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师生关系多年来一直是热门话题。大学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大学,作为大学核心角色的教师和学生。本研究通过在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抽样调查,研究了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师生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教学与管理 师生的沟通 师生沟通的对策
一、前言
大学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大学,作为大学核心角色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的关系应该呈现出宽容、和谐、平等、交流、互动的特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本研究組织实施了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师生关系的调查,学生调查样本200人,抽样总体为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2000千余人。老师调查样本100人,抽样总体为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教师150人。调查采用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抽样方案,按照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统一问卷、直接面访的方式进行,有效样本容量为274人,经验定,本次调查的置信度在95%以上,最大抽样误差不超过3%。
二、师生关系的现状及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师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状况总的来说是满意的,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认为满意(包括很满意和满意)的学生数为125人,占总数的66.5%。而教师在回答“你对目前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这一问题时,觉得“满意”的为62人,占总数的62%。这表明我校师生关系总体来说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师生的教学负担超载、心理压力过重、情感交流困难的倾向普遍存在,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方式、方法欠当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查显示,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是比较高的,但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尊重学生的意识和教育艺术,包括语言艺术还亟待改进与提高。教师在回答“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时选择“关系不大”的有17人,占17%。认为“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40人,占46.5%。而在教育教学中“基本能”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的有54人,占54%。可见要解决这个问题裂,需要教师加强个人学识与人格的修养、完善与提升。
(二)师生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有待缩短
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师生交往与沟通的现状是不满意的。师生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对话交流、心理沟通,因而未能建立起相容互通的心理关系。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当前与老师的关系”时,选择“我尊重他,他也尊重我”的99人,占52.3%,选择“我尊重他他不尊重我”的16人,占8.5%,另外从调查数据与访谈情况来看,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十分迫切和必要。
(三)师生对沟通的责任和义务存在较大差异
调查揭示,我校师生的道德关系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从学生问卷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回答“老师对你的关心程度”时,有占69.1%的130名学生认为老师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其他的不管,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方面,尽管大多数教师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但仍有43%的教师做起来有困难,以上情况表明,加强师德建设任重道远。
三、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一)非平等的沟通前提导致师生关系疏远
有15%的学生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16%的学生觉得与教师相处十分愉快;2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想、不愿、不主动与他们沟通,从而导致师生间沟通出现障碍。以上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原因: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师生观影响,师生之间体现着“师道尊严”,部分教师仍以“权威者”“教育者”的形象自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的主宰、权威地位仍未动摇,这种旧的师生关系依然存在;其次部分高校教师认为与学生深入交往是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事,自己只要上好课即可,因而导致双方疏远与冷漠,以上非平等的沟通前提,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
(二)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不懂得沟通技巧
调查中,我们发现,师生沟通不畅的原因,除了非平等沟通、师生不同的心态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不懂得沟通技巧。调查资料显示,学生认为不喜欢与教师沟通的原因不是沟通双方存在代沟,认为存在“代沟”的只占12.82%;也不是老师喜欢摆架子,认为老师喜欢“摆架子”的不足10%;或者“其他原因”占16.49%。而认为“不知道用什么沟通方式”的却高达60.80%。
(三)时间是最大的问题
调查显示,一部分学生抱怨玩游戏的时间都不够,更何况花时间跟老师交流;一部分学生忙于学生会、社团活动,时间也紧;另一部分学生忙于各种文体活动,比如各种排练;有些学生反映,大部分教师上完课就急着回去,更不要说没课的时候,人影都见不着。
四、高校师生沟通对策的几点建议
(一)对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与支持
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相应增加对师生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和宣传,引导和提倡,从而使学生对良性沟通动机的肯定与信心,消除害怕与教师沟通被误解为讨好教师,达到其他不良目的的思想负担;其次,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表现出良性沟通动机的需求心理,给予良性沟通动机以积极的暗示,思想的鼓励和行动的支持,从而在教学环境中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给予宽松的沟通环境,促进师生沟通的更好实现,最终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以平等为沟通前提
