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起点,因此小学语文教育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质的重要环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则承担着启蒙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责任,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师应对学生更加关注,为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真正提高小学一年级课堂语文教学的总体质量,要求教师能够良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最终才能使学生既取得好成绩,又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兴趣;习惯;能力
引言:
众所周知,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语文既是人们交流之间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根基所在。随着新课改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小学开始注重在小学阶段就将学生的语文基础打好,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日后进入中学和大学,走入社会时受益终生。
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机械化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普遍过于机械化,单纯的由教师的单方面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机械的背诵语文课本知识,机械的练习听读导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而学生在此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能力的提升,并且还可能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最初兴趣,失去了学习动机,语文学习就会变得平淡无味,语文教学也会举步维艰。
(二)教学方式简单化
除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一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一些过于简单机械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只是通过课堂的口述教学知识,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缺乏动机。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许多实验已经证明兴趣才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针对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学生需要教师给予有效的契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的自主性较差,所以要求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够看到每位学生的兴趣等,设置教学活动的环节。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比如,小鸡为什么会画画?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不用画笔也能画画?由此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兴趣继续讲下去,引出雪地这一背景,这样教师的教学已经达到想要的效果[1]。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由听、说、读、写、看五个部分组成,因此教师要紧紧依靠教材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尤其是针对一年级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过于自主性,教师更加需要帮助一年级学生理解教材,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汉语拼音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形成一个一定时间段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每天练习几个固定的汉语拼音。在学生不断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些拼音组成相关的字音,让学生直接做一些模拟的小游戏。通过种种的活动方式,学生就能对拼音的学习有更加深厚的兴趣,教师也能奠定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基础,让学生通过笔下的练习拓展到口中的应用[2]。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一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然而新课改要求小学教师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主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并且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多表达自我思想。例如,在教学《小猫种鱼》这一课时在教师讲完课后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拓展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如何才能帮助小猫的鱼不变腐烂[3]。這样学生就可以以兴趣为基础考虑这一问题,相互讨论交流并在课堂上形成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这门学科其本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因此让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4],并且促使学生的想象力等相关能力得到优化,从而学生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最终使语文教学总体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巧云.能力兴趣习惯——兼述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评价[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4):212-212.
[2]王晓敏.一年级学生语文课堂中阅读习惯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8,500(22):67-68.
[3]陈林平.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 学周刊,2018(2).
[4]戴晓磊.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策略探讨[J]. 好家长,2018(63):22-2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兴趣;习惯;能力
引言:
众所周知,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语文既是人们交流之间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根基所在。随着新课改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小学开始注重在小学阶段就将学生的语文基础打好,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日后进入中学和大学,走入社会时受益终生。
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机械化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普遍过于机械化,单纯的由教师的单方面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机械的背诵语文课本知识,机械的练习听读导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而学生在此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能力的提升,并且还可能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最初兴趣,失去了学习动机,语文学习就会变得平淡无味,语文教学也会举步维艰。
(二)教学方式简单化
除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一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一些过于简单机械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只是通过课堂的口述教学知识,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缺乏动机。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许多实验已经证明兴趣才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针对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学生需要教师给予有效的契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的自主性较差,所以要求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够看到每位学生的兴趣等,设置教学活动的环节。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比如,小鸡为什么会画画?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不用画笔也能画画?由此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兴趣继续讲下去,引出雪地这一背景,这样教师的教学已经达到想要的效果[1]。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由听、说、读、写、看五个部分组成,因此教师要紧紧依靠教材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尤其是针对一年级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过于自主性,教师更加需要帮助一年级学生理解教材,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汉语拼音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形成一个一定时间段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每天练习几个固定的汉语拼音。在学生不断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些拼音组成相关的字音,让学生直接做一些模拟的小游戏。通过种种的活动方式,学生就能对拼音的学习有更加深厚的兴趣,教师也能奠定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基础,让学生通过笔下的练习拓展到口中的应用[2]。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一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然而新课改要求小学教师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主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并且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多表达自我思想。例如,在教学《小猫种鱼》这一课时在教师讲完课后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拓展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如何才能帮助小猫的鱼不变腐烂[3]。這样学生就可以以兴趣为基础考虑这一问题,相互讨论交流并在课堂上形成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这门学科其本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因此让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4],并且促使学生的想象力等相关能力得到优化,从而学生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最终使语文教学总体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巧云.能力兴趣习惯——兼述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评价[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4):212-212.
[2]王晓敏.一年级学生语文课堂中阅读习惯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8,500(22):67-68.
[3]陈林平.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 学周刊,2018(2).
[4]戴晓磊.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策略探讨[J]. 好家长,2018(63):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