华.农业政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2] 任秀梅.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3(5).
[3] 谢元.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9):8-10.
[4] 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