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合作,淡化竞争
某教育集团新建一所学校,决定在内部选聘一位校长。先发布消息,动员符合条件者自主申报;然后公开竞聘,入围者还须现场答辩;然后依照面试分数取前两位优秀者,由集团高层领导票决校长人选。整个程序设计流程合理,层次清晰。在竞聘和答辩的过程中,因为集思广益,集团收集到了诸多办学的“金点子”。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选聘在最后阶段出了问题:两位选手实力相当难分高下,票决仅一票之差,所以落选者明显流露出不满。这个结果让我们反思选聘的目的和程序,是否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看目的。选出一个校长,并收集一些办校方略。但选聘对象是由内部产生的。既然在内部产生,哪些人比较合适,他们的工作状态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竞选”本无可非议,但几轮竞聘,越到最后竞争会越激烈。这对落聘者而言,其实是非常残酷的。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究竟是竞争重要,还是合作重要?竞争可以激发动力,促进工作。但如果过度竞争,导致大家相互防备,这是否是我们管理者所希望的呢?我以为,在一个组织内部,合作应优于竞争,对学校而言,或许更加迫切。一是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润物无声,慢慢滋养;二是当前校园里竞争有余,合作不够——比如卫生要评分,考试要排名,升学要分数,教师晋职、评先都要开展评比,校园里竞争无处不在,倒是合作难觅踪影。
在一个组织内部,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那么,该如何选聘校长呢?我以为,可采取这样的流程:公布条件,自主申报;民主测评,筛选出符合条件者;选聘小组投票,或进行小范围答辩后选出优秀校长。这样可避免在公众面前大范围“选秀”。至于“搜集办学方略”的目的,可以采取有奖献计等方式来实现。
多些研究,少些检查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的管理实行的是“三不”:不签到、不听推门课、“不检查”。提及不检查,总会引起前来参观的老师们的艳羡。其实,我们的检查说多也多,说少也少,不能绝对的说没有检查,只不过我们的检查过程更多渗透的是发现、交流、分享、研究的成分。
比如,检查教师作业的批阅情况,以往是教研组长逐一检查,对老师一一给出评价,并将结果公开或私下反馈给老师,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检查后传递的信息是单向的,有可能让老师感觉到自己是被学校“管”的对象,自然容易引起教师的反感。甚至老师们暗地嘀咕:凭什么说我没有做好?我就这样了,你想怎么着呢?
我们倡导的方式是:召开教研组会议时,提前通知所有教师将作业带来,利用10-20分钟的时间,大家相互传阅一下各班的作业及批阅情况,并找出优点和缺点;随后交流自己发现的优点并提出意见建议,然后达成几条组内批阅作业的“规矩”或“共识”。
这样的“检查”既了解了作业批阅的整体情况,也发现、交流了作业批阅的先进经验,容易让好的经验在团队内流通。在此基础上,组长再找“有改进意见的”当事人单独交流,这样老师更容易接受,收效自然会好很多。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淡化“检查”,增强“发现、交流、研究”的功能,有利于促进工作的改进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出一个结果,而是为了改进工作。管理学上有一句话:一味地强调检查,那么员工“只做你检查的,不做你希望的”。而教育是育人的工作,是极其复杂的,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更多属于“希望”性质的工作,所以仅仅靠评估、检查、甄别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管”不出来,而是激发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明确提出:少一些检查,多一些研究。
某教育集团新建一所学校,决定在内部选聘一位校长。先发布消息,动员符合条件者自主申报;然后公开竞聘,入围者还须现场答辩;然后依照面试分数取前两位优秀者,由集团高层领导票决校长人选。整个程序设计流程合理,层次清晰。在竞聘和答辩的过程中,因为集思广益,集团收集到了诸多办学的“金点子”。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选聘在最后阶段出了问题:两位选手实力相当难分高下,票决仅一票之差,所以落选者明显流露出不满。这个结果让我们反思选聘的目的和程序,是否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看目的。选出一个校长,并收集一些办校方略。但选聘对象是由内部产生的。既然在内部产生,哪些人比较合适,他们的工作状态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竞选”本无可非议,但几轮竞聘,越到最后竞争会越激烈。这对落聘者而言,其实是非常残酷的。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究竟是竞争重要,还是合作重要?竞争可以激发动力,促进工作。但如果过度竞争,导致大家相互防备,这是否是我们管理者所希望的呢?我以为,在一个组织内部,合作应优于竞争,对学校而言,或许更加迫切。一是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润物无声,慢慢滋养;二是当前校园里竞争有余,合作不够——比如卫生要评分,考试要排名,升学要分数,教师晋职、评先都要开展评比,校园里竞争无处不在,倒是合作难觅踪影。
在一个组织内部,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那么,该如何选聘校长呢?我以为,可采取这样的流程:公布条件,自主申报;民主测评,筛选出符合条件者;选聘小组投票,或进行小范围答辩后选出优秀校长。这样可避免在公众面前大范围“选秀”。至于“搜集办学方略”的目的,可以采取有奖献计等方式来实现。
多些研究,少些检查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的管理实行的是“三不”:不签到、不听推门课、“不检查”。提及不检查,总会引起前来参观的老师们的艳羡。其实,我们的检查说多也多,说少也少,不能绝对的说没有检查,只不过我们的检查过程更多渗透的是发现、交流、分享、研究的成分。
比如,检查教师作业的批阅情况,以往是教研组长逐一检查,对老师一一给出评价,并将结果公开或私下反馈给老师,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检查后传递的信息是单向的,有可能让老师感觉到自己是被学校“管”的对象,自然容易引起教师的反感。甚至老师们暗地嘀咕:凭什么说我没有做好?我就这样了,你想怎么着呢?
我们倡导的方式是:召开教研组会议时,提前通知所有教师将作业带来,利用10-20分钟的时间,大家相互传阅一下各班的作业及批阅情况,并找出优点和缺点;随后交流自己发现的优点并提出意见建议,然后达成几条组内批阅作业的“规矩”或“共识”。
这样的“检查”既了解了作业批阅的整体情况,也发现、交流了作业批阅的先进经验,容易让好的经验在团队内流通。在此基础上,组长再找“有改进意见的”当事人单独交流,这样老师更容易接受,收效自然会好很多。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淡化“检查”,增强“发现、交流、研究”的功能,有利于促进工作的改进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出一个结果,而是为了改进工作。管理学上有一句话:一味地强调检查,那么员工“只做你检查的,不做你希望的”。而教育是育人的工作,是极其复杂的,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更多属于“希望”性质的工作,所以仅仅靠评估、检查、甄别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管”不出来,而是激发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明确提出:少一些检查,多一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