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研究背景及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1、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开始
高中学生尤其是普通高中的学生,深感数学之难.究其原因,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兴趣问题..有些学生因为初中时数学就不好,于是到高中后,对数学本身就没有兴趣可言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学到函数后没能理解,然后选择了放弃数学.文科学生虽然善于记忆但对于数学,则没有了记忆,为什么呢?正如德国文学家歌所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因此说兴趣是学习的开始。
2、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内动力.
古今中外很多名家都是从小就对某一个问题感到兴趣最后成为名家的。如达尔文、张载等……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著名数学家扬乐先生在北航为研究生作报告时,有研究生问扬乐先生什么时候喜欢上数学的,扬乐先生说,在江苏南通读初中时,就想当数学家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江苏,报考清华、浙大等工程院校,当工程师的特多,但他考了北大数学系,为什么?因为他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这兴趣就是他生涯中研究数学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和取之不尽的源泉。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能形成学生乐于学习、乐在其中的情景。因此学生对学习数学有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3、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普通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数学更加头疼。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关键。试想,电脑游戏对有些同学来说,可以通宵达旦的玩,是在于它的乐趣。还有些人语文作文一般但是写小说或诗词却很在行。这还是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发展其智力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教给他们数学知识更为重要。
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1、融入爱心为学生点燃求知的火燃
数学学科本身很抽象,有时候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学科间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的交流,师生共同完成的生命历程。有些学习状况差的高中生,普遍存在着压抑感,深感前途渺茫,具有厌学情绪,部分学生还紧锁心扉,不善言谈,不愿交流。针对这一情况,作为教师应当主动地关爱他们,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课堂上要饱含真情,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比如:用"回答得很好"、"考虑得周到"、"问得好"、"现在会了吗"等激励、唤醒、鼓舞、亲切的话语使学生在一种温暖、祥和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老师下达的知识目标指令,心情舒畅地探求知识,感受着学习的快乐,感受着慈爱的温馨。只要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火,不讥笑学生,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燃,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的是教师的博爱,只要教师心中有爱,就会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帮助,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只要教师心中有爱,尽力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就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只要教师心中有爱,就可以打开学生心中那扇闭锁之门.
2、抓住课堂主阵地,强化学生的求知欲。
(1)抓好引课,帮助学生步入探索之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如何恰当引入新课呢?我认为应以贴近学生身边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例。这样,在讲主要内容之前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下课的思维中吸引过来。在讲指数的时候,我用了母兔生小兔这个问题引入。一只母兔一次生两只小母兔。第二年,两只小兔又分别生两只小母兔。第三年,第四年……依次下去,到第十年一共生多少只兔子呢(每只兔子只能生一次)?这个问题写出以后,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们分别拿起笔来算。不大一会好多学生都算了出来,我接着提出了问题,要是第20年后呢,第30年后……这下学生有的就开始挠头了。我接着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我们这节课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例子,成功地把学生下课玩的心拉回了课堂,使学生走进了指数这节内容。后面的整个课堂同学们都在集中精神听课,教学达到了一个较好的的效果。
(2)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燃起创造之火。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课程理念:“学生的数学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民主的课堂应是思想自由,思维开放的课堂。因此,合作式、讨论式、甚至论争式都可以成为数学课堂的形式比如,为了弄清某个概念或者某种算法我可给出问题,设计认知冲突,形成讨论情境。如在讲等差数列求和时,利用1+2+3+……+100=?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讲高斯的反序相加法。让学生展开讨论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在讲等比数列求和前教师可先讲一个典故:古时候印度有个象棋大师,他的棋艺高超,国王很尊重他,愿给他最高的奖赏。于是召他人宫,对他说:“宫里的金银财宝任你挑选。”大师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吧!你在棋盘六十四个格子的第一格子放2粒小麦,第二格子放4粒小麦,第三格子放8粒小麦……,按照这样的规律一直到第六十四格都放完,可以吗?”国工一听便爽快地答应下来说:“别说2粒,4粒,8粒……地给,就是2包,4包,8包地给也可以。”于是即命大臣速去办来,等了不长一段时问,大臣急急来报,国库的小麦全给了他还差很远呢?国王惊得目瞪口呆。此时同学们也都瞪大了眼睛。这时教师可提问题:谁能帮国王算一算,象棋大师到底要多少小麦?由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并展开讨论。在讲数学归纳法时讲一位数学家观察了下面一组算式:6=3+3,8=3+5,10=3+7,12=5+7,14=3+11,16=5+11……得到了一个猜想,他的猜想是什么?从而引入数学归纳法的知识,也让学生明了每个知识的存在都起源于问题的存在,这样就激发学生去发掘更多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以求能有更多的发现。 以实现课堂上学生的“再创造”。
1、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开始
高中学生尤其是普通高中的学生,深感数学之难.究其原因,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兴趣问题..有些学生因为初中时数学就不好,于是到高中后,对数学本身就没有兴趣可言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学到函数后没能理解,然后选择了放弃数学.文科学生虽然善于记忆但对于数学,则没有了记忆,为什么呢?正如德国文学家歌所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因此说兴趣是学习的开始。
2、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内动力.
