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意味着过去,过去意味着陈旧。所以,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教历史的老师就是手拿戒尺,胡须花白的“老古董”。既然“历史”离我们远了,当然就不“入流”了,那么教、学《历史》理所应当就该用,也只能用一点点古老的“记记背背”的方法了。事实真是如此吗?
课改之前许多历史按时间顺序罗列历史事件,然后要求学生背,顺着背,倒着背,总之教历史就是一个字“背”。传输给学生的思想就是只有好好背,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课改至今,许多历史老师出现了相同的困惑:很多学生平时都按老师的要求背了,甚至在组长、老师面前还过了关,但考试答题时就是搬不出,考不了高分。很显然,教师如此教法,学生如此学法,不但无法实现现代“发展人”的素质教育要求,就连“学好历史,考出高分”的应试要求也难以达到。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在当今教育理念已全面革新的课改浪潮中,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改变教师的“教”是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学”是基本目标。
【关键词】教;学;方法;培养
一、促进学生的“学”:转变教学态度,改善师生关系是前提
若干年来,“师道尊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竖起了一堵高不可攀的墙,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改以来,在听过的许多历史随堂课,甚至教研课、观摩课中,我发现我们的许多老师仍然难以放下其高高在上的所谓“尊严”,在学生面前冷言冷语、态度生硬,一切“唯我独尊”,处理不来新形势下师生应有的新“关系”。师生之间淡泊如初,学生学习冷漠如常,教学结果低效如旧。“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再浅显不过了。作为教育者,我们为何不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亲近,敞开胸怀积极与学生沟通,拿出爱心真诚与学生交流,为培养师生之间和谐温馨的感情氛围做一点努力呢?多年以来,在教学中,我已少了几分“脾气”、多了一点宽容,少了几分冷面、多了一张笑脸,少了几许责难、多了一份体贴……在课余时间,我已经习惯于钻进学生堆中,拉拉家常儿,聊聊闲天儿,说说实话儿……久儿久之,不但没有感觉在学生面前丢了尊严,反而觉得“地位”更高了,心情更好了,热情更足了,就连心态也更年轻了。而且学生也更愿意和我亲近,更乐意听我“号召”,更喜欢上我的历史课了。
二、促进学生的“学”: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学习兴趣是关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围着教材“打转儿”,学生围着老师“打转儿”。课堂上,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全部当听众,教师教法单一,学生学法枯燥。对于学习历史,多数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只是无赖于“升学”不得以而学之。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和“自主学习”方式的提出,要求教学必须转变以以往教师一人唱大戏的模式,必须转换师生间的“角色”。在新课程的舞台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学生要做好“演员”。而学生做好“演员”的前提是,他要对自己所演的角色绝对感兴趣。反思我们过去的历史教学,发现一个一度被我们忽视的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想办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仔细研究我们的教材和课标,就会发现它们对初中各年级历史教学均做了如是要求:八年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九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自学能力,而七年级要用整整一年的时间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如何培养?这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2012年我县举行一级教师讲课赛,我有幸参加了讲课。我所讲的课题是川教版七年级下册《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当时虽是借班上课,但我仍然很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比如:进入新课前,我利用了课本上的一则材料“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从语文解词释义的角度导入新课,而后又将朱元璋生平简介,“胡惟庸案”“蓝玉案”、“范进中举”等图文并茂的故事穿插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整堂课都始终兴趣盎然,热情高涨。
三、促进学生的“学”: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是核心
随着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和“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提出,教学方式的转变已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几年来,我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努力做着各种尝试,试图通过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来改变学生学习历史对“背”的依赖,真正提高学习的能力。
尝试一:整体感知,用“手”学习
每当新学期开始,我会第一时间将教材交给学生,请他们自由阅读。之后询问:大家在课本上看到了哪些朝代?有哪些人物?主要讲了哪些事情?接下来就请学生动手制作朝代简表,列出时间、建立者、都城等内容。课本上的内容不要求一次性填完,可以在学习一个朝代之前两三天完成这个朝代的相关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动手,让学生在学习之前整体上感受教材、感知内容。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尝试二:空间感知,用“图”学习
史地是一家,学习历史往往要借助地理读图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这一课时,对学生来说时间多,政权多,很难理清线索。于是我充分利用了“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和“金、南宋、西夏形势图”,用地理读图的方法进行训练:每说到一个政权,就让学生将这个政权的建立者、建立时间标注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討论:这众多的政权,它们是怎样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最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描摹两幅形势图,并试着根据记忆填注政权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通过看图、填图、析图、默图等方法,让学生从空间上感知这些政权的地理位置,从而充分理解“并立”的含义。同时,使学生产生形象记忆,轻松的进行历史学习。
