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小学生把汉字写规范、端正,整洁,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在写字的练习中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虽然在不同年级要求有所不同,但是书写姿势的养成正确与否,却是从入学写字的那天起就开始的,不好的姿势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形成坏习惯,既伤身体,又不利于以后的书写速度的提升,同时也有损中国书法文化的内涵与形象。所以,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第一就是写字姿势的教育培养和强调。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和每期的统一检测排名次和绩效工资挂钩的大环境下,把汉字写正确似乎就是写字的课程目标。其次,是师资力量的缺乏。广大教师从小就没有受过正规的书法教育,目前书法教育基本是个盲区。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崛起,民族的复苏,这个现象不能再持续下去。国家也提倡文化自信。作为中国人,首先应学好中国文化,写好汉字,国家规定小学阶段的书写目标我们应不折不扣地执行。
对于当今教育战线上的语数老师来说,急需的是有效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书法书写知识,指导自己把字写好,同时用来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临摹创作的实践经验以及多年来对书法理论书籍的学习,以及社团书法教学,谈谈关于语文教学中的书法教学,希望对初学书法的朋友们有点点启发。
学书法首先要谈书法中的最先应接触的一个基本知识,就是——“匀”。“匀”对于我们来说好理解,就是均匀的意思。如果是在一个字中,从视觉上看去相邻笔画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比如“三”“王”“五”“自”“白”“田”等,这些字相邻笔画的横笔画距离基本相等;“川”“州”“田”“曲”等,这些字的竖笔画,相邻之间的距离从视觉上看去基本相等;“彡”“灬”“氵”等这些字或者构字部件它们之间相邻笔画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欧阳询在楷书间架结构三十六法中关于“排叠”是这样说的“横笔等距且抗肩”。就是指以横笔画为主的一个字相邻笔画间的关系要等距;“抗肩”,横笔画看去相当于人的肩膀,相邻笔画间的关系是相抵、相抗拒的,笔势不同。我们可以把这段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横与横等距,竖与竖等距,就是匀。但是在一篇书法作品中,或者不同笔画关系构成的一个字中,就不止指这个关系了,还指构成作品的字大小均匀,布白均匀。这个“匀”只是一种感觉。
但是书法中只有匀,那不行。我们的造字祖先很聪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字中用疏密来安排它的结构关系。什么是“疏密”呢?上面我们谈了匀,笔画间的距离小于匀的,就理解为叫“密”,笔画间的距离大于匀的就理解为“疏”。这个“疏”与“密”,可能是笔画中的一段,也可能是切割形成的一个面。短的线,形成密的感觉,小的面也可形成密的感觉;长的线,或者宽的面形成疏的感觉。疏与密不仅是指一个字中的疏朗与密的感觉,在一篇作品中也是一种感觉,一种互相对比映衬的疏密感。
有了疏与密的概念,还需要了解收与放。什么叫收呢?“收”就是指一个字中,笔画有意变短或者其中一个部件他占据的空间面积有意变窄或者变小,但是它这个笔画或者构字部件在其独立的时候,又可能是另一种状态出现。如“禾”与“和”(见下图田字格中“禾”与“和”)。
在“和”字中,“禾”作为“禾木旁”时,“禾”字外形和笔画长短都发生了改变。“禾”作为一个字时,中竖这个笔画在横的中间位置,但在“和”字中“禾木旁”中竖从中间往右移,使右边的横线段变短,捺这个笔画变短为点,且点的末端多数时候不超过上面横的末端。整个“禾木旁”右边表现为“收”,以让右边的“口”靠过来,构成一个紧密,和谐协调的汉字“和”。但是在这个“和”字中,“禾木旁”左边表现为“放” 。“木”与“林”也是这样(见下边田字格中“木”字与“林”字)。
什么是“放”呢?“放”的意思就是有意让线条变长或者它占据的空间变大,有放纵驰骋之势。如“利”字和“和”字(见下图“利”与“和”字)
这两个字“禾木旁”左边放开,且往右占超过竖中线,占据的空间面积大而有放纵开去之感,而“和”字右边“口”收缩,“利”字“刂”收缩。一收一放,形成一个节奏,一个矛盾对立与统一且平衡。理解了这些,我们还要学习书法史上一些前人总结的书法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书写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唐朝欧阳询的楷书《结字三十六法》,清朝《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我们除了要了解先贤们的书法理论以外,还要灵活理解运用他们的理论。
我们先从写“林”字谈起。 “林”字,左边“木”中竖这个笔画往右移,并且收缩捺这个笔画变为点,变为“木字旁”;右边的“木”字比左边的稍高稍长,撇笔画向左伸展穿插于左点之下,捺笔画向右伸展,此字形成左右结构向中间靠拢,两边伸展,且左右两边的竖都不在横这个笔画的中间。但是由“林”和“疋”构成的“楚”字,上边的“林”字安排则与此有些不同。这个字是上下结构,写上边的“林”字时,要把右边的“木”字竖笔画比左边的“木”竖笔画稍高且写短些,因为下边的“疋”字第一笔画的横勾左低右高,上边的“林”字必须和下边的构字部件相适应,左低右高。因而左“木”长而右“木”短且高。汉字结构有句话,叫做“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异”。理解了这些基本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汉字。
在田字格中进行写字练习,是学习书法的一个基本方法。因为汉字在中国文化流传的过程中,它的间架结构形式已经基本被书法家们固定。那么我们怎样在田字格中练习呢?
