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目的是,一切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不断努力,在以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结合学科教学,发挥好育人作用,全面培养学生, 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一、学生观的重新审视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前提
学生观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在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学生的态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六大解决,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意在把学习的基本自由和权利还给学生.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的学生仍然没得到解放,而应试教育的竞争更加剧了学校教师、教学对学生个性的扼杀.
首先,这种生命意识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有待于教师去唤醒.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清醒地懂得: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等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每个数学教育者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
其次,要把学生看作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数学教育者应视之为数学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数学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
再次,要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数学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关键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从事教师职业,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就是爱教育事业、爱学生.因此,充满师爱的数学课堂才是和谐的数学课堂.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无论学生的成绩优劣、素质的高低、也不论学生家庭的贫富,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坚持平等的原则.师爱是“严爱”,而不是“溺爱”,教师的爱应“严慈相济”,这就要求教师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细心关怀.师生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互动交流.所以,我们要改变那种师生之间的主体──客体关系,还教学一个本真的师生关系,即“你──我关系”.在“你──我”关系中,师生双方都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体交往,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并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只要把教师的教育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理解的相互交往的基础上,使教师在与学生的真诚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让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保障
民主、平等是和谐数学课堂的第一原则.没有民主和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对话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民主和平等包括知和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讲,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和后知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并对学生存有偏见和歧视,这样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立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只有师生地位平等,才有可能发生对话,也只有在平等的主体间发生的对话.
四、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和谐数学课堂的主要形式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探究式教学”.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使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的明了化和教案”,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一教学中,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比如,与室验有关的课,教师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开展实验探究.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在合作、创新、科学思维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一味地分析讲解不知要强多少.可是,最近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为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不管知识要求,学生状况,以及问题是否具有可探究性,而在课堂上盲目地探究.结果是学生很不情愿,教师很着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当我们想让学生进行探究时,一定要首先明确哪些知识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升.
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 (225700)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一、学生观的重新审视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前提
学生观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在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学生的态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六大解决,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意在把学习的基本自由和权利还给学生.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的学生仍然没得到解放,而应试教育的竞争更加剧了学校教师、教学对学生个性的扼杀.
首先,这种生命意识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有待于教师去唤醒.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清醒地懂得: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等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每个数学教育者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
其次,要把学生看作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数学教育者应视之为数学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数学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
再次,要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数学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关键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从事教师职业,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就是爱教育事业、爱学生.因此,充满师爱的数学课堂才是和谐的数学课堂.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无论学生的成绩优劣、素质的高低、也不论学生家庭的贫富,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坚持平等的原则.师爱是“严爱”,而不是“溺爱”,教师的爱应“严慈相济”,这就要求教师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细心关怀.师生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互动交流.所以,我们要改变那种师生之间的主体──客体关系,还教学一个本真的师生关系,即“你──我关系”.在“你──我”关系中,师生双方都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体交往,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并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只要把教师的教育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理解的相互交往的基础上,使教师在与学生的真诚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让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保障
民主、平等是和谐数学课堂的第一原则.没有民主和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对话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民主和平等包括知和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讲,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和后知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并对学生存有偏见和歧视,这样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立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只有师生地位平等,才有可能发生对话,也只有在平等的主体间发生的对话.
四、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和谐数学课堂的主要形式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探究式教学”.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使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的明了化和教案”,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一教学中,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比如,与室验有关的课,教师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开展实验探究.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在合作、创新、科学思维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一味地分析讲解不知要强多少.可是,最近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为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不管知识要求,学生状况,以及问题是否具有可探究性,而在课堂上盲目地探究.结果是学生很不情愿,教师很着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当我们想让学生进行探究时,一定要首先明确哪些知识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升.
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 (225700)