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写于1683年,出版于1722年,一直被认识是丹尼尔·笛福最好的小说之一。《摩尔·弗兰德斯》以一位普通女性为主角,如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力。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分析。虽然这些分析都是意义深刻并且令人耳目一新的,但是很少有学者注意到摩尔与其子女的关系。阅读原文的时候,读者不可能不注意到摩尔与其子女疏离的关系。摩尔生了许多孩子,但是她跟自己孩子们的关系是很冷淡的。她对子女的不在意对现代读者来说是很不能接受的。所以,本文旨在研究《摩尔·弗兰德斯》中疏离的母子关系。另外,本文还把这种疏离的亲缘关系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总而言之,疏离的亲缘关系可以看做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关系的一种类比。
1. 《摩爾·弗兰德斯》中疏离的母子关系
《摩尔·弗兰德斯》中的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出生于新门监狱,观其一生,可谓跌宕起伏、轰轰烈烈。她做了12年的妓女,五次为人妇,并为钱财与各种人私通,又做了12年的贼,成为赫赫有名的扒手,最终被抓并像她母亲一样被关进新门监狱。而后弗兰德斯被发配至弗吉尼亚过了八年的流放生活。最后她成为一个诚实的妇人,过着富裕满足的生活,并在死前真诚的忏悔自己从前的罪恶生涯。在摩尔·弗兰德斯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她一共生下了12个孩子,但却一个也没有抚养过,全部托付给别人抚养,没有尽到任何做母亲的责任,母子关系非常疏离,在这现代读者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要想探究弗兰德斯的一生和她对于自己孩子那种淡漠疏离的态度,得从她的出生说起。弗兰德斯出生在新门监狱,出生不久,她的母亲就被流放至处于北美洲的种植园。而弗兰德斯母亲生下她的原因,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责罚。“我母亲因不足挂齿的偷窃,即在奇普赛德向某个布商借了3块上等荷兰麻布,就被判以重罪。具体情况太长,无法重述。我听人们众说纷纭,简直不知哪个正确。不过有一点大家众口一词,即我母亲恳求说自己怀着孩子,经查已到了胎动期,因此她被缓期执行死刑约7个月。之后人们说她又被继续审判,但得到恩赐,流放到种植园,在我半岁左右时就丢下了我,使我无疑落入坏人手里。”
弗兰德斯从小没有母亲的照顾与引导,独自一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小说中作者也对弗兰德斯的童年有着简单的描写“因我出生在一个很不幸的地方,所以摇篮中时没任何教区为我提供营养食品;我怎么活下来的也根本无法讲出,只是据说我母亲的某个亲戚把我领走,可谁出的钱谁作的安排,我均一无所知。我首先记起或听到有关我自己的一种说法,是我曾经和一群叫吉普赛人或埃及人的一道游荡。但我想时间不长,因皮肤并没像他们带着的所有孩子那样变色。我也说不请是怎样到了他们当中又是如何离开他们的。”从这只言片语中不难看出,弗兰德斯的童年生活必定是充满艰辛和困难的。
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摩尔·弗兰德斯,长大后也走上了其母亲的老路,她与自己子女的关系也十分疏离,在孩子出生后也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照顾。在其一任丈夫死后,弗兰德斯的两个孩子被她亡夫的父母接走照料,从此母子天各一方,再无相见。较之其他母亲的依依不舍,弗兰德斯却显得十分开心,高兴终于甩开了这个包袱。除此之外,当弗兰德斯遇到麻烦或是困境的时候,她也会毫不犹豫的离开自己的孩子,去一个新的地方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在摩尔·弗兰德斯的成长过程中,她缺失了自己母亲的照顾与引导,而在其自己的生存之路上,她也是个与子女关系疏离的、不称职的母亲。
2. 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疏离的关系
摩尔·弗兰德斯生了许多孩子,但她对自己的子漠不关心心,在现代读者看来难以接受的事情,在当时却并不少见。笛福用一种稍显夸张的方式所描绘的疏离的母子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被看做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关系的一种类比。
《摩尔·弗兰德斯》写于1683年,出版于1722年,当时有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远渡重洋,到达美洲,建立种植园,开拓殖民地。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一直比较疏远,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首先,殖民地人民的宗教信仰与宗主国略有不同。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确立了英国国教的统治地位。但教会内部的腐朽现实引起了部分信徒的不满,他们主张净化英国国教,信仰上只以新约圣经为准则。清教由此得名,持该信仰的人被称作清教徒。由于清教徒反对王室的宗教专制和经济压榨,屡遭镇压迫害,于是一部分逃往北美避难。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远渡重洋,来到美洲,首先在普利茅斯建立了殖民地。在旅途中,他们签署了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而此份公约,也成了未来美利坚合众国《独立宣言》的蓝图。随后数年间,不断有清教徒离开英国,来到北美大陆,渴望建立一个宗教纯洁,独立自由的国家。由此可见,从一开始,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密切。