管理学中的位差效应理论是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位差效应在人际沟通与交流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其对沟通过程中双方心理有直接的影响。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恐惧心理,无法大胆、坦诚地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则多以权威者、施予者的身份出现,难于以成人的心态对待已经成人的学生;以至于沟通不成功或者根本无法进行。针对调查中高校学生处于“断乳期”的特殊情况和师生双方都希望以“朋友”的角色进行沟通的沟通期待,师生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笔者认为最有效和最为可行的应该是首先应确立以平等为双方沟通的前提的沟通思想。 (三)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
目前江西省以及我国大部分高校师生沟通多局限为课堂、讲座等一对多的沟通方式,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单一的沟通方式是调查中影响高校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为此,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是解决目前高校师生沟通障碍的有效途径。
采用面对面的沟通、书信沟通、电讯沟通等方式扩大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和次数。电子通信设备的不限时性和灵活性使沟通不限于时间、地点等因素,随时可以进行。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可联系的电子通讯方式,可以是电话号码、电子邮箱、QQ号等等,建立信任。其次,在学校网络上建立“师生论坛”,学校相关部门定期在论坛上发布、更新相关信息,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在论坛上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论坛,师生之间可以在此敞开心扉,自由交流,畅所欲言,不但能增进情感,还为教师及时发布教学信息,通知教学事项提供快速的服务,为师生沟通提供互动的平台。
(四)个性化的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
个别沟通。针对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的沟通需求、不同的思想认识,要求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不能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方法处理所有学生的问题,师生可选择个别沟通的方式,一对一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进行交流。团队沟通。团队的人数以三到五个为宜,通过学生事前与教师约定谈话问题的方法开展,如“大学生大学期间是否可以恋爱”问题,师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交流思想,加深认识,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学习一定的沟通技巧
有了良好的沟通动机、形成平等的沟通意识、具备一定的沟通环境氛围,要达到师生良好的沟通,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提高沟通的能力。调查中,师生普遍认为,师生沟通的障碍还表现在对沟通技巧的缺乏,不懂得沟通技巧,往往给期望沟通者带来许多的困惑和尴尬,甚至令沟通无法进行,因此,师生都应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大一新生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心理教育等课程,然而,开设人际沟通课程的学校却极少,个别学校在全校性选修课程中开设了“人际沟通”,但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只能在教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开设,不能保证每学期或每年课程的开设,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伍茂国,徐丽君.人际交流[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王维,林涛.素質教育与师生关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许晋才.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0,20 (2).
【关键词】教学与管理 师生的沟通 师生沟通的对策
一、前言
大学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大学,作为大学核心角色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的关系应该呈现出宽容、和谐、平等、交流、互动的特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本研究組织实施了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师生关系的调查,学生调查样本200人,抽样总体为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2000千余人。老师调查样本100人,抽样总体为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教师150人。调查采用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抽样方案,按照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统一问卷、直接面访的方式进行,有效样本容量为274人,经验定,本次调查的置信度在95%以上,最大抽样误差不超过3%。
二、师生关系的现状及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师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状况总的来说是满意的,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认为满意(包括很满意和满意)的学生数为125人,占总数的66.5%。而教师在回答“你对目前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这一问题时,觉得“满意”的为62人,占总数的62%。这表明我校师生关系总体来说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师生的教学负担超载、心理压力过重、情感交流困难的倾向普遍存在,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方式、方法欠当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查显示,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是比较高的,但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尊重学生的意识和教育艺术,包括语言艺术还亟待改进与提高。教师在回答“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时选择“关系不大”的有17人,占17%。认为“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40人,占46.5%。而在教育教学中“基本能”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的有54人,占54%。可见要解决这个问题裂,需要教师加强个人学识与人格的修养、完善与提升。
(二)师生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有待缩短
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师生交往与沟通的现状是不满意的。师生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对话交流、心理沟通,因而未能建立起相容互通的心理关系。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当前与老师的关系”时,选择“我尊重他,他也尊重我”的99人,占52.3%,选择“我尊重他他不尊重我”的16人,占8.5%,另外从调查数据与访谈情况来看,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十分迫切和必要。
(三)师生对沟通的责任和义务存在较大差异
