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阎锡山对山西高等教育既有守旧,又有革新,早期的山西大学便是这一思想的缩影。阎氏在对山西大学的学校投入、思想把控、教师选任、培养人才等方面体现了这种守旧与革新。
【关键词】阎锡山;山西高等教育;山西大学;守旧;革新
1919年山西大学得到的教育资助是山西各高校中最多的。据现有资料,当时阎锡山分配给山西各高校的费用中,给山西大学的费用大概是其他专科院校的4倍以上。从阎锡山对山西大学投入的经费,尤其是在与其他同时期资助的院校相比,更可以看出他对山西大学的投入是较多的,关注度也是较高的。
首先,从这一时期山西的政治环境来看,也许更能揭示出阎锡山对山西大学的不同,虽然处在这样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可是阎锡山并没有把经费完全用于战事与其他,对教育投资,尤其是对山西大学的资助还是有的。
其次,阎锡山在任期间时,被时代周刊描述为钱串子的他居然还自掏腰包成立了“伯川奖学金”。然而对于山西大学的复校活动,阎锡山对于山西大学的投入是足够多的,无论是经费的投入,还是对师生的笼络,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在当时军阀割据的环境下,山西大学的财政和人事的投入主要由地方政府来主办,阎锡山作为“山西王”,虽说在教育方面的重点多放在义务教育上,但是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出山西大学在其心目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总之,阎锡山在任校长期间,即使面临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仍积极投资山西大学,显得难等可贵。虽然对阎锡山管理山西大学的目的一直较有争论,且多数学者认为,阎锡山主管山西大学只是为了控制高等教育方向,为自己在政界培养幕僚,但是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阎锡山当时兼任校长,对山西大学的复校,尤其是在积极投资山西大学,促使山西高等教育的发展上依旧是有所贡献的。
阎锡山对于高校尤其是山西大学的把控,主要是通过在校内设立各种社团组织来实现的。阎锡山一直将山西大学作为自己的一个智囊团,由于山西大学山西籍师生较多,领导者也多为阎锡山的幕僚,所以当时阎锡山还是通过自己在山西大学的各方势力对山西大学进行管控。阎锡山在1917年成立洗心社,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在全山西掀起了一阵热潮。
阎锡山早年曾就读于日本军事化管理学校,他的这一段经历使得他对日本的一些个中思想有所了解并对他产生了影响。阎锡山命人将他在日本学习时的笔记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升华,命名为《军国主义谈》,之后他在主持“六政三事”之际又将其他一些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文章一并发出, 并要求干部学生认真研读,明白其中之义。
1905年,阎锡山加入同盟会山西支部。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加强对山西大学的监管,阎锡山当时被任命为同盟会山西支部部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阎锡山在参加北伐时期为了让自己依旧保有实力,发布政令,要求学生一切遵照三民主义,但其实还是在保护自己的思想植入。
在统治山西多年之后,阎锡山便更加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那便是“物劳学说”。“物劳学说”的产生是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这套学说也是阎锡山在特殊时期在处理三边关系倾向的反映。另外,他还准许山西大学的师生们组成了“中外语文学会”,对这套学说开展专案研究,而且他亲自担任中外语文学会会长一职。本来阎锡山支持这个学会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然而当时这个学会却成了共产党的一个秘密据点,甚至到了后期与阎锡山以及当局的思想相左,难以被容。1936年,蒋介石认为此学会太过冒进,不宜存在,并通报与查处,此时阎锡山便对其进行了处理。1943年,阎锡山在任职山西大学校长期间,开展了每周一次的师生训话,重点宣传反共思想以及其中立之位之精髓。可以看出,阎锡山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基本上跟随着他的从政立场。
