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手段 促进自主探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rningD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点。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索,但无创意;有回答,但无质疑。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
  一、置情设疑,激发自主探究。
  探究总是以问题为对象。学生只有面临问题情境才会有思维,才能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法创设种种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对于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十分重要。可见,问题情境应具有趣味性、障碍性、接受性和探索性,即当学生面临问题情境,遇有困难而又感兴趣,需要努力克服,而经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
  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一开始让学生任意报数考考老师,结果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数,教师都知道它能否被“2、3、5整除”。学生心想老师“为什么如此神速”?定有奥妙!学生带着渴求的心态去探索其中的规律,也就会把学习看作是发自内心的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
  再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出示 右图并创设情境,小黄狗从A A
  绕正方形一周,小白狗从A绕圆跑一周。问:谁跑的路线长?猜一猜,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几倍?这样,为学生创设一种“猜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凭借直觉大胆猜想,把课本中现成的结论转变为学生探究的对象,促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二、精心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目前,有的教师提问随意性大,问题无思考价值,学生举手如林,对答如流,客观上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和机会。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提问必须是能启发思维的,富有探究意味的。一般来说,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提两个问题;能够直入主旨的就不要绕弯子。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有以下两种不同方式的提问:
  提问方式一: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原梯形的哪两条线段有关?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④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梯形面积又怎样计算?
  提问方式二: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图形与原梯形之间有哪些关系?
  比较之下,前者显得“杂”、“乱”、“碎”,并过于“直”和“露”,问得学生心神不宁。这种提问是以知识传授为目标,是指令性的思考,是引着学生沿着一条笔直的路行进。这种把知识嚼得过细,没有探究的意味,就好比过去的“大婆”把食物嚼细后喂孙儿吃一样,造成小孩营养不良。而后者所包括的思考容量较大,是一种探究性的思考,拓宽了学生探究的空间,达到了教师设问精,学生探究深的目的。
  三、提供材料,丰富学生表象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是凭空设想、放任自流、搞单干,而是建立在教师精心设计,安排之中,即教师的作用完全“潜伏”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材料准备和教学过程中,既满足学生自主探究需要,但又明顯地表现为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自己探究出数学结论。因此,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必须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有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通过相互作用、联系,蕴含着某些关系或规律。其内容应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观察操作的材料、实验报告单、结构性题目、电脑媒体应用等。否则自主探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教“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提供红领巾、钟面、扇子、三角板、吸管、毛线等实物。问:“哪些物体表面上有角?”为学生提供比较完整的材料。既有有角的,又有没有角的;有硬的,也有软的;有单个的,也有复合的;有空心的,也有实心的。这些材料或明或暗,或正或反地隐含着角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四、设计发展性练习,引导学生自行探究
  “自行探究”是指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地开展实验、观察、操作等方法,然后研讨、归纳、综合、概括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在一节课快结束时,教师除了设计一些巩固本节课知识技能的习题外,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本节课知识技能相关的发展性练习,来引导学生进行自行探究。
  如在教学“时间单位”一课,可设计开放性练习,引导学生自行探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一只海龟一生共过26个生日,问大海龟去世时多大岁数?
  生1:大海龟一生过了26个生日,也就是大海龟去世时26岁。
  我既没肯定他的答案,也没有否定他的答案,只是鼓励他们继续去思考、讨论,引导他们进行自行探究,很快又有了新的答案。
  生2:大海龟的生日可能是闰年的2月29日,这样它4年才能过一个生日,过了26个生日,大海龟去世时应为:4×26=104(岁)
  生3:大海龟的生日可能是闰年的2月29日,但我们已经知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因此大海龟的生日的情况可能有以下3种情况:
  ①大海龟一生经历过一个是400倍数的整百年,则大海龟去世时岁数应为4×26=104岁,如1504年~1608年;
  ②大海龟一生经历过一个非400倍数的整百年,则这次整百年大海龟不能过上生日,因此大海龟去世时岁数应为4×26+4=108(岁),如1892年~2000年;
  ③大海龟一生经过过两次非400倍数的整百年,则这两次整百年大海龟都不能过上生日,则大海龟去世时的岁数应为4×26+8=112岁,如1796~1908年。
  生4:受前面几位同学的启发,大海龟不是一过完最后一个生日就去世,还有可能再活1~3年,(不能过4年,否则又要过一个生日了),这样大海龟去世时岁数可能为26岁、104岁、105岁、106岁、107岁、108岁、109岁、110岁、111岁、112岁、113岁、114岁、115岁共13种情况。
  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经过学生的自行探究,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
其他文献
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大学生村官政策组织实施几年以来,一方面有利地拓宽高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构建、形成及发展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教学的改革就象一般春风吹遍祖国大地。课堂活了起来,学生也动了起来。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更新没有得到落实,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意志和素质的培养,目的是为了考试而读书,忽视了对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一动力,学生如果对英语课堂、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学习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视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激发 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笔者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积极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有“功”  我国古代教育家
摘要:“教以生为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后进生却越来越多。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导致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并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入手提出三大对策,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成因 对策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
在初中教材中,对二次函数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由于初中学生基础薄弱,又受其接受能力的限制,这部份内容的学习多是机械的,很难从本质上加以理解。进入高中以后,尤其是高三复习阶段,要对他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图象以及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对称性)灵活应用,对二次函数还需再深入学习。  一、进一步深入理解函数概念  初中阶段已经讲述了函数的定义,进入高中后在学习集合的基础上重新学习函数概念,主要是从集合的
期刊
期刊
美国当代作家芭芭拉·金索弗的传记文学作品《种花种菜种春风》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意蕴,主要包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揭露病态的饮食文化;倡导慢
摘要: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是目前各中职学校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都是紧紧围绕着如何完成提出的任务。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探索和小组协作学习 ,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探索创新精神。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让很多语文教师倍感尴尬的现象:我们的一些学生,书读了许多年,可说起话来总是言不由衷甚至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认真抓好学生的背诵这一环节。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大量地读书和背诵课文,是小学阶段学生积累知识和掌握字、词、句,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语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