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生物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撑点,新课程蕴含了新的理念,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切必然要求生物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如何发挥生物学科在转变教学理念中的作用,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理应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自已的实践,谈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转变角色,由“教”者变为“导”者
在学生的心目中,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得学生认为教师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对于知识不敢大胆地质疑,只会被动地接受,这势必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大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同时还会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施教之功在于引导、启发、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开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由教师的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上,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激发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转变教师的角色,教与学的关系就要成为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而不是君临天下式;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所想所急所乐所忧心中明白,对学生的生长点、发展点胸中有数,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教师就要由“教”变为“导”,通过认知引导、个体疏导、情景诱导、操作指导、监控劝导等方法,以宽容之心、鼓励之态、激励之情来尽到自己“帮”与“导”的职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
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浓厚的求知欲是取得成攻的重要因素。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有信心进行知识发现和小发明、小创造。第二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自学中学到生物学科的严谨、准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有助于从老师的统一讲解中超脱出来,促进个性品质、创新意识的形成;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在班上展示学生的各种科技小制作、小论文、生物标本等,举办生物知识竞赛,不定期出手抄报,参观生产基地,教师经常与学生交流,开展班会活动互相交流创新体会,使班内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环境。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消除屏障,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不合拍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平台,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习题教学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要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这样学生再见到新类型的问题时,就能以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等自己的创新方式来解答问题。
四、培育创新个性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教师要始终不渝地培育创新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的动机内化至情感意志,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敢疑权威、勇于证实自己观点、乐于创新实践的品质。如生物进化教学时,我让学生讲述生物进化史上科学家的动人故事,让讲述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创新个性。把比较枯燥的理论内容用学生讲故事的形式串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要有所成就,就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
总之课程改革为我们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天地,学科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思想活跃,举措新颖、策略多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课程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作为支撑;新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击,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长期过程;新课程的实践不是纸上谈兵的部署,它需要一批批的志愿兵与生力军去冲锋陷阵。让我们为新课程的崛起鸣锣开道,重塑教师新形象,重筑课程新文化,进一步焕发课程改革的活力。
一、转变角色,由“教”者变为“导”者
在学生的心目中,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得学生认为教师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对于知识不敢大胆地质疑,只会被动地接受,这势必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大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同时还会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施教之功在于引导、启发、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开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由教师的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上,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激发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转变教师的角色,教与学的关系就要成为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而不是君临天下式;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所想所急所乐所忧心中明白,对学生的生长点、发展点胸中有数,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教师就要由“教”变为“导”,通过认知引导、个体疏导、情景诱导、操作指导、监控劝导等方法,以宽容之心、鼓励之态、激励之情来尽到自己“帮”与“导”的职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
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浓厚的求知欲是取得成攻的重要因素。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有信心进行知识发现和小发明、小创造。第二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自学中学到生物学科的严谨、准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有助于从老师的统一讲解中超脱出来,促进个性品质、创新意识的形成;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在班上展示学生的各种科技小制作、小论文、生物标本等,举办生物知识竞赛,不定期出手抄报,参观生产基地,教师经常与学生交流,开展班会活动互相交流创新体会,使班内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环境。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消除屏障,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不合拍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平台,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习题教学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要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这样学生再见到新类型的问题时,就能以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等自己的创新方式来解答问题。
四、培育创新个性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教师要始终不渝地培育创新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的动机内化至情感意志,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敢疑权威、勇于证实自己观点、乐于创新实践的品质。如生物进化教学时,我让学生讲述生物进化史上科学家的动人故事,让讲述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创新个性。把比较枯燥的理论内容用学生讲故事的形式串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要有所成就,就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
总之课程改革为我们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天地,学科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思想活跃,举措新颖、策略多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课程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作为支撑;新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击,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长期过程;新课程的实践不是纸上谈兵的部署,它需要一批批的志愿兵与生力军去冲锋陷阵。让我们为新课程的崛起鸣锣开道,重塑教师新形象,重筑课程新文化,进一步焕发课程改革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