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文学思想中的“真我”说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0927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渭文学理论中有两个非常有特色的主张,一是“真我”,一是“本色”。其《涉江赋》说:
  “爰有一物,无罣无碍,在小匪细,在大匪泥,来不知始,往不知驰,得之者成,失之者败,得亦无携,失亦不脱,在方寸间,周天地所。勿谓觉灵,是为真我。”
  《涉江赋》作于嘉靖1552年,当时徐渭是第五次参加科举考试,落魄回家,穷困潦倒,心中无限苦楚。想到自己几次落第,而亲戚家人也无法体会他的痛苦,他们也只是简单的以为徐渭忍受不了所遭受的生活挫折而白了头。然而对于徐渭而言,外物的干扰并不是导致徐渭真正的愁苦的原因,让徐渭忧心的是真我本性的泯灭。他焦虑的心灵在广阔的精神世界遨游,在茫茫思想之路上跋涉,想从这世俗人生中解脱出来,达到个性真我的本色。
  在《西厢序》中,他说:“世上莫不有本色,有相色。本色犹言正身也,相色,替身也,替身者,即书评中‘婢作夫人终觉羞涩’之谓也。婢作夫人者,涂抹成主母而多插带,反掩其素之谓也。故余于此中贱相色,贵本色,众人啧啧者我呴呴也。岂惟剧者,凡作者莫不如此”。这里说的虽是戏剧,其实“岂惟剧者,凡作者莫不如此。”也就是说在一切文学创作中都是一样的。而所谓“本色”的实质也就是“真我”。在文学创作上的意向是相通的,但这些真我本色的文学观念与别人的本色论不同,别人的本色论大都是语言上追求本色自然,直至明清以来都是如此,而徐渭的本色论不仅追求语言上的自然本色,还能凸显人物性格的真我本色、狂傲的思想、独立的品性以及对自由精神的向往与寻求。他曾经写过一副戏台的对联:
  “ 随缘设法,自有大地众生。
  作戏逢场,原属人生本色。”
  “人生本色”便是他所谓的“真我”,这个“真我”是去除一切真伪的表相与言辞的人的本色,是作为“人”的原色、天然色,是不依附的、不受社会约束的、恒久的生命个体,展现到文学创作中,就是关注情、关注个性、关注本色、关注自我。这个理论和当时李贽的“童心”说,汤显祖的“情至”说,都是那个时代思想解放运动狂澜迭起的反映,是那个时代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潮。
  徐渭后期的诗文侧重于“真”与“情”的展现,对“真我”的神往让徐渭大量的诗文都蕴含着真挚而又浓厚的情感。不仅如此,他的诗文道出了自身的遭遇,还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矛盾尖锐的政治局面,这也呈现出徐渭“真我”的天然个性。
  徐渭在《肖甫诗序》中说:“古之诗本乎情,非设以为之者也。是以有诗而无诗人。迨于后世,则有诗人矣。乞诗之目,多至不可胜应;而诗之格,亦多至不可胜品。然其于诗,类皆本无是情,而设情以为之。夫设情以为之者,其趣在于干诗之名。干诗之名,其势必至于袭诗之格而剿其华词。审如是,则诗之实亡矣,是之谓有诗人而无诗。有穷理者起而救之,以为词有限而理无穷,格之华词有限而理之生议无穷也,于是其所为诗悉出乎理而主乎议。”
  诗人的创作思维是以“诗本乎情”为中心的,最为关键的心理动力就是“情”,无论是“发愤著书”还是“不平则鸣”都离不开“情”的鼓动。徐渭认为,“古之诗本乎情”,是以“有诗而无诗人”;后世则“设情”为诗,“干诗之名”,“袭诗之格”,“剿其华词”,无“情”而作,诗无生命、灵魂,“则诗之实亡矣”。徐渭这一理论有其复杂的背景。首先,是对明中叶以来文坛复古潮流的反叛。追溯得更远一些,明中叶文学拟古思潮可往上推到明初。朱明王朝的思想政治复古,在文坛上导致了文学复古思潮的出现。以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所代表的“前后七子”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实是“铸形宿模”完全效仿古人诗文的风格形式。他们要仿前人诗文的“格调”,结果便如徐渭所批判的,落入了“设情”为诗、“干诗之名”、“袭诗之格”、“剿其华词”的泥坑不能自拔。这种种弊端日渐让众多士人变得反感,都开始采取行动来矫正。徐渭便是一位先驱者。反复古、反模拟剽窃,自然也就会转回来而求其“真”。明中后期反复古的作家几乎都如此,如后来公安派追求“真识”“真情”“真趣”就是如此。徐渭也求“真”,但他的“真我”与其他作家又有所不同,他更多地融入了自我个性张扬的因素在内。所以徐渭与其他人的文学情感观是有差异的,他诗文中的情感是从“真我”着手的。
  徐渭一生仕途蹇塞,他虽为江南的一介书生,但一直期望建功立业。他擅长描写走马看剑的雄健场景,并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他写出塞的豪壮情景:“汉将去堂堂,边尘靖不扬。雪沉荒漠暗,沙揽塞风黄。”诗人的向往之情在诗中表现得一览无遗,洋溢着强烈的用世之情。当其渐渐老去的时候,他的诗也便日渐成为了宝刀徒老的哀歌。如《沈叔子解番刀为赠》之一:
  “沈子报仇塞外行,一诧便得千黄金。
  买马买鞍意不惬,更买五尺番家铁。
  镂金小字半欲灭,付与碧眼译不出。
  细瓦厂中多狐狸,京师夜行不敢西。
  叔子佩之只一過,黄蒿连夜闻狐啼。
  今年我从上谷行,中丞遗我聊癸庚。
  买驴南归只两旬,只愁马上逢黄巾。
  叔子见我无所仗,解刀赠我行色壮。
  毕竟还从水道归,挂在篷窗两相向。
  一日十拔九摩挲,鞘影鳞鳞入向河。
  须臾报道渔罩外,电脚龙腾五尺梭。”
  徐渭由上谷南归之时,沈炼之子以番刀相赠。徐渭“一日十拔九摩挲”显现出对番刀的爱不忍释。虽然诗人此时已“发白齿摇”(《与马策之》)但壮心不已,未忘忧国。虽然不能纵马奔驰于沙场,但寄托少年“佩此刀,向辽阳。土蛮畏死为君降”(《沈叔子解番刀为赠》之二)一心想着成就其未遂功业的心意。身为一个命运多舛但自然天性浓厚的文学家,那种多年在科场上的追逐与天真率性的冲突在他身上愈加激烈。对于科举仕途的热望,渴望从政权中获得物质的依赖,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让其真率个性得以展现,所以到了后期创作,徐渭诗文愈发重视“吾心”和强调真我本色。因此,抒写真我,表达一己之性情也成了徐渭创作过程中的意向。
其他文献
