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以怡情,以明理。它可以提升我们的修养,净化我们的心灵,润泽我们的生命。2008年8月,我校就对省级重点课题“贵州省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试验研究”进行研究。作为课题学校一名教师,一名文化的传承者,首先自己就应该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再做一个研究读书的人,这样,他的学子才会受到熏陶,指尖才会留有书香。
一、书香在计划中幽升,在心灵里扎根
《礼记·中庸》有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在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自己会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及整体的知识水平制定一个长远的读书计划,并利用一节班会课向同学们解读。在这个长远的读书计划中,确定了班级的读书口号是“快乐读书!读书快乐!”目标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确定一些必读书目,如低年级时可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阅读一些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等等;中高年级时可以读一些寓言故事,青少年版的经典作品等。宣读完读书计划后,我会送上一篇清丽的散文——《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伴着悠扬悦耳的旋律,片片字羽飞入孩子们的心间,落在心底,那时那刻,任淡淡的书香幽幽升起。一个目标,一份动力,一粒小小的书种就这样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二、优化读书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我们的读书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保障。
1. 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班级智慧书屋等有效资源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老师要一直鼓励孩子们读书。除了班级的智慧书屋可以全天开放,而且允许他们带回家欣赏阅读外,还向他们介绍我们学校的图书室,积极鼓励他们向校图书室借阅图书。在老师的指引下,一个个小身影开始穿梭在班级与校图书室之间。一篇篇美文也在孩子的交流中传播开来。
2. 赢得家长的帮助,营造“书香家庭”
孩子还小,家长、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家里,家长的以身作则和正面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所以老师给全体家长写了一封“亲子读书活动倡议书”。在信中,学校邀请家长加入到“营造书香家庭”活动中,做孩子读书的向导和榜样,用书籍为孩子的未来奠基。倡议书发出以后,取得了大多数家长的配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诵读,你一句,我一句,不但可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而且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而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代沟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
3. 教师适时的引导、鼓励,是孩子读书的动力
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往往是神圣而高尚的。教师的鼓励和帮助对孩子来讲无疑是一剂良好的催化剂。所以,老师在班级中经常采用激励式的表扬或是真心的引导、建议:“你现在越来越会读书了!”“你真了不起啊!这本书连老师都没看过,你已经捷足先登了。能向老师介绍一下这本书吗?”“听说图书室最近新到了一本郑渊洁的童话故事,你不妨借来看看!”并和他们一起交流分享读书的喜悦。教师努力营造的读书环境,对孩子的读书欲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培养读书兴趣,彰显阅读精彩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所以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成了读书活动中关键的一环。
1. 向孩子们推荐一本好书,让孩子们同好书交朋友
在平时,老师要经常向孩子们推荐好书目,让孩子们自由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好书以供阅读。
2. 让书香充满我们的课堂
(1)讲台前的书香阵阵。在每节上课前,老师要留出3—4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由支配,以展示自己读书的收获。可以是一个童话故事,一则寓言,也可以是一个幽默笑话,甚至还可以朗诵一段诗歌或朗读一篇美文。别看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却让孩子们以饱满的热情去“精心准备”。为了让自己的展示有质量和有水平,他势必得花上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而孩子的成功,也让他们对读书充满了无限向往,其他孩子们也得到了资源共享,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2)课堂中的精彩演绎。每上一篇课文,老师都让学生提前预习,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课堂上,每当讲到一个扩展性的知识点时,老师都会掺插一些跟课文相关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品读。
四、加强读书指导,培养读书习惯
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以及想象创新能力。同时倡导学生广泛、自主、个性化的阅读。
1. 摘录好词好句
在班里,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本好词好句摘录本,并美其名为:“采撷本”“词汇大家族”“聚宝盆”等,在这里,孩子们将自己的读书目录及读书活动中得到的精彩片断、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这不但成了孩子们习作的活源泉,而且通过日积月累的积聚、内化,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底蕴。
2. 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习惯成自然。良好习惯的养成能为孩子们的读书活动增色添彩。为此,老师跟孩子们约定:
(1)为自己提供静静阅读的时间、空间,读书姿势要端正。
(2)班级开展“一日三读”,即“晨诵古诗”“午读经典”(设定每天午间14:00—14:20为“自主读书”时间);“亲子共读”(晚上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
在老师的指导和孩子们的努力下,他们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浓郁的读书氛围弥漫了整个班级,遍及整个学校。
浓浓书香承载着优秀文化、灿烂文明吹遍了校园,让孩子们的指尖留有书香……读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思想,他们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并积累内化,学以致用。慢慢地,学生懂得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日日读书,天天进步!
