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根据这个理念,在课堂上经常采用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但仔细审视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采取“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自主合作”学习走入了某些误区。“自主学习”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学习等同于自由放任
新课标虽然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相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是不容忽视、非常重要的。
二、合作学习仅成了优等生的舞台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表现的机会,但是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在小组里,优等生什么都说了算,中下游学生对优等生言听计从。优等生在小组中往往扮演了一种下达任务或帮助的角色。在小组活动中,中差生大多受优等生的操纵,都是按照优等生的要求去做,可以不通过独立思考就直接从优等生获得信息。在小组活动中优等生动手次数多,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这样优等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中差生可能还停留在人云亦云、似懂非懂的状态中,情况可能比老师讲授还要糟糕。
三、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合理。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5分钟,因而课内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合理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哪些内容需要合作讨论?怎样合作讨论?课前教师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太简单或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合作讨论学习,反而会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四、合作学习成员责任不明确。
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确定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一般4-6人一组),男女搭配,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同学。即使在小组内也要分工明确细致:哪位同学当小组长?哪位同学是中心发言人?哪位同学作记录?哪位同学作汇报等。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然而我们的合作学习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既不给学生分组也不具体分工,马上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学生有的走来走去,有的相聚一团议论纷纷,教室里一窝蜂似地嗡嗡叫,看似学习讨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有少数学生在讨论问题,大多数学在谈天说地凑热闹。这种合作学习是毫无效果的。
以上几个误区,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从根本上扭曲了学习的方向和实质。这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误区。如何走出误区,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思考:
1、教师要认真组建学习小组,并且进行积极指导和建设
首先,要合理组建小组。教师组建学习小组时,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活动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这分好的小组在一段时间内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段时间后,组际间成员适当调整,扩大合作面。第二,组内要进行合理分工。每组应设立组长、主持人、汇总人、发言人各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各种关系和小组纪律,每周小組内成员的岗位轮换一次,确保每位成员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锻炼。第三,要建立合作规则。建立一些小组合作的规则可以使小组合作有序进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合作的成效。如交流前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优等生后发表意见;别人发表意见时要要尊重对方,注意倾听;要敢于质疑、敢于争辩。第四,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理解、尊重、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理解和欣赏他人,同时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这样才能使小组不再是优生的小组,而是大家的小组,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2、要走出“自主学习”的误区
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合理引导关系,不能放任不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担当好三种角色:
(1)要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适当调控课堂节奏,尽量保证预定教学任务的完成,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驰、动静结合。过多的议论、表演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极度的亢奋状态,容易产生疲劳而且会养成学习浮躁的不良习惯。
(2)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3)当好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生的发现问题活动中,适时地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挑起思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议,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当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更应该积极参与进去,要仔细聆听他们的发言,认真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这种交流互动中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认识不断加深,思维不断发展。
总之,能投身于这样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改革大潮,可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真地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切实地落实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与学生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一、自主学习等同于自由放任
新课标虽然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相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是不容忽视、非常重要的。
二、合作学习仅成了优等生的舞台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表现的机会,但是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在小组里,优等生什么都说了算,中下游学生对优等生言听计从。优等生在小组中往往扮演了一种下达任务或帮助的角色。在小组活动中,中差生大多受优等生的操纵,都是按照优等生的要求去做,可以不通过独立思考就直接从优等生获得信息。在小组活动中优等生动手次数多,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这样优等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中差生可能还停留在人云亦云、似懂非懂的状态中,情况可能比老师讲授还要糟糕。
三、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合理。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5分钟,因而课内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合理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哪些内容需要合作讨论?怎样合作讨论?课前教师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太简单或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合作讨论学习,反而会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四、合作学习成员责任不明确。
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确定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一般4-6人一组),男女搭配,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同学。即使在小组内也要分工明确细致:哪位同学当小组长?哪位同学是中心发言人?哪位同学作记录?哪位同学作汇报等。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然而我们的合作学习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既不给学生分组也不具体分工,马上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学生有的走来走去,有的相聚一团议论纷纷,教室里一窝蜂似地嗡嗡叫,看似学习讨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有少数学生在讨论问题,大多数学在谈天说地凑热闹。这种合作学习是毫无效果的。
以上几个误区,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从根本上扭曲了学习的方向和实质。这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误区。如何走出误区,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思考:
1、教师要认真组建学习小组,并且进行积极指导和建设
首先,要合理组建小组。教师组建学习小组时,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活动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这分好的小组在一段时间内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段时间后,组际间成员适当调整,扩大合作面。第二,组内要进行合理分工。每组应设立组长、主持人、汇总人、发言人各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各种关系和小组纪律,每周小組内成员的岗位轮换一次,确保每位成员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锻炼。第三,要建立合作规则。建立一些小组合作的规则可以使小组合作有序进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合作的成效。如交流前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优等生后发表意见;别人发表意见时要要尊重对方,注意倾听;要敢于质疑、敢于争辩。第四,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理解、尊重、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理解和欣赏他人,同时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这样才能使小组不再是优生的小组,而是大家的小组,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2、要走出“自主学习”的误区
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合理引导关系,不能放任不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担当好三种角色:
(1)要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适当调控课堂节奏,尽量保证预定教学任务的完成,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驰、动静结合。过多的议论、表演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极度的亢奋状态,容易产生疲劳而且会养成学习浮躁的不良习惯。
(2)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3)当好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生的发现问题活动中,适时地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挑起思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议,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当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更应该积极参与进去,要仔细聆听他们的发言,认真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这种交流互动中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认识不断加深,思维不断发展。
总之,能投身于这样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改革大潮,可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真地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切实地落实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与学生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