古今中外很多名家都是从小就对某一个问题感到兴趣最后成为名家的。如达尔文、张载等……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著名数学家扬乐先生在北航为研究生作报告时,有研究生问扬乐先生什么时候喜欢上数学的,扬乐先生说,在江苏南通读初中时,就想当数学家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江苏,报考清华、浙大等工程院校,当工程师的特多,但他考了北大数学系,为什么?因为他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这兴趣就是他生涯中研究数学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和取之不尽的源泉。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能形成学生乐于学习、乐在其中的情景。因此学生对学习数学有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3、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普通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数学更加头疼。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关键。试想,电脑游戏对有些同学来说,可以通宵达旦的玩,是在于它的乐趣。还有些人语文作文一般但是写小说或诗词却很在行。这还是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发展其智力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教给他们数学知识更为重要。
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1、融入爱心为学生点燃求知的火燃
数学学科本身很抽象,有时候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学科间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的交流,师生共同完成的生命历程。有些学习状况差的高中生,普遍存在着压抑感,深感前途渺茫,具有厌学情绪,部分学生还紧锁心扉,不善言谈,不愿交流。针对这一情况,作为教师应当主动地关爱他们,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课堂上要饱含真情,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比如:用"回答得很好"、"考虑得周到"、"问得好"、"现在会了吗"等激励、唤醒、鼓舞、亲切的话语使学生在一种温暖、祥和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老师下达的知识目标指令,心情舒畅地探求知识,感受着学习的快乐,感受着慈爱的温馨。只要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火,不讥笑学生,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燃,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的是教师的博爱,只要教师心中有爱,就会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帮助,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只要教师心中有爱,尽力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就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只要教师心中有爱,就可以打开学生心中那扇闭锁之门.
2、抓住课堂主阵地,强化学生的求知欲。
(1)抓好引课,帮助学生步入探索之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如何恰当引入新课呢?我认为应以贴近学生身边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例。这样,在讲主要内容之前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下课的思维中吸引过来。在讲指数的时候,我用了母兔生小兔这个问题引入。一只母兔一次生两只小母兔。第二年,两只小兔又分别生两只小母兔。第三年,第四年……依次下去,到第十年一共生多少只兔子呢(每只兔子只能生一次)?这个问题写出以后,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们分别拿起笔来算。不大一会好多学生都算了出来,我接着提出了问题,要是第20年后呢,第30年后……这下学生有的就开始挠头了。我接着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我们这节课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例子,成功地把学生下课玩的心拉回了课堂,使学生走进了指数这节内容。后面的整个课堂同学们都在集中精神听课,教学达到了一个较好的的效果。
(2)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燃起创造之火。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课程理念:“学生的数学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民主的课堂应是思想自由,思维开放的课堂。因此,合作式、讨论式、甚至论争式都可以成为数学课堂的形式比如,为了弄清某个概念或者某种算法我可给出问题,设计认知冲突,形成讨论情境。如在讲等差数列求和时,利用1+2+3+……+100=?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讲高斯的反序相加法。让学生展开讨论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在讲等比数列求和前教师可先讲一个典故:古时候印度有个象棋大师,他的棋艺高超,国王很尊重他,愿给他最高的奖赏。于是召他人宫,对他说:“宫里的金银财宝任你挑选。”大师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吧!你在棋盘六十四个格子的第一格子放2粒小麦,第二格子放4粒小麦,第三格子放8粒小麦……,按照这样的规律一直到第六十四格都放完,可以吗?”国工一听便爽快地答应下来说:“别说2粒,4粒,8粒……地给,就是2包,4包,8包地给也可以。”于是即命大臣速去办来,等了不长一段时问,大臣急急来报,国库的小麦全给了他还差很远呢?国王惊得目瞪口呆。此时同学们也都瞪大了眼睛。这时教师可提问题:谁能帮国王算一算,象棋大师到底要多少小麦?由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并展开讨论。在讲数学归纳法时讲一位数学家观察了下面一组算式:6=3+3,8=3+5,10=3+7,12=5+7,14=3+11,16=5+11……得到了一个猜想,他的猜想是什么?从而引入数学归纳法的知识,也让学生明了每个知识的存在都起源于问题的存在,这样就激发学生去发掘更多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以求能有更多的发现。 以实现课堂上学生的“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