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各高校正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期望能够慢慢地培育高校生的价值观念,使其从各项专业课程中汲取积极的精神能量。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多项实际案例,宣传各种积极思想,如在处理工程纠纷时,应当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这就可以宣传契约精神,经过此类措施,有助于展开课程思政教学。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
引言
在立德树人的号召下,各高校都要有效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改善当前高校生的思想状况,使其能够散发出积极的正能量,由此产生了课程思政的理念,通过在各项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可以渗透职业精神等思想意识,从而可以有效地升华高校生的思想。
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重视课程思政改革
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较为重视与课程相关的理论内容,未能充分重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由于每节课的课时有限,导致许多教师在设计专业课程时,不能将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加入其中,致使迟迟不能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
(二)总是流于形式
有些专业课的教师在教学时,由于受到自身专业研究方向的影响,缺乏对思政教育的了解,导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仅能只言片语地讲述思政理论,这样仅能将思政教育停留在形式上,未能深层地教育学生,使其能够受到思政教育。
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
(一)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由于多数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识,这就需要高校组织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一方面介绍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教育要求,细读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中的主要精神,邀请具有丰富教育经验或思政专业的教授,在会议上讲述构建课程思政的方法,说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需要让专业教师提出存有的问题,与教授或其他教师讨论,促使其有效地掌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二)渗透优质的思想精神
从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教材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正常工程的所有流程管理内容,如前期决策、勘察、设计等,进而可以较好地管控工程风险,提高施工质量。若要展开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加入若干工程案例,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内容,促使学生从中感知某种优质的思想精神,如爱国思想、爱岗敬业等,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例如,在讲述建造流程管理的内容时,可以引入苏轼的《四治论》,该书籍中讲到“夫富人之营宫室地……则规矩之先定也”,可见在宋朝时候已经拥有较为明确的职能分工机制,每名参与工程的人都会担任各自的角色,其中的“工之良者”与现代工程中的项目经理相同,承担整个工程运作的职责,由此可以宣扬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讲述施工管理的时候,可以引入古代的施工规定,如《营缮令》对各类建筑的规模、形式等提出要求,这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古就有重视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措施;在讲述工程决策管理的时候,可以引入我国三峡工程项目案例,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共的决议》等文件展示出来,同时讲述三峡工程的地质、水文概况,再结合教材进行讲述,这会有助于增强爱国情感。
(三)培养契约精神
在讲授《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内容时,思政教育融入点为契约精神和诚信精神。课堂教学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举例不当行为如违反基本建设程序、采用恶意低价竞标、设置不平等合同条款、中标后不签合同、施工偷工减料、恶意拖延工期、甲方拖延支付工程款乃至相关责任人贪污受贿、满足私欲,双方勾结骗取国家资产等,启发学生讨论,通报法律后果,激发学生内在的契约精神、诚信精神以及对法律的敬畏心。例如,通过讲解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和过程,向学生传授如何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伤害,同时也告知学生从社会和谐角度出发如何有效地防止发生合同纠纷,在纠纷出现后如何合理地解决纠纷。增强学生守法意识,使懂得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活动中一定要知法守法,一切按程序、法律办事。
(四)培养对我国制度的自信心
在讲授《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内容时,思政教育融入点为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通过讲解宋代丁渭挖街修皇宫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系统思维、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提高综合效益的理念。这对于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启示,就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把统筹兼顾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必须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努力加强顶层设计。同时再以新冠疫情防控的项目建设作为融入点,通过直观展示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修建奇迹,让学生切实感受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自信心。
(五)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在讲授《建设工程项目安全与环境管理》内容时,思政教育融入点为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引入案例,分别讲解埃及阿斯旺水坝在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以及中国北京奥运会鸟巢体育馆建设中采用的可满足照明、通风、防水功能的气膜垫,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工程项目的建设既要考虑规模、功能,也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在工程項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追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例如,通过引入清华附中工程、武汉市“9.13”电梯坠落重大事故、央视新大楼北配楼火灾等事故及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强化学生对规则、法律、制度的敬畏,令其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可以从多个不同的方向渗透进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促使学生能够具备多种多样的健康思想意识,如爱岗敬业、契约精神等,并且需要高校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具备充足的思政教育方法,能够与本专业的课程较好地融合,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建华.工程伦理维度下建筑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17):154-156+161.
[2]王翔翔.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1,30(01):122-124.
