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阅读能够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综合素质会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教学,本文主要研究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希望能为低年级语文教师做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阅读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有重要意义,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还能够使学生认识更多生僻字,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语文素质得以提高,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 低年级语文阅读意义
(一) 提高学生认字能力
因一二年级学生的年纪较小,他们对生僻字的认知主要来自教师的讲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生字,在阅读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字的听写,进而帮助学生巩固生僻字,积累大量词汇,学习生僻字也是阅读的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对生字的积累量逐渐提升,因此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二) 提高学生造句能力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语言理解能力会得到提升,文章中的古诗词能够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进而为阅读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对句子的讲解,只有理解更多的句子才能够体会文章的含义,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学会思考,例如,在阅读《我的家乡》这一课文时,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家乡,还能够增加理解能力,学生会对平时没有注意的大自然景色进行回忆,“池塘里,荷花红红的。小路旁,嫩草绿绿的。瓜地里,西瓜圆圆的。山坡下,泉水清清的。”在这种具体的情境描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会得到提升。
二、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 通顺朗读
教师在教学前应引导学生对文章通顺阅读,通过反复阅读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力,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并树立阅读目标,对文章中的字、词、句等理解通顺,并反复阅读至少两遍。在此期间,若学生发生阅读困难时,教师应及时地帮助学生理顺,出现生僻字时教会学生如何查找字典;其次,教师可设立阅读小组,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够通过合作伙伴来解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并对阅读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地纠正,减少学生阅读中出现障碍。
(二) 熟读文章
在学生对文章读通顺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熟读,使学生的阅读速度、气息、节奏等能力都能够得以提升,首先,教师应示范正确的熟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重点的句子还应重点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阅读文章;其次,教师安排学生自读,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阅读时间,使学生吸收并消化文章的知识,因学生的智力和理解力不同,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能够得到不同的效果;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得知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并鼓励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熟练地阅读文章,为阅读理解做基础。
(三) 问题导学模式
教师在安排学生阅读过程中,应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提高了学生注意力的同时,阅读效率也会提升。因一二年级的学生较小,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阅读意识,往往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读,怎样读。因此,教师应给学生设立问题,使学生通过查找问题了解文章内容。教师在设立问题时,应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不应对学生抱以太大的希望,应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四)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物中,文字性知识较多,学生难免会出现反感心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前,应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写人写事的文章,这些写作手法一般都生动形象,教师可提取有趣味的段落供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中能够提高理解能力,进而产生丰富的情感,这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主动的閱读,也会在阅读中体验更多乐趣,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五) 从课文出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因课文中的故事教育意义较深,教师就要通过语言的美化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阅读《青蛙写诗》一文中,教师可加强对青蛙和雨天的形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鼓励学生回忆下雨天青蛙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为什么可以当逗号?对于班级里没有见过小蝌蚪的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小蝌蚪的样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文章的内在,并确定教学框架,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六) 拓展阅读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在阅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提高,但教材中的读物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应拓展学生的视野。首先,教师应推荐给学生符合他们发展阶段的读物,并对学生做简单的指导;其次,教师在选择读物时应选择通俗易懂的读物,将人生道理与动画故事搭配在一起能够便于学生理解,例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学生会被阅读内容深深吸引,进而喜欢上阅读。教师还应安排学生写读后感,但注意要求不应过高,鼓励学生将故事情节简单地描述出来,若学生不愿用写的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学生在分享读后感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记忆力的锻炼。
三、 总结
阅读是一种艺术,锻炼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认识更多的生僻字,并发现阅读的美。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并在阅读中读出自己的情感,通过换位思考,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安排学生阅读教材,还应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乐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4,6.
[2]陈海军.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途径探析[J].才智,2017(12):86.
[3]崔胜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1):55-56.
作者简介:
池丹红,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阅读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有重要意义,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还能够使学生认识更多生僻字,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语文素质得以提高,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 低年级语文阅读意义
(一) 提高学生认字能力
因一二年级学生的年纪较小,他们对生僻字的认知主要来自教师的讲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生字,在阅读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字的听写,进而帮助学生巩固生僻字,积累大量词汇,学习生僻字也是阅读的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对生字的积累量逐渐提升,因此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二) 提高学生造句能力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语言理解能力会得到提升,文章中的古诗词能够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进而为阅读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对句子的讲解,只有理解更多的句子才能够体会文章的含义,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学会思考,例如,在阅读《我的家乡》这一课文时,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家乡,还能够增加理解能力,学生会对平时没有注意的大自然景色进行回忆,“池塘里,荷花红红的。小路旁,嫩草绿绿的。瓜地里,西瓜圆圆的。山坡下,泉水清清的。”在这种具体的情境描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会得到提升。
二、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 通顺朗读
教师在教学前应引导学生对文章通顺阅读,通过反复阅读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力,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并树立阅读目标,对文章中的字、词、句等理解通顺,并反复阅读至少两遍。在此期间,若学生发生阅读困难时,教师应及时地帮助学生理顺,出现生僻字时教会学生如何查找字典;其次,教师可设立阅读小组,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够通过合作伙伴来解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并对阅读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地纠正,减少学生阅读中出现障碍。
(二) 熟读文章
在学生对文章读通顺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熟读,使学生的阅读速度、气息、节奏等能力都能够得以提升,首先,教师应示范正确的熟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重点的句子还应重点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阅读文章;其次,教师安排学生自读,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阅读时间,使学生吸收并消化文章的知识,因学生的智力和理解力不同,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能够得到不同的效果;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得知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并鼓励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熟练地阅读文章,为阅读理解做基础。
(三) 问题导学模式
教师在安排学生阅读过程中,应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提高了学生注意力的同时,阅读效率也会提升。因一二年级的学生较小,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阅读意识,往往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读,怎样读。因此,教师应给学生设立问题,使学生通过查找问题了解文章内容。教师在设立问题时,应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不应对学生抱以太大的希望,应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四)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物中,文字性知识较多,学生难免会出现反感心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前,应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写人写事的文章,这些写作手法一般都生动形象,教师可提取有趣味的段落供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中能够提高理解能力,进而产生丰富的情感,这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主动的閱读,也会在阅读中体验更多乐趣,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五) 从课文出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因课文中的故事教育意义较深,教师就要通过语言的美化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阅读《青蛙写诗》一文中,教师可加强对青蛙和雨天的形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鼓励学生回忆下雨天青蛙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为什么可以当逗号?对于班级里没有见过小蝌蚪的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小蝌蚪的样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文章的内在,并确定教学框架,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六) 拓展阅读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在阅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提高,但教材中的读物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应拓展学生的视野。首先,教师应推荐给学生符合他们发展阶段的读物,并对学生做简单的指导;其次,教师在选择读物时应选择通俗易懂的读物,将人生道理与动画故事搭配在一起能够便于学生理解,例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学生会被阅读内容深深吸引,进而喜欢上阅读。教师还应安排学生写读后感,但注意要求不应过高,鼓励学生将故事情节简单地描述出来,若学生不愿用写的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学生在分享读后感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记忆力的锻炼。
三、 总结
阅读是一种艺术,锻炼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认识更多的生僻字,并发现阅读的美。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并在阅读中读出自己的情感,通过换位思考,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安排学生阅读教材,还应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乐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4,6.
[2]陈海军.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途径探析[J].才智,2017(12):86.
[3]崔胜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1):55-56.
作者简介:
池丹红,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