其次,宗主国不断从殖民地谋取利益,惹恼殖民地人民。1660年,查尔斯二世登基并实施一系列航海条例。航海条例中包括许多对殖民地不利的条款,如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毛皮等;其他国家的制造产品,必须经由英国本土,而不能直接运销殖民地;限制殖民地生产与英国本土竞争的产品,如纺织品等。航海条例的颁布主要是为了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维持殖民地对宗主国的依赖,垄断英国在海外殖民地的贸易。航海条例的颁布恶化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使其更为疏远。
第三,殖民地人民来自于很多不同国家。在18世纪早期,大部分殖民地人民来自英国,但从1700年到1775年,非洲人、德国人、爱尔兰人通过各种方式,蜂拥前往新大陆。1625年,殖民地的人口只有2000左右,而到了1700年,人口已经上升至250000。然而,这点人口对于北美广袤的种植园来说,还是不够,于是,大量非洲人被贩卖至美洲,成为了奴隶。到了18世纪晚期,非洲人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欧洲移民的人数。此时殖民地人口结构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宗主国,不同地区的人民共同生活在殖民地,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宗主国的特征。而这种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影响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
最后,殖民地的人民信奉个人主义,渴望在殖民地依靠自己的努力开创一片天地。新大陆是一片广袤、富饶的大陆,只要辛苦耕耘,就能获得丰硕成果。很多英国人以契约工人的身份来到新大陆,他们必须工作五年,才能付清来到新大陆的路费,成为自由人。同时,很多犯人被流放至殖民地,不管他们之前有着怎样的过去,只要努力工作,他们也可以在新大陆重新开始。因此,殖民地人民逐渐养成了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信奉个人主义,宣扬独立自主。这一区别也加速了殖民地人民与宗主国的疏离。
丹尼尔·笛福花了大量笔墨,塑造了摩尔·弗兰德斯不称职的母亲形象和淡漠疏离的母子关系,这种疏离的亲缘关系是当时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的一种类比。殖民地是由宗主国人民所建立,但随着殖民地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不断复杂化,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却不断恶化,日趋疏离。所以,笛福笔下的母子关系,可以被看做是对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的一种夸张的呈现。
1. 《摩爾·弗兰德斯》中疏离的母子关系
《摩尔·弗兰德斯》中的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出生于新门监狱,观其一生,可谓跌宕起伏、轰轰烈烈。她做了12年的妓女,五次为人妇,并为钱财与各种人私通,又做了12年的贼,成为赫赫有名的扒手,最终被抓并像她母亲一样被关进新门监狱。而后弗兰德斯被发配至弗吉尼亚过了八年的流放生活。最后她成为一个诚实的妇人,过着富裕满足的生活,并在死前真诚的忏悔自己从前的罪恶生涯。在摩尔·弗兰德斯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她一共生下了12个孩子,但却一个也没有抚养过,全部托付给别人抚养,没有尽到任何做母亲的责任,母子关系非常疏离,在这现代读者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要想探究弗兰德斯的一生和她对于自己孩子那种淡漠疏离的态度,得从她的出生说起。弗兰德斯出生在新门监狱,出生不久,她的母亲就被流放至处于北美洲的种植园。而弗兰德斯母亲生下她的原因,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责罚。“我母亲因不足挂齿的偷窃,即在奇普赛德向某个布商借了3块上等荷兰麻布,就被判以重罪。具体情况太长,无法重述。我听人们众说纷纭,简直不知哪个正确。不过有一点大家众口一词,即我母亲恳求说自己怀着孩子,经查已到了胎动期,因此她被缓期执行死刑约7个月。之后人们说她又被继续审判,但得到恩赐,流放到种植园,在我半岁左右时就丢下了我,使我无疑落入坏人手里。”
弗兰德斯从小没有母亲的照顾与引导,独自一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小说中作者也对弗兰德斯的童年有着简单的描写“因我出生在一个很不幸的地方,所以摇篮中时没任何教区为我提供营养食品;我怎么活下来的也根本无法讲出,只是据说我母亲的某个亲戚把我领走,可谁出的钱谁作的安排,我均一无所知。我首先记起或听到有关我自己的一种说法,是我曾经和一群叫吉普赛人或埃及人的一道游荡。但我想时间不长,因皮肤并没像他们带着的所有孩子那样变色。我也说不请是怎样到了他们当中又是如何离开他们的。”从这只言片语中不难看出,弗兰德斯的童年生活必定是充满艰辛和困难的。