[3]刘薇,张清涛,孟化.弘扬工匠精神 提升人文素养——工程经济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新生代,2021(03):65-69.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
引言
在立德树人的号召下,各高校都要有效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改善当前高校生的思想状况,使其能够散发出积极的正能量,由此产生了课程思政的理念,通过在各项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可以渗透职业精神等思想意识,从而可以有效地升华高校生的思想。
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重视课程思政改革
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较为重视与课程相关的理论内容,未能充分重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由于每节课的课时有限,导致许多教师在设计专业课程时,不能将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加入其中,致使迟迟不能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
(二)总是流于形式
有些专业课的教师在教学时,由于受到自身专业研究方向的影响,缺乏对思政教育的了解,导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仅能只言片语地讲述思政理论,这样仅能将思政教育停留在形式上,未能深层地教育学生,使其能够受到思政教育。
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
(一)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由于多数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识,这就需要高校组织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一方面介绍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教育要求,细读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中的主要精神,邀请具有丰富教育经验或思政专业的教授,在会议上讲述构建课程思政的方法,说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需要让专业教师提出存有的问题,与教授或其他教师讨论,促使其有效地掌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二)渗透优质的思想精神
从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教材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正常工程的所有流程管理内容,如前期决策、勘察、设计等,进而可以较好地管控工程风险,提高施工质量。若要展开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加入若干工程案例,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内容,促使学生从中感知某种优质的思想精神,如爱国思想、爱岗敬业等,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例如,在讲述建造流程管理的内容时,可以引入苏轼的《四治论》,该书籍中讲到“夫富人之营宫室地……则规矩之先定也”,可见在宋朝时候已经拥有较为明确的职能分工机制,每名参与工程的人都会担任各自的角色,其中的“工之良者”与现代工程中的项目经理相同,承担整个工程运作的职责,由此可以宣扬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讲述施工管理的时候,可以引入古代的施工规定,如《营缮令》对各类建筑的规模、形式等提出要求,这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古就有重视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措施;在讲述工程决策管理的时候,可以引入我国三峡工程项目案例,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共的决议》等文件展示出来,同时讲述三峡工程的地质、水文概况,再结合教材进行讲述,这会有助于增强爱国情感。
(三)培养契约精神
在讲授《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内容时,思政教育融入点为契约精神和诚信精神。课堂教学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举例不当行为如违反基本建设程序、采用恶意低价竞标、设置不平等合同条款、中标后不签合同、施工偷工减料、恶意拖延工期、甲方拖延支付工程款乃至相关责任人贪污受贿、满足私欲,双方勾结骗取国家资产等,启发学生讨论,通报法律后果,激发学生内在的契约精神、诚信精神以及对法律的敬畏心。例如,通过讲解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和过程,向学生传授如何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伤害,同时也告知学生从社会和谐角度出发如何有效地防止发生合同纠纷,在纠纷出现后如何合理地解决纠纷。增强学生守法意识,使懂得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活动中一定要知法守法,一切按程序、法律办事。
(四)培养对我国制度的自信心
在讲授《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内容时,思政教育融入点为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通过讲解宋代丁渭挖街修皇宫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系统思维、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提高综合效益的理念。这对于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启示,就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把统筹兼顾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必须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努力加强顶层设计。同时再以新冠疫情防控的项目建设作为融入点,通过直观展示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修建奇迹,让学生切实感受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自信心。
(五)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在讲授《建设工程项目安全与环境管理》内容时,思政教育融入点为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引入案例,分别讲解埃及阿斯旺水坝在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以及中国北京奥运会鸟巢体育馆建设中采用的可满足照明、通风、防水功能的气膜垫,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工程项目的建设既要考虑规模、功能,也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在工程項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追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例如,通过引入清华附中工程、武汉市“9.13”电梯坠落重大事故、央视新大楼北配楼火灾等事故及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强化学生对规则、法律、制度的敬畏,令其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可以从多个不同的方向渗透进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促使学生能够具备多种多样的健康思想意识,如爱岗敬业、契约精神等,并且需要高校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具备充足的思政教育方法,能够与本专业的课程较好地融合,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建华.工程伦理维度下建筑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17):154-156+161.
[2]王翔翔.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1,30(01):122-124.
[3]刘薇,张清涛,孟化.弘扬工匠精神 提升人文素养——工程经济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新生代,2021(03):65-69.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