阎锡山从政局出发,认为山西大学是其赚取声誉的一大舞台。为此,他经常在山西大学举办一些学术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影响的主要是在1919年时,胡适、杜威及其夫人共同出席的在山西大学举办的中国教育年会,胡适还在这次来山西讲学时承诺了山西大学的学生之后表现优异可以直接转入到北京大学去学习深造。此外,梁漱溟、蔡元培、蒋梦麟、黄炎培、傅斯年、胡适、陶行知、程湘帆等人,都曾在山西大学进行了影响较大的演讲。
不难看出,这些思想大部分都是以阎锡山自身思想为主导,在不同时期结合不同主导理论进行的思想杂糅。阎锡山作为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山西的一省主导,结合山西的民风与地理等因素,将山西基本上纳入自己的管控中。而在山西高等教育方面,尤其是对山西大学的思想管控是更为直观与严重的,一来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正是思想较为活跃,容易接受新传入思想的一批人,当时的整个环境使得学生成了传播先进思想的重要受众。阎锡山一方面害怕這一情况的发生会撼动自己多年的统治,一方面也想到了可以先入为主,把控学生的思想倾向。甚者在阎锡山败走大连后,蒋介石开始接管山西时,阎锡山可以再次回到山西。经过这一系列变动,阎锡山的态度也在一直改变,在处理山西学潮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完全听从蒋介石对学潮的镇压,反而采取较为松弛的态度,甚者有些支持的意味在其中,也是因为其当时与蒋介石正处于较为对立但又略微处于下风的时候,对学生的思想采取松弛的态度,也更有利于其对山西学生的控制,以及与蒋介石形成了私下的抗衡。
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在阎锡山眼里,山西大学都是不容小觑的。这主要是因为山西大学在本质上还是教学机构,其主要承载的功能便是育人,选拔人才。阎锡山也深谙这一点,因此,一方面,他对于山西大学人才的培养是较为重视的。而培养人才首先便需要教育者,于是阎锡山便对山西大学的管理者和教师们的选拔与任用较为看重。而从各方资料来看,阎锡山任用的管理者大多为自身亲信,这些人大多留洋归来,具有一定的才识,因此他们在对山西大学的管理上,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另一方面,阎锡山算是比较审时度势之人,他认为山西大学在育人方面也要与时俱进,不只是要学习知识,也要从事实业。
【关键词】阎锡山;山西高等教育;山西大学;守旧;革新
一、保证教育经费,积极投资山西大学
1919年山西大学得到的教育资助是山西各高校中最多的。据现有资料,当时阎锡山分配给山西各高校的费用中,给山西大学的费用大概是其他专科院校的4倍以上。从阎锡山对山西大学投入的经费,尤其是在与其他同时期资助的院校相比,更可以看出他对山西大学的投入是较多的,关注度也是较高的。
首先,从这一时期山西的政治环境来看,也许更能揭示出阎锡山对山西大学的不同,虽然处在这样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可是阎锡山并没有把经费完全用于战事与其他,对教育投资,尤其是对山西大学的资助还是有的。
其次,阎锡山在任期间时,被时代周刊描述为钱串子的他居然还自掏腰包成立了“伯川奖学金”。然而对于山西大学的复校活动,阎锡山对于山西大学的投入是足够多的,无论是经费的投入,还是对师生的笼络,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在当时军阀割据的环境下,山西大学的财政和人事的投入主要由地方政府来主办,阎锡山作为“山西王”,虽说在教育方面的重点多放在义务教育上,但是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出山西大学在其心目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总之,阎锡山在任校长期间,即使面临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仍积极投资山西大学,显得难等可贵。虽然对阎锡山管理山西大学的目的一直较有争论,且多数学者认为,阎锡山主管山西大学只是为了控制高等教育方向,为自己在政界培养幕僚,但是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阎锡山当时兼任校长,对山西大学的复校,尤其是在积极投资山西大学,促使山西高等教育的发展上依旧是有所贡献的。
二、主观上因循守旧,客观上促进新思想的萌发
阎锡山对于高校尤其是山西大学的把控,主要是通过在校内设立各种社团组织来实现的。阎锡山一直将山西大学作为自己的一个智囊团,由于山西大学山西籍师生较多,领导者也多为阎锡山的幕僚,所以当时阎锡山还是通过自己在山西大学的各方势力对山西大学进行管控。阎锡山在1917年成立洗心社,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在全山西掀起了一阵热潮。