调查揭示,我校师生的道德关系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从学生问卷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回答“老师对你的关心程度”时,有占69.1%的130名学生认为老师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其他的不管,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方面,尽管大多数教师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但仍有43%的教师做起来有困难,以上情况表明,加强师德建设任重道远。
三、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一)非平等的沟通前提导致师生关系疏远
有15%的学生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16%的学生觉得与教师相处十分愉快;2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想、不愿、不主动与他们沟通,从而导致师生间沟通出现障碍。以上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原因: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师生观影响,师生之间体现着“师道尊严”,部分教师仍以“权威者”“教育者”的形象自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的主宰、权威地位仍未动摇,这种旧的师生关系依然存在;其次部分高校教师认为与学生深入交往是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事,自己只要上好课即可,因而导致双方疏远与冷漠,以上非平等的沟通前提,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
(二)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不懂得沟通技巧
调查中,我们发现,师生沟通不畅的原因,除了非平等沟通、师生不同的心态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不懂得沟通技巧。调查资料显示,学生认为不喜欢与教师沟通的原因不是沟通双方存在代沟,认为存在“代沟”的只占12.82%;也不是老师喜欢摆架子,认为老师喜欢“摆架子”的不足10%;或者“其他原因”占16.49%。而认为“不知道用什么沟通方式”的却高达60.80%。
(三)时间是最大的问题
调查显示,一部分学生抱怨玩游戏的时间都不够,更何况花时间跟老师交流;一部分学生忙于学生会、社团活动,时间也紧;另一部分学生忙于各种文体活动,比如各种排练;有些学生反映,大部分教师上完课就急着回去,更不要说没课的时候,人影都见不着。
四、高校师生沟通对策的几点建议
(一)对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与支持
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相应增加对师生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和宣传,引导和提倡,从而使学生对良性沟通动机的肯定与信心,消除害怕与教师沟通被误解为讨好教师,达到其他不良目的的思想负担;其次,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表现出良性沟通动机的需求心理,给予良性沟通动机以积极的暗示,思想的鼓励和行动的支持,从而在教学环境中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给予宽松的沟通环境,促进师生沟通的更好实现,最终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以平等为沟通前提
管理学中的位差效应理论是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位差效应在人际沟通与交流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其对沟通过程中双方心理有直接的影响。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恐惧心理,无法大胆、坦诚地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则多以权威者、施予者的身份出现,难于以成人的心态对待已经成人的学生;以至于沟通不成功或者根本无法进行。针对调查中高校学生处于“断乳期”的特殊情况和师生双方都希望以“朋友”的角色进行沟通的沟通期待,师生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笔者认为最有效和最为可行的应该是首先应确立以平等为双方沟通的前提的沟通思想。 (三)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
目前江西省以及我国大部分高校师生沟通多局限为课堂、讲座等一对多的沟通方式,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单一的沟通方式是调查中影响高校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为此,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是解决目前高校师生沟通障碍的有效途径。
采用面对面的沟通、书信沟通、电讯沟通等方式扩大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和次数。电子通信设备的不限时性和灵活性使沟通不限于时间、地点等因素,随时可以进行。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可联系的电子通讯方式,可以是电话号码、电子邮箱、QQ号等等,建立信任。其次,在学校网络上建立“师生论坛”,学校相关部门定期在论坛上发布、更新相关信息,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在论坛上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论坛,师生之间可以在此敞开心扉,自由交流,畅所欲言,不但能增进情感,还为教师及时发布教学信息,通知教学事项提供快速的服务,为师生沟通提供互动的平台。
(四)个性化的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
个别沟通。针对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的沟通需求、不同的思想认识,要求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不能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方法处理所有学生的问题,师生可选择个别沟通的方式,一对一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进行交流。团队沟通。团队的人数以三到五个为宜,通过学生事前与教师约定谈话问题的方法开展,如“大学生大学期间是否可以恋爱”问题,师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交流思想,加深认识,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学习一定的沟通技巧
有了良好的沟通动机、形成平等的沟通意识、具备一定的沟通环境氛围,要达到师生良好的沟通,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提高沟通的能力。调查中,师生普遍认为,师生沟通的障碍还表现在对沟通技巧的缺乏,不懂得沟通技巧,往往给期望沟通者带来许多的困惑和尴尬,甚至令沟通无法进行,因此,师生都应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大一新生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心理教育等课程,然而,开设人际沟通课程的学校却极少,个别学校在全校性选修课程中开设了“人际沟通”,但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只能在教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开设,不能保证每学期或每年课程的开设,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伍茂国,徐丽君.人际交流[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王维,林涛.素質教育与师生关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许晋才.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