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言习得,彰显语文本色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W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众多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课,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似乎更多的是人文的熏陶,基础的训练反而退居其次了。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激情满怀。但一阵热闹过后,学生得到了什么?李海林先生曾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语文课是以言语为对象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语文的本体是言语,是语言习得,它是本质。那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应回归本位,突出语言习得,使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一、 识字学词,彰显“词”味
  很多教师都认为字词教学是最没有教头的,往往是避而不教,或匆匆过场。要把文本读薄了,要把文本读厚了,离不开词语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识字更为重要,如果连字都读不来就没有读文本可言了。其实识字学词,不但不是浪费我们阅读课堂的宝贵时间,而恰恰是我们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获取语文素养发展最为有效的教学流程,是语言习得的最佳形式。
  【片段一】《狼牙山五壮士》的词语教学
  师: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你们读书的收获。
  1. 读悟词语(出示)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 胡福才
  (读后指导,这是五位壮士的大名,可以读得轻快些)
  日寇晋察冀 掩护磨盘 雹子抡胳膊(很容易读错)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磨盘的磨,雹子的雹)很容易错,我们再来巩固一下。
  悬崖绝壁 崎岖山路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词语包含着丰富的意思,我们如果边读边想它的意思,更能读出词语的情味来。)
  2. 运用词语
  师:词语光会读还不行,还要会用,谁能选用上面带点的词语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反思】高段字词教学不是单个以最小的语言单位“字”出现,而是呈现词语或词组,并进行分类(人名、难读词、有韵味的四字短语)。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法,点亮词语教学,走进词语的世界,为学生展现一个广袤无垠的语文世界,一个神奇绚烂的语文天堂。另外,我们知道,低段识字教学是重点,教师要在生字的音、形、义上下足工夫。同时,识字又是件枯燥的事,这要求我们设计教学时要富有情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还识字教学于精彩,这将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进行充满灵性的创造。
  二、 咬文嚼字,彰显“品”味
  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基本。品味语言,就是赏析、体味语言,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和用心,读出文中的美点妙处,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重视文字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
  1. 品“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眉目。我们透过题目,可以捕捉到诸如文章体裁、故事梗概、写作脉络等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抓住了文章的题目就是牵住了牛鼻子。
  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题眼就在于“壮士”,怎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壮士?为什么称“狼牙山五战士”为“五壮士”?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找出本文就是以“壮”为线索、以“壮志、壮行、壮言”为中心,问题的主线就清晰地呈现了。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题眼便在于“富饶”两字,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个富饶的地方?从而引出文章的中心句“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全文要旨尽在其中了。
  2. 品“文句”
  阅读过程是一个不断感受、领悟、吸收、内化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地“出”和“入”。读进去,感受、体验、储存;走出来,整体审视、质疑、推求;再走进去,咀嚼、理解、矫正。正因为这样,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充实交流,要感受品味,涵泳文本,从而体会文本语言的妙处,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内化文本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片段二】王春燕老师执教《猴王出世》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师:读这样的句子,仿佛看到什么?
  (学生回答:看到石猴活蹦乱跳,在采果子,嬉戏玩耍。教师让学生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生读)
  师: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能读给大家听吗?(生读)你发现了三百多年前的排比句。
  师:看看,写石猴的,在遣词造句上有很多秘密,谁发现了?
