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手工活动与绘画活动一样,都是审美创新活动,只是手工表现美的形式不一样。手工活动是幼儿直接用双手操作简单的工具材料,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对于手工活动,我们应该怎样去组织才能将幼儿的积极情绪贯穿进去,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让手工活动开展得更顺利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阅读了相关的文章,如《手工活动的课前准备》、《让积极情绪贯穿于手工活动》、《给孩子一个创造的空间》,试着将这些文章提出的要求综合起来,就是对一个成功的手工活动的高要求。无论是什么活动,课前的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手工活动,课前的准备更是重要环节,也是活动开展的基础与保证。在准备方面,有五点是必备的:
1、材料、工具的准备。
2、知识的准备。这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应吃透教材,如《生活中的标志》这个活动,需要不断收集与此次活动有关的更多的社会信息,将理论转为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社会融入课堂、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丰富活动的内容。
3、方法和技能的准备。这里就需要教师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知道他们现有的水平。
4、示范作品和半成品的准备。这个示范作品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形成直观形象而用。而半成品则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发挥他们的想象。
5、有时候还需要适当的电教媒体的准备,以为了更好地演示及示范。
课前准备充足后,就需要孩子有积极的情绪去面对手工活动,让手工活动成为孩子的一个乐趣。对于这个问题,在《让积极情绪贯穿于手工活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它将手工活动的开展分成了三个阶段:意图阶段、构思和设计阶段、制作与装饰阶段。
对于这每一个阶段,文章中都提到了情感的贯穿。在意图阶段,强调积极肯定的情感态度。比如:一位幼儿拿着一张纸,将它撕成纸条和碎片,原先并没有想到要做什么东西,只是出于好奇,这个时候,老师说:“瞧,某某的小手真能干,会变出面条来,老师想吃一口,真香!”其他幼儿也纷纷撕起面条,争着让老师品尝。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教师积极肯定的情感引发了孩子之间的相互模仿,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师的影响。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师,只要你用积极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孩子,就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第二个阶段中,主要是创作经验的积累、操作材料的自由选择和对手工作品的欣赏。无论你是在构思什么、设计什么、创造什么,都需要你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我们的构思,我们的创造,不应该是无任何积累的瞎想。首先,心理学中就讲到了,想象是需要凭借物的,因此,教师在平常就应该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养成观察的习惯,通过对各种有形及无形的事物的观察,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为创造提供源泉。有了自己的构思后,孩子们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而选择材料。作品完成后,应该让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去讨论各个作品的闪光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在一旁做适当的引导,这样能很好地拓展他们表现的空间,对他们表现美、欣赏美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第三阶段时,教师就应该注意孩子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孩子的认知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手工技能也有差异,所以他们在制作与装饰这一阶段也不可能个个都是精品。所以我们在评价作品时,对于能力强的孩子要给予肯定,对于有进步的也要给予表扬,能力差的当然也要进行鼓励,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保持对手工活动的浓厚兴趣。
对于孩子,情感培养是任何一个活动开展的首要目的,而创新精神也是需要重点培养的,不是吗?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给孩子们一片创新的空间呢?在关于创新的文章中也提到了。
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引进新的观点及理念。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做的第一方面就是给活动题目加上新的色彩,选材要新颖。如果题目改得富有童趣,能够吸引孩子的目光,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二个方面,传统的手工教学,都是教师示范讲解,,不厌其烦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喂”给孩子,忽略了孩子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令其缺乏主观能动性。所以,新的社会,新的纲要,新的生命,都需要我们将活动游戏化,让孩子感受到学就是玩、玩就是学的乐趣。
第三个方面就是为孩子准备更多不同材质的材料,让孩子调动各种感观来体验美的存在,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等多种渠道去体会与感知各种材质的不同,产生更多的体验,这样,作品的形式自然也就多种多样了。
第四个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让孩子学会学习,而不是让孩子学会知识,“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一切让孩子支配,教师只是一位在孩子需要帮助时给予鼓励、给予适当帮助的客人。
第五个方面就是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树叶拼贴小动物》,可以和谈话活动《秋天的落叶》相结合,讲讲落叶的景色,谈谈叶子的形状;也可以与生活相结合,让孩子在秋天的野外拣树叶美化环境;还可以加入科学“为什么秋天树叶会落下”等等,让孩子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评一评。这样通过手工活动与各领域的整合,加强了创新的素材,就能更好地让孩子从不同程度地提高参与意识与创新精神。总的来说,手工活动就是需要你动手,需要你去想象,这是一个多要求的活动。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在实践操作中去学习,通过手工活动地开展激发孩子的再创造,让孩子在尝试中去表达、去参与,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体验亲手制作的愉悦感。