首先要认识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见右上角图示说明。熟记田字格各部分名称,是初学书写重要的前提。认识了田字格后,能感受到田字格中每个字的笔画或者構字部件它的位置,然后再下笔仿写,写时尽可能做到与原例字基本一致。时间一长,原例字在脑海中就形成固定的模样,或者它的样子就可以在你的笔下大致的再现。你写的字不一定与著名书法家相媲美,但是它对你的正面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用心去欣赏经典,用心去临摹经典,用心去感悟经典,在书法家的经典作品熏陶指导下,你的书写走向规范,端正,整洁,美观那不是梦!文中不足之处望广大书法家以及书法爱好者多多指正!
对于当今教育战线上的语数老师来说,急需的是有效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书法书写知识,指导自己把字写好,同时用来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临摹创作的实践经验以及多年来对书法理论书籍的学习,以及社团书法教学,谈谈关于语文教学中的书法教学,希望对初学书法的朋友们有点点启发。
学书法首先要谈书法中的最先应接触的一个基本知识,就是——“匀”。“匀”对于我们来说好理解,就是均匀的意思。如果是在一个字中,从视觉上看去相邻笔画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比如“三”“王”“五”“自”“白”“田”等,这些字相邻笔画的横笔画距离基本相等;“川”“州”“田”“曲”等,这些字的竖笔画,相邻之间的距离从视觉上看去基本相等;“彡”“灬”“氵”等这些字或者构字部件它们之间相邻笔画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欧阳询在楷书间架结构三十六法中关于“排叠”是这样说的“横笔等距且抗肩”。就是指以横笔画为主的一个字相邻笔画间的关系要等距;“抗肩”,横笔画看去相当于人的肩膀,相邻笔画间的关系是相抵、相抗拒的,笔势不同。我们可以把这段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横与横等距,竖与竖等距,就是匀。但是在一篇书法作品中,或者不同笔画关系构成的一个字中,就不止指这个关系了,还指构成作品的字大小均匀,布白均匀。这个“匀”只是一种感觉。
但是书法中只有匀,那不行。我们的造字祖先很聪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字中用疏密来安排它的结构关系。什么是“疏密”呢?上面我们谈了匀,笔画间的距离小于匀的,就理解为叫“密”,笔画间的距离大于匀的就理解为“疏”。这个“疏”与“密”,可能是笔画中的一段,也可能是切割形成的一个面。短的线,形成密的感觉,小的面也可形成密的感觉;长的线,或者宽的面形成疏的感觉。疏与密不仅是指一个字中的疏朗与密的感觉,在一篇作品中也是一种感觉,一种互相对比映衬的疏密感。
有了疏与密的概念,还需要了解收与放。什么叫收呢?“收”就是指一个字中,笔画有意变短或者其中一个部件他占据的空间面积有意变窄或者变小,但是它这个笔画或者构字部件在其独立的时候,又可能是另一种状态出现。如“禾”与“和”(见下图田字格中“禾”与“和”)。
在“和”字中,“禾”作为“禾木旁”时,“禾”字外形和笔画长短都发生了改变。“禾”作为一个字时,中竖这个笔画在横的中间位置,但在“和”字中“禾木旁”中竖从中间往右移,使右边的横线段变短,捺这个笔画变短为点,且点的末端多数时候不超过上面横的末端。整个“禾木旁”右边表现为“收”,以让右边的“口”靠过来,构成一个紧密,和谐协调的汉字“和”。但是在这个“和”字中,“禾木旁”左边表现为“放” 。“木”与“林”也是这样(见下边田字格中“木”字与“林”字)。
什么是“放”呢?“放”的意思就是有意让线条变长或者它占据的空间变大,有放纵驰骋之势。如“利”字和“和”字(见下图“利”与“和”字)
这两个字“禾木旁”左边放开,且往右占超过竖中线,占据的空间面积大而有放纵开去之感,而“和”字右边“口”收缩,“利”字“刂”收缩。一收一放,形成一个节奏,一个矛盾对立与统一且平衡。理解了这些,我们还要学习书法史上一些前人总结的书法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书写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唐朝欧阳询的楷书《结字三十六法》,清朝《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我们除了要了解先贤们的书法理论以外,还要灵活理解运用他们的理论。
我们先从写“林”字谈起。 “林”字,左边“木”中竖这个笔画往右移,并且收缩捺这个笔画变为点,变为“木字旁”;右边的“木”字比左边的稍高稍长,撇笔画向左伸展穿插于左点之下,捺笔画向右伸展,此字形成左右结构向中间靠拢,两边伸展,且左右两边的竖都不在横这个笔画的中间。但是由“林”和“疋”构成的“楚”字,上边的“林”字安排则与此有些不同。这个字是上下结构,写上边的“林”字时,要把右边的“木”字竖笔画比左边的“木”竖笔画稍高且写短些,因为下边的“疋”字第一笔画的横勾左低右高,上边的“林”字必须和下边的构字部件相适应,左低右高。因而左“木”长而右“木”短且高。汉字结构有句话,叫做“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异”。理解了这些基本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汉字。
在田字格中进行写字练习,是学习书法的一个基本方法。因为汉字在中国文化流传的过程中,它的间架结构形式已经基本被书法家们固定。那么我们怎样在田字格中练习呢?
首先要认识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见右上角图示说明。熟记田字格各部分名称,是初学书写重要的前提。认识了田字格后,能感受到田字格中每个字的笔画或者構字部件它的位置,然后再下笔仿写,写时尽可能做到与原例字基本一致。时间一长,原例字在脑海中就形成固定的模样,或者它的样子就可以在你的笔下大致的再现。你写的字不一定与著名书法家相媲美,但是它对你的正面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用心去欣赏经典,用心去临摹经典,用心去感悟经典,在书法家的经典作品熏陶指导下,你的书写走向规范,端正,整洁,美观那不是梦!文中不足之处望广大书法家以及书法爱好者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