  (出示: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生:每句三个字,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生读出活泼跳跃的节奏)
  (出示: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师:再往下读,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四个字的排比句,都是与谁为朋友。
  ……
  【反思】写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又那么短促,有节奏,正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一只顽皮可爱、活灵活现的石猴,内容与语言高度融合,这就是经典。王老师就是借助教材的特色、妙处,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感悟,感受经典的魅力。
  三、读写结合,彰显“练”味
  “读写结合”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就像事物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读和写是相互滋养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读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培养语感;写能使学生开拓视野,积累语言。读写结合是归纳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1. 让“读”精彩纷呈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只有让学生通过教师范读、引读以及赏识评读,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才能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只有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正确的语感,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颗“读”的种子,才能在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收获一份份精彩纷呈的硕果。
  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品读《圆明园的毁灭》中的重点句:“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设计了反复的引读:晨光熹微时,云雾蒙蒙,漫步园内,有如—— (生接读);夕阳西下时,晚霞如丹,漫步园内,有如—— (生接读);明月高悬时,月光如水,漫步园内,有如—— (生接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这回环往复的朗读中,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样的语言教学,多么地有节奏和美感,又是多么地富有激情!在这样的课堂语言的引领下,相信学生的语言也会慢慢地变得精炼,慢慢地变得美妙,慢慢地变得语文味十足。
  2. 把“写”挤进课堂
  语文教学的重点不仅是让学生明白课文讲了什么,还要清楚作者是怎么写的,并会举一反三。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片段三】《富饶的西沙群岛》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请大家读读这句话,说说作者是怎么把鱼多、好看写出来的。
  生:作者抓住颜色把鱼儿写得很漂亮.
  生:作者用了比喻句把鱼的样子、神态写出来了。
  生:作者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告诉我们漂亮的鱼儿有很多。
  师:还有哪些词句也写出了鱼多?
  生:成群结队。
  生: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是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是夸张的说法)
  师:你们觉得这段文字在段式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总分总)
  师:总分总的段式结构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经常会用到,我们不仅要会读这种段式,而且还要会运用。仿照这种写法写写“天上的云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和“公园里百花盛开,真美啊!”
  【反思】语言习得,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掌握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而要掌握规范化的书面语言,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词积句。案例中的这位老师就是一步步引领学生去触摸文本,让孩子徜徉在语言的世界里,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学会运用。因而要提高语言习得的实效性和高效性,就应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强化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不能喧宾夺主,不要热热闹闹搞名堂,要实实在在把语言文字训练好。”语文课要回归本位,要朴实无华,要自然大方。语文课要从每一个词教起、从每一个句子教起、从每一个语段教起……让学生感受母语文化精髓,最终因语文而幸福起来。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镇北小学317400)
  
  
其他文献
毕淑敏的文章《提醒幸福》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人生总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太忽视提醒幸福。” 在毕淑敏的知觉世界,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倾听幸福有如倾听音乐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  品读陈志宏新著《幸福就在抬头间》,于我,对于人生之幸,再一次有了铭心刻骨的感觉。那就是,在你有心去感受幸福的时候,幸福绝不会离你很远,它总会
期刊
为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资格审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近日,浙江省人社厅等12部门出台《关于部分专
期刊
进口草种在我国草种市场占主流地位早已是草业界不争的事实,尽管如此,最近几年我国草种进口的迅猛增长态势还是为许多业内人士所始料不及.为了满足国内市场迅速增长的需求,推
问:编辑同志,我于1958年2月出生,1975年7月到农村插队,1979年4月返城后安排在县医药公司工作,2008年2月由县劳动保险部门核准退休。但由于欠缴养老保险费,我未能从同年的3月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由3篇精读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和一篇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以及语文园地三(包括口语交际“说说我自己”、习作“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组成。按照我们习惯的单篇教学方式,根据单元导语的提示,贯穿始终的目标是“学会看问题,想问题”,关键词是“观察”“思考”“作出判断”。可是这样一来,本次习作训练便沦为附庸,口语交际亦只是点缀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一课,前前后后看过录像、实录、点评好多次,
河南省是花生生产大省,2002年花生种植面积达951万公顷,总产达336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2%和23%.花生已成为我省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加入WTO后,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
莱芜大蒜以辛香味浓、品质佳、耐贮运而驰名中外.近年来,大蒜品质下降,抗逆能力变弱,单产低而不稳、种性退化.造成退化的原因一是大蒜生产上长期利用无性繁殖,易受不良的生态
蕨类植物姿态幽雅,青翠碧绿,不仅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很受人们喜爱.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种植肉质根主要供药用,具有宣肺、散寒、祛痰等功能。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日、韩、朝等东亚国家,也被作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