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形势下,历史教师要进行有效历史教学,要使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最高程度,要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就要从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巧妙设计课堂导人、精心锤炼教学语言、注重加强学法指导、科学整合教学资源、高度关注社会现实、不断丰富自身内涵等方面加强自身的修炼。
一、切实转变教师角色
从“复制者”向“建构者”转变。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历史教师依然摆脱不了旧习惯,常常把自己当成教材或教参的“复制者”等等。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成为这样的“奴隶”,而是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积极主动地重新建构课程资源。一方面,教师应该把教参或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具有引导价值、需要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根据课标要求,对其进行深入分析,重新建构,把自己形成的独特理解作为一种资源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跳出教材的限制,充分挖掘历史学科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成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从“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忽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负责教,而学生只管学。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这种观念,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重视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实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从“独白者”向“对话者”转变。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把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的“个人秀”,几乎“垄断”课堂里的所有话语权,把学生置于一种“失语”的境地,成为课堂的“独白者”。有效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上课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真正建立起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和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巧妙设计课堂导入
精心的导入是组织学生热心听课的良好开端。如果头开得好,一两分钟内就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丰富、有趣的历史内容中来,将会大大提高45分钟的教学质量。所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究上,促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新课内容的讲述创造良好的开端,就成为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使导入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历史教师必须科学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积极探索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多种有效的方式,设计具有趣味性或启迪性的导入。比如故事导人法、电视导入法、材料导入法、评论导入法、诗词导入法、音像导入法、图解导入法等等,都是效果比较好的导课方式。
三、精心锤炼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一堂历史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语言。一位成功的对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有着不懈追求的教师,能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并能炉火纯青地自如表达,从而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晰,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把深奥的事理讲通俗。在有效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追求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趣味性、通俗性、精练性、哲理性等,努力达到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最佳境界,从而为学生创造出“知、能、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最佳教学境界。除口头语言外,教师的体态语言、板书语言也同样能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四、注重加强学法指导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这是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通过阅读思考,最后达到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的要求。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总结提升。历史知识需要记忆,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要达到融会贯通就必须重视对历史知识的归类分析和概括总结。只有对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及时进行归类分析,才能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如特点、阶段性和阶段性特征、普遍性和特殊性,这样做不仅可以理顺知识,而且可以找出历史知识的相互关联点,既有利于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次,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分析,在多维空间中从多个角度对其定位,并注意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同时,注意史论结合,发表观点要有证据,避免空话连篇。最后,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结构。教师要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把已经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进行消化加工、总结概括,形成线索规律,以达到厚积薄发、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科学整合教学资源
高中历史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教师应当突破“局限课堂”的教学空间,整合各种载体与资源,为历史教学发挥综合作用,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一是发挥好兴趣小组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组织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二是发挥好专题研究作用。对于一些热点课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深化学习成效,可以运用查阅资料、走访调查、撰写报告等形式,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自主学习实践能力。三是发挥好教育基地作用。许多爱国主义场馆与历史教学密切相关,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让学生在这些专门场所受到深刻教育。
六、高度关注社会现实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通过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联系,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引向社会,使学生了解社会、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发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不仅要自己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保持敏锐的头脑,还有责任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实际,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明辨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让课堂有活力、有实效,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有意识地把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社会需要联系起来,教育学生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要把自己和社会隔离开来,更不要把自己目前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分离开来。
七、不断丰富自身内涵
“在给学生一碗水时,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光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的。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中学生喜欢探索,这种需求同样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教师要学习新科技的发展和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要注重各种能力的提升,如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等等。历史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从多方面丰富自身的内涵,才能为有效历史教学奠定厚实的基础,也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口岸中学
(实习编辑 李华凯)
一、切实转变教师角色
从“复制者”向“建构者”转变。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历史教师依然摆脱不了旧习惯,常常把自己当成教材或教参的“复制者”等等。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成为这样的“奴隶”,而是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积极主动地重新建构课程资源。一方面,教师应该把教参或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具有引导价值、需要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根据课标要求,对其进行深入分析,重新建构,把自己形成的独特理解作为一种资源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跳出教材的限制,充分挖掘历史学科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成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从“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忽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负责教,而学生只管学。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这种观念,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重视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实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从“独白者”向“对话者”转变。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把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的“个人秀”,几乎“垄断”课堂里的所有话语权,把学生置于一种“失语”的境地,成为课堂的“独白者”。有效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上课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真正建立起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和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巧妙设计课堂导入
精心的导入是组织学生热心听课的良好开端。如果头开得好,一两分钟内就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丰富、有趣的历史内容中来,将会大大提高45分钟的教学质量。所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究上,促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新课内容的讲述创造良好的开端,就成为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使导入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历史教师必须科学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积极探索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多种有效的方式,设计具有趣味性或启迪性的导入。比如故事导人法、电视导入法、材料导入法、评论导入法、诗词导入法、音像导入法、图解导入法等等,都是效果比较好的导课方式。
三、精心锤炼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一堂历史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语言。一位成功的对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有着不懈追求的教师,能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并能炉火纯青地自如表达,从而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晰,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把深奥的事理讲通俗。在有效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追求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趣味性、通俗性、精练性、哲理性等,努力达到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最佳境界,从而为学生创造出“知、能、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最佳教学境界。除口头语言外,教师的体态语言、板书语言也同样能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四、注重加强学法指导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这是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通过阅读思考,最后达到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的要求。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总结提升。历史知识需要记忆,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要达到融会贯通就必须重视对历史知识的归类分析和概括总结。只有对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及时进行归类分析,才能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如特点、阶段性和阶段性特征、普遍性和特殊性,这样做不仅可以理顺知识,而且可以找出历史知识的相互关联点,既有利于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次,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分析,在多维空间中从多个角度对其定位,并注意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同时,注意史论结合,发表观点要有证据,避免空话连篇。最后,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结构。教师要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把已经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进行消化加工、总结概括,形成线索规律,以达到厚积薄发、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科学整合教学资源
高中历史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教师应当突破“局限课堂”的教学空间,整合各种载体与资源,为历史教学发挥综合作用,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一是发挥好兴趣小组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组织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二是发挥好专题研究作用。对于一些热点课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深化学习成效,可以运用查阅资料、走访调查、撰写报告等形式,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自主学习实践能力。三是发挥好教育基地作用。许多爱国主义场馆与历史教学密切相关,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让学生在这些专门场所受到深刻教育。
六、高度关注社会现实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通过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联系,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引向社会,使学生了解社会、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发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不仅要自己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保持敏锐的头脑,还有责任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实际,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明辨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让课堂有活力、有实效,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有意识地把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社会需要联系起来,教育学生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要把自己和社会隔离开来,更不要把自己目前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分离开来。
七、不断丰富自身内涵
“在给学生一碗水时,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光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的。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中学生喜欢探索,这种需求同样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教师要学习新科技的发展和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要注重各种能力的提升,如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等等。历史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从多方面丰富自身的内涵,才能为有效历史教学奠定厚实的基础,也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口岸中学
(实习编辑 李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