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教学实践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境。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在此举例谈一下情境创设的经验,与大家商榷。
1 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
1.1 计算教学: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研究计算,能够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气盎然。实践证明,赋予计算教学内容更多生活气息,使计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沟通,与学生的经验沟通,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就会使抽象的算理易于理解,繁琐的方法便于掌握。
1.2 应用题教学:课标强调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老师,应善于捕捉并挖掘学生生活中丰富的数学信息,使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感悟数学。例如在一次周六的数学兴趣课中,教师发现班内学生缺了好多,在了解情况后,顺势推舟让学生根据“全班56人,参加校运动会的有7人,参加奥数提高班的有8人”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很快提出很多问题:1、参加奥数提高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2、参加校运动会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3、参加奥数提高班的人数比参加校运动会的人数多百分之几?4、参加校运动会的人数比参加奥数提高班的人数少几分之几?5、还剩几分之几?……课堂引用的素材鲜活亲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兴趣盎然,气氛热烈。
1.3 图形认识与计算教学:在图形认识中,我们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等。在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一样可以从生活原型入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教学中,教师从生活引入,用课件演示了这样一个生活问题:一块长方形地里种着青菜,公鸡要吃菜,你能否想办法不让鸡吃菜?学生想出用围篱笆的方法后,教师追问:篱笆需多长?它的长度和菜地的什么有关?以此引出周长,为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2 依据教学过程进行情境创设
教学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决定了教学是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由准备——新授——练习——应用这样几个环节组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常根据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创设和变换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小学数学第九册《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环节分别创设了以下一些情境:在新课一开始从篮球明星姚明引入,出示正在进行的校五年级篮球比赛周一到周四的投篮情况,让学生预测周五投篮的累积次数会怎样,以此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这节课的练习中,教师安排了以下几个情境练习:从儿歌“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中感悟、理解代数式的意义;根据相关条件用代数式表示任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年龄。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新意。
3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情境创设
3.1 情境内容的真实性。教学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的人为编造。我在执教《小数加减法》一课时,曾想引用“六一”期间加兴特价书店来校售书这一活动,以此引出整数加整数、整数加一位小数、一位小数加一位小数、一位小数加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计算练习。但同时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实际现象中书的标价都是整元或是几元几角,没有几元几角几分的(即不可能出现一个两位小数),因此在让学生根据信息自编例题时也就不可能出现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计算题目。为此,我考虑是不是选择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书籍进行标价的改动,以此出现两位小数?但这不符合生活实际,而且这种不真实性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因此这一情境的设计最终被删除了。
3.2 情境内容的价值性。教育的中心问题是跟价值有关的问题,即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活动,以更有效地促进未来一代的发展。同样是执教《小数加减法》一课,曾有一位教师利用学生体检这一事件,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某个学生的身高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1回答:××同学这学期比三年级上学期长高了多少?(师根据问题和学生共同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师接着问: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2回答:××同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这个问题不是这堂课要探讨的问题,但教师一时不知如何应付,只好和学生就这个问题一起进行讨论,同时认为借机也可穿插小数加法计算方法的交流)。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生1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但学生2提出的问题:“××同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这个问题有价值吗?显然,问题的意义并不大。教师为了让学生编出一道小数加法的式题,追问了学生一句:“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导致出现了一个自己事先所没有想到的问题。笔者事后认为,教师可以综合数学信息,先把两个或更多学生的身高同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提出求两人身高之差或两人身高之和;或把学生体检中的身高和体重信息综合起来,让学生提出求两人体重之和等问题,以此展开小数加法的教学。这样或许既可体现出教学内容的价值性,又能较好地做到习题类型的全面性。
弗赖登塔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数学教师不要做演说家,而要做煽动家,要能够煽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行情境交融的教学,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富于情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1 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
1.1 计算教学: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研究计算,能够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气盎然。实践证明,赋予计算教学内容更多生活气息,使计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沟通,与学生的经验沟通,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就会使抽象的算理易于理解,繁琐的方法便于掌握。
1.2 应用题教学:课标强调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老师,应善于捕捉并挖掘学生生活中丰富的数学信息,使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感悟数学。例如在一次周六的数学兴趣课中,教师发现班内学生缺了好多,在了解情况后,顺势推舟让学生根据“全班56人,参加校运动会的有7人,参加奥数提高班的有8人”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很快提出很多问题:1、参加奥数提高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2、参加校运动会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3、参加奥数提高班的人数比参加校运动会的人数多百分之几?4、参加校运动会的人数比参加奥数提高班的人数少几分之几?5、还剩几分之几?……课堂引用的素材鲜活亲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兴趣盎然,气氛热烈。
1.3 图形认识与计算教学:在图形认识中,我们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等。在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一样可以从生活原型入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教学中,教师从生活引入,用课件演示了这样一个生活问题:一块长方形地里种着青菜,公鸡要吃菜,你能否想办法不让鸡吃菜?学生想出用围篱笆的方法后,教师追问:篱笆需多长?它的长度和菜地的什么有关?以此引出周长,为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2 依据教学过程进行情境创设
教学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决定了教学是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由准备——新授——练习——应用这样几个环节组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常根据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创设和变换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小学数学第九册《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环节分别创设了以下一些情境:在新课一开始从篮球明星姚明引入,出示正在进行的校五年级篮球比赛周一到周四的投篮情况,让学生预测周五投篮的累积次数会怎样,以此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这节课的练习中,教师安排了以下几个情境练习:从儿歌“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中感悟、理解代数式的意义;根据相关条件用代数式表示任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年龄。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新意。
3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情境创设
3.1 情境内容的真实性。教学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的人为编造。我在执教《小数加减法》一课时,曾想引用“六一”期间加兴特价书店来校售书这一活动,以此引出整数加整数、整数加一位小数、一位小数加一位小数、一位小数加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计算练习。但同时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实际现象中书的标价都是整元或是几元几角,没有几元几角几分的(即不可能出现一个两位小数),因此在让学生根据信息自编例题时也就不可能出现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计算题目。为此,我考虑是不是选择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书籍进行标价的改动,以此出现两位小数?但这不符合生活实际,而且这种不真实性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因此这一情境的设计最终被删除了。
3.2 情境内容的价值性。教育的中心问题是跟价值有关的问题,即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活动,以更有效地促进未来一代的发展。同样是执教《小数加减法》一课,曾有一位教师利用学生体检这一事件,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某个学生的身高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1回答:××同学这学期比三年级上学期长高了多少?(师根据问题和学生共同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师接着问: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2回答:××同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这个问题不是这堂课要探讨的问题,但教师一时不知如何应付,只好和学生就这个问题一起进行讨论,同时认为借机也可穿插小数加法计算方法的交流)。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生1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但学生2提出的问题:“××同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这个问题有价值吗?显然,问题的意义并不大。教师为了让学生编出一道小数加法的式题,追问了学生一句:“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导致出现了一个自己事先所没有想到的问题。笔者事后认为,教师可以综合数学信息,先把两个或更多学生的身高同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提出求两人身高之差或两人身高之和;或把学生体检中的身高和体重信息综合起来,让学生提出求两人体重之和等问题,以此展开小数加法的教学。这样或许既可体现出教学内容的价值性,又能较好地做到习题类型的全面性。
弗赖登塔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数学教师不要做演说家,而要做煽动家,要能够煽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行情境交融的教学,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富于情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