尝试三:特征把握,用“语文”学习
对朝代特征的感知和把握,往往可以用到语文学习提取关键词等方法。如:在教学《宋代的社会生活》这一课时,我重点放在宋代衣、食、住、行等社会特征的把握上。我首先利用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服饰以及交通工具、房屋特征等,然后请学生浏览课本内容,找出能反应该朝代特色词语,如宋代的纸币,北宋称“交子”,南宋称“会子”;北宋时专供人们娱乐的场所叫“瓦子”等。之后再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以第一人称写写宋代人一天的生活情境,并请学生在班上朗读,听的同学注意所述是否符合其特征。这样,通过炼词、作文、诵读等语文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经意间就掌握了该朝代的特色,并且提取、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尝试四:人物评价,用“生活”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史实,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在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里,学生就要接触许多人物,如: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等。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刚接触历史不久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评价历史人物无疑是困难重重的。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用生活中讨论、评价他人的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例如,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他有哪些优点?他有哪些事迹?他有什么功绩?等)他有没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评价历史人物或史实时,要一分为二的看,既要看到其优点,也要看到其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回顾到生活中,又让学生明确:对待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应该多看到他们的优点,宽容他们的不足,从而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
以上尝试或许缺乏理论支持,更未形成经验体系,也未必能让所有学生真正摆脱“背”历史的苦闷,但可以感到欣慰的是:随着我的教学态度、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诸多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有了显著提高,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变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通过以后的不断努力,终能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我们的历史学科。
课改之前许多历史按时间顺序罗列历史事件,然后要求学生背,顺着背,倒着背,总之教历史就是一个字“背”。传输给学生的思想就是只有好好背,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课改至今,许多历史老师出现了相同的困惑:很多学生平时都按老师的要求背了,甚至在组长、老师面前还过了关,但考试答题时就是搬不出,考不了高分。很显然,教师如此教法,学生如此学法,不但无法实现现代“发展人”的素质教育要求,就连“学好历史,考出高分”的应试要求也难以达到。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在当今教育理念已全面革新的课改浪潮中,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改变教师的“教”是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学”是基本目标。
【关键词】教;学;方法;培养
一、促进学生的“学”:转变教学态度,改善师生关系是前提
若干年来,“师道尊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竖起了一堵高不可攀的墙,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改以来,在听过的许多历史随堂课,甚至教研课、观摩课中,我发现我们的许多老师仍然难以放下其高高在上的所谓“尊严”,在学生面前冷言冷语、态度生硬,一切“唯我独尊”,处理不来新形势下师生应有的新“关系”。师生之间淡泊如初,学生学习冷漠如常,教学结果低效如旧。“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再浅显不过了。作为教育者,我们为何不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亲近,敞开胸怀积极与学生沟通,拿出爱心真诚与学生交流,为培养师生之间和谐温馨的感情氛围做一点努力呢?多年以来,在教学中,我已少了几分“脾气”、多了一点宽容,少了几分冷面、多了一张笑脸,少了几许责难、多了一份体贴……在课余时间,我已经习惯于钻进学生堆中,拉拉家常儿,聊聊闲天儿,说说实话儿……久儿久之,不但没有感觉在学生面前丢了尊严,反而觉得“地位”更高了,心情更好了,热情更足了,就连心态也更年轻了。而且学生也更愿意和我亲近,更乐意听我“号召”,更喜欢上我的历史课了。
二、促进学生的“学”: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学习兴趣是关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围着教材“打转儿”,学生围着老师“打转儿”。课堂上,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全部当听众,教师教法单一,学生学法枯燥。对于学习历史,多数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只是无赖于“升学”不得以而学之。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和“自主学习”方式的提出,要求教学必须转变以以往教师一人唱大戏的模式,必须转换师生间的“角色”。在新课程的舞台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学生要做好“演员”。而学生做好“演员”的前提是,他要对自己所演的角色绝对感兴趣。