一、书香在计划中幽升,在心灵里扎根
《礼记·中庸》有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在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自己会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及整体的知识水平制定一个长远的读书计划,并利用一节班会课向同学们解读。在这个长远的读书计划中,确定了班级的读书口号是“快乐读书!读书快乐!”目标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确定一些必读书目,如低年级时可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阅读一些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等等;中高年级时可以读一些寓言故事,青少年版的经典作品等。宣读完读书计划后,我会送上一篇清丽的散文——《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伴着悠扬悦耳的旋律,片片字羽飞入孩子们的心间,落在心底,那时那刻,任淡淡的书香幽幽升起。一个目标,一份动力,一粒小小的书种就这样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二、优化读书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我们的读书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保障。
1. 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班级智慧书屋等有效资源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老师要一直鼓励孩子们读书。除了班级的智慧书屋可以全天开放,而且允许他们带回家欣赏阅读外,还向他们介绍我们学校的图书室,积极鼓励他们向校图书室借阅图书。在老师的指引下,一个个小身影开始穿梭在班级与校图书室之间。一篇篇美文也在孩子的交流中传播开来。
2. 赢得家长的帮助,营造“书香家庭”
孩子还小,家长、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家里,家长的以身作则和正面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所以老师给全体家长写了一封“亲子读书活动倡议书”。在信中,学校邀请家长加入到“营造书香家庭”活动中,做孩子读书的向导和榜样,用书籍为孩子的未来奠基。倡议书发出以后,取得了大多数家长的配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诵读,你一句,我一句,不但可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而且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而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代沟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
3. 教师适时的引导、鼓励,是孩子读书的动力
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往往是神圣而高尚的。教师的鼓励和帮助对孩子来讲无疑是一剂良好的催化剂。所以,老师在班级中经常采用激励式的表扬或是真心的引导、建议:“你现在越来越会读书了!”“你真了不起啊!这本书连老师都没看过,你已经捷足先登了。能向老师介绍一下这本书吗?”“听说图书室最近新到了一本郑渊洁的童话故事,你不妨借来看看!”并和他们一起交流分享读书的喜悦。教师努力营造的读书环境,对孩子的读书欲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培养读书兴趣,彰显阅读精彩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所以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成了读书活动中关键的一环。
1. 向孩子们推荐一本好书,让孩子们同好书交朋友
在平时,老师要经常向孩子们推荐好书目,让孩子们自由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好书以供阅读。
2. 让书香充满我们的课堂
(1)讲台前的书香阵阵。在每节上课前,老师要留出3—4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由支配,以展示自己读书的收获。可以是一个童话故事,一则寓言,也可以是一个幽默笑话,甚至还可以朗诵一段诗歌或朗读一篇美文。别看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却让孩子们以饱满的热情去“精心准备”。为了让自己的展示有质量和有水平,他势必得花上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而孩子的成功,也让他们对读书充满了无限向往,其他孩子们也得到了资源共享,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2)课堂中的精彩演绎。每上一篇课文,老师都让学生提前预习,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课堂上,每当讲到一个扩展性的知识点时,老师都会掺插一些跟课文相关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品读。
四、加强读书指导,培养读书习惯
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以及想象创新能力。同时倡导学生广泛、自主、个性化的阅读。
1. 摘录好词好句
在班里,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本好词好句摘录本,并美其名为:“采撷本”“词汇大家族”“聚宝盆”等,在这里,孩子们将自己的读书目录及读书活动中得到的精彩片断、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这不但成了孩子们习作的活源泉,而且通过日积月累的积聚、内化,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底蕴。
2. 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习惯成自然。良好习惯的养成能为孩子们的读书活动增色添彩。为此,老师跟孩子们约定:
(1)为自己提供静静阅读的时间、空间,读书姿势要端正。
(2)班级开展“一日三读”,即“晨诵古诗”“午读经典”(设定每天午间14:00—14:20为“自主读书”时间);“亲子共读”(晚上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
在老师的指导和孩子们的努力下,他们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浓郁的读书氛围弥漫了整个班级,遍及整个学校。
浓浓书香承载着优秀文化、灿烂文明吹遍了校园,让孩子们的指尖留有书香……读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思想,他们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并积累内化,学以致用。慢慢地,学生懂得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日日读书,天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