阎锡山早年曾就读于日本军事化管理学校,他的这一段经历使得他对日本的一些个中思想有所了解并对他产生了影响。阎锡山命人将他在日本学习时的笔记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升华,命名为《军国主义谈》,之后他在主持“六政三事”之际又将其他一些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文章一并发出, 并要求干部学生认真研读,明白其中之义。
1905年,阎锡山加入同盟会山西支部。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加强对山西大学的监管,阎锡山当时被任命为同盟会山西支部部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阎锡山在参加北伐时期为了让自己依旧保有实力,发布政令,要求学生一切遵照三民主义,但其实还是在保护自己的思想植入。
在统治山西多年之后,阎锡山便更加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那便是“物劳学说”。“物劳学说”的产生是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这套学说也是阎锡山在特殊时期在处理三边关系倾向的反映。另外,他还准许山西大学的师生们组成了“中外语文学会”,对这套学说开展专案研究,而且他亲自担任中外语文学会会长一职。本来阎锡山支持这个学会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然而当时这个学会却成了共产党的一个秘密据点,甚至到了后期与阎锡山以及当局的思想相左,难以被容。1936年,蒋介石认为此学会太过冒进,不宜存在,并通报与查处,此时阎锡山便对其进行了处理。1943年,阎锡山在任职山西大学校长期间,开展了每周一次的师生训话,重点宣传反共思想以及其中立之位之精髓。可以看出,阎锡山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基本上跟随着他的从政立场。
阎锡山从政局出发,认为山西大学是其赚取声誉的一大舞台。为此,他经常在山西大学举办一些学术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影响的主要是在1919年时,胡适、杜威及其夫人共同出席的在山西大学举办的中国教育年会,胡适还在这次来山西讲学时承诺了山西大学的学生之后表现优异可以直接转入到北京大学去学习深造。此外,梁漱溟、蔡元培、蒋梦麟、黄炎培、傅斯年、胡适、陶行知、程湘帆等人,都曾在山西大学进行了影响较大的演讲。
不难看出,这些思想大部分都是以阎锡山自身思想为主导,在不同时期结合不同主导理论进行的思想杂糅。阎锡山作为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山西的一省主导,结合山西的民风与地理等因素,将山西基本上纳入自己的管控中。而在山西高等教育方面,尤其是对山西大学的思想管控是更为直观与严重的,一来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正是思想较为活跃,容易接受新传入思想的一批人,当时的整个环境使得学生成了传播先进思想的重要受众。阎锡山一方面害怕這一情况的发生会撼动自己多年的统治,一方面也想到了可以先入为主,把控学生的思想倾向。甚者在阎锡山败走大连后,蒋介石开始接管山西时,阎锡山可以再次回到山西。经过这一系列变动,阎锡山的态度也在一直改变,在处理山西学潮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完全听从蒋介石对学潮的镇压,反而采取较为松弛的态度,甚者有些支持的意味在其中,也是因为其当时与蒋介石正处于较为对立但又略微处于下风的时候,对学生的思想采取松弛的态度,也更有利于其对山西学生的控制,以及与蒋介石形成了私下的抗衡。
三、创新管理方式与教师选任,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在阎锡山眼里,山西大学都是不容小觑的。这主要是因为山西大学在本质上还是教学机构,其主要承载的功能便是育人,选拔人才。阎锡山也深谙这一点,因此,一方面,他对于山西大学人才的培养是较为重视的。而培养人才首先便需要教育者,于是阎锡山便对山西大学的管理者和教师们的选拔与任用较为看重。而从各方资料来看,阎锡山任用的管理者大多为自身亲信,这些人大多留洋归来,具有一定的才识,因此他们在对山西大学的管理上,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另一方面,阎锡山算是比较审时度势之人,他认为山西大学在育人方面也要与时俱进,不只是要学习知识,也要从事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