反思我们过去的历史教学,发现一个一度被我们忽视的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想办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仔细研究我们的教材和课标,就会发现它们对初中各年级历史教学均做了如是要求:八年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九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自学能力,而七年级要用整整一年的时间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如何培养?这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2012年我县举行一级教师讲课赛,我有幸参加了讲课。我所讲的课题是川教版七年级下册《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当时虽是借班上课,但我仍然很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比如:进入新课前,我利用了课本上的一则材料“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从语文解词释义的角度导入新课,而后又将朱元璋生平简介,“胡惟庸案”“蓝玉案”、“范进中举”等图文并茂的故事穿插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整堂课都始终兴趣盎然,热情高涨。
三、促进学生的“学”: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是核心
随着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和“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提出,教学方式的转变已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几年来,我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努力做着各种尝试,试图通过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来改变学生学习历史对“背”的依赖,真正提高学习的能力。
尝试一:整体感知,用“手”学习
每当新学期开始,我会第一时间将教材交给学生,请他们自由阅读。之后询问:大家在课本上看到了哪些朝代?有哪些人物?主要讲了哪些事情?接下来就请学生动手制作朝代简表,列出时间、建立者、都城等内容。课本上的内容不要求一次性填完,可以在学习一个朝代之前两三天完成这个朝代的相关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动手,让学生在学习之前整体上感受教材、感知内容。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尝试二:空间感知,用“图”学习
史地是一家,学习历史往往要借助地理读图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这一课时,对学生来说时间多,政权多,很难理清线索。于是我充分利用了“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和“金、南宋、西夏形势图”,用地理读图的方法进行训练:每说到一个政权,就让学生将这个政权的建立者、建立时间标注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討论:这众多的政权,它们是怎样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最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描摹两幅形势图,并试着根据记忆填注政权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通过看图、填图、析图、默图等方法,让学生从空间上感知这些政权的地理位置,从而充分理解“并立”的含义。同时,使学生产生形象记忆,轻松的进行历史学习。
尝试三:特征把握,用“语文”学习
对朝代特征的感知和把握,往往可以用到语文学习提取关键词等方法。如:在教学《宋代的社会生活》这一课时,我重点放在宋代衣、食、住、行等社会特征的把握上。我首先利用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服饰以及交通工具、房屋特征等,然后请学生浏览课本内容,找出能反应该朝代特色词语,如宋代的纸币,北宋称“交子”,南宋称“会子”;北宋时专供人们娱乐的场所叫“瓦子”等。之后再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以第一人称写写宋代人一天的生活情境,并请学生在班上朗读,听的同学注意所述是否符合其特征。这样,通过炼词、作文、诵读等语文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经意间就掌握了该朝代的特色,并且提取、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尝试四:人物评价,用“生活”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史实,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在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里,学生就要接触许多人物,如: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等。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刚接触历史不久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评价历史人物无疑是困难重重的。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用生活中讨论、评价他人的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例如,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他有哪些优点?他有哪些事迹?他有什么功绩?等)他有没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评价历史人物或史实时,要一分为二的看,既要看到其优点,也要看到其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回顾到生活中,又让学生明确:对待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应该多看到他们的优点,宽容他们的不足,从而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
以上尝试或许缺乏理论支持,更未形成经验体系,也未必能让所有学生真正摆脱“背”历史的苦闷,但可以感到欣慰的是:随着我的教学态度、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诸多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有了显著提高,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变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通过以后的不断努力,终能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我们的历史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