“电视散文”顾名思义就是既有文学性又有电视性的一种新兴的电视艺术形式,它是文学与电视的有机结合。电视散文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电视艺术形式,它以文学散文为创作基础,通过写意的镜头画面营造意境,再用解说词拓展画面内容,升华电视散文的主旨、挖掘其蕴含的深层内涵,并配以抒情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氛围。  电视散文之所以能够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不仅仅是依靠声音、画面的视听效果,很大程度上讲源于其注重意境的营造。意境
期刊
【摘要】:在提倡文物保护利用的大背景下,博物馆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依托互联网,建立文物信息共享机制;开展文物数字化展示;让文物可见、可感。本文从博物馆智能APP和博物馆展览陈列两方面来探讨交互设计在博物馆中应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交互设计;博物馆;APP;展览陈列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手机和电脑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的应用。交互设计已经成为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博物馆是征
期刊
引言:歌唱,是人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歌唱在所有音乐表演形式中,又是最亲切,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歌曲演唱是综合艺术,是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的和谐统一。l9世纪在奥地利和德国兴起的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以及沃尔夫、马勒等作曲家为代表的艺术歌曲的高潮,成为这一时期与教堂音乐平分秋色的重要音乐体裁,是其确立、发展、繁荣的时代。艺术歌曲音乐形象准确,因而,演唱难度也就更大;处理起来
期刊
【摘要】:民族民间舞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入新的元素,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性的舞蹈,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民族民间舞的发展与传承对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社会形势时民族民间舞的发展与传承处于不利状态,民族民间舞丧失了其一部分的特性,使其发展与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本文就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发展与传承好民族民间舞进行分析、
期刊
时光冉冉,不觉间,自己进入到法院工作已经迈入第三个年头,回想刚刚踏入审判庭时的意气风发,到现在庭审记录的成熟稳重,自己就像一粒麦穗,在司法的光照下,一点点成熟起来,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理所应当。  回想自己从一名工程师毅然辞职考录进法院,成为一名书记员,身份的改变,收入的落差,朋友的不理解,自己也一次次的彷徨过,所以,再次回首这段岁月,三年时光,我走的艰辛,却不迷茫——三十而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期刊
家族第一代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西班牙人的后裔,住在远离海滨的一个印第安人的村庄。  他与乌尔苏拉新婚时,由于害怕像姨母与叔父结婚那样生出长尾巴的孩子,乌尔苏拉每夜都穿上特制的紧身衣,拒绝与丈夫同房,因此他遭到村民的耻笑。布恩迪亚在一次斗鸡比赛胜利后杀死了讥笑他的阿基拉尔。从此,死者的鬼魂经常出现在他眼前。于是布恩迪亚一家带着朋友及其家人离开村子,外出寻找安身之所,经过了两年多的跋涉,来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通过思想态度、动机、社会情境和社会影响四个方面就构建长效机制展开了探析,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关键。本
期刊
【摘要】:通过对先秦儒家和近代西方哲学中自我观念的深入比较,揭示了中西方在自我观念上的诸多差异及其原因,并探索了这种差异将中西方人引向何处及其对现代自我观念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自我观念;自我;先秦儒家  一、先秦儒家的自我观念与近代西方自我观念的差异  (一)表达的差异  在西方语言中“我”基本上只能用一个代词来表达(如:I ,Je, Ich, Ti, Te, Eu, Ik等),然而在中
期刊
【摘要】:诗僧贯休多才多艺,不仅善诗,还是有名的书法家和画家。近年来学者们对诗僧贯休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研究范圍不断扩大,研究数量多,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更加系统化,以下主要是对其书、画进行研究。  【关键词】:贯休;其书研究;其画研究;研究综述  诗僧不是普通的佛教作家,也不是一般的写诗的僧人,而是特指唐宋时期在禅宗思想影响下出现的一批僧形的诗人。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诗僧现象。到了中晚唐时期,
期刊
【摘要】:《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春灯谜第八首更香谜因版本问题到底属黛玉还是属宝钗一直众说纷纭。庚辰本《红楼梦》“宝钗制谜”,但以支持黛玉的现代红学专家梅节为代表怀疑其“误记”,并且从灯谜意思上理解为黛玉所制。但是无论从版本还是从灯谜意思两个方面考察,结合红学专家蔡义江的观点,认为“宝钗制谜”并非误记,且灯迷是在为宝钗作谶语,否定黛玉支持宝钗。  【关键词】:红楼梦;二十二回;春灯谜;更香  “朝罢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