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摩尔·弗兰德斯,长大后也走上了其母亲的老路,她与自己子女的关系也十分疏离,在孩子出生后也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照顾。在其一任丈夫死后,弗兰德斯的两个孩子被她亡夫的父母接走照料,从此母子天各一方,再无相见。较之其他母亲的依依不舍,弗兰德斯却显得十分开心,高兴终于甩开了这个包袱。除此之外,当弗兰德斯遇到麻烦或是困境的时候,她也会毫不犹豫的离开自己的孩子,去一个新的地方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在摩尔·弗兰德斯的成长过程中,她缺失了自己母亲的照顾与引导,而在其自己的生存之路上,她也是个与子女关系疏离的、不称职的母亲。
2. 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疏离的关系
摩尔·弗兰德斯生了许多孩子,但她对自己的子漠不关心心,在现代读者看来难以接受的事情,在当时却并不少见。笛福用一种稍显夸张的方式所描绘的疏离的母子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被看做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关系的一种类比。
《摩尔·弗兰德斯》写于1683年,出版于1722年,当时有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远渡重洋,到达美洲,建立种植园,开拓殖民地。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一直比较疏远,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首先,殖民地人民的宗教信仰与宗主国略有不同。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确立了英国国教的统治地位。但教会内部的腐朽现实引起了部分信徒的不满,他们主张净化英国国教,信仰上只以新约圣经为准则。清教由此得名,持该信仰的人被称作清教徒。由于清教徒反对王室的宗教专制和经济压榨,屡遭镇压迫害,于是一部分逃往北美避难。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远渡重洋,来到美洲,首先在普利茅斯建立了殖民地。在旅途中,他们签署了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而此份公约,也成了未来美利坚合众国《独立宣言》的蓝图。随后数年间,不断有清教徒离开英国,来到北美大陆,渴望建立一个宗教纯洁,独立自由的国家。由此可见,从一开始,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密切。
其次,宗主国不断从殖民地谋取利益,惹恼殖民地人民。1660年,查尔斯二世登基并实施一系列航海条例。航海条例中包括许多对殖民地不利的条款,如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毛皮等;其他国家的制造产品,必须经由英国本土,而不能直接运销殖民地;限制殖民地生产与英国本土竞争的产品,如纺织品等。航海条例的颁布主要是为了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维持殖民地对宗主国的依赖,垄断英国在海外殖民地的贸易。航海条例的颁布恶化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使其更为疏远。
第三,殖民地人民来自于很多不同国家。在18世纪早期,大部分殖民地人民来自英国,但从1700年到1775年,非洲人、德国人、爱尔兰人通过各种方式,蜂拥前往新大陆。1625年,殖民地的人口只有2000左右,而到了1700年,人口已经上升至250000。然而,这点人口对于北美广袤的种植园来说,还是不够,于是,大量非洲人被贩卖至美洲,成为了奴隶。到了18世纪晚期,非洲人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欧洲移民的人数。此时殖民地人口结构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宗主国,不同地区的人民共同生活在殖民地,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宗主国的特征。而这种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影响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
最后,殖民地的人民信奉个人主义,渴望在殖民地依靠自己的努力开创一片天地。新大陆是一片广袤、富饶的大陆,只要辛苦耕耘,就能获得丰硕成果。很多英国人以契约工人的身份来到新大陆,他们必须工作五年,才能付清来到新大陆的路费,成为自由人。同时,很多犯人被流放至殖民地,不管他们之前有着怎样的过去,只要努力工作,他们也可以在新大陆重新开始。因此,殖民地人民逐渐养成了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信奉个人主义,宣扬独立自主。这一区别也加速了殖民地人民与宗主国的疏离。
丹尼尔·笛福花了大量笔墨,塑造了摩尔·弗兰德斯不称职的母亲形象和淡漠疏离的母子关系,这种疏离的亲缘关系是当时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的一种类比。殖民地是由宗主国人民所建立,但随着殖民地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不断复杂化,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却不断恶化,日趋疏离。所以,笛福笔下的母子关系,可以被看做是对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的一种夸张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