带着这些问题,我阅读了相关的文章,如《手工活动的课前准备》、《让积极情绪贯穿于手工活动》、《给孩子一个创造的空间》,试着将这些文章提出的要求综合起来,就是对一个成功的手工活动的高要求。无论是什么活动,课前的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手工活动,课前的准备更是重要环节,也是活动开展的基础与保证。在准备方面,有五点是必备的:
1、材料、工具的准备。
2、知识的准备。这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应吃透教材,如《生活中的标志》这个活动,需要不断收集与此次活动有关的更多的社会信息,将理论转为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社会融入课堂、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丰富活动的内容。
3、方法和技能的准备。这里就需要教师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知道他们现有的水平。
4、示范作品和半成品的准备。这个示范作品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形成直观形象而用。而半成品则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发挥他们的想象。
5、有时候还需要适当的电教媒体的准备,以为了更好地演示及示范。
课前准备充足后,就需要孩子有积极的情绪去面对手工活动,让手工活动成为孩子的一个乐趣。对于这个问题,在《让积极情绪贯穿于手工活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它将手工活动的开展分成了三个阶段:意图阶段、构思和设计阶段、制作与装饰阶段。
对于这每一个阶段,文章中都提到了情感的贯穿。在意图阶段,强调积极肯定的情感态度。比如:一位幼儿拿着一张纸,将它撕成纸条和碎片,原先并没有想到要做什么东西,只是出于好奇,这个时候,老师说:“瞧,某某的小手真能干,会变出面条来,老师想吃一口,真香!”其他幼儿也纷纷撕起面条,争着让老师品尝。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教师积极肯定的情感引发了孩子之间的相互模仿,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师的影响。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师,只要你用积极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孩子,就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第二个阶段中,主要是创作经验的积累、操作材料的自由选择和对手工作品的欣赏。无论你是在构思什么、设计什么、创造什么,都需要你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我们的构思,我们的创造,不应该是无任何积累的瞎想。首先,心理学中就讲到了,想象是需要凭借物的,因此,教师在平常就应该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养成观察的习惯,通过对各种有形及无形的事物的观察,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为创造提供源泉。有了自己的构思后,孩子们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而选择材料。作品完成后,应该让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去讨论各个作品的闪光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在一旁做适当的引导,这样能很好地拓展他们表现的空间,对他们表现美、欣赏美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第三阶段时,教师就应该注意孩子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孩子的认知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手工技能也有差异,所以他们在制作与装饰这一阶段也不可能个个都是精品。所以我们在评价作品时,对于能力强的孩子要给予肯定,对于有进步的也要给予表扬,能力差的当然也要进行鼓励,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保持对手工活动的浓厚兴趣。
对于孩子,情感培养是任何一个活动开展的首要目的,而创新精神也是需要重点培养的,不是吗?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给孩子们一片创新的空间呢?在关于创新的文章中也提到了。
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引进新的观点及理念。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做的第一方面就是给活动题目加上新的色彩,选材要新颖。如果题目改得富有童趣,能够吸引孩子的目光,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二个方面,传统的手工教学,都是教师示范讲解,,不厌其烦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喂”给孩子,忽略了孩子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令其缺乏主观能动性。所以,新的社会,新的纲要,新的生命,都需要我们将活动游戏化,让孩子感受到学就是玩、玩就是学的乐趣。
第三个方面就是为孩子准备更多不同材质的材料,让孩子调动各种感观来体验美的存在,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等多种渠道去体会与感知各种材质的不同,产生更多的体验,这样,作品的形式自然也就多种多样了。
第四个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让孩子学会学习,而不是让孩子学会知识,“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一切让孩子支配,教师只是一位在孩子需要帮助时给予鼓励、给予适当帮助的客人。
第五个方面就是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树叶拼贴小动物》,可以和谈话活动《秋天的落叶》相结合,讲讲落叶的景色,谈谈叶子的形状;也可以与生活相结合,让孩子在秋天的野外拣树叶美化环境;还可以加入科学“为什么秋天树叶会落下”等等,让孩子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评一评。这样通过手工活动与各领域的整合,加强了创新的素材,就能更好地让孩子从不同程度地提高参与意识与创新精神。总的来说,手工活动就是需要你动手,需要你去想象,这是一个多要求的活动。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在实践操作中去学习,通过手工活动地开展激发孩子的再创造,让孩子在尝试中去表达、去参与